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278节

  拿破仑远征俄国时期,辎重部队主要使用普通四轮马车和孔图瓦四轮轻型马车,普通四轮马车载重约30公担也就是3吨,而孔图瓦四轮轻型马车的载重量也超过1.2吨。

  而在中国,最大的两轮马车载重量大约在1.8吨,需要9匹马拉载,还有7匹马的马车可以装载1.5吨的货物,这已经是两轮马车的转载极限了。

  李成梁手里的马车,因为道路原因,每辆车也不过只能拉约一吨的东西,实际上应该就是七八石,在遇到坡度稍大的地方,还需要增加马匹数量或者用士兵推车的方式行进。

  总之,他已经感觉到现在大明的马车,似乎已经限制了明军的进攻速度。

  从这次追击战开始,罗汝芳和沐昌祚已经调动了他们能调动的所有骡马,但后勤依旧得不到保障。

  这就让李成梁开始思考解决办法,而其中之一就是和魏广德闲聊时知道,在壕镜存在的四轮马车。

  明朝那些人,对于壕镜这里出现的四轮马车其实并不上心,只是惊叹车厢之大和乘坐舒适,并没有考虑到军事需要。

  即便是俞大猷,在没有亲自带兵作战感受到后勤辎重运输困难的时候,也不曾想到。

  或许戚继光见到以后,会有别的想法,可他虽然在广东也剿过倭,但多是在潮州等地,却没有去过壕镜,自然没有见过。

  之所以说四轮马车提到戚继光或许会感兴趣,自然也是因为戚继光大力发展的战车营。

  为什么是偏厢车,可不就是为了减重,实际上戚继光的车营大多都是两轮车,辎营有一些四轮车,但转向依旧是难题,也即是靠马力和人力强行转向。

  这样的战车,自然行动路线就有颇多限制。

  戚继光知道这点,苦于没有解决办法,所以他如果看到壕镜的四轮马车肯定会有很大的兴趣将其引进大明。

  魏广德,自然也不知道这个时候的明军已经被后勤运输所困扰,只是和李成梁说起各地事时,当做新鲜事儿告诉李成梁。

  在他眼里,反正都是马车,两轮和四轮,貌似区别也不会很大。

  李成梁相信,这份公文递到兵部以后,魏广德一定会看到,进而想到壕镜那边的四轮马车。

  虽然他在缅甸赶不上了,可明军用四轮马车运输辎重,那以后打仗受到的限制也就小了。

  至于地形原因产生的不适应,那不是他的事儿,是负责后勤的将官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选择合适的路线。

  等李成梁走进瑞波城,已经是半天以后。

  这个时候就算站在瑞波城南门,也看不到戚继美大军的尾气。

  戚继美是真不敢耽搁事儿,上次看在他大哥面色,李成梁已经放过他一次,所以这次他是带着兵马快速向南行进,希望早日赶到阿瓦城。

  只是,出了瑞波城二十里地,突然前面十余骑斥候回报,大量缅军正向这里杀来。

  听到缅军在此地反戈一击,可把戚继美吓了一跳,他以为应该是在阿瓦城外和缅军交战,此时他的队伍拉扯的比较长,要快速集结三部人马组成军阵已经不可能。

  “快,马上列阵阻击。”

  戚继美也没犹豫,更不敢下达后退聚兵的命令,直接命令前军就地开始集结布阵,准备和缅军来一次硬碰硬。

  吸取之前的教训,戚继美在前军准备了四十余门佛朗机炮,只不过带的弹药不多,但是也可以打上三四轮的,这些弹药要是用来打战象是足够了。

  当明军前军两千多人完成结阵以后,道路尽头缅军呼啦啦的出现在他们眼前。

  戚继美现在也不算战场新丁,在贵州也参与过剿匪,在云南也打过缅军,此刻看到的哪里是冲过来交战的缅军,完全就是一副丧家之犬的样子。

  “开炮,急速射,鸟铳手准备。”

  第一时间,戚继美按下心来,大声下令道。

  “砰砰砰”

  随即,密集的炮声响起,无数弹丸飞向远处冲过来的缅军,在缅军队列里泛起一阵血雾,残肢断臂四处掉落。

  明军炮手快速卸下子药筒进行更快,然后再次发射。

  连续六个子药筒打完的时候,对面缅军的“进攻”也被打退,都没轮到鸟铳手开火。

  “叫他们投降。”

  戚继美又对身边几个亲兵押解的人说道。

  这些人,是早早选择投降的缅军,其中懂汉化的就留在前军里,负责对缅军喊话用。

第1152章火力为王

  阿瓦城下,十余匹快马从远处奔来,到达城墙下后,其中一人翻身下马,快步跑到城墙下。

  此刻,城墙上放下一个吊篮,那人毫不犹豫钻了进去。

  随着吊篮缓缓升起,在到达城墙上后,那人就从吊篮钻了出来,爬进了城墙。

  “少将军,缅军跑了,他们全跑了。”

  那人此时半跪在李如松、李如柏面前,汇报着刚才出城侦查到的情况。

  “周围十几里地就没有看到一个缅兵的踪迹,根据地面的痕迹看,他们都往北跑了。”

  “哈哈.”

  听到斥候的回报,李如柏放肆的哈哈大笑起来。

  李如松此时也是脸上带着笑意,对着旁边五花大绑被两名亲兵押解的缅王莽应龙说道:“看到没有,你的兵都垮了。”

  李如松说完,看到莽应龙脸色早就灰白不已,不由得暗自得意。

  而在更后面,这次出击抓捕回来的几个缅甸王公大臣的脸色和莽应龙没什么差别,都是一副颓废样。

  “大哥,是不是出兵追击,现在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

  旁边李如柏这时候插话进来,再次在他们伤口上撒下一把盐。

  李如松扭头看了眼二弟,再回头看着莽应龙笑道:“怎么样,你儿子连你这个劳资都不要了,直接带着人跑了,哈哈”

  在被明军包围前,莽应龙让身边亲兵护着莽应里跑,自己则吸引李如松的注意,给他们制造了逃跑的机会。

  在莽应龙想来,自己失陷敌营,儿子跑出去应该会重振旗鼓,带着兵马攻城营救才是。

  可是,在听到明军斥候回报缅军全线溃退以后,其实莽应龙多少也猜到了真相。

  儿子的威望不足,不足以重新振作缅军,实际上现在缅军怕是已经失控了。

  至于其他的土司和首领,这会儿怕是也在各自做着打算,或许下一秒他们就会选择投降明军也说不定。

  不得不承认,缅甸已经大势已去。

  即便在知道明军占领东吁城时,莽应龙都没有现在如此绝望。

  “出兵两万,追击缅军。”

  在莽应龙还在伤怀时,李如松已经下达了命令。

  正如李如柏所说,现在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

  很快,城墙内等候的明军就接到命令,北门大开,明军整队出城,向着北面疾行而去。

  而在戚继美面前,在明军阵营里的缅军战俘喊话后,对面迟迟不见动静。

  但是,在戚继美看来,对面的缅军似乎越聚越多。

  是的,最后的士兵被明军挡住了,可他们身后的人还不知道,正在往回跑。

  来到这里,发现前路被阻,可不就越聚越多了。

  终于,有土司首领超过了无数缅军,到了这里。

  不过,他看到前方严阵以待的明军,也是傻了眼。

  悄然之间,此刻戚继美身边的明军,已经从一个军阵变成了两个。

  明军另一个游击带领的人马已经赶到,直接下了大路在田野里布下军阵,和明军主军阵紧紧挨在一起。

  明军军阵前,一排黑黝黝的炮口正对着他们,前方那些被明军打死的尸体,还有哀嚎的伤员,残余缅军实在没有勇气冲上去。

  明军此时军阵已经完全布好,前面一排虎蹲炮,后面是佛朗机炮,再后面就是三排鸟铳手严阵以待。

  如果缅军这时候才发起进攻,不用想在和明军展开白刃战前,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死在冲锋的路上。

  很快,又有土司和将领到来,这些人很快就聚在一起商议起来。

  战场上很安静,除了偶尔传来的呻吟声。

  之前哀嚎的人,不是死了,就是已经没了力气,只能发出轻微的呻吟。

  还有的,就是明军军阵里传来的缅甸语喊话,让他们投降。

  现在的情况有些乱,那帮土司也不知道该如何作为。

  但是他们知道,现在两条路摆在他们面前。

  要么投降,要么死战,杀出一条血路,寻找岔道跑进山里,然后寻找回各自地盘的路线。

  戚继美这时候也不急,时间拖得越久,明军抵达的越多,他能指挥的兵马也越多。

  很快,有一个参加带着本部数千人抵达战场。

  “岳凤,带人在右侧布阵。”

  戚继美马上下令道。

  “是,大人。”

  参将岳凤马上抱拳,直接指挥手下军士在道路右侧空地开始布阵。

  这一年多的训练成效很显著,很短的时间里,前排就已经让火炮和鸟铳手就位,然后是刀盾手和长矛手,一层层布下明军军阵。

  如果说一开始明军还只是以道路中心布下军阵,两侧显得有些单薄,随着手下三部人马的到来,明军在阵前很快就完成三个军阵的布置,相互依托相互照应,战力已经有了巨大的提升。

  就算这时候有更多缅军来攻,戚继美也是丝毫不惧。

  大炮和鸟铳早就在对战缅军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果这时候缅军前方有大量战象出现的话,或许他还要担心一下。

  可现在,都是缅军步兵,他何惧之有。

  很明显,缅军实际上在阿瓦城应该是吃了不小的败仗,所以缅军后队才会仓惶逃回来。

  这时候只要顶住缅军攻势,前后夹击的不是梦想。

  双方开始相持,就看缅军能不能抗住现在的压力了。

  而在缅军军中,逃到后面来的土司和将领越来越多,他们也看明白现在的境况了,他们无路可逃。

  “杀过去”

  “降了吧,大王都被抓了.”

首节 上一节 1278/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