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063节

  “如何了?”

  听到师爷的话,王凝当时大惊追问道。

  “不管是孟养还是木邦、老挝等,都是各自理由推脱,都不愿意来。”

  说到这里,师爷从袖中摸出几份文书递了过来。

  王凝接过来文书快速翻看,随后一把摔到地上。

  本来,王凝还想着让那些首领过来,走走过场,就算人不到,总要派个管事的代表也行。

  但是现在看来,貌似朝廷的威仪在这些蛮子眼中,那真的是一文不值了。

  “此事没法擅了了。”

  王凝长叹一声,这才坐到旁边太师椅上。

  “东翁,要不知会一声平西候那边,让他今早做准备?”

  师爷出声提醒道。

  “哪里还用我知会,右军都督府不是早就下文了吗?”

  王凝低头说了句。

  确实,这半年从京城下的公文不少,其中封存云南粮饷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细细想来,那会儿朝廷其实就已经开始为战事做准备了,在边镇储备战争物资。

  “那给各府县通报一声,特别是边境的那些地方,让他们早作准备?”

  师爷又出声道。

  “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尽人事听天命。”

  王凝开口答道,不过瞬间似乎想到什么,抬头看着师爷说道:“你说,这个时候我把土司都召集到昆明来,是否可行?”

  到现在,王凝考虑的依旧不是让边境的明军和那些土司做好防备,而是想着把土司都调到昆明来好拿捏。

  只要人在昆明,就不怕他们在战事发生后有什么异动。

  师爷自然明白王凝的打算,低头思考后才说的:“可是边境的那些土司怎么办?

  要是召集他们到昆明,那里可就群龙无首了。

  若是这时候缅甸那边打过来,后果.”

  “所以我才犹豫,要么把土司都喊过来,他们才会乖乖听话,可要是只召集部分土司,我又怕他们多想,推三阻四不愿意来,这就更麻烦了。

  这会儿,云南可是不能乱的。”

  被师爷提醒,王凝也只好说道。

  “东翁,我看还是先下公文给各地府县,让他们预先有个准备。

  至于召集土司这个事儿,我们再想想,想个两全其美的说法再执行。”

  师爷提议道。

  他还是很清楚,绝对不能影响到云南的稳定,这是当务之急。

  王凝凝重的点点头,叹气道:“也只能如此了,你去书写公文,写好拿到我这里来用印。”

  大明朝廷虽然没有给官员们安排太多的副手帮忙处理公务,但是官员们自己还是很聪明的,自己就想到了解决办法,给自己减轻负担,而不过是付出一些钱财。

  虽说师爷据说源自周王时期的官职“幕人”,但实际上从文学作品来看,至少在明朝的文学作品中,都是没有师爷这种人物存在的。

  所以,只能说明朝以前的幕僚,更多的是官员身边的辅助官员,应该和明清时期,甚至民国时候盛行的师爷完全不是一会儿事儿。

  师爷的萌芽应该就是在明朝中期,由绍兴胥吏帮演变而来,他们利用熟悉的专业知识,帮助东家办事儿获得报酬。

  坐了一会儿,往年忽然想到一个人,这个事儿还是得先和他通过气才行。

  他想到的人当然不是平西候,而是现在云南道巡察副使罗汝芳,分守永昌,正是距离孟养最近的州府。

  可以说那里最有可能和缅甸爆发战争,首选就是永昌府。

  而且,永昌府的西面,大多都是施行土司统治,如果永昌府的土司被莽应龙拉拢过去,打开大门的话,从永昌府,缅甸军队就可以长驱直入,北攻丽江府,东进则是直接可以打到昆明来。

  至于其他交界之地,限于地形制约,调动大军多有不便,所以一直以来入缅都是走这里。

  “不行,此事还得落到罗汝芳头上才行。”

  王凝嘴里喃喃低语。

  是的,光是自己一个同乡和同年的身份还不够,王凝想把更多人拉到一起。

  他还不知道,自己的一些好友已经走通了张居正的门路,又看在同乡的份上,为他免去了责罚。

  王凝想要到的罗汝芳,资格比他老,是嘉靖三十二年三甲进士,不过却是江西南城人,算是魏广德的老乡。

  要说此时,一个巡察副使的责任不算大,但多少还是有牵连。

  只有把湖广和江西籍贯的官员都绑在一起,想来内阁里两位话事人多少还是得顾虑一些。

  于是之后几天,昆明除了向云南各州府县下文示警,要他们严加戒备外,其他什么也没做。

  而王凝的心思,都用在云南这边,湖广和江西官员身上,书信文书往来不断。

  在云南官员高度紧张起来的时候,缅甸东吁王朝首都东吁的王宫里,莽应龙也正有些焦躁不安。

  大明向几个宣慰司下文,让他们这些宣慰使过去,其中透露出古怪。

  大明方面,已经多少年没有下过这样的命令了。

  往年,各司发个文书过去就算完成报备程序,什么时候还要宣慰使亲自去昆明。

  刚刚虽然征服了老挝,但莽应龙还是看到自己手下将士的疲惫。

  本来,他有打算休息一年,再向孟养残存实力进攻,进而直接和大明接壤,找机会试探试探大明的深浅。

  可没想到这个节骨眼上,大明似乎有了一些改变。

  虽然木邦、孟养那边顾忌自己的实力,没敢向大明朝廷禀报缅甸实情,但莽应龙可不是笨蛋。

  如果大明真腾出手来要针对缅甸,孟养、木邦的人怕立马就会翻脸,把他卖个干净。

  无论如何,莽应龙还是有点惧怕大明的,毕竟那真是个大国。

  以前,他只是觉得大明不会关注西南边陲事,所以才敢又是打交趾,又是打暹罗,老挝等等,可真要是大明怪罪,要动刀兵,要说没点压力是不可能的。

  “大王,大王。”

  这时候,宫外有人进来。

  来人是他手下,行礼后就禀报道:“云南边境府县和往日一样,似乎无事。”

第984章明军潜规则

  “大王,大王。”

  就在没有了焦急在王宫里来回踱步的时候,宫外有人进来。

  来人是他手下,行礼后就禀报道:“大王,探子已经查清楚了,明国云南边境府县和往日一样,似乎无事发生,也没传出大明要动刀兵的消息。”

  “当真?”

  莽应龙停下脚步,看向那个报信的手下道。

  “消息传回来确实如此,要不我把信使带过来,你亲自问问。”

  那手下也怕担责,自己这位大王可是个脾气火爆之人,若是惹上他,怕是小命不保。

  “把人带上来,我亲自问。”

  莽应龙多少还是有些担心,当即下令道。

  小半个时辰以后,东吁王宫里,终于传出莽应龙放肆的大笑声。

  等人都出去后,莽应龙在宫殿里低语道:“我还以为明国真的要整肃缅甸,原来不过是做做样子,倒是把本王吓住了,真是该死。

  看来,是的考虑东征,给明国人一点教训了。”

  在知道大明似乎并没有干预缅甸这边的意思,莽应龙的胆子不知怎么又大起来,之前的愁容一扫而空。

  此时,他满心还在为这几天因为大明那边消息引发的烦躁胆怯情绪感到羞愧。

  但他是谁?

  他是东吁王朝的大王,是缅甸的王,怎么可以害怕胆怯呢?

  于是,之前有多担忧,现在就对大明有多仇恨。

  只有攻入大明,用明人的血才能洗刷他心里的那丝羞愧,否则他一辈子怕都会活在阴影里出不来。

  明国很辽阔,不是缅甸这弹丸之地可比的。

  明国和富庶,也不是缅甸这点财富可比的。

  明国人口众多,如果能够奴役他们,自己似乎就有实力西进,去攻打莫卧儿王国了,那里也有大片土地,海量的财富和无数的奴仆。

  此时,莽应龙已经在心里制定了一个简单的攻略计划,先征服明国,再攻打莫卧儿王国。

  不得不说莽应龙胆子很大,也不得不说近百年明朝在西南的政策实在是太失败了。

  明朝对缅甸周围的宣慰司实行无为而治的策略,结果反倒让他们认为明廷软弱可欺,是个人都能上来踩上两脚。

  所以,相对接触更多的莫卧儿王国,莽应龙的心里,反倒更不惧怕明国。

  毕竟,明国的强大是父辈口口声声传出来的,但他们却从没有亲眼见识过。

  倒是知道云南那里许多土司貌似都不安分,是不是就要造反。

  但是看明国官军镇压土司看,军力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强大。

  但是既然已经在心里打定了主意,莽应龙就不会白白耽误时间,他很快就在心里做出了决定,那就是再次召集东征老挝的部下,让他们准备攻打下一个目标——孟养。

  只要占领孟养,那么他的兵马就可以通过那里到达大明云南的永昌府,进而可以窥视昆明,将整个云南控制在手。

  是的,莽应龙虽然对大明的土地、财富和人口充满渴望,可他也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的道理,明国太大,不能急于求成。

  什么带兵直接杀进云南,打到明国的京城去,这样的白痴想法,莽应龙当然是不会犯下的。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大明已经在西南地区,动员了包括四川、广西、贵州三地卫所,开始抽调精兵强将。

  其实西南四省,大抵情况都差不多,大抵被分为汉、土两块,靠近州县的地区,卫所遍布,而没有设置卫所的地方,多是土司的地区,间隔较远才会设立一、二卫所,还多是守御千户所,兵力不多,主要的职责更多还是监视周边。

首节 上一节 1063/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