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406节

  社学由地方官府掌控,其实就是由过去的民间学院变成更低一级的官学,而且教授的内容也是早就有规定的,他倒是不反对。

  只是,由此就让申时行更加接近内阁,魏广德图什么,自然是昭然若渴。

  良久,张居正微微点头,不过他也不会轻易松口,笑道:“善贷,既然朝廷自此有了社学和官学两层书院,书院实无存在必要。”

  虽然张居正此时还没有说服身后的一群人,还有几个态度比较强硬,反对他禁毁书院的提议,但最主要的麻烦还是对面这人。

  他如果旗帜鲜明反对他的奏疏,怕是很容易就能聚拢一群官员。

  其实,张居正对魏广德的态度很是为难。

  他其实早就考虑过拿掉魏广德,只是先不说其中难度,就算真做成了,内廷支持他而放弃魏广德,那民间怕真的就要以此为据,说他专权祸国了。

  现在内阁有魏广德在,最起码官员们不会这么说,也就是下面一些人会在背后犬吠。

  最重要的还是,内廷不会因为就怀疑他,毕竟有魏广德在一边监督着,放权给他才会更放心。

  “其他的,我都不反对,只是禁毁书院,我依旧会反对。”

  只是,魏广德还是说道,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

  “若是宫里娘娘和皇帝都同意呢?”

  张居正继续追问道。

  “善贷态度依旧,反对禁毁书院。”

  魏广德继续坚持,“其实叔大兄,完全不必如此,朝廷只需要对书院进行规范即可,比如书院山长、教授须每年向官府报备。

  据此,朝廷就可以把一些人排除在书院之外。”

  魏广德的意思,其实就是你不喜欢那些说大话,口无遮拦的人,那就把他们排除在书院外。

  不能进学院讲学,自然就没地方传播他们的想法。

  “善贷,你真不明白,就算如此,可下面那些人,你有张良计,他有过墙梯,变着法子也会绕过这道限制的。

  以我看来,唯有禁止才能防备。”

  张居正收回手,摇头说道。

  “可他们不在书院,而是寻山野湖边游玩呢?”

  魏广德苦笑道。

  张居正的思考其实是对的,要防止下面有其他声音,一禁了之其实最稳妥。

  只不过,禁书院是真的不好,在士林影响太大。

  而且,他若是不在此事上表达明确的态度,会影响他的声望,魏广德是绝对不能松口的。

  “游玩为虚,讲学为实,依旧触犯朝廷法度,该如何惩罚就如何惩罚。

  有功名者除名,无功名者下狱。”

  张居正早就考虑到这种可能,不过到时候可不就是你解释是游玩,大家恰好遇到就能说通。

  “官”字两张口,最后还是要官来说你这是讲学还是游玩偶遇,根本不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而且,张居正说出“除名”这个惩罚,其实也比较狠。

  读书人的平安符可就是这功名,没了功名什么也都不是了。

  “有功名者初犯就是除名?”

  魏广德忽然问道。

  张居正闻言,双眼虚眯,片刻后才说道:“一次警告二次除名,再犯就是下狱。”

  魏广德微微点头,“这个处罚也还能接受。”

  “那书院这事儿?”

  张居正闻言,马上追问道。

  “反对。”

  魏广德没有半分思考,继续说道。

  在魏广德看来,刚才这话算是让他放下心来,那就是何心隐就算落到官府手里,不还有两次缓冲的机会。

  何心隐有举人功名,等于可以保他两次。

  嗯,也算他这个老乡做了该做的事儿了。

  张四维票拟好,又把奏疏拿了回来。

  张居正没伸手去接,只是淡淡说道:“一会儿安排人直接送司礼监吧,这时候外面怕是已经传开了。”

  “好。”

  张四维笑着点点头。

  确实,一开始的时候,各衙门知道礼部伸手抢钱,都很是不满。

  不过等他们看完奏疏抄本,也知道没办法反对。

  是的,虽然是在抢钱,可礼部这个建议是推行圣人之学,教化百姓,怎么反对?

  不仅不能反对,好像还得大力支持才对。

  只要敢反对,别说民间怎么传,就算是在士林中也会落下恶名。

  于是乎心里不满,可嘴巴上却是大大的考赞,反应快的已经准备奏疏附议了。

  至于指望这么以折腾下来,户部还能落下多少银钱,还是算了。

  大明行政区域划分两京十三省,十三布政使司又编有59道,全国分160个州府。

  至于最低一级就是州县有多少?

  1311个。

  这么多社学,每年消耗银钱也是天文数字,最少三、五十万两银子打底。

  说的,不仅有社学老师的禄钱,还有学生的课本费,根本不敢想要花多少钱。

  因为到现在,就算是他们这些大明的官老爷都不清楚,大明境内到底有多少百姓。

  黄册上的数字,可没几个人信的。

  “政是善政,可又是个无底洞。”

  这是许多官员心里的判断,朝廷的日子依旧难过,并不会因为增加一项税收而变得轻省下来。

  开玩笑,社学老师以后摇身一变也会成为朝廷任命的教谕和训导,虽然没有官阶属于末流,可朝廷也得支俸禄,还是一种清高之职。

  就在这时,外面书吏来报,说兵部右侍郎曾省吾过来了。

  “请他进来。”

  张居正听到是曾省吾来了,马上说道。

  很快,曾省吾进入值房,看到屋里不止有张居正,魏广德和张四维也在,倒是有点惊讶。

  不过几个人相互行礼后,曾省吾从袖中摸出一份文书说道:“这是缅甸战报,刚送到兵部,谭大人让我送过来。”

  说完,曾省吾就把文书递到魏广德手里。

第1248章缅甸优先

  看着曾省吾递过来的战报,魏广德笑着冲他点点头,伸手接过来

  曾省吾是几天前到的京城,在吏部办理手续后,很快就走马上任进了兵部。

  而之后几天,魏广德参加了兵部为他举办的接风宴,也私下里邀请过他。

  以官身相见,还是曾省吾到京城后的第一次。

  不过,接过战报的时候魏广德就注意到,曾省吾脸上尽是轻松笑容显然战报的消息不坏。

  想想也是,李成梁也是沙场老将,既然选择出兵,时机选择自然不会出错。

  魏广德很快展开战报,快速浏览一遍,随即脸色笑容更盛,晃晃手里战报对张居正说道:“叔大兄,官军在蒲甘和木各具一带围歼缅军残余十七万,算是彻底被消灭了。”

  “缅甸还能凑出十七万大军?”

  张居正关注的焦点显然不是官军又取得了一场大胜,而是缅甸在损失三十万大军之后,居然还能在国内仅靠半壁,不对,应该是小半壁江山就凑出十七万大军上。

  “呵呵,缅甸再怎么说国内也是有数百万人口,平凑五十万人还是可以做到的。

  只是这十七万人,战报里说得明白,歼敌六万,俘虏十一万。

  想来,那六万可能是缅甸官军,而被俘虏的十一万,十有八九就是临时拉的精壮。

  剩下的那些地方,怕是连个青壮都已经见不到了。”

  魏广德猜测道。

  如果缅甸大半国土在手,或许再拉出几十万人也是可以的。

  不过,缅北和缅南尽入明军之手,缅东已经投降,仅剩缅西各部,龟缩在蒲甘城里。

  这次被围歼,缅甸国土上能聚集的反对力量,怕是基本被清除。

  剩下,就是如何安定缅甸各部,实现长治久安。

  说话间,魏广德已经把战报交给了张居正,让他自己看。

  而张四维也起身,站到了张居正身侧,和他一起看起战报来。

  快速看完战报,张居正又递给张四维,这才看着曾省吾问道:“接下来,兵部可以计划。”

  消灭缅甸残余势力只是目的之一,大明费了这么大劲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长期控制缅甸。

  有了当初安南旧事,所以张居正其实对此事很是谨慎,就怕重蹈覆辙。

  曾省吾闻言,先看了看魏广德,见他点头,这才开口说道:“早前兵部已经和魏次辅议定过了。

  明军主力暂住缅甸,主要驻扎在缅北各城和缅南沿海城池里。

  阿瓦、东吁和蒲甘是官军在缅甸中部主要的驻扎地,至于其他地方,只派出少量官军和招降的缅军负责控制。

  至于维持治安,就让那些缅军去做,他们应该比让官军去更加合适。”

  驻军缅北和缅南,其实也是魏广德多少心里还是有点担心,所以大军主要控制住几条退路。

首节 上一节 1406/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