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41节

  “你们这是找我打听消息?”

  坐下后,张科就笑着问道。

  “废话,我们这里也就你离中枢最近,得到消息最让最快,不找你打听还能找谁?”

  劳堪急切的说道。

  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而且俺答部运动的消息,也不用在意场合,估计这会儿北京城不少人已经知道了,明天怕不是整个北京城老百姓都该听说这件事儿了。

  “现在还真没消息,据说内阁里面说了半天,后来就去了西苑,我下值的是还没有消息传来。”

  张科苦笑道。

  “这事儿还说什么,马上调兵遣将啊,怎么着也要把鞑子堵在长城外才行,不然又是一场刀兵之祸,不知道多少百姓会为此丢掉身家性命。”

  劳堪听了张科的话就是皱眉,很是不满的道。

  “没事儿,我就说了别着急,大人们会考虑到的,估计圣旨会直接在西苑拟好直发出去。”

  夏可范看着劳堪焦急的样子就笑着说道,有了嘉靖二十九年的遭遇,他是四个人里最淡定的一个。

  “对了,倒是听到个小道消息,但是不一定准。”

  这个时候,张科忽然又是嘴角带笑着说道。

  “有消息快说,就别卖关子了。”

  劳堪不满的说道。

  “我好像听内阁舍人说了句,他去送文书的时候听到里面在讨论,打算派翁溥巡查长城各隘口,加强防御,防备鞑子偷袭。”

  张科嘟嘟嘴才笑道。

  “翁大人啊?”

  劳堪和魏广德都没反应过来翁溥是谁,倒是夏可范呢喃一句,好像认识这个人似的。

  “翁溥翁大人是谁啊?”

  魏广德好奇问道。

  “你们不认识才正常,张科应该在江西就见过的。”

  夏可范笑道。

  张科听了他的话也是笑着点头。

  “翁大人前几年就在江西任左布政,我和进卿的鹿鸣宴就是他主持的。”

  夏可范把翁溥和江西的渊源说了出来,“他是前年底调回京城来的吧,现在是兵部右侍郎。”

  说道这里,夏可范奇怪的问道:“广德,你不是在跑六部衙门和顺天府吗?别说你没去过兵部,没见过翁大人。”

  听到这话,魏广德有点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他还真没跑过兵部,实际上他就是上次去户部的时候跟着跑了趟,后面就没怎么去了。

  和张书吏出了翰林院,都是叫他去办事儿,自己在内城街上闲逛,毕竟很快就要搬进南熏坊。

  其实,六部官署的位置,也是南熏坊的一部分,这也就难怪这里的房东卖房子都不带讲价的,院子的工匠手艺也都是一等一的好,那周围的宅子大多都是住的官员,能不挑剔吗?

4月感谢章节

  3月新书上架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能得到这么多读者大大支持本书,很感谢读者大大们的支持,谢谢!

  本来以为要到5、6月份新书才能达到起点的及格线,还好编辑申请到推荐位助推一把,让书的数据提前两月及格,在此也感谢编辑大大了。

  这本书从上传开始数据就不理想,始终起不来,还不如第一本都市书裸奔数据,还好读者大大的支持给力,让书的成绩还算过得去。

  特别感谢哥特卍步行战士、带雨梨花1957、翱翔的龙骑士、水水水文、213666、nobody1234、红土嘉康、ALONESJ217、情绪微凉、遥远123星空、读者20210125154715149592983、霸气小痞子、书友20201228214959546、沧浪zl、蓝爵Q吧、影子书虫2、苦痛衣服、书友201700172438409、淡漠我的年华、书友20170609105003937、清风明月125、8508026、黑色时钟211、平风123、蔡55555、游子607、憨汗0000、我真的是好人一个、雪旡、书友130219213446122、卟離吥弃、朝闻道夕可死6、rg1969、书友20180627104410663、doudoulong0、夜行肥龙、囧囧木佐狼、淡漠我的年华、青崖剑主、西楼月黑、e十年e、书虫土匪小强、书友160101015513542、孤岛西峰、龙川之虎、书友160808204222637、冯家树、书友20171008162712097、书友20201201123919210、书友160701215716404、书友20200518101116215、骑毛驴的马塞洛、书友081104164425234、超棒の高小欢、猫豆豆鱼尾巴、吴铭书本、新来的旧人、书友150326074134588、地水风火我为王、东蒙客、书友20180624172012829、银衣天使、山雨空濛、一条试图翻身的咸鱼、地狱小熊君、赤猫、欧阳博才、梦里谁香、书友20210209205223057611416、文、gogo、sdfal、8508026、无言的悲哀02、*灰色空间*、stephen_Wang、北纬5326、晨思的、天山隐者梦幻、无可耐克、创始神龙、书友20171110201821967、书友20170911083207767、石城老银、节操掉尽人清爽、qwfyrghu、书友20210405141250485、sd3976983、无想的猫、梦算星相、枫桥001、老水牛、天天你好1228、书友20200824184433443、书友121014235638103、看过万本书、杨胖大大、山雨空濛、长生经、陶陶木、zb19770927、王惜朝_、书友20180807111739856、欣赏糊涂、潜水的大鲨鱼、书友20211021154404432009424、西楼月黑、鹰骑士、动心2008、本来※是猪、紫绿红橙、我很坑的啊、被遺棄dě貓、书友20210405141250485、evo3、书友130908203307419、doidoilong0、lp001735等读者们的月票和打赏支持,十分感谢!

  同时感谢所有投推荐票的读者的支持,太多,不好一一列示,都很感谢!

第200章难得糊涂

  西苑,永寿宫。

  嘉靖皇帝高坐上首,看着下面自己的统治班底,内阁和六部及督察院六部九卿十多位大臣都是垂手躬立于下,此时只有兵部尚书聂豹和户部尚书方钝站在中间争论着。

  聂豹分析了宣府再次发挥的敌情预警和朝廷应该采取的行动,而方钝则是解释户部现在钱粮筹措的困难,无力支持许尚书的战备计划。

  好吧,打仗其实打的就是钱粮。

  聂豹分析的俺答部动向,其实在走进永寿宫的时候,大家都已经是心知肚明,重点其实是最后的应对上,该怎么防范俺答部的这次入侵行动。

  按照聂豹的计划,那就是要动员整个北直隶的卫所前压,蓟镇大军要出动增援长城沿线各个关隘,就算遇到俺答部进攻也要拖到北直隶增援卫所赶到。

  可问题在于,整个长城沿线数百里,大大小小数十处关隘,怎么防守?

  就蓟镇那几万人马,分到下面关隘就剩下千把人了,能顶个什么事儿?

  最关键的还是,这次是要动员北直隶范围内大部分卫所的十数万人马,还需要先拨十多万两开拔银,沿途军需又是一大笔银子的支出,户部哭穷喊没钱了。

  现在方钝和聂豹就站在殿中争论,一方坚持必须动员这么多兵员参战才可能扛住俺答部的这次进攻,而另一方则坚持筹措不到这么都的钱粮。

  “够了。”

  在兵部和户部相互扯皮中,时间悄然流逝,嘉靖皇帝已经渐感不耐,出声打断了殿中还在喋喋不休的两人。

  话毕,嘉靖皇帝又看了看其他人,六部九卿能和战事扯得上关系的就只有兵部和户部了,工部和内廷已经表态会为大军准备充足的武器和甲胄,算是没有牵扯进来。

  再看看下面的刑部、吏部和礼部尚书,还有大理寺卿,左都御史等人自进入永寿宫后就是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除了行礼的时候说了话外,再无其他,嘉靖皇帝也熄了询问他们的念头。

  他们一个个以往在朝堂上都是能说会辩的主儿,以往就算是遇到兵事,也都是敢说敢吵的,但是今天听闻俺答部可能又会从长城关隘中突袭入关,这才一个个变得老实了。

  好像,几年前,也是这样的情景吧。

  嘉靖帝不觉陷入回忆,那是嘉靖二十九年,经过自己兢兢业业的治理国家,大明朝已经发展的欣欣向荣,如果不是天灾不断,怕当时的大明已经远超之前巅峰的国力,成就一副海晏河清,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了吧。

  可是就在那年的八月,从来都没有被自己放在眼里的蒙古俺答部突然入侵,虽然之前边墙战火不断,可毕竟都是小打小闹影响不了大局,可是那次是真的把脸都丢尽了。

  几万蒙古人就能突袭到京城左近烧杀抢掠,而自认为能战的边军却是一副畏敌怯战的样子货。

  在一开始,这些位置上的大臣们还能够慷慨激昂的放出狠话,大有一人可抵百万兵的架势,可是在鞑子侵入怀柔、顺义后就一个个装聋作哑,不再敢发声了,和现在这些人的表现何其相似。

  当初的人换了一批,没想到现在的还是这样。

  在深深的失望中,嘉靖皇帝看向左边内阁成员。

  “内阁有什么意见?说说吧。”

  现今内阁阁臣共有三人,分别是首富严嵩、次辅徐阶和三辅吕本。

  本来吕本应该是次辅,只是这两年身体已经不行了,所以管的事儿也少了,徐阶成为了内阁的二号人物,今天的事儿很重大,所以他也来了。

  显然内阁之前已经有了方案,在徐阶和吕本对视一眼后,又看了眼站在最前面的严嵩,他依旧老神在在的站在那里,没有要站出来说话的意思。

  多年的默契下,徐阶知道,这是严嵩让他来说内阁来之前商量的方案了。

  没有太多犹豫,徐阶站了出来向上面的嘉靖帝躬身行礼后才说道:“陛下,在内阁收到消息后,我们内阁就商量了下,认为以现在朝廷的财力无法支持调动大军参与到长城防线上。

  故建议一方面召集卫所大军勤加训练,做好随时作战的准备,另一方面派出朝廷大臣外出巡视边防关隘,督促地方卫所加强戒备。

  同时,还要下旨命宣府、大同边镇抽调人马随时准备入卫增援蓟镇,防止俺答部突破关城袭扰京畿周边。”

  徐阶说完内阁的意见后,就躬身退了回去,剩下的就看皇帝的态度了。

  只是,按照以往的惯例,这样的军国大事,皇帝更多的是考虑兵部给出的意见,毕竟就是为战事而准备的衙门,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兵部都是最后必须承担责任的。

  “兵部意下如何?其他各部又有什么话说。”

  嘉靖皇帝略微思考后接受了内阁的意见,不过还是询问其他人的看法。

  聂豹一开始在兵部商量的结果,从宣府发来的急报可以看出,俺答部就是打算故技重施,再次突袭京城,为了万全才制定了调动周边大批卫所参战的计划,希望利用北边崇山峻岭严重削弱蒙古人骑兵优势的机会,重创俺答部,让其再不敢生出南侵的念头。

  至于朝廷没钱调动大军,这并不在兵部的考虑范围内。

  战事,打赢了他们才有功劳,打输了说不好就要狼狈下野,怎么选择还是很简单的。

  户部以没钱为由阻挠他们实施议定的计划,其实对兵部来说也只是减轻了一点责任,但是帮助不大,所以聂豹并不打算退让,坚持和方钝在大殿上争论,希望获得嘉靖帝的支持,压制户部。

  在聂豹和左右侍郎的推演中,只要蓟镇大军能够把鞑子拖在山里,随着周边源源不断卫所的赶到,就算是围歼,活捉俺答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这可是滔天大功,可以一雪“庚戌之变”耻辱的机会。

  但是,就在刚才,在徐阶说出内阁意见以后,嘉靖帝的态度变化已经很明白了,他并没有按照兵部的想法来作战的打算,或许是对明军战力实在没什么信心,或许是其他。

  不过,为了兵部的利益,方钝还是打算赌一把。

  “陛下。”

  方钝重新站了出来,先是向嘉靖皇帝行礼后才说道:“派出巡边大臣是可行,可这根本不能解决近在咫尺的危局,俺答部离开宣府已有几日,算算时间,怕已经在寻找宣府和蓟镇间长城关隘中的薄弱关口,准备进行突袭了。

  这个时候除了调动蓟镇大军紧急增援外,很难保证在此之前边墙的安稳,就算巡边大臣去了,长城关隘上守城士卒不足,也难以防守鞑子的猛攻啊。”

  “可是户部调不出钱粮,大军调动起来所需甚大,又怎么解决?”

  嘉靖帝皱眉问道。

  之前和户部尚书方钝争论的时候,他就听明白了兵部打的主意,可是他不敢赌。

  几年前,宣大边军回防京畿是个什么样子,嘉靖皇帝眼睛还没瞎,通过锦衣卫密报他自然一清二楚。

  这些年虽进行了一些人事调整,可卫所军根子上已经烂了,短期内是不指望它能有根本性改变了。

  卫所,现在已经是连他这个皇帝都很忌惮的一件事。

  自己堂哥怎么死的,他并没有调查清楚,可是刘瑾怎么死的却是很清晰明了。

  正德皇帝喜欢武事,所以刘瑾投其所好想要重新清丈卫所屯田,重振卫所战力,然后就被朝堂之上的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两个原本交集不多的势力联手做掉了。

  之前刘瑾做的那些事儿,只是影响文官,对勋贵集团倒是没有太大影响,而文官最后还是依附于皇权,即便他们的影响力遍布天下,可以左右朝局,可依旧少了那把刀子。

  刘瑾在动了文官集团利益后,又仪仗正德的宠幸和支持去作死的选择动勋贵集团的利益,最后被两边联手干掉。

  好吧,这样的卫所,嘉靖帝看不上,但是也不想去招惹,太麻烦了。

  如果获得长生之术,有足够的时间的话,还可以考虑下怎么慢慢处理掉这些毒瘤。

  嘉靖皇帝已经对纸面上的百万明军失望了,所以他并不认为按照兵部的计划,就能把俺答部消灭的崇山峻岭之中。

  最可虑的还是,别到时候被人冲出来,杀到京城城墙下,他没有可以调动的军队,那才是最危险的境地。

  在嘉靖帝说完话后,聂豹沉默了。

  “其他人还有意见吗?都说说。”

  嘉靖皇帝看到聂豹沉默不语,又向其他人问道。

首节 上一节 141/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