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013节
不过这话,没法告诉张居正。
他也只能默默做一些准备,免得到时候朝廷手忙脚乱。
选择李成梁针对缅甸,魏广德也是对还是不对,但现在朝中能放心派出去打仗的将官不多。
俞大猷要主持南洋,戚继光要留在辽东,而马芳,已经老了,六十多了,不可能派过去打这一仗。
想到这里,魏广德不禁脱口而出道:“没有战事,朝廷都难以挑选能战将官了。”
魏广德这话只是有感而发,后世所谓的“和平发展”他是嗤之以鼻的。
没看到美丽国天天到处惹是生非,人家国力却蒸蒸日上。
至于“可能”会拖垮经济的烂账,赖掉就是了,有枪有炮还怕债主上门追债?
大不了让“美联储”这家私人银行破产,让美元全部成为废纸就是了,反正都不是国家信用做担保的法定货币。
只需要在扛不住的情况下,让那十多家大银行再组建个私人银行,发现新的信用纸币。
在美丽国,只要准许某些特定的“纸”纳入税务局的征收系统,也就是可以用来缴税,就相当于得到了官方承认,是可以流通的,有价值的货币了。
因为有了这个认识,魏广德当初让人出海跑海贸时,甚至让他们带去了大明品相上佳的货币-宝钞,想要糊弄番邦。
以他堂堂大明朝廷内阁次辅的身份,那些外藩商人谁敢到他魏府要账。
结果得到的信息却是,宝钞的名声早就臭到外藩了,人家根本不认这个东西,让他好一阵郁闷。
魏广德有感而发,可是听到张居正耳朵里,可就不是那么会事儿了。
“善贷,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你可别把它看作积累功绩的手段。”
张居正的话让魏广德发觉,貌似他又说了不符合这个时代士人们的主流观点。
“咳咳.我只是说,没有经过战事考验,很难确定将官是否合格。”
魏广德只得说道,“朝廷任命将官可不是只要求他们能稳定地方,关键还得战时拉的出军队,能打赢战争。
稳定地方,可以是文官们做的事儿,绝对不是朝廷的将官。”
张居正也不想多说什么,点头说道:“那今日还要进宫吗?”
“明日吧,今晚我再好好琢磨下献俘一事。”
魏广德叹口气说道。
魏广德回到值房,当即写了几张条子,有给朱衡和谭纶写的,邀他们晚上到府上一叙,也有给刘守有的条子,自然是催问缅甸情况。
是的,魏广德早就知会刘守有,帮忙查查南洋和缅甸的情报,但是迟迟得不到回应。
虽然魏广德多少也有猜测,锦衣卫着眼点还是在京里大臣们身上,怕是对外的情报做的极差。
即便有对外的情报系统,怕也主要是针对蒙古那边,以商人的身份来往两地。
忽然让他们查南洋和缅甸的情报,时间拖得久点其实也正常。
至于邀朱衡和谭纶,自然是魏广德还要听听他们二人的意见。
当晚,在魏府酒宴过后,三人都已是微醺。
等三人在书房坐下后,张吉负责屏退左右,魏广德才把今日和张居正的谈话说了一遍。
当然,不管是对东番岛的态度,还是对李成梁的安排,魏广德都没有丝毫隐瞒。
毕竟,这两件事儿都非同小可,而且和两人牵扯甚大。
和兵部自然就不说了,不管是调动卫所还是出兵云南,都绕不过这个衙门去。
而工部这边,则涉及到南洋水师战船的维护和建造,特别是魏广德还打算把船厂也迁移到岛上去,这可都是工部的差事儿。
“善贷,东番岛之事,我想子理也是不会反对的。”
朱衡先开口说道,毕竟他在朝中算是前辈,比魏广德的资格还老。
听到朱衡的话,谭纶也是微微点头。
“谋定而后动,免得那帮腐儒坏了国家大事,伱这么做是对的。”
朱衡评价一句,随即又说道,“至于安排李成梁留京,准备让他去云南统兵,我更在意的还是,朝廷到底知不知道缅甸六司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是否真如你猜测般,缅甸已经击败了木邦、孟密等部族,完成了同意。
若如此,怕是还真的做一些准备。”
说完话,朱衡就扭头看向谭纶问道:“子理那边,兵部可有接到过缅甸的消息?”
听了朱衡问话,谭纶摇头道:“没有,实际上近两年云南都司都没有接到过缅甸的文书,自然也没有什么要上报的。
不过之前,善贷确实找我要了兵部存放的文书,嘉靖朝时还很多,大多都是内斗厉害,向我大明告状来的。
可是近年,确实没有再接到过这样的文书了。”
谭纶把情况说了出来,魏广德要收集信息,自然也会找他。
现在谭纶的话也印证了魏广德所言非虚,朱衡闻言脸色就是微变。
“唉,怕又是多事之秋。”
叹气说完,朱衡就不再言语。
至于魏广德说的另一件事儿,其实两人早前就和魏广德争论过。
魏广德把他们请来,其实已经透露出他态度的转变,只是还一时下不了决心,做不出决定。
倒是东番岛和缅甸事是魏广德第一次对他说起,所以朱衡还要更上心一些。
东番岛之事,说起来是好事儿,主要是要防止朝中腐儒以祖制为由反对。
还是那话,明廷其实老早就知道东番岛空悬,根本就没有国主的事儿。
只是以前没人关心,因为要开发一个荒岛,对他们来说非朝夕之功。
等真功成之时,怕他们也早就一杯黄土,何必为人做嫁衣。
现在魏广德把东番岛引为福建屏障,结果自然就不同了,东番岛有了军事价值。
正如魏广德所说,东番岛上遍布林木,正是发展水师的好地方。
就地伐木取材,再有了船厂,就可以节省不少钱财。
不过真正让朱衡担心的还是缅甸事,南蛮凶残,当年永乐帝征伐安南,最后也不得不撤兵,可见一斑。
真要是缅甸有不臣之心,战事一启怕不就不是短时间能结束的。
届时,边境百姓生灵涂炭,做为朝廷的官员,自然还是很怜悯他们的。
不过,朱衡不说话了,谭纶却也是久久未曾接话,这就有点怪了。
魏广德等了片刻,见谭纶还是好似沉思,不得不问道:“子理兄可是有难处?不便言说?”
魏广德的话才好似让谭纶回神,他苦笑道:“一下子所有事儿都和我兵部有关,我在愁银子怎么来。”
兵部是朝廷耗钱大户,可每年的钦案才也就那些可用。
魏广德一下整这么多活儿,可不就让兵部捉襟见肘了。
“除非云南真有战事,否则户部肯定不会多拨一个铜子儿给兵部。”
魏广德苦笑说道,“去年户部好容易有了几万两银子结余,叔大兄就引为是好现象,朝中常年入不敷出有望改善,还要继续精简开支,尽可能存银子。”
嘉靖朝时,常年寅吃卯粮,财政赤字巨大,留下一堆烂账没法收拾。
到了隆庆朝,情况略有好转,可依旧亏空不断,只是没嘉靖朝那么多。
而到了现在,弥补前朝亏空就是张居正和王国光要解决的首要大事,也是压力山大。
好吧,魏广德本来想再问问他们对献俘大典的看法,没想到两人的关注点都看向了西南。
“朝中拨给兵部的银子,貌似并不比往年少吧。”
朱衡诧异道。
“兵部拖欠了各镇军饷,总要慢慢补上,难道士南兄真以为有了大同合约,之前那些欠饷就不用给了吧。”
谭纶苦笑说道。
“唉,有多少真正到了士卒手里,子理难道想不到吗?”
朱衡却是摇头说道。
“朝廷总是把银子拨下去了,我做到问心无愧就是了。”
谭纶沉默片刻才说道。
“那就知会葛守礼那边,让他派人盯着,多少总能落下去一些。”
魏广德开口道。
“也只能如此,可让都察院盯着,查几个。”
朱衡点头说道。
“那王杲一事.”
魏广德看两人尽说东番岛和缅甸,就是不说王杲,只好自己来说。
“善贷,王杲是建州女真右卫都督。”
朱衡说道。
第942章分治
明军抓获王杲,举行献俘礼,本无可厚非,只不过魏广德的要求有点高,让朱衡和谭纶都不得不反对。
那就是,魏广德是准备以敌酋的身份处死王杲,而不是儒家那套,最终仁慈的君主应该赦免敌酋的罪责,放他一马。
不管是最终还是朱衡,亦或者谭纶,在明军取得辽东之战的胜利后,并没有魏广德那样的欣喜。
在他们看来,击败女真部族才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不值得大惊小怪。
要是打输了,那才叫稀奇事,是不可接受的。
他们不清楚未来女真人的凶猛,所以有这样的看法其实很正常,不过魏广德不能。
他是知道,未来明朝在最艰难的时候,就是女真部族背后捅了大明一刀,直接断送了汉家江山。
至于王杲到底算逆酋还是敌酋,魏广德其实更倾向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