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421节
李水苦着脸说:“那也不少啊。等等……八成来告状?那剩下的两成呢?都是来看热闹的?”
李信说:“那倒也不是。有的是来支持你的,有的是来打探消息的。”
李水咦了一声:“这倒是反常啊,居然有人支持我?”
坐在上首的嬴政眉头紧皱,一副很烦恼的样子。
他抬起头来看了看李水,淡淡的说道:“槐谷子,这里有不少人,对你鼓励百姓出海的提议,很是反对。你来给他们解个惑吧。”
李水应了一声,然后看着群臣,笑眯眯的说道:“我大秦经常以辩论的方式决定国策,这很好啊。辩论来辩论去,一项国策的利弊都清清楚楚,实行起来,纰漏便会少一些。”
朝臣们都没有说话,有不少人都在想:你入朝之前,朝议何等简单?根本用不着如今日这般绞尽脑汁的与人辩论。这股风气,是彻彻底底被你带坏了,怎么,你还沾沾自喜,怡然自得吗?
李水看着群臣:“诸位不是反对出海吗?不如站出来,说一下理由。”
最先站出来的人,是淳于越。
李水叹了口气:这个弱鸡,每次都被自己驳得体无完肤,居然每次都敢站出来,真是屡败屡战啊。换个旁人,丢了几次人之后早就老实了,偏偏这家伙,好像不知道什么叫羞耻一样。看来这厚颜无耻的称号,应该送给他才对啊。
李水心里这么想着,脸上就不由自主的表露出来了。
淳于越看见李水的表情怪怪的,猜到了是在骂自己,心中顿时大为不快,但是他很快又释然了:槐谷子骂人,向来是当众辱骂。如今肯把话憋回去,在心中咒骂,这也算是一个进步了吧。不枉我多日来谆谆教诲,这个厚颜无耻之徒,终于懂得了那么一点点礼法。
李水和淳于越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但是他们看着对方,都在内心深处,靠着想象力进行了一番交锋。
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都在自己的想象中获胜了。于是这两个人同时露出来了一丝得意的微笑。
淳于越最先回过神来,他深吸了一口气,向嬴政行了一礼,然后大声说道:“陛下。天下刚刚一统,百姓乐见太平。今日鼓励出海,是树兵也,恐怕百十年后,又有一场大战。”
李水纳闷的问道:“何以见得?”
淳于越胸有成竹的说道:“海外诸岛,动辄数百里,近千里。如此遥远,且无陆路可通,天长日久,其郡守县令必生异心。若自立为王,与朝廷为敌。是剿还是不剿?”
“一旦剿灭反贼,则兵连祸结,死伤无数。若不剿灭反贼,则大秦威严何在?朝廷颜面何存?一旦反贼做大,攻入中原,如何禁止?”
李水哦了一声:“那么以博士的意思,是放弃海外?”
淳于越点了点头:“不错。探寻海外诸岛,虽有些许微利,然而弊大于利,为天下苍生计,断不可为。”
李水正要说话,又有另一个朝臣站出来,大声说道:“淳于博士此言差矣。若说海外诸岛太过遥远,则故楚之地,故齐之地,是不是同样遥远?”
“若说海路难行,则巴蜀之地,多崇山峻岭,山路是不是难行?南越之地,多烟瘴密林,是不是难行?莫非这些地方,都要放弃不成?”
“放弃了故楚、故齐之地。燕赵亦颇远,是不是也要放弃?以此类推,最后我大秦是不是只要守住关中之地便可以了?若嫌关中也太广大,是不是只守咸阳一城?”
李信在旁边听得笑出声来了。
不少人都一脸无语的看着李信:这家伙有病吧?自己姐丈被人驳斥的体无完肤,他还笑得这么开心?
李水则纳闷的看着反驳淳于越的人:“还……还真的有人支持我啊。不过,这人为何如此面熟?”
李信在旁边低声说道:“你不识得他了吗?他便是黄磐啊。”
李水恍然大悟:“原来是黄磐。怪哉,昨日他还与李斯一伙,对我轮番攻击,今日怎么又开始支持我了?”
李信说道:“这个,我也不清楚了。”
其实黄磐支持李水,没有别的原因,他是走投无路而已。
自从上一次因为赵佗战事失利,黄磐和程仞在朝堂之上,帮着李斯撇清干系,把矛头指向李水之后,他们俩就陷入到了困境中。
当日的朝中辩论,他们输了,输的一败涂地。
在那之后,李斯写一封信,狠狠的将赵佗训斥了一番。然后就不怎么理会黄磐和程仞了。
黄磐和程仞发现,他们孤注一掷的站出来,却没有得到李斯的信任,反而白白的得罪了谪仙。
得罪谪仙有好下场吗?那些人不是死了,就是被发配到了边疆。因此这两位大人整天吃不好也睡不好。
直到宫中传来消息,要鼓励百姓探索海外。
黄磐和程仞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
探索海外,不仅可以获得巨大的财富,而且可以得到陛下的赏识。在海外开疆扩土,是可以算作军功的。
因此这两个人积极的想要去海外碰碰运气。运气好的话,不仅能够躲开谪仙的迫害,而且可以受到重用。
因此,听说今日群臣齐聚宫中,要反对出海之后,这两个人立刻就急了,跟过来要捍卫自己的利益。
黄磐在路上的时候,就把出海的好处想的清清楚楚了,因此等淳于越说完之后,他立刻就开始反驳了。
淳于越发现反驳自己的是黄磐,不是李水,顿时微微一愣。
这时候,有另一位博士站出来,说道:“自古以来,我华夏谨守中原之地。以尧舜之德,周文武之兵,并非不能并吞蛮夷之地,乃不欲为也。”
“蛮夷所在,道路崎岖,土地荒芜。哪怕占据了地盘,又如何守得住?即便守得住,也要耗费无数的钱粮,反而会拖累中原。”
这博士刚刚说完。程仞就站了出来。他大声说道:“在下请问,尧舜之时,故楚之地,是不是蛮夷荒野之处?燕赵之地,是不是多胡人出没?如今又如何?还不是成为我华夏固有之土?”
“蛮夷之地,只需开荒垦种,照样可以长出庄稼。蛮夷之民,只需要施以教化,照样可以收税征兵。更何况,彼处多有矿藏,只要开采得当,亦可成为一处宝藏。”
“普天之下,皆大秦土地也。岂能任由海外诸岛,在王化之外?”
又有朝臣站出来说道:“然而,朝廷一旦鼓励出海,则海外百姓越来越多,中原百姓越来越少。数十年后,大秦人口凋零,天地荒芜,如何是好?”
黄磐呵呵一笑:“此乃杞人忧天也。若非穷困无依,谁愿意泛舟出海,堵上身家性命?一旦在海外寻得金银,自然要回乡享乐。海外诸岛,地域狭小,无醇酒美人,无广厦大屋,即便有钱也花不出去。”
那大臣又说道:“只需一两代人,海外诸岛,未必不能酿造美酒,筑起房屋来。那些人,畏惧海上颠簸,或许便不愿回来了。”
黄磐说道:“据谪仙所说,仙界之中,有诸多神奇的仙术。人可以在半空中飞行,亦可以乘坐铁甲巨船。渡海如履平地,一日可至千里。”
“如今谪仙在传授仙术,种种神奇的东西,已经做出来了。足见谪仙所言非虚。”
“在下相信,一两代人之内,便可以见到这种铁甲巨船。”
“到那时候,海外诸岛与中原,不过一两日的路程,便如同在一郡之内。”
“此数人多一些,彼处人少一些,又有何妨?”
大臣目瞪口呆,败下阵来了。
不过另一个大臣站了出来,说道:“若有不轨之徒,在中原犯罪,借着出海的机会,逃亡到海外诸岛,如何是好?”
程仞翻了翻白眼,一副懒得和他辩论的样子:“若朝廷不鼓励出海,这罪犯便不可以出海了吗?”
李信纳闷的说道:“这两个人,为何忽然变得如此口齿伶俐?与往日大不一样啊。”
李水很感慨的说道:“因为他们站在真理这一边啊。真理越辩越明,越讲越透,驳斥起其他人来,井井有条,自然不费吹灰之力了。”
李水抱着胳膊,一副看戏的样子。他忽然发现,以黄磐和程仞的战斗力,也许今天不用亲自出马了。
第451章 谪仙不同凡响
朝堂上的争论越来越激烈了,不断的有朝臣下场反对出海,但是也不断的被黄磐、程仞、周青臣等人怼回去。
朝臣们甚至都产生了一些幻觉,好像黄磐和程仞投靠了谪仙一样。
等争论到最后,嬴政有些不耐烦了。他对李水说道:“槐谷子,你以为该当如何?”
李水干咳了一声,对嬴政说道:“臣以为……鼓励百姓出海,有助于寻找海外仙山。或许可以早几年让陛下见到仙丹。”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彻底安静下来了。
群臣哑口无言,他们确实说不出什么来了。因为李水的这个理由,没有办法反驳。
他们可以想象得到,无论谁反驳,李水就会说他谋反。而且谋反的理由都是明摆着的:阻止出海,就是阻止大秦寻找海外仙山,就是阻止陛下长生,就是蓄意谋反……
黄磐和程仞两个人,早就辩论累了,他们微微喘了口气,然后一脸敬佩的看着李水,心想:谪仙,果然是谪仙啊。一句话就分出来了胜负。
嬴政见满朝文武都偃旗息鼓了,然后淡淡的说道:“既然诸卿再无异议,那么出海之事,便定下来了。”
群臣都点头称是,毕竟现在除了点头称是,也没别的可做了。
嬴政满意的走了。群臣开始散去。
原本就支持李水的黄磐、周青臣等人,自然是兴高采烈。而在中间观望的人,都开始盘算,要不要派遣一拨人出海碰碰运气。
至于持反对意见的,诸如淳于越等人,他们一脸落寞的走出议政殿。
淳于越看了看李水,一脸严肃的说道:“槐谷子,但愿这出海之策,不会祸国殃民,否则的话,你便是千古罪人。”
李水对淳于越说道:“博士,我并非千古罪人,反而救了千年后的华夏子孙。要知道,海外不仅有诸岛,也有极为广阔的陆地。那些地方,你不去经营,旁人自然会经营。”
淳于越走了。
李水看着他的背影,在心中微微叹息道:“虽然说,这祸患在两千年之后才会显露出来。但是重视大陆,忽视海洋的传统思维,未必不是根源所在。我今日所做的,就是未雨绸缪啊。纠正了世人的思想,未来便无妨了。”
李水正想到这里,李信拍了拍他的肩膀:“槐兄,不用故作高深了,各位大人已经走远了,没人看得到你。”
李水无奈的说:“我这是装吗?举世皆醉我独醒啊。”
李信:“……”
这是装的最高境界了好吗。
…………
陛下的诏令正式颁发了,一日之间,传遍了咸阳。三日之内,传遍了关中。并且由关中出发,数百骑快马向四面八方飞奔而出,通知沿途的各州县。估计用不了半个月,全天下都收到诏令了。
李水在咸阳城又搞了一次代言,这一次是公益代言。
被选出来的那五个水手,号称大秦勇士,每个人脖子里都挂着一块金灿灿的奖牌。
这五个人在长安城中宣扬“开疆”、“寻宝”、“斩贼”种种功绩,惹得一些有志青年心向往之。
这五个人除了宣扬功绩之外,也讲了一番出海的注意事项。
登上一片新的大陆之后,如何立足。如何寻找水源,如何寻找粮食,如何与当地的野人打交道。
这些事情都很新鲜,每天都有不少人来听。尤其是那些打算出海寻找机会的人,听得格外认真。
而这五个人并不收费,甚至免费供应白开水。
这让咸阳城中的朝臣私底下连连点头,感觉李水这一次做的倒还不错,没有一味敛财。
等十余日之后,这五个人看见听众越来越多,而且其中有很多是打算资助商船的达官贵人。
于是他们抛出来了一个问题:“在大海之上,水天相接,别无他物,在这种时候,怎么分辨方向?”
有人说道:“自然是看日出了,日出东方。”
这五个人又问:“若是晚上呢?”
有人说道:“看北极星。”
这五个人又问:“若是风雨天呢?白天的时候乌云蔽日,晚上的时候不见星斗。应当如何是好?”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