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366节

  他已经回过味来,王国光其实话里已经说明白了,下西洋由朝廷主导就有利,若是其他主导,朝廷就不利。

  现在看起来,此事内阁力推,极大概率是朝廷主导,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

  魏广德视线随即看向陈瓒,等待都察院的答复。

  陈瓒沉吟片刻,终于还是点头说道:“都察院无异议。”

  “大理寺无异议。”

  “通政司无异议。”

  皆大欢喜,大家都选择支持,没有什么比缓解朝廷财政危机更大的事儿。

  “魏阁老,既然大家都支持此议,那之后该如何安排,还请示下。”

  王国光看向魏广德开口道。

  “谭尚书,兵部那边统计好海船没有?”

  到这个时候,就是大方向上的落实,魏广德看着谭纶问道。

  “兵部已经算过,现在可调动海船七十余艘,就是不知道此次所需运力到底多大,是否需要调南海水师返回东南。”

  谭纶马上开口说道。

  当初郑和船队拥有大小各类船只二百余艘,搭载将士三万余人,可谓规模空前,这样的势力已经足可灭国。

  实际上,郑和下西洋,严格说来其实灭了两国,只不过没有将其土地纳入大明治下。

  第一个就是锡兰山国,也就是后世的斯里兰卡,其国主亚烈苦奈儿却“负固不恭,谋害舟师”。

  郑和则趁该国倾巢而出,国中空虚的机会,带领随从两千余人,绕道出其不意的突袭亚烈苦奈儿王城,破城而入后生擒其国王亚烈苦奈儿及其家属。

  第二次则是参与了苏门答腊国平叛,彼时争夺王位失败的伪王子苏干刺,见郑和来后不赏赐他,心生恶念,率其水军去拦截郑和船队。

  郑和马上下令各船散开,摆出战斗队形迎战,苏干刺水军完全不堪一击,苏干刺及手下很快被俘并被大明处死。

  如此巨大兵威展示后,再无其他国家敢于挑战大明权威。

  “需要多少船只.”

  魏广德稍微沉吟后才说道:“这个,我也说不好,不过按照这份清单装运,若是船只不足,则征调月港及东南各省海船,务必尽快将货物运到旧港。

  兵部下文俞大猷部”

  说道这里,魏广德微微停顿,忽然又问道:“现在南海水师主力在何处、”

  “按照之前战报,应该还在缅甸勃固停留。”

  听到询问,谭纶微一思考就答道。

  “兵部下文,让他移师旧港接收货物,礼部派员虽船队南下旧港,与其一道出访西洋诸国。”

  魏广德点点头,马上就说道。

  “回去就安排此事。”

  马自强马上开口说道。

  “都察院和户部,下去尽快安排把货物运送到月港准备装船。

  户部务必保证清单上货物数量和质量,都察院派员严格督查。”

  魏广德其实最担心下面官员乱搞,以次充好,所以这次让都察院监督户部急地方府库。

  陈瓒闻言也不反对,这本就是都察院职责,当即也是应下。

  “此次出使何人为好?”

  马自强又问道。

  “礼部选拔推荐,内阁审议后报宫里批红。”

  魏广德开口道,“主使由礼部举荐,副使就由俞大猷充任,他还要带领水师为使团护航,兵部可有异议?”

  “没有,俞提督亲自出任自是最好选择。”

  谭纶当即点头说道。

  “大致就是这样,诸公看是否还有遗漏。”

  魏广德点点头,随即又开口问道。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李幼滋开口道:“户部没有异议,回去就给各地府库下文调运货物。”

  “都没有需要补充的吗?”

  魏广德又开口问道。

  见众人都是摇头,于是继续道:“那就如此,礼部、户部、兵部和都察院,回去就立即动起来,安排相关事宜。

  我这就禀明宫里,请求宫里下诏定下此事。

  此次事关重大,船队出海只是其一,等其归来时必然是万国使团云集,有些该早做打算的要早做打算,且不可拖延。”

  事算是定下来,众人纷纷告辞离开内阁回部,各忙各的事儿。

  王国光和李幼滋走在一块,小声问道:“户部那边抓紧办好这件事儿,给下面下文一定要反复强调此事重大,都察院也要派人介入,切不可在货物上出纰漏。”

  刚才魏广德说起时,户部拟定的货物清单和官造织品一事,也都说了一下,大家也都没有反对。

  “尚书大人放心,之前卑职就接到首辅大人纸条,让全力促成此事。”

  李幼滋小声说道。

  “首辅也知道了?

  也是,此事就算魏阁老不说,宫里也会联系他。”

  王国光闻言点点头。

  而内阁里,谭纶离开最晚,等其他人走后,谭纶就和魏广德小声说道:“征调江南民船,会不会他们不愿意?”

  “愿不愿意都要把船拿出来,不给的,暗示他们以后就不要想出海了,南海水师会时刻盯着他们的船队。”

  魏广德回答很干脆,不停朝廷命令,就会想办法为难他们。

  “这”

  谭纶有些犹豫,魏广德却笑道:“陈瓒那里不是说了吗?此次南下让劳堪为主,负责监察地方。

  这个话我给他说,都察院的作用在这个时候可比兵部强。”

  “如此也好。”

  谭纶点点头,随即又说道:“还有个事儿,曾省吾和你是旧识,之前他在四川做的还不错,我打算调他回兵部看看,看是否合适接替兵部之职。”

  “曾省吾?”

  听到这个名字,魏广德就记起当年彭泽酒楼见到的那个人。

  “克寨六十余,俘斩四千六百名,拓地四百余里,得诸葛铜鼓九十三”。

  魏广德轻轻说道。

  “是啊,这是他在四川的功绩,刘显在他账下打的不错,所以我打算调他回来试试。”

  谭纶接话道。

  “调回京城试试吧,这两年你再忍忍,等陛下大婚以后再考虑致仕。”

  魏广德看着谭纶说道。

  谭纶闻言微微点头。

第1217章藏匿和寻找

  谭纶致仕的想法两年前就已经有了,但是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合适人选而暂时搁浅。

  在此期间,身边亲近之人几乎都试遍了,但是也没有合适人选。

  毕竟是兵事,国之大计,魏广德也不放心交给信任但能力平庸之人,那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也是给自己找事。

  如果是刑部这些不重要的衙门,倒也无所谓,可兵部是重要的实权要害,魏广德也做不到任人唯亲的程度。

  现在谭纶又提出一个人选,还算是他的老熟人,魏广德就不得不思考下这些年曾省吾在四川巡抚任上的表现了。

  曾省吾升官,靠的自然不是他魏广德,而是老乡张居正。

  虽然祖籍在江西彭泽,可曾省吾户籍早就已经是湖广承天府,当年也不过是回彭泽祭祖。

  好吧,血脉联系在中国是非常重要的纽带,是族群关系最看重的。

  “先调他到兵部做侍郎看看。”

  魏广德对谭纶说了句,随即两人分开,谭纶回兵部处理接下来的事务,而魏广德则直接入宫禀报内阁会同九卿商议的结果。

  实际上,此事有魏广德提出,又得到张居正支持,宫里自然知道九卿会议上通过的概率就很大。

  毕竟几个关键位置上的官员,都是张居正和魏广德的人,他们是不会在这事儿上和他们持相反意见的。

  陈太后和李太后,显然也没有想到太多,不知道之前朝廷反对下西洋,根本原因还是利益分配的不合理。

  她们以为下西洋很亏钱,所以当初才会遭到满朝大臣的反对。

  现在看到朝臣都支持,想到皇帝大婚时的盛大场景,自然都乐得合不拢嘴。

  “好好好,魏爱卿,既然朝廷已经通过了,哀家也就不说什么,只希望你勤于王事,在这事儿上多上上心。”

  陈太后高兴的说道。

  “臣遵旨,必定不让太后失望。”

  魏广德大声说道。

  “魏爱卿,此次下西洋邀请诸国国主到来,预计需要多长时间?”

  李太后这时候开口问道。

  “最短两年,最长不超过三年时间。

  臣以为在皇帝十七、八岁时一定可以返航,届时礼部会把陛下大婚仪式准备的妥妥当当,万无一失。”

  魏广德不敢保证两年就能完成此事,毕竟此去西洋,现如今大海上变化太大。

  虽然郑和船队每次出海时间也是大多两年多一些,但做事留下一点提前量总是好的。

首节 上一节 1366/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