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262节

  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有坐步撵进去的资格。

  不过很快,魏广德就甩甩头,真要是自己坐步撵进宫,那得是多大岁数?

  严嵩都七十了才被嘉靖皇帝优待,享受这个待遇。

  站在宫门下,远处一乘大轿已经向这边快步而来。

  近了,轿夫放下轿子,后面的轿夫抬高轿杆,大轿前倾,魏广德跨过前面的轿杆,钻进了轿子里。

  “去都察院。”

  魏广德进轿子前,对着旁边侍立的随从吩咐道。

  “魏阁老,里面请。”

  都察院里,陈瓒把魏广德迎接进去,客气的吩咐人看茶。

  对于都察院,魏广德并不陌生,他曾经也是这里的官儿。

  “陈大人,这都察院陈大人管的好。”

  魏广德这次走进都察院,就敏锐的察觉到气氛有一丝不同,许多都察院的也是看到他不是主动行礼,而是似乎想要躲开。

  只是绝大部分官员似乎意识到躲不开,这才上前恭敬行礼。

  这点变化,魏广德可不认为是这些御史惧怕他这个次辅大人,毕竟这里可是朝中有名的疯狗集中地。

  要是魏广德办差出了岔子,这里面有的是人前仆后继冲上来撕咬他。

  为了名。

  “魏阁老,这.”

  魏广德的话,陈瓒居然一时语塞。

  兴师动众而来,陈瓒自然知道魏广德肯定不是为了西南李成梁的事儿。

  其实,就算是都察院,虽然已经知道罗汝芳的上奏,有个别御史想要上奏弹劾,但绝大部分御史却没有要跟随的意思。

  如果是李成梁杀良冒功的话,怕是都察院集体都会炸了。

  可杀的是缅甸俘虏,还是他们暴乱之后的杀一儆百,对于此时滇西鏖战,自然应该用雷霆手段予以镇压,给前线明军一个安稳的后方。

  所以,杀俘,其实在都察院里并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

  而都察院这边有什么事儿做的不地道,自然就是于应昌的事儿了。

  “先前听说都察院选派于应昌于御史去辽东查案,搜集犯官刘台贪污证据?”

  魏广德乐呵呵看着陈瓒,问道。

  “魏阁老,这事儿,主要是山东道那边推动的,老夫也是后知后觉发现其中猫腻,可有什么办法?

  为了这件事儿,总不能让我把山东道那些御史全都处理了吧。”

  陈瓒无奈苦笑道。

  “此事不是都察院堂议的结果?”

  魏广德狐疑道。

  六部和都察院都有正堂,也就是掌部堂官处理公务的地方,不同于值房,象征意义更大。

  衙门里重要会议,一般会在正堂举行。

  按照魏广德的理解,此事都察院应该会在正堂开会,选择一个御史前往辽东查案。

  可听陈瓒的话,这次事件应该是十三道里的山东道力推的。

  山东道御史,自然不会有山东籍官员,都是外省。

  魏广德想想也就明白了,辽东不设行省,政务明初就是由海对岸的山东代管,所以辽东的事儿在都察院自然是山东道负责查办。

  他们抢先推出御史巡按辽东,可见此事似乎早有预谋。

  “陈大人,难道你就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魏广德皱眉说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都察院也参与其中。”

  “魏阁老,都察院监察百官,自是不会构陷大臣。

  不管是谁,都察院对事不对人,这点请魏阁老放心。”

  陈瓒侃侃而谈道,不过旋即有些不好意思,降低声调说道:“今日之事,确实是我一时疏忽,魏阁老若有不满,尽可冲我来。”

  “疏忽?我看未必。”

  魏广德轻笑道:“只能说,有人的手已经伸进了都察院。”

  陈瓒没接话,其实早就从葛守礼那里得到过消息,能坐在这里,不止是本人的能力,更是和朝堂上各方势力有关。

  只要有站队,基本就无缘左都御史的官位。

  “我也不问是谁,也不追究什么,毕竟这是都察院的事儿。”

  魏广德继续说道:“既然他们在都察院出手,我这边是不是也可以请陈大人高抬贵手,将我一个好友调入这里?”

  “不行。”

  听到魏广德的话,陈瓒马上说道,他可不希望朝堂争斗延续到都察院来。

  “一个副都御使而已,帮着照看下,免得再有今日之事发生,有何不可?”

  魏广德笑道。

第1140章消弭

  “既然他们在都察院出手,我这边是不是也可以请陈大人高抬贵手,将我一个好友调入这里?”

  “不行。”

  听到魏广德的话,陈瓒马上说道,他可不希望朝堂争斗延续到都察院来。

  “一个副都御使而已,帮着照看下,免得再有今日之事发生,有何不可?”

  魏广德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笑容,劝说道。

  如果说以前都察院都是一群喷子,魏广德可以毫不在意,那现在不同了。

  喷子里有了某些派系的人,他担心这群喷子会被人利用。

  安排个人在都察院看着,发现对方有了动作出手阻止,魏广德认为自己的理由很站得住脚。

  “都察院是执掌对朝廷百官考察、举劾之所,若是按你的意思,岂不是也陷入朝堂争斗之中。”

  陈瓒觉得这个底线不能破,实际上对于这次事件的主导人,他已经有把人调离出去的打算。

  南京大理寺,算是给出一个处罚,对破坏规矩的处罚。

  想到这里,陈瓒继续开口,把他打算把人调离,发配南京大理寺的打算说了出来。

  “呵呵,已经暴露了,大人将他调离,似乎正和了他们的意啊。”

  魏广德听完却是不咸不淡的接话道,“留在都察院,你还可以继续把他压着。

  可若是调离,出去那可就是吏部说了算。

  南京大理寺,却是不太好,可是信不信,用不了半年就能升迁。”

  魏广德说出了陈瓒出发的漏洞,按功请赏,那个人是肯定会得到高升的。

  除了都察院,可就不是陈瓒说了算,他这样的处罚,都不知道是对他的褒奖还是什么。

  “这”

  魏广德的话,陈瓒一时语塞。

  他只考虑到处罚他,调到冷门位置上,却忘记人家背后有人,还是能使唤得动吏部的人。

  “就算外察给他按上个下下等的评语,那又如何,吏部难道还找不到肥差安置他吗?”

  魏广德又提醒道,看陈瓒失言,他才继续说道:“最好的法子,就是一直把他按在都察院里,不给他机会提升。”

  好吧,魏广德的法子,几乎就是断了那人的仕途,虽然都察院手握大权,可是那是巡按的时候,对地方官员手握生杀大权。

  虽然有些夸张,但官帽子确实在巡按御史手里。

  至于在京城,好吧,御史除了扮演疯狗咬人,貌似就没多大权利了。

  毕竟,都察院说话掌权的是都御史,有他陈瓒在,下面的御史没机会搞大动作。

  “再说,安知都察院是否还有其他人,也已经和他结党。”

  魏广德说都察院里的人结党,这个帽子可不小。

  “不至于,不至于。”

  陈瓒知道魏广德是在危言耸听,都察院里魏广德江西老乡也不少,只不过到副都御使、佥事这一级别的没有江西人而已。

  都是下面的科道御史,魏广德这么吓唬他,其实就是奔着副都御使这个位置去的。

  “你想调谁入都察院?”

  陈瓒这时候也好奇起来,说了这么多,魏广德的意思表露很明显。

  “劳堪劳任之。”

  魏广德直言道,他相信陈瓒是知道这个人的,怎么说都是朝廷里左布政使,这个官职可就十三个,也算是地方大员。

  “他啊。”

  果然,陈瓒听完魏广德说出的名字,就微微点头,不过忽然就盯着魏广德说道:“他是你一直照顾的吧?”

  就在刚才,因为知道魏广德有意推他入都察院,所以陈瓒就在心里把劳堪的履历过了一遍。

  劳堪中进士以后,先是在刑部观政,之后就留在刑部,后升礼部仪制司主事。

  这样的人,正常情况下,混到致仕,或许能够在六部成为侍郎,这已经算是仕途不错的官员了。

  但偏偏在嘉靖末期,他忽然从京官转迁广东做起了宪台,也就是广东按察副使。

  三年后再次改迁去了福建,升迁为福建按察使,再到右布政使,左布政使,可以说劳堪外放以后就官运亨通,不断得到提拔。

  这样的人,下一步似乎要么就是升迁入两京,回到京官行列,如果还要外放,那就是巡抚、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了。

  可以说,十年时间,劳堪就几乎走完了他的全部仕途,剩下的每一次升迁都是赚的。

首节 上一节 1262/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