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242节

  借着胜利的余威,他们正在大肆吞并大友家的领地。

  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被称为耳川之战的战役,大名内部战争。

  大友宗麟一直有称霸北九州的野心,他与岛津义久、龙造寺隆信在九州一直维持着三强鼎立的态势。

  在大友家看来,岛津义久、龙造寺隆信两家,岛津家无疑是属于弱者,所以自认为有机会击败他们。

  于是,大友宗麟率兵四万三千余众自豊后进入日向,另遣三万大军从肥后进入日向,一心占领日向。

  大友军沿途破坏各地寺社,并忙于传布基督教义,全军毫无士气。

  大友宗麟驻军在务志贺,任命田原亲贤为总大将指挥全军。

  大友军以四万五千人兵围高城的岛津军,山田有信顽强抵抗下,大友军久久无法攻下。

  这时岛津义久亲率两万五千人驰援,双方在耳川附近布阵,准备决一死战。

  大战爆发后,大友军的老将斋藤镇实等率军强渡耳川,与岛津军激战,却遭到岛津义弘、义久与高城方面出击的家久军之三面夹击,终于不支兵败。

  斋藤镇实、田北镇周、佐伯惟教、角隈石宗等人先后战死,大友军后队闻讯而乱,此时数日大雨许多大友士兵被淹死,大友军遂全军崩溃,死者四千余人,岛津军却仅死亡一千人左右。

  主力惨败,大友家遭到毁灭性打击,自然只能选择出逃,自此大友家衰败,再也没有能力争夺九州岛霸主之位。

  也正因为岛津家获胜,势力得到壮大,所以让大明派出的锦衣卫密探愈发紧张起来,担心挟大胜之威对琉球王国动手。

  “岛津家有实力吞并琉球吗?”

  魏广德微微皱眉,看完情报自然知道那边的担忧,于是对刘守有问道。

  “魏阁老,据末将所知,如果岛津家真有心的话,占领琉球当不会遭遇太大阻力。”

  刘守有见魏广德问起,自然是知无不言。

  情报只写了最近九州岛发生的事儿,对琉球和九州岛上各大势力并没有详细记录。

  但刘守有还是知道的,毕竟派这些人出去,可不就是为了收集各方情报吗?

  “岛津家之前在九州岛上是势力最弱的,可也能招募四五万人马。

  而反观琉球王国,据情报查知,其国王能够指挥的人马,不过千余人,另外还有两三千人服从地方按司。

  对了,据派过去的人估计,整个琉球总人口可能在十万人上下,就算全力动员,估计也只能征召到两万军队。

  不管怎么看,琉球对岛津家是没有一点胜算的。”

  刘守有把他知道的情况简单和魏广德说了说,末了还给魏广德科普了琉球历史。

  后世人多把琉球看作一个国家,实际上当初向大明称臣的琉球国王是三个,也就是所谓的“三山王国”。

  琉球岛原本也是地方贵族治理,也就是按司,类似土司酋长的一类人。

  在琉球历史上,这些按司也相互厮杀,兼并,逐渐形成三大势力,分别是北山王、中山王和南山王,这就是三个势力最大的按司。

  三神山王各自旗下分别统领着一些臣服于他们的按司,这些按司在自己管辖的领土内各自掌握军队,而不受三山国王控制。

  1372年中山王察度为首,三山王纷纷向明朝进贡。

  由于对明朝的朝贡贸易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因此三山王国围绕着对外贸易产生了更加激烈的战争。

  原本是南山王国的佐敷按司的尚巴志和他父亲尚思绍,在1406年消灭中山王国,1416年消灭北山王国,最后在1429年消灭原本的宗主国南山王国后,统一了琉球本岛。

  虽然接受明朝册封时封号仍旧是“中山国王”,但是他建立的统一政权在历史上也被称之为“琉球王国”,而他开创的王朝被称之为“第一尚氏王朝”。

  其实到现在这个时候,琉球岛上还有包括琉球王在内的十五家大势力。

  这样分散的力量,让琉球国王根本没办法集合整个王国和倭国岛津家作战。

  “嘶,按你所说,现在的琉球国王是谋朝篡位得来的?”

  魏广德这会儿没注意琉球国情,而是被琉球国王是造反得来的有些惊诧。

  “此事朝廷其实已经已经有过耳闻,毕竟已经多次向琉球派遣册封官员,多少还是会听到一些消息。

  不过据锦衣卫内部记载,之前先帝和当时的阁臣有过秘密商议,最后选择不了了之,一是时过境迁,原来的琉球国王一族已经不存在了。

  二则是,现在的琉球国王队大明还算恭顺。

  既然没有苦主找上门来,自然也就没必要多事儿。

  所以之后,朝廷依旧还是老态度对待琉球,也不愿过问其他。”

  刘守有又告诉魏广德一个消息,毕竟有些事儿能瞒得了一时,却瞒不了一世。

  只是看别人上不上心,是否对此有想法。

  “魏阁老,你之前布置的任务,可能是没法完成了。”

  这时候,刘守有又忽然说道。

  听到这话,魏广德微微皱眉。

  他当然知道刘守有说的是什么事儿,还不是想要维持倭国“战国”局面。

  魏广德知道织田信长之后是丰臣秀吉,然后才是德川家康,但是中间的经历,他一知半解。

  但是,就已经知道的倭国情报,其国内还有大大小小十余家比较有实力的大名,所以魏广德觉得有机可乘。

  于是,安排锦衣卫密探通过琉球潜入倭国,目的自然就是挑起他们内斗,联合更多的大名和织田氏作战,削弱他们。

  但现在刘守有说任务可能不能完成,能不让魏广德惊讶吗?

  “理由?”

  魏广德淡淡开口问道。

  “虽然倭国国内还有好几家势力强大的大名,但他们都已经被织田氏打怕了。

  在武田军失败以后,其他的大名都尽力避免和织田氏开战,无论我们的人怎么游说,都得不到什么效果。

  相反,他们对织田氏的一切要求,即便很无礼、过份的要求,也都选择尽量满足。

  这一年里,织田氏已经以各种理由在扩大自己的领地。”

  刘守有小声说道,“他们不敢喝织田氏作对,但是相互之间却打的很厉害,或许也是在为抵抗织田氏做准备。

  至少我们的人从他们口中,是这么听说的。”

  “惧怕织田信长,就对其他大名动手,美其名曰是扩张势力准备”

  魏广德都说不下去了,只能轻轻摇头。

  魏广德其实对织田信长到底死于明智光秀还是倭国天皇不感兴趣,他只想倭国国内打的越激烈越好,死的人越多越好。

  大明是没办法影响倭国的,那里依旧相对独立封闭。

  “那好,既然他们不能联合起来对抗织田信长,那就让那些大名内斗也是一样的效果,反正都是死倭国人。”

  魏广德马上调整思路,开口对刘守有说道。

第1125章大明人口谜题

  “那好,既然他们不能联合起来对抗织田信长,那就让那些大名内斗也是一样的效果,反正都是死倭国人。”

  魏广德马上调整思路,开口对刘守有说道。

  知道现在倭国大名都已经对织田信长心生惧意,那也就意味着织田信长事实上已经掌控了倭国。

  虽然,一些人认为此时的倭国还是大名割据时代,织田信长算不得真正的统一,因为不少大名还没有选择向他投降。

  而之后的丰臣秀吉就不同了,几乎所有倭国大名都在他面前跪倒,那才叫一统倭国。

  从萨摩藩发生的大友家和岛津家大战就能看出,他们没有勇气抵抗织田信长,但是相互之间内斗的底气还是有的。

  反正最终目的就是削弱倭国,那和谁打有区别吗?

  貌似,没有吧。

  “给派出去的人传递消息,尽可能让倭国内乱,让那些大名相互厮杀。

  既然他们不敢对织田信长,那就让他们相互打,还有那个倭国的国王那里,也要尝试下。

  知道衣带诏的典故吧,如果能够策动倭国国王参与进来”

  虽然后世一般都称其为天皇,可这是在大明帝国,皇帝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大明皇帝陛下。

  倭国天皇,自始至终在大明的官方文书里,只能被叫做倭国国王。

  要让倭国国内真正大乱,非得把水搅浑不可。

  而要让倭国从下到上都乱,还得从名义上的倭国国王这里出手。

  “哦,末将明白了。”

  刘守有微微愣了片刻,就理解魏广德的意思了,这是非把倭国搞乱不可,那怕不是针对织田信长,那也得让那些大名相互厮杀,死更多的倭国人。

  不过这样也好,反正死的是倭国人,这帮倭寇,让他们在内战里死去,也好过飘洋过海到大明来祸祸。

  “对了魏阁老,之前你要搜集的关于倭国银矿的消息,这次和此前已经送来一些,真的不查不知道,倭国居然有如此之多的矿山,产量还都极大。”

  这时候,刘守有好似才想起来般,继续汇报道。

  “说来听听。”

  魏广德来了兴趣,他只知道倭国石见银山产量很恐怖,又说倭国有大量金银矿,每年金银产出极大,但更具体的就不清楚了。

  当初他提起倭国银矿,目的就是勾起大明对倭国的兴趣,免得因为觉得是偏远之地就完全不在乎。

  在知道倭国矿藏以后,他相信大明朝廷上下,对那里感兴趣的人会不知凡几,到时候都不需要他出面,就会有人对倭国产生想法,进而推动出兵倭国的事。

  大明,太缺钱了,否则万历皇帝也不会派人不远万里跑到吕宋去找金银矿。

  要是万历皇帝知道打的倭国就有这些矿藏,怕是援朝战争也不会那么容易结束。

  到时候就不是丰臣秀吉扩大战争,而是大明主动扩大战争,把战火直接烧到倭国去。

  最起码,明军已经用实力证明了,他们可以击败倭国军队。

  要攻上倭国本土,不过就是继续砸钱,砸军队进去,根本就不是难事。

  听到魏广德询问,刘守有自然很乐意述说。

  说真的,当初他看到这些资料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万万没想到倭国矿藏居然如此富饶,简直说就是边地黄金也不为过。

  “倭国的金银矿主要分布在倭国沿海和附近岛屿上,可开采量大的惊人。

  现在倭国最大银矿叫石见银矿,位于石见岛上,是五十年前发现并凯爱的,年产银高达百万两,还有数万两黄金。

首节 上一节 1242/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