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286节

  也因此,魏广德更可以支持兵部,调拨更多的财政支援水师发展。

  反正在魏广德看来,虽然可能有亏于运河船工,但长期看其实算是改革阵痛,最后都能逐渐调节过来的。

  而张四维这个时候为此事说话,其实也代表着他背后的商人集团似乎改变了态度,支持起这条政令。

  实际上,通过运河赚钱的家族,绝地不止运河两岸的商人集团。

  包括勋贵和皇室,其实也早早就插手在运河两岸的产业里,所以内廷的态度,不止要考虑内阁和朝廷的意见,还会听取勋贵等家族的意见。

  大明的勋贵体系,基本上只要不牵扯进造反和给朝廷造成重大损失,是真的可以做到与国同休。

  冯保看了眼张四维,自然明白他的态度了。

  其实,张四维背后的商人群体,更多还是代表山西商人和一部分扬州盐商的利益。

  这些人,未必就是在运河经济中最受益的一部分人。

  只不过既然是做生意,相互之间肯定还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他都这么表态,其实也代表着,至少一部分商人兵部排斥这个方案。

  毕竟,漕粮改海后,等于是把大运河空出来给商船使用,不用再执行什么漕船优先,民船次之的规矩。

  这么想来,自然商人们不会反对。

  至于说加税,只要是真金白银投到运河上,最终也是在为他们服务。

  其实反对漕粮改海,最直接的原因还是担心朝廷不再管运河的航运。

  到时候,谁来主持运河维护,这岂不是断了他们发财之路。

  冯保看了下周围其他几个堂官,见他们在魏广德和张四维说话后,都没有说话的意思,就知道他们其实并没有明确的态度,或者说并不反对。

  当下,冯保就乐呵呵说道:“内阁的意见,老冯我是知道了。

  这束水攻沙法不行,那就不要再试了,浪费时间。

  内阁还是要督促工部,尽快找到治理黄河水患的法子,尽快送进宫里来,也好让娘娘和陛下安心才是。

  这些天,娘娘和陛下念及黄河两岸百姓生计,已经是茶不思饭不想,都瘦了。”

  说到最后,冯保脸上笑容消失,还浮现出一丝悲伤的表情。

  “娘娘和陛下关心百姓,实乃仁慈之主,老夫代表朝廷上下感谢娘娘和陛下对百姓的关心和厚爱。

  内阁和工部会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拿出治水的章程来。”

  这次,魏广德没说话,而是让张居正表态。

  花花轿子众人抬,冯保抬高宫里娘娘和皇帝,内阁自然要接着。

  随即,其他官员才纷纷表达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而潘季驯这会儿仿若未闻般,还是傻愣愣站在这里。

  他倒不是对内廷有意见,主要还是在想着黄河的治理之法。

  束水攻沙法不行,朝廷上下已经算是放弃了。

  那么接下来,为了保证漕粮的平安北上,以后漕船会逐渐改走海路,对于治水,保运的地位自然就放到后面。

  此时,潘季驯已经开始考虑逐渐减少黄淮之水补充航运的法子。

  虽然朝廷不支持束水攻沙,可不代表在实际行动中不能汇集更多的水冲刷泥沙。

  办法肯定是行得通的,只是受限太多,长期使用效果确实会大打折扣。

  说到底,潘季驯依旧不觉得自己想到的法子有错,他还会继续想办法。

  “工部下一步,还是要派出人手沿河查勘,寻找可以预设泄洪的区域,联系地方官府,尽量把这些地方的百姓搬迁到其他地方。

  对这部分田地,也要登记造册及时上报。”

  魏广德开口对江治说道。

  江治微微点头,其实魏广德所提泄洪区的设置,在江治看来虽然有效果,但却是个一次性的东西。

  因为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泄洪区使用一次,必然淤积大量泥沙,抬高地势,下次还能不能用,泄洪蓄水的效果,肯定是逐渐降低的。

  这样,工部以后还得定期下去勘察地形,寻找合适的区域,其实也是麻烦事儿。

  毕竟,对这部分田地,肯定不能按照以往那样征税,这也是魏广德要工部和地方上联合登记造册的原因,这些田地是要减税,甚至免税的。

  当然,免税的前提是糟了灾。

  而如果没有使用泄洪,这些田地也就是会减少一些赋税罢了。

  和江治说完话,魏广德又走到潘季驯身旁,看了眼还愣在那里的潘季驯,这才说道:“潘大人,虽然束水攻沙法有瑕疵,可也正说明了治水之难。

  你已经数次承担治水重任,当对其中厉害了解甚深。

  虽然束水法不能用,但朝廷还是相信你能想到治水办法的,可万不能因此就心灰意冷啊。”

  魏广德这么说,其实未必有什么好心,而是工部到现在还是没什么好办法,自然就需要有人扛下所有。

  与其让江治最后承担雷霆怒火,还不如让潘季驯在前面先顶着。

  朱衡之所以迟迟没有致仕,还占着工部尚书位置,其实也是在为江治做个预备。

  万一真出了大事儿,就只能朱衡来抗了。

  反正都要致仕的人,就算承担责任,也不过就那样。

  “魏阁老,这治水,难啊。”

  潘季驯听到魏广德的话,回过神来,叹气道。

  “是啊,从弘治朝开始,黄河水患就一发不可收拾,北堵虽然保证北直隶不受黄河水患之苦,可却苦了江淮百姓。

  朝廷已经安排劝农司再次派人去黄河中上游河段,督促地方发动民力种树,希望可以减少冲入黄河的泥沙数量。

  不过,长远看此法虽好,但远水不解近渴,还是得靠河道衙门想办法,最起码减轻洪涝灾害也是好的。”

  魏广德对现在的治水,其实不抱多大的信心。

  他都想不到怎么处理现在的黄河水患,古人就算再聪明,见识终究应该是不如他才对。

  把后世保护水土的办法拿出来,也是现在魏广德唯一能想到的法子。

  只不过正如他所说,效果不会很明显。

  实际上,对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魏广德主持的政令可不止是在黄河沿岸种树,保护水土那么简单,而是包括禁止西北地区大肆砍伐树木和毁林造田结合起来。

  甚至靠近长城的附近,原由的草原植被也被魏广德纳入保护范围,不允许地方上以开垦荒地为理由造田。

  “其实,我还有个想法,就是不知道对不对。”

  魏广德忽然灵机一动,又对潘季驯说道。

  “魏阁老请说。”

  潘季驯这时候有些没了方寸,所以对任何办法,都会接受,就算不能用,也是一个参考。

  “黄河水患起因其实就是中上游河段暴雨。”

  魏广德想想这才说道,“如果,能够想办法分流黄河之水,让其携带泥沙减少,不知能不能缓解下游泥沙淤堵之困?”

  魏广德想到的是釜底抽薪,既然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那就减少中游的水。

  暴雨干预不了,可切断上游来水,那河道能携带到下游的泥沙可也就减少了。

  其实只要没有泥沙淤堵,治理黄河就变得简单起来。

  只是可惜,黄河水量和泥沙太大,实在没办法解决这个矛盾。

  “如此的话,虽然进入下游的泥沙会有所减少,可中游河段地势会快速抬高。

  一旦遭遇暴雨,河道决口,那破坏力更大且难以控制,实在不能用此法。”

  只是魏广德说出话,当即就被潘季驯指出了错误,摇头不能使用。

  “以前为了保运,朝廷要尽力约束黄河河道,因为此段黄河是运河的一部分。

  现在既然漕船改海,运河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河道衙门治水,就以保障民生为主。”

  魏广德对此到是不以为然,他对治水并不懂,刚才也只是突发奇想,想到后世黄河时常断流,据说和中上游大量抽水有关。

  只要把黄河的水量降,那黄河的水患也就小了。

  只是魏广德知道,此时可没有工业,大量用水很难办到,但就是民生和农业用水,怎么着也用不了那么多。

  “时良明白了,自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黄河水患。”

  潘季驯微微躬身道。

  “解决很难,只要能缓解就好,那怕朝廷为此多付出人力物力也是值得的。”

  魏广德知道黄河水患那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潘季驯貌似进入误区,认为治水就是奔着寻找彻底解决黄河水患去的。

  所以,魏广德才在这个时候出声提醒。

  就算不能解决,但只要缓解黄河水患,那也是大功一件,特别是解决办法要是能够持续使用,那就再好不过。

  “缓解?缓解。”

  潘季驯似是自言自语,连续说了两次。

  和潘季驯说完话,魏广德又到了陈瓒面前,和他闲聊几句。

  不过对陈瓒,魏广德还是关心都察院那边的行动。

  “魏阁老,今日调劳堪的文书已经发出。”

  陈瓒低声笑道。

  “有劳了。”

  魏广德拱手笑道。

第1158章黄河水患的根本原因

  大明京师工部后院,魏广德如同穿花蝴蝶般在人群里飞舞,不断和在此的六部堂官闲聊几句。

  在和陈瓒说完调劳堪来京的事儿,又问了下辽东查案的情况。

  “据回报,张巡抚所检举之事大多属实。”

首节 上一节 1286/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