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4节
不过对于魏勐这样的武将来说,多少还是识字的,也关心这些朝廷里的事儿。
其实堡里和千户所联系,除了通报信息,最主要的还是抄邸报,了解国家大事儿。
百户,六品官,在部队里也算个中层了。
“还能有什么事儿,自然就是上上个月鞑子进犯京城了呗。”
魏文才没想到,可是魏广德却一下反应过来了。
这么大的敌情,鞑子都杀到天子脚下,嘉靖皇帝还能不动怒?
当时忙着调兵遣将勤王,自然不会和那些官老爷一般见识。
现在鞑子退了,自然就要秋后算账。
魏广德在不知不觉间,也习惯了这个时代人对蒙古鞑子的称呼,要是在后世,魏广德应该会用蒙古人或者草原骑兵来称呼这些鞑子吧。
魏勐看了眼大儿子,再看看小儿子,显然对于老大问出这么一个弱智问题感到不满。
想自己,看到这份邸报,就猜到了砍人的原因。
还需要历练啊,魏老爹心里这么想到。
“被砍头的兵部尚书叫啥名字?”
魏广德好奇问道,也想多了解下现在政坛上的人,好多想起一些记忆。
毕竟后世,他只是零零散散看过一些报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明朝朝廷变动的概念,多听点人名,兴许又能想到以前看过的东西,想起一些被遗忘的这个时代信息。
毕竟很多东西看了,但是并不清楚是不是这个时代的事儿。
“兵部尚书丁什么的,记不清了,脑袋都掉了,还管他叫什么。”
魏老爹摇头轻笑道,明朝文武不和,文官倾轧武将,自然也是看不惯这些文臣的。
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魏老爹心里是庆幸的。
“说是蒙古安达犯边,大同总兵仇鸾在大同打败安达后,又带兵勤王,把鞑子打回去了。”
魏老爹顺便也把低保上的消息说了下,“这仇鸾也算发达了,在危急时刻在皇上那里漏了脸,估摸着后面就该升官发财了,啧啧。”
魏老爹这会儿满脸羡慕的说道,好像他看到了仇鸾在金殿上被皇帝封赏一样。
第24章谋划
魏老爹这边还在羡慕仇鸾战场之上立了大功劳,后面升官发财,但是话听到魏广德耳朵里,就不是那么会事儿了?
“爹,上次你不是说,在镇江听到的消息,朝廷的军队都是避战吗?怎么这个叫仇鸾的,还敢带着大同军和鞑子交战?”
魏广德想到就问,记得老爹刚回来的时候,是这么说过的。
“这我哪知道,邸报上这么写的,当初也是这么听人说的。”
魏老爹这会儿也想起,好像是有这么会事儿,有点矛盾,不过他也懒得去多想。
而魏广德这里,又在脑海里搜寻了下记忆,确定没有看到过叫丁什么的兵部尚书被砍头的消息,也没有这个叫仇鸾的武将的信息,自然也就找不到后世看过的这个时代的历史,白问了。
当然,如果他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场穿越的奇遇,多看看明朝时期的文章报道,就该知道,在嘉靖二十九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因对明朝“贡市”不遂而发动的战争。
这次战争中,那位这会儿还被魏广德父子视为英雄豪杰的大同总兵仇鸾不可思议的通过贿赂俺答汗,达到了保全大同的目的,而俺答汗在收了钱财后转而攻入古北口长城进兵北京城。
这是一场彻彻底底由无耻之人导演出来的闹剧,也让一向自恃英明神武的嘉靖皇帝从国家富强的幻境中清醒过来。
紧接着就是被俺答汗按在地上反复摩擦,因为在京郊肆虐后全身而退,嘉靖皇帝的脸都没有了。
而在危机解除了,作为严嵩党羽的兵部尚书丁汝夔做为弃子,最终被暴怒的嘉靖皇帝斩首弃市。
不过到了这里,魏广德忽然想起来,这次逼迫家里卖地的,也不知道是文官老爷还是被封在江西的藩王。
如果是藩王要强买田地,那也就只能认了,但如果是官宦之家的话,似乎还有那么一种可能性。
这会儿,魏广德想到的是堂堂兵部尚书都说杀就杀,要是这次的买家也是文官的话,说不好将来也有倒霉的时候。
当然,作为小小的六品百户,肯定是惹不起文官的,那怕是七品知县,他们也斗不过。
当时自己的后世,网上也说当官,特别是当大官,其实也是一个高危职业,除非真能洁身自好。
至于现在这个明朝嘛,印象里都说朱元璋比较抠门,给官员的俸禄很低,所以官场贪污成风。
魏广德虽然还没有考过功名,更没有入仕,还不知道朝廷的俸禄是多少,但是似乎也可以幻想下,将来这位买家犯了事儿,也被砍头示众,家产抄没,那么这块“隐田”好像就有了操作价值。
“爹,那块地,卖肯定是卖定了,对方也不想被更多人知道,我们谈好价钱签契约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尽量在契约里模糊那块地的位置,还有中人最好咱家都别签字。”
魏广德试探着说道,毕竟这些也就是他自己想想,到底有没有可操作性,也说不清楚。
“模糊位置?”
魏老爹听到儿子忽然又从京城战场扯到卖地的事儿上了,心里一琢磨,有点明白儿子话里的意思了。
这次涉及交易的是“隐田”,自然土地交易契约是不会在衙门里备案的,不过就是双方进行交接,由中人作保。
因为田地的隐蔽性,自然中人不可能随便在外面找,而是会找知道此中厉害的人签字画押,作为一个鉴证人存在。
古代的土地交易,一般都是文字形式写一份契约,可没有现在的标准格式,还有土地证后面的图,详细标明四至,一切都是文字,自然就有了一点可操作性。
虽然中人很大概率会是对方找人来做,但是保不住会让自己在契约上以中人的形式签字,其实就是套住他们。
因为是隐田,自然不会在契约中说明买家和卖家是谁,但是让魏老爹在中人上签字,那可就还真是麻烦事儿。
对买家来说,要的就是魏老爹以后别没事儿找事儿,拿了钱就闭嘴。
“你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了,到时候看他们什么意思,我肯定是不会在上面签字画押的,因为身份不合适。”
魏老爹看着魏广德,意味深长的说了句。
魏广德看老爹的表情,心知他应该知道自己什么意思了,旁边的大哥魏文才都眼前一亮,说明他也猜到点什么,自然也懒得再说破,而是想了想才接着说出后面的话。
“我觉得吧,他们买了地,肯定也是要耕种的,不可能荒着。
到时候爹还可以试着和他们谈谈,由大哥帮他们做庄头,看着下面农户耕作土地,他们可以随时来监看,至于东家该收的地租,当然都是他们的。”
“让我去做庄头?”
魏文才立马大声说道,语气中明显带着不甘。
“如果可能,最好我们能把这块地的管理拿下。”
魏广德没有理会大哥,而是看着老爹说道。
“估计很难,只能提一提。”
魏老爹捋着胡子说了句,到现在他更加确定魏广德打的主意了。
要是买家官运亨通,那当然什么事儿也不会发生,要是发生点什么不测,那就说不好了。
“不能光是提,还得讲出东西来。”
魏广德却不这么看,而是觉得该争就要争。
虽然地卖了,原则上确实应该买家决定怎么做,但是毕竟这块地特殊不是吗?
魏广德接着说道:“爹啊,谈的时候你要说明白,要靠咱们百户所的地可是养不活这么多人,但是我们的人可以佃他们的地干活。
他们要种什么都成,只要能给下面小民一口吃的就好了,一切都是按常例来。
至于是按份子分还是定额,都好说。
至于咱们家,帮他们看着这块地,庄头的好处也是要的。
总不会,他们买了地,就不找人盯着。”
“可以说说,尽量争取一下,至少还能有点收入,不然地卖了,以后就和咱们家完全没有关系了。”
魏吴氏这会儿听明白自己儿子的意思了,自家做着百户官至于,顺便也当起那块地的庄头。
只要能办成,每年怎么着也能从那块地上弄点好处。
而对于买家来说,这块地花了银子买下来,收租的时候该是多少就是多少,他们不会少一分,自然也没必要纠结什么。
第25章核查卫所
之后的日子,魏广德依旧每天按部就班的上学,跟着孙夫子做学问。
在那次家庭会议之后,没几天,林道士就再次来到了崩山百户所,和魏百户就田地交易进行协商。
在这几天里,魏老爹也琢磨了魏广德提出的建议,在和老道的谈判中也一股脑提了出来。
对于魏老爹的条件,有的林老道到是一口就答应下来,而有的条件则是直言自己做不了主,需要回去问问主家的意思。
当然,这一切魏广德都是不清楚的,魏老爹可没想过让他一个十来岁的娃娃参与到这其中。
不过,这对于魏广德来说,其实也没什么,也正好遂了他的意。
唯一他魏广德不爽的就是,学的东西越多,孙夫子的要求也开始渐渐多起来。
现在,每天放学后,魏广德应付的作业大大占用了他玩耍的时间,就算是到了休沐日,他也很难骑着马出去玩了,也就是隔三差五能够拿着鸟铳去山上打几枪。
后世就说,神枪手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
现在魏广德对此深以为然。
是的,这两月,随着积累,他的枪法也越来越好了,时不时还能瞎猫碰上死耗子,打中一只小鸟。
那块田地已经卖掉了,卖了一千来两银子,庄头的位置也要到了。
在魏广德是在魏老爹收了银子办好交接后才知道的,显然对方觉得让个军头帮忙看着也不错,至少不会有宵小之辈闹事儿。
“爹,对方什么来头?”
在知道成交后,魏广德就悄声问起老爹来。
“德化的,具体是哪家只能以后慢慢探听。”
魏老爹看了眼魏广德,嘴角挂起戏谑的笑容,“以后有的是时间和他们打交道,自然就能查到他们是谁。”
魏广德想想也能接受,对方能找到这里来,肯定也是周边的人。
九江府城就是德化,也就是说买家是府城的人。
“别是指挥使或者同知.”
魏广德说道这里,随即又摇摇头,那帮人,估计根本不会掏钱,直接把老爹调走,换个他们的人走马上任就行了。
掏钱,那和要他们的命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