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秦朝当神棍

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40节

  李水向乌交吩咐了一句,乌交就牵着马车走了,而李水到了屋檐之下,脱了蓑衣避雨。

  有人笑呵呵地问道:“槐大人。不知道你的千亩良田,如何了?庄稼长势尚可吗?”

  这话一问出来,所有人都竖着耳朵听着,想看看李水怎么回答。

  尤其是王离,莫名的还有点紧张。虽然知道自己赢定了,但是李水这家伙,奸诈的很,谁知道他有没有什么奇招?

  谁知道李水一边抖身上的水,一边漫不经心的说道:“良田?不知道啊。近日忙着做馒头,没有去田间看过。”

  众人顿时发出一片呵呵的笑声。

  之前那人阴阳怪气的恭维道:“槐大人果然是有大智慧啊。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不过今日狂风怒号,大雨倾盆,槐大人没有做准备吗?万一粟米倒伏,损失不小。”

  李水愣了一会,忽然一拍脑袋:“哎呀,忘记这回事了。”

  朝臣们又是一阵笑声,屋檐之下,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忽然,李水自言自语的说道:“算了,倒了就倒了吧,剩下的粟米,也足以胜过王离了。”

  王离一听这话,脸都绿了:“你种地只种一半,平时看都不看一眼,大风大雨都不管。就这样,还能胜过我?”

  王离忽然有点担心,这个槐谷子,不会在最后关头,给我搞破坏吧?难道等我要收获的时候,在我田间放一把火?

  王离越想越有可能,于是拿起炭笔,在竹片上记了下来:加强人手,密集巡逻。防火防盗防槐某。

  一直没有发言的王贲,忽然幽幽的说道:“今日要朝议,因此百官聚集。槐大人身上虽有赐爵,却无官职,为何也入宫了?”

  李水淡淡的说:“在下是来给陛下送馒头的。方才乌交已经带着馒头,去膳房交割了。”

  众人哈哈大笑:“原来如此。”

  淳于越小声对旁边的人说道:“听闻槐谷子近日写了几个字,四处问人。”

  旁边那人惊奇的说道:“如此说来,槐谷子并不识字?”

  淳于越捋了捋胡须,说道:“即便识字,怕是也认不得几个。”

  这帮博士都嘿嘿的笑起来了。嘲笑别人文盲,是他们最大的乐趣。在这帮饱读诗书的儒生看来,天下人皆为文盲啊。

  李水在屋檐下躲了一会雨,也渐渐的感觉到气氛不对劲了。这些人模狗样的朝臣,似乎有点轻视自己啊。

  李水本不想和他们打交道,跟他们斗嘴,倒不如研究几样点心。

  但是转念一想。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而必须力争上游。

  若今日躲开了他们,来日呢?嬴政病故,胡亥继位,自己岂不是要死无葬身之地?

  扶苏的师父是淳于越,乃儒生领袖。胡亥的师父是赵高,乃位高权重的中车府令。伏尧的师父是我,但是我什么都没有啊。如此一来,如何保得伏尧登上大位?

  伏尧不做皇帝,我怎么保住性命,这么走上人生巅峰?

  所以,要争!一定要争!

  为了自己的性命。不,为了伏尧公子的性命。也不对,是为了天下苍生的福祉,我一定要争!一定要阻止胡亥做皇帝。

  想到这里,李水感觉整个人都升华起来了。隐隐地,仿佛有一层圣光罩在身上。

  他清了清嗓子,沉声问李信:“李兄,为何我槐谷子不能入内议政?”

  李信挠了挠头,说道:“因为槐兄并无官职在身。”

  李水又问道:“那如何才能有官职呢?”

  李信说道:“其一便是沿袭父爵,比如某些勇气不够,智力不足,不懂兵法,蠢笨不堪的王姓将军。之所以能站在这里,不过是受祖父的恩荫罢了。”

  李信就差直接点王离的名了。

  王离在旁边气的脸色铁青,良久之后,咬着牙来了一句:“粟米不日将熟,但愿到那时候,你还能在此造谣生事。”

  李信也没理他,继续说道:“其二呢,便是军功受爵了。比如我,作战勇猛,机智非常,精通阵法,爱兵如子。因此积累军功,以至于大将军。”

  王离呵呵笑了一声:“李大将军,是忘了伐楚战败的事了啊。”

  李信正要和他争辩,李水拽住了他:“李兄,这沿袭父爵,和军功受爵,我是指望不上了。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入朝为官?”

  李信想了想,说道:“剩下的,无非是受人举荐了。比如在场的诸位博士,虽然迂腐不堪,但是颇识得几个字,在愚夫愚妇口口相传中,也有些贤名。因此陛下遣人寻访,征召为官。”

  李水眼睛一亮:“这个好啊。李兄,你如今在朝中做官,为何不举荐我?”

  李信也一拍大腿:“对啊,我为何没想到这一点?若槐兄入朝,你我二人,一文一武,足以安天下。其他人,尽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李水心满意足的说道:“如此,我便先不走了,暂且在门口等着。等朝议之时,李兄举荐我之后,我就直接进去,参与朝议了。”

  李信说道:“这是自然,在外面等着吧。不然陛下给槐兄加官晋爵的时候,槐兄还要冒雨从家中赶来,多有不便。”

  旁边的人都听傻了:“这就开始加官晋爵了?举荐是那么容易的事吗?授予这槐谷子什么官职?他能干得了什么?”

第59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李信和李水谋划的很起劲,两个人甚至要商议接下来的国策了。

  李信满嘴嚷嚷着,要灭匈奴,平东胡。李水则大言不惭,要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

  两个人一个在说军事,一个在说文治。明明鸡同鸭讲,偏偏说的很热闹。

  朝臣们大眼瞪小眼,良久之后,有人呵呵笑了一声:“这必定是玩笑耳。”

  众人松了口气,点头说道:“是啊,必定是玩笑。此二人分明是丢了面子,故意夸大其词,说一些豪言壮语,给自己壮壮声势罢了。李水未必是真的要参与朝议。李信也未必是真的要举荐他。”

  这时候,乌交牵着马车来了,在大雨中喊道:“槐大人,馒头已交割清楚,快上马车走吧。”

  李水摆了摆手,说道:“不必了,再过片刻,陛下要授予我官职。我再等等。”

  乌交哦了一声,赶着马车走了。

  朝臣都一阵沉默。这是要来真的?

  不不不,槐谷子一定是在强撑。现在众人都在这里,他不好意思离开。等我们入了大殿,他看见四处无人,一定会悄悄溜走,一定是这样。

  这时候,议政殿的门开了,有小宦官走出来,说道:“诸位大臣,请入内议政吧。”

  众人鱼贯而入。

  行礼之后,众人还没有说话,李信先跳了出来。

  大家心里都是一惊,默默地念叨着:“不会吧?他真的要做出这等荒唐事来吗?”

  可是李信偏偏就做了,他行了一礼,大声说道:“陛下,臣要举荐一人做官,参议朝政。陛下若得此人,可以令大秦万世永固,百姓丰衣足食。”

  嬴政很感兴趣的问道:“是谁?”

  李信说道:“便是梦中遇仙人的槐谷子。”

  嬴政的笑容僵在脸上了。

  先前听李信说的那么热闹,还以为是当世姜子牙呢。原来……原来是槐谷子啊。

  槐谷子会炼丹,会做一些仙界的东西,嬴政倒是相信,可是他参议朝政,恐怕是不行吧?

  不过,嬴政也没有断然拒绝,而是按照惯例,问朝臣:“诸卿以为如何?”

  朝臣们齐声说道:“臣等以为,万万不可。”

  异口同声,整齐划一,简直就像是排练好的。

  李信勃然大怒,问道:“为何不可?”

  淳于越淡淡的说道:“槐谷子何德何能,可以参议朝政呢?总不能你举荐一人,陛下就赞同一人。李信啊,不要胡闹了,退下吧。”

  李信却不肯退,争辩说道:“槐兄身怀奇术啊。可以做馒头,可以做面条,可以做胡饼,可以酿仙酒……”

  “呵呵。”王离直接笑出声来了:“李老将军,你举荐的是朝臣,还是厨子?”

  众人顿时哄堂大笑。

  淳于越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所谓朝议,是要参议朝政的。槐谷子是懂刑名,还是懂赋税?李信,你做事要有分寸。”

  李信有些不服气的说道:“陛下尊号,乃槐兄最先提议。匈奴人沙提烈,乃槐兄将其制服。臣以为,槐兄确有大才。赋税刑名,只是雕虫小技,一小吏学上三五个月便可以熟练。而谋国、谋天下,非有旷世奇才不可。”

  嬴政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李信之言有理。”

  李信听了这话,顿时欢喜无比,叫道:“陛下,槐谷子就在殿外等候。”

  嬴政有点无奈:“还等在外面?这两人就如此有把握吗?”

  他淡淡的说道:“罢了,召槐谷子进来吧。”

  有小宦官出去叫了一声,李水就昂首挺胸的进来了。

  嬴政盯着李水看了一会,很是斟酌了一番,然后说道:“槐谷子,李信举荐你入朝为官。朕鉴于你屡立大功,因此破格试用。若你做得好,可正式入朝为官。若你做的不好,则逐出议政殿,还是回丹房炼丹吧,你意如何?”

  李水满口答应。

  其实嬴政今日答应试一试,不仅仅是因为李信举荐,还因为伏尧。

  伏尧拜槐谷子为师的事,嬴政已经听说了。

  伏尧是嬴政最疼爱的儿子,本来嬴政要给他挑选一位名师,好好栽培一番的。没想到他居然自己拜入了槐谷子门下。

  起初的时候,嬴政以为伏尧只是少年心性,玩上几天,也就算了。

  谁知道近几日,嬴政试探着问了伏尧几句,发现伏尧每次都对槐谷子赞不绝口,看来是铁了心要做他的徒弟了。

  皇室公子的师父,可不仅仅是教授读书写字那么简单。人生品格,治国方略,等等都要传授。

  嬴政有点怀疑,槐谷子能不能胜任。其实不是怀疑,他是觉得槐谷子肯定不能胜任。

  如果自己一纸诏令,命槐谷子与伏尧解除师徒关系,恐怕会伤了伏尧的心。

  因此,倒不如顺水推舟,答允李信的提议,让槐谷子入朝为官。

  只是他并非正式入朝,而是有一个试用期。在这个试用期内,槐谷子一个方士,不熟悉政事,必定屡屡出错。

  到那时候,嬴政便有了机会,借此告诉伏尧,槐谷子此人,炼丹固然有些本事,然而才德不足以做师父。

  到那时候,伏尧应该就不再坚持了吧?

  嬴政越想越美,然后微笑着对李水说道:“朕,授予你什么官职较好呢?”

  李水不知道嬴政只是随口一说,他马上躬身说道:“臣没有父祖做高官,得不到恩荫,因此像王离那样的少年将军,是不敢想了。”

  王离的脸都绿了。

  李水又说:“在下冲锋打仗,也不在行,像李信那样的军功将军,也不敢想了。”

  “思来想去,唯有淳博士等等大儒,和臣的水平比较相近。算是一类人。臣……自请为博士。”

首节 上一节 40/1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