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秦朝当神棍

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420节

  未央把李水拉到旁边,小声说道:“你要做什么?”

  李水说道:“此人的经历颇为传奇。公主你是咱们大秦首屈一指的大作家。最擅长根据大纲整理出千古名篇来。不如你听听他的经历,写成一篇传记。我估计定然能大卖。”

  未央眉头紧皱:“这老者须发皆白,显然年纪已经不小了。他为了一点钱财,竟然出卖自己的面子。这何等的可怜?我们这样做,是不是太过分了?”

  李水摆了摆手:“不过分,这老头……咳咳,这老者带着一个孙子,祖孙二人,身无分文,又没有别的营生,眼看就要饿死街头了。”

  “你写一写他的传记,让他赚得一些钱财。可以让他吃上饱饭,穿上暖和的衣服。这是救了他一命啊。”

  未央皱着眉头想了想:“那我们为何不直接给他一些黄金呢?”

  李水:“……”

  公主还是太善良了啊,这样一对比,我岂不是显得很猥琐?

  李水在心里感慨了一句,然后干笑着说道:“公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我们若直接给这老者金银,那就是在施舍他了,把他当作乞丐了。老者虽然能吃饱穿暖,可是内心深处,却觉得很屈辱。”

  “如今他可以用自己的故事换来钱财,如此一来,他心里面很踏实,觉得不亏欠任何人的。”

  “帮助别人,不仅要让他们得到实惠,还要让他们心中坦然,不要伤了他们的面子。”

  未央哦了一声,有些敬佩的看着李水:“想不到你考虑的如此周全。”

  李水谦虚的笑了。

  于是,未央又坐回到了蒲团之上,准备听故事。就在这时候,她忽然想到:“不对啊,我把这老者的故事写出来,让天下人都知道。那不还是伤了他的面子吗?”

  然而,未央还没有考虑清楚这个问题。项皮已经开始讲了。

  项皮从项家村开始讲起。项梁怎么胁迫他们起兵,他怎么找诸多借口,躲在后方不参加战斗。

  后来项梁是怎么战败的,临死之前,又怎么把宝剑交给了他。然后他又怎么遇到了王恒,又怎么进入了南越。又怎么被徐福抓到,送到了咸阳城。

  项皮讲了足足两个时辰,讲的口干舌燥。

  未央听得如痴如醉,等项皮讲完之后,她忍不住感慨了一句:“老先生的经历,真的是……荡气回肠啊。这经历,看似是你一个人的事,可是里面却穿插了朝廷平定楚乱的全过程。”

  未央忽然站了起来,激动的在丹房里面来回转圈:“古往今来,史官纪述史实,都是在讲帝王将相。千篇一律,甚至有些刻板。”

  “可是,我若将你的故事记述下来,那就是用百姓的方式来记述史实了。这样一来,反而无比鲜活。”

  她像是着了魔一样,在丹房里面一个劲地翻找:“笔墨纸砚呢?在哪里?”

  李水有些尴尬的说道:“我这里没有那些东西。”

  未央:“……”

  她一阵风的跑了出去,估计是迫不及待的要帮着项皮写传记了。

  项皮挠了挠头,从蒲团上站起来,然后问旁边的乌交:“这样便可以了吗?”

  乌交点了点头:“你要出名了。恭喜,恭喜啊。你是不知道,在咸阳城中,名人有多值钱。”

  项皮干笑了一声:“丑名而已,换几顿饱饭罢了。”

  乌交摇了摇头:“未必。以我对未央公主的了解。她心地善良,可能会美化你。”

  项皮唯唯诺诺的应了几声,估计根本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等李水把黄金拿出来的时候,项皮的眼睛顿时亮了。

  他把黄金揣在怀里,激动的连连行礼。

  李水扶住他:“好了,这些黄金,够你用一阵子了。这段时间,就留在咸阳城吧,不要走太远。接下来,会有一些分成继续给你。”

  项皮激动的快哭出来了。

  …………

  李水回到商君别院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徐福正等在门口。

  李水纳闷的问道:“你为何不进去?”

  徐福忽然拜倒在地:“在下出海月余,每日朝思暮想,便是见到谪仙一面。在宫中说话不便,因此在下等在商君别院门口,只求谪仙归来之时,第一眼便可以看到在下。”

  李水把徐福扶起来:“哎呀呀,都是自家人,何必如此?”

  徐福擦了擦眼泪:“在大海之上,波浪翻滚。在下的小船左摇右晃,随时有可能倾覆。全赖船上水手,一起祈求谪仙庇佑,这才转危为安。”

  李水挠了挠头,心想:我还有这个作用呢?

  他带着徐福进入了商君别院,在路上的时候,徐福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见闻讲了一遍。

  李水听完徐福的经历之后,很感慨的说道:“原来你被大风吹到了南越,怪不得用了这么多时日才回到咸阳。”

  徐福说道:“误入南越倒也罢了。回来的时候,还误入蜀地。蜀道难行啊,在下这鞋子都走破了三双。”

  李水一脸同情的看着他。

  这时候已经到了饭点,李水命人摆了宴席,为徐福庆功。至于徐福带回来的二百水手,也被安排在了院子里面,和匠户一块吃喝。

  酒宴间,李水问徐福:“接下来,你有何打算?”

  徐福说道:“在下这次回到大秦,是为了报信。希望朝廷再派出去人马。在倭国开采银矿,委派官吏,设立郡县。”

  李水点了点头:“此事,朝廷已经在讨论了。不仅倭国,南越也要设立郡县。”

  徐福又说:“至于在下,在故乡休整一番之后,还想继续出海。此番虽然发现了倭国,但是没有确立绝对安全的水道。”

  “隔着大海,没有安全的水道,大秦难以对倭国进行统治。因此,我想要多来往几次,确定了水道再说。”

  李水满意的点了点头:“无怪乎陛下称你为大秦勇士,你确实是大秦的忠贞勇士啊。”

  说话间,李水拿出来了一面金光闪闪的奖牌:“来来来,本仙替你挂到脖子上。”

  徐福站起身来,看到奖牌上面刻着的,正是大秦勇士四个字。

  徐福感动的热泪盈眶:“想不到谪仙竟然为我准备了奖牌。”

  挂好了奖牌之后,李水又说道:“这奖牌,是可以打开的,你打开看看?”

  徐福摸索了一阵,忽然发现奖牌可以一分为二。

  分开之后,里面有一个十分精巧的细针。正在转动不休,而周遭写着四个字:东南西北。

  李水说道:“此物,名曰指北针。针尖静止下来的时候,永远指向北方。如此一来,无论晴晦,你在大海之上,都不会迷失方向了。”

  徐福激动的热泪盈眶:“谪仙对在下,真是恩同再造啊。有了这件神物,在茫茫大海之上,就什么都不用怕了。”

  李水看着一脸感激的徐福,心里面有点不好意思:上次……忘了把这东西给他了。幸好他还是平安回来了。

第450章 我还没出手,你们就倒下了

  吃饱喝足之后,李水对徐福说道:“近日朝中有人说,你辟地千里,功劳极大,应当封侯。”

  徐福连连摇头:“使不得,断然使不得。”

  李水微微一笑,问道:“说来听听。”

  徐福说道:“在下虽然征服了倭国与南越。可这两个地方,面积狭小,不及北地十分之一。李信大将军率军灭匈奴,辟地万余里,那才是真正的大功劳。”

  “倭国与南越,多为野人部落,想要征服,并不太难。在下只是适逢其会,到了那里,恰好征服了他们罢了。若换做旁人,依然可以做成这件事。”

  “因此,所谓封侯之议,在下甚至认为是捧杀,万万不敢接受。”

  李水点了点头:“你心中有谱就好。你放心,我已经向陛下提了建议,规范出海的种种事宜,不日之后,自然有你的好处。”

  徐福又是一番感谢。

  李水笑了笑,对他说:“除此之外,你再选择五六个人。要求容貌英俊,身材魁梧,机灵能干。本仙要以他们为榜样,鼓励天下人出海。”

  徐福答应了。

  …………

  三日后,有消息从宫中透露出来。

  据说陛下根据李水的建议,正在拟定诏令,诏令的内容很少,但是极为重要,每一条都石破天惊:

  其一,凡大秦子民发现的海外土地,皆归大秦所有。

  其二,土地上所产金银、粮食、财物。三年之内,大秦与发现者平分。三年之后,归朝廷所有,照常收取赋税。

  其三,此诏只适用于海外土地,与大秦接壤的北地、西域、南越等不在其内。

  这消息透露出来之后,首先传遍了咸阳,然后向关中扩散,附近的百姓顿时沸腾了。

  三年之内,所获财物与发现者平分?

  这也就是说,像徐福这些人,在倭国开采的银矿,可以搬走半座?这是多少钱?这等于是辛苦三年,赚来了几辈子的收入啊。

  有不少穷苦人蠢蠢欲动,恨不得立刻驾船出海。

  但是出海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茫茫大海之上,你知道哪里有海岛?你知道哪座岛上有金银?你知道哪座岛上物产丰富?即便你知道,大海上无风三尺浪,那小小的木船,根本划不过去。

  所以,想要出海,必须有大船,有大量的水手,船上要满载淡水和食物。所以,出海是一种十分耗费钱财的行为。不仅耗费钱财,而且风险极高,万一翻了船,大量的投资就全都打水漂了。

  不过,黔首们虽然没有本钱,但是有一把子力气。只要有富人组织出海,他们就可以应征去做水手。

  想要出海的富人,自然是有的。这些富人家财万贯,犯不着亲自犯险,但是可以出钱雇人探索。

  据说徐福出海之前,曾经与谪仙约定好了。商君别院作为投资人,要占所得的七成。而船上的首领、将领,共占一成,船上的普通水手,共占一成。剩下的一成,抚恤死者、救助伤者。

  这个分配方式,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所以出资人不担心拿不到钱,船长和将领也很开心。至于普通水手,只要出力就行,拿走银山的一两成,也足以享受半辈子了。更何况,死了以后也有抚恤,不用担心家中失了顶梁柱之后,亲人如何过活。

  所以,最近咸阳城中,有不少人正在讨论出海的事。

  李水则忙着包装选出来的五个水手,打算把他们打扮成大秦勇士。给出海探索来一波公益代言。

  李水正干的兴致勃勃的时候,宫中的小宦官来了。见了李水之后,就干笑了一声:“谪仙大人,陛下有请。”

  李水一看这小宦官的表情,心里就有点不爽。他问小宦官:“又有人把我告了?”

  小宦官躬身说道:“是。”

  李水快气疯了:“这些人怎么回事?难道看我槐谷子太好欺负了?今天告我一次,明天又告我一次,难道要逼我动真格的,才能安静几天?”

  小宦官站在那里,满脸苦笑,也不说话。

  李水叹了口气,跟着小宦官进宫。

  这一次,满朝文武看到李水之后,都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李水感觉自己好像是什么祸国殃民的奸臣,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

  旁边的李信一脸笑意,一副看热闹的样子。李水估计,如果这里不是议政殿,李信可能要带上一个酒壶,坐下来看戏了。

  等李水到了之后,李信悄悄的对他说:“槐兄放心,这里的大臣看起来虽然多,其实只有八成是来告状的。”

首节 上一节 420/1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