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263节

  “之前本来打算让他去刑部做个侍郎,可没想到发生了这档子事儿。”

  魏广德没有回答,而是说道其他,“如今内阁的情况,总宪大人是知道的,若不能伸手进来,朝堂势力怕是会失衡。”

  魏广德又提醒了一句,其实也点出自己现在在内阁里的被动地位。

  确实,现在内阁吕调阳不管事,张居正和张四维又是一个势力,魏广德就显得有些孤掌难鸣了。

  以前,就是张居正和魏广德抗衡,现在多了张四维,可不就处于劣势了。

  这个时候,都察院的事儿,让魏广德不敢掉以轻心,似乎也说得过去。

  现在,魏广德就以都察院用人失察为理由,要想安排人进来盯着,陈瓒一时也不知道该不该答应了。

  陈瓒本意,肯定是不愿意首辅和次辅都在都察院安排人的,那样会极大的威胁到他对都察院的掌控。

  现在的情况是,次辅没向都察院伸手,但首辅那边似乎还是安插了人。

  若是不能平衡一二,或许还真不好给魏广德一个交代。

  那几位,谁知道有没有张四维推出来的人手。

  “现在调离劳堪,内阁那边能同意吗?”

  陈瓒试探着问道。

  “内阁自然我回去处理,都察院这边,还希望陈总宪不要反对就好。”

  魏广德开口说道。

  于应昌去辽东巡按的事儿,魏广德可以借题发挥从陈瓒这里要官职,自然也可以找张居正。

  之前两人是有默契的,不会向都察院伸手。

  这次的事儿,张居正那边坏了规矩。

  不管此事张居正初始是否知情,总归要落到他头上。

  现在张居正还要福建布政使的位置,好方便他布局在福建开始的清丈准备,怎么说也需要一两年时间才能行动。

  若是魏广德不爽,压着不让出位置来,张居正要么换地方,要么就是要费不少手脚。

  最关键的是,因为这个副都御使的位置和魏广德斗起来,很可能让他全部改革计划落空。

  魏广德可以反对在福建清丈土地,也能反对其他,包括考成法在内的政策。

  现在,他能压制反对考成法的人,只要原因就是魏广德并不反对此法。

  反对者多在地方,他们缺少朝中发声之人。

  若是他魏广德改头换面成为新法反对者,到时候考成法能否继续执行下去,怕也得让张居正手忙脚乱好一阵子。

  说白了,两个人都更看重利益,其他的未必讲究。

  至于说两个人斗一场,他张居正还要不要继续改革弊政了。

  虽然让张四维成为次辅,或许能帮助新政推行,但到时候他张居正的名声可就全臭了。

  有时候,反对者在台上,还能让下面保留一丝期望。

  魏广德能想透,是因为他清楚他和张居正之间的关系。

  陈瓒不知道,但他相信魏广德应该会做出一些妥协,让张居正答应。

  “只要朝堂上能过,我这里不反对就是了。”

  陈瓒终于还是点头,旋即就说道:“魏阁老,我这里可有一份弹劾西南大都督李成梁的奏疏,你难道真不知道。”

  “呵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大将军怎么做,他会有自己的决断。

  朝廷其实没必要干预太多,只等结果就好了。

  若是打赢了,一切好说,打输了,再重重治罪。

  陈总宪,你说这话对不对?”

  魏广德笑道。

  “呵呵,看来魏阁老还真没把这事儿放在眼里。”

  陈瓒笑笑说道。

  “若是杀良冒功,不需要大人提醒,我魏广德第一个就站出来不答应,不把他碎尸万段难解心头之恨。

  可只是处理些俘虏,而且还是有劣迹的俘虏,貌似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至于什么杀俘不祥,我也看过书,知道都是报应在领兵将官身上。”

  魏广德笑道,“因果是自己承担,对旁人又有何干系。”

  “既如此,老夫也就不多说了。”

  陈瓒依旧是笑笑,随口说道。

  “若是陈大人能够对下面的御史们也说说,少几个人上奏弹劾,善贷也是感激不尽。”

  虽然不把这事儿放在眼里,但魏广德也不会放纵御史疯狂弹劾。

  要是整出一股风潮来,也是麻烦的很。

  从陈瓒值房出来,魏广德也找了几个江西御史,和他们私下里说了说这事儿。

  这种事儿,私底下打个招呼就好,能阻止一个是一个。

  其实,若都察院没有一个人跳出来弹劾,反而不好。

  很容易给人一种,都察院和武夫沆瀣一气的感觉。

  魏广德从都察院出来,又回了内阁。

  至于张居正那边,魏广德并没有马上过去。

  他还要今晚回家给劳堪写信,把消息告诉他知道,然后看他的态度。

  要是劳堪不愿意回京城,总不能逼着他回来吧。

  对大部分官员来说,回京城做京官自然是好的。

  可对那些想做事儿的官儿,他们大多未必愿意回京城,而且京城还有人罩着的那种。

  在地方上,其实更加自由自在些。

  在京城,除非做到阁老或者堂官,否则上面一直就有一大群人压着里。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不到京城不知道官小。

  在地方可以呼风唤雨的人,到了京城还得龟缩着,就怕遇上惹不起的人。

  虽然在陈瓒面前,魏广德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好像李成梁杀俘就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儿,但实际上魏广德今天一天时间,收到外面传进内阁的不少纸条。

  而对此,他也给外面传递了许多小纸条,自然是希望他们帮忙安抚那些人。

  好吧,清流大多比较孤傲,不容易说服。

  但即便知道没什么用,魏广德还是要让人去做。

  这种事情,他不好出面,容易给那些清流感觉是他魏广德以势压人,到时候不仅不会有结果,还会起到反作用,或许他们反对的态度会更加坚决。

  反正就是找人不断游说,让他们放弃,理由无外乎就是罗汝芳奏疏里最后的几段话。

  现在西南战事捷报频传,对于能打胜仗的将领,没必要苛责太多。

  同时,兵部也把魏广德传递过去的纸条内容有意扩散出去,那就是盯住西南战局,若是李成梁有杀良冒功的证据,立即下令锁拿。

  利用这条消息,成功让朝野官员注意到李成梁只是处置俘虏,以此淡化此事。

  而隔壁张居正其实在知道西南消息以后,以为魏广德会过来,和他商议联手压制此事,只是没想到之后两天,朝堂上虽然偶有弹劾李成梁奏疏送上来,但并没有太多人追随。

  等他知道原由后,也只能苦笑。

  至于张四维询问是否要联络朝野,联手发动对李成梁的弹劾,张居正也直接拒绝了。

  张四维的小心思,张居正是能猜到的。

  王崇古他们,在宣大多少都有自己的将领。

  西南眼看着要迎来一场胜利,张四维或许小心思犯了,想要借此拿下李成梁,安插他们的人去西南摘桃子。

  若是平常事,张居正不会多问,可明知道李成梁背后是魏广德,这不是把人往死里得罪。

  或许,张四维以为自己入阁,他们两个姓张的就已经可以左右内阁决策了。

  魏广德夹带里人可不少,虽然平时不显山不露水,或许成不了事儿,可要坏事儿却是不难。

  这也是张居正为什么自己实力超过魏广德,但还是多次和他协商的原因。

  他的一些改革措施,需要其他人帮忙参详,查缺补漏。

  而又非常敏感,很容易被人攻讦。

  做为不是一路人的次辅,自然就是这些反对者们要争取的对象。

  魏广德理念和他类似,很多政策虽然不支持,但也不会旗帜鲜明反对,算是默许,这对张居正来说就是巨大的帮助。

  所以,留下魏次辅在内阁,对于张居正行政是有好处的,而且还不能斗起来。

  张四维的算盘,当然就不能打响了。

  张居正可不打算和魏广德恶斗一场,让他本就受损的名声雪上加霜。

  听说高拱在老家已经编了一本书,是整理原来的手稿,可序言就把他臭骂一顿。

  都说高拱上位逼走这个那个,要是张居正也这么干

  他张居正还是要名声的。

第1141章变革

  “舜卿你来了,坐,可是工部已经拟好章程了?”

  这天,魏广德在值房接见了前来的工部侍郎江治,以为他是前来送之前所说,把潘季驯治水之法的各种可能出现的后果递交上来。

  不过,江治到了魏广德面前,面色却有些难看的说道:“到现在位置,潘惟良的治水之法,在工部引发争议越来越大,暂时还没有形成一个章程。”

  “什么?”

  魏广德有点不敢置信道。

首节 上一节 1263/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