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205节

  明军约两百名鸟铳手走出队列,在他们身后还有差不多人数的弓箭手,在刀盾手的护卫下,他们向着城门方向前进。

  而缅军这个时候似乎也恢复了活力,城墙两侧飞出一簇箭雨,不过大多落在明军前方。

  显然,他们还没注意到因为是侧面射箭,所以不能按照以往设定的弓箭射程作参考。

  此时,一队队明军队列也终于动起来,他们向着城门方向快速靠近,队形被拉成长条形。

  就在有缅军在将官督促下准备登上城楼墩台的时候,城门前的明军开始向城墙上射出一波箭雨。

  射击效果不知道,但是之后一段时间里,就没有看到有缅军士兵在墩台上露头。

  “轰轰轰”

  又是一阵地动山摇的炮击,这次火炮打击的是城墙两侧,刚才飞出弓箭的地方。

  显然那里是缅军弓手的结阵地,炮弹只要打在那些垛口上,飞溅的石块就够那些弓手喝一壶的。

  弓手拉弓需要很强的臂力,只要受点伤,一般就很难发挥出全部的力量。

  弓拉不满,射程和杀伤力多少都有影响。

  火炮这种远程打击,正是对付弓手最好的利器,比装填缓慢的射程还不占优势的鸟铳可强多了。

  此时明军已经接近了城门,城门里也出现了缅军人影,他们正在挪动地面上散落的稍大些的石块,想要简单封堵道路,迟滞明军进攻速度。

  “砰砰砰”

  一阵清脆的鸟铳声响起,阵地前轻烟渺渺,没有仙气飘飘的韵味,那是死神的镰刀在挥舞。

  缅军将领也不是束手待擒之辈,他们一边组织人手想要登上城楼墩子,居高临下攻击意图进城的明军,一边试图堆积石块堵住城门。

  其实,从缅甸低矮的城墙就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城池攻防战经验,否则城墙也不会建的那么低矮。

  他们国内战争不多,大多是对外战争,而这样的战争多发生在接壤的边境地区,而且大部分时候缅甸人都是主攻,是侵略者。

  像勃固城这样的,几乎可以算缅甸的内镜,几乎就没发生过什么战争,所以这几天的时间里,居然没有拆房把城门堵住。

  当然,这也是明军观察后才决定强攻城门的原因。

  按照俘虏所说,勃固城外侧包砖,里面全是夯土,是不能被打塌的。

  所以看起来,也只有城门算一个薄弱点可以攻击。

  尤其是在对方手里没有大炮的情况下,那就更妙了。

  丢下一些尸体,缅军很快就退出了城门。

  稍大些的石块在两次清道的炮击后就被打碎,已经没多少东西可以堆积了。

  明军已经冲到城门口,几门虎蹲炮被搬到城门前,就地取材使用地上碎石快速装填好,对着城门里就是一轮炮击。

  不管城门里是否有缅军列阵阻截,明军都选择向里面打几炮,试试水。

  果然,随着虎蹲炮发威,城门后面传来一阵惨叫声,还有十余支箭矢飞出,钉在明军高举的大盾上。

  前面是虎蹲炮,后面是一面面竖起的盾牌,明军开始进入城门。

  “轰轰轰。”

  又是几声炮响,这是虎蹲炮对着城门外的缅军军阵开炮。

  现在的炮击,把大炮恐怖的杀伤力完全展示出来,站在队列前面的缅军死伤惨重。

  “冲进去。”

  站在盾牌后面的王世科此时看到这次炮击成功打乱了缅军的阵型,眼前缅军已经呈现出溃败之势,马上抽出战刀挥舞着下令道。

  刚才还在缓慢推进的明军突然开始加速,冲向对面试图重新结阵的缅军。

  “砰砰砰”

  前方只有一排明军鸟铳手,他们在打完枪后就自动闪到一边,让出道路来。

  这些使用火器和弓箭的明军,大多都是南海水师的士卒,收编来的飞龙国残部可不会有这样的训练,他们大多只会拿着武器冲到敌人面前和他们厮杀。

  而现在冲向缅军的,就是这些人。

  不用进行惨烈的附蚁攻城战,只是从城门冲进去,明军还打掉了对方的士气,以及那些站在前面的精锐,接下来的战斗自然没什么好说的,近战厮杀可是他们的强项。

  王世科此时就站在城楼下,指挥着明军刀盾手和鸟铳手上城,完全占据着一段城墙。

  “冲,速度快点。”

  看着冲进去追着缅军砍杀的士兵,王世科满心欢喜,这夺城首战建功就在眼前。

  他不断催促后面进来的部队跟上,当有亲兵报告城门楼子已经被占领后,他马上就快步登城。

  先向城墙两边看了眼,随即招呼士兵摇旗,让城外炮手停止炮击。

  此时城墙上的缅军已经顺着城墙溃退,城门两侧很大一片区域已经看不到敌军的身影。

  而在城市方向,缅军的抵抗已经被瓦解。

  在组织力量准备堵门一战,遭到明军虎蹲炮突袭后,敢战的青壮士兵已经倒在地上成为一具具尸体,剩下的都选择了求生,那就是拼命向后跑去,明军现在就是追着他们砍杀。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惨烈的城市巷战一说,一旦在城里遭遇抵抗,进攻方就会毫不犹豫向那些房屋放火,根本不会管里面是否还有居民。

  在大火的助攻下,敌人要么选择继续后退,要么就被烧死在里面,可没人和你一栋建筑一栋建筑的争夺。

  好在缅军似乎也没有抵抗的意志,这些天城里已经够乱了,那些被强征的青壮这个时候大多选择边跑边脱掉身上的衣服,往自家方向跑。

  刚才城头上看到的一切太恐怖了,明军的武器隔得老远就可以把人打死打残,太残暴了。

  勃固城已经唾手可得,城头上的王世科直接让人给城外发去信号。

  城外,俞大猷身后,还有约二百名骑兵在等候着。

  在俞大猷下令后,他们催马从一侧绕出,向着勃固城西门前进。

  城池守不住了,那残兵败将必然会选择向北面的东吁城逃窜,这二百名骑兵已经足够担任追击之责了。

  此战,除了消耗一些火药外,其实明军损失并不大。

  不过通过此战,明军犀利的攻城手段也会在缅甸军中传开,后面的仗就好打了。

  应该没人会对毫无希望胜利的战争感兴趣,勃固城到东吁城沿路上几座小城,想来也会不攻自破。

  俞大猷思考着。

第1096章张居正的担忧

  “大人,我们愿意归降。”

  “我听大人的,愿意随大人归降。”

  潞江城线府大堂,几个将领跪在地方不住磕头,嘴里不断重复着几句话。

  而从大堂门口到院子里,还躺着七八具尸体,都身穿明朝官军将领的甲胄。

  这些人,自然不是线贵的心腹,而是城中其他势力插进来的人手,不过手里或多或少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利,也是线贵前些日子打发他们去看守南北门的一些人。

  毫无疑问,这年头真心愿意投靠缅甸的明人还是不多,毕竟国家体量在那里摆着,傻子也知道该怎么选。

  除非夜郎自大或者被人拿住把柄,谁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可惜,线贵就没得选。

  而在线贵手下的人,也没得选。

  要么跟随他投靠缅王,要么就只能如同院子里那几具已经冰冷的尸体一样。

  剩下的将官,自然也是贪生怕死的,否则早就躺在外面了。

  “嗯,很好,那以后大家就是一家人,不分彼此,你们听我的,我自然会护着你们。

  我知道,你们还是担心明廷势大,不过别忘记,他们虽有百万大军,可真实情况是个什么样子。

  何况,还有辽阔疆域需要镇守,他们根本就分不出多少兵马,顶天就是从四川、贵州等地调个几个万人支援云南。

  和缅王麾下二三十万大军相比,还是力有不逮,我这都是为了大家的前程才做出这样的选择。”

  线贵可不会告诉他们,自己其实是被胁迫的。

  而是分析明缅军事实力,才做出的选择。

  “如今缅军势大,明军完全没有招架之力,云南易手也不会太久。

  大家都是生长在此,我也是因此才选择这么做,你们说说,我做的对不对?”

  线贵继续笑问道。

  “对,大人一心都是为我等考虑,钱贵廖祥他们都是被猪油蒙了心,才没体会到大人的苦心,实在该死。”

  “大人考虑周全,我愿意唯大人马首是瞻。”

  门外就站着线家的家丁,手里的刀还在往下滴血,这个时候谁敢多说半个“不”字,都是不断吹捧线贵是为他们着想。

  若是缅军真有能力从大明手里夺下云南,其实对他们这些人来说,这个选择还真没错。

  是的,大明虽然提倡忠孝廉耻,可实行政策却是尽量把人固定在家乡。

  这些军将,或许往前数几辈还在云南,也就是洪武后期移民到的这里,可也已经在云南生活了百年,算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了。

  明廷战败,他们就只能背井离乡,对于这些人来说,多少还是有些不情愿。

  当然,到目前为止,他们还不认为大明会败,最多就是丢掉云南西南一些地方,像楚雄、昆明这些大城是不大可能丢失的。

  只是眼前形势比人强,他们才不得不违心投靠。

  “你们还不知道,那李成梁其实就是把你我当做炮灰,我潞江城弹丸之地,那里扛得住缅军十余万大军的进攻,腾冲比我潞江城如何?

  不仅城池高大,还有整整一个卫所,不也快速陷落,他却给本官下死命令,死守潞江城一个月,你们说说,一个月后,诸位还有几个人能站在这里?”

  这边,线贵开始给这些新附之人洗脑,也开始筹画安排自己亲信去南北城接管军队。

  这些人还是有用的,有他们在,手下那些士兵才不会乱来。

  而此时潞江两岸,两边的明军都高度戒备,防止对岸有船只过来。

  往日还算繁忙的潞江渡口,宽阔的江面上竟然没有一只渡船。

  而在城外,线老三从码头上接回家人,没有回城而是直接穿城而过去了城西,那里可是缅军大营的地方。

  线老三没有去约定的小树林等待罕拔的到来,而是直接往前方缅军大营去。

  此时的缅军大营因为中军抵达,后方再次开始扩大营盘,所以面向潞江城方向的缅军都是高度戒备,防止此时城里明军出城偷袭。

首节 上一节 1205/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