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424节

  魏广德不是没打算弄沙发,不过这年头大明的铁料不行,搞不出弹簧。

  没那东西,沙发也就别想了。

  都说万历中后期国内的火器大家就搞出来燧发枪,其实那东西或许真能做出来,但是成本怕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普通铁好炼出来,可弹簧用的钢可不容易搞。

  魏广德也不清楚毕懋康搞出来的燧发枪那机簧到底怎么做的,但想来也会很费劲才弄出少量可用的。

  等两人坐下后,不等芦布上茶,曾省吾已经从袖子里拿出一份文书递给魏广德,嘴里说道:“善贷,这是旧港守备陈璘发到京城的文书,说什么谙厄利亚有使者到了旧港,还说他们是奉谙厄利亚女王之命进行环球航行探险的。”

  “谙厄利亚?女王?”

  魏广德听闻后,脑海里急速运转起来,想知道这个“谙厄利亚”到底是后世的哪个国家。

  其实,虽然一战和二战对欧洲政治格局影响很大,但大体上那几个国家还是都差不多出现了。

  而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对他们的名字采用“音译”的方式,难免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文字,读音也各不相同。

  魏广德接过文书,并没有看德雷克带来的女王书信,都是字母,魏广德其实也看不懂。

  当然,这也只是魏广德以为的,反正早前听说过外国分成古代和现代,意思就是差别很大。

  不过如果魏广德仔细看那份所谓“国书”还是会看到许多熟悉的单词。

  实际上现在英国使用的英语就是早期英语,而不是古代英语,和现代英语的差别并不大,是能连蒙带猜阅读的。

  “谙厄利亚,思可齐亚,洗百尼亚,岛国,女王.”

  魏广德看的是陈璘多番打听,包括从德雷克嘴里,还有通过其他英国水手的话语,拼凑出来此时英国的大致情况。

  看了这些拼凑出来的东西,魏广德心里其实多少已经猜出这个“谙厄利亚”是哪个国家了。

  谙厄利亚,思可齐亚,洗百尼亚,实际上就是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在万历中后期所著《坤舆万国全图全图》上可见。

  后世的英国,国名全称叫做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为Britain,中文应该翻译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王国联邦或者王国”,但全称中并没有简称中的“英”字。

  之所以后来中国称其为英国,实际上鸦片战争中清朝战败,英国人自称“大英”,英国之名才被中国人接受。

  看完书信,魏广德当然是万万没想到万历年间英国人就已经跑到这里来了。

  他知道英国传奇海盗,但绝对不记得这个人叫什么,这会儿魏广德还在思考“无敌舰队”是不是已经被英国人打沉了。

  明朝驿递属于兵部管辖,所以这文书还没送礼部,按说应该是交给礼部才对。

  不过魏广德没多理会这个事儿,翻看后面的内容,嘴里还是说道:“之后还是将其抄录递送礼部一份,尤其备案。”

  “明白,只是事关海外,又是个以前不知道的国家,所以我就先拿过来给你看看。”

  好吧,魏广德虽然不管礼部,但这几年涉及外交的事儿,貌似也是魏广德在处置。

  现在的大明,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世界了,他就是这个时代的“懂王”。

  “谙厄利亚这个事儿,兵部给旧港,包括缅甸那边都要发文,如果有他们的使者到来,一定要安全送到京城。”

  英国和西班牙的战争,对于欧洲格局影响巨大,英国也是这个时代欧洲搅屎棍。

  想到英国,魏广德就想到鸦片,还有就是制造鸦片的罂粟,然后就是美丽的罂粟花。

  罂粟,其实唐朝以前就有,只是当做药少量使用,不像英国佬直接把生意做大,终于是搞出了毒品这个产业。

  毒品,万恶之源。

  有魏广德在,罂粟

  想到那东西,魏广德还是摇摇头,自己的商会不能做这个生意,就算是往国外卖也不行,他可不想成为后代嘴里的“鸦片大王”、“十六世纪大毒枭”。

  不仅不能做,还得把罂粟的毒害稍微透露些出去,先绝了这门生意。

第1262章沙俄东进

  “子理兄身子骨怎么样?有几天没看到他了,上次他还在咳嗽。”

  说完旧港的事儿,魏广德就和曾省吾随意聊起来,毕竟算是半个老乡,虽然现在曾省吾属于湖广籍贯。

  “还是那样,谭大人的身子得靠养着。

  幸好现在不早朝,否则还真没法继续做下去了。”

  现在谭纶不点卯,早上去兵部衙门的时间都稍微晚一些。

  特别进入冬天以后,他出门的时间更得往后拖。

  “那兵部那边,你就帮忙看着点。”

  魏广德现在对谭纶选择让曾省吾进兵部还是很满意的,这个人两边都有羁绊,要想不得罪,最好就是两不相帮,做事公平公正就行。

  有了张居正和魏广德的关系,他们不管是谁也不好因此就选择拿下他。

  不管怎么说,现在曾省吾面对张居正,那都是行师生礼。

  虽然张居正不承认收了他这个学生,不过魏广德倒是听说过,早年乡试前曾省吾可是得到张居正指点才考过乡试,这份教导之恩曾省吾还是记在心里的。

  “对了,我这里还有份辽东发来的公文。”

  说话间,曾省吾又从另一个袖子里摸出一份公文递到魏广德面前,嘴里还说道:“这是戚元敬写的,是明年开春辽东派出一个千户所北上奴儿干的准备情况。”

  “哦,那边总算有消息回来了。”

  魏广德闻言一乐,笑着说道。

  “派兵马去那地方,谁都不愿意。

  戚元敬只能以重酬的方式召集士卒过去,到现在也不过凑够七个百户所。

  不过,他有个提议,说是如果朝廷能够认可,或许很快就能凑足,倒也不耽搁明年的行程。”

  曾省吾笑着回道。

  魏广德接过文书看了起来,果然是士卒不愿意北上奴儿干都司。

  辽东都已经很苦寒了,奴儿干那地方的环境比辽东还要糟糕,自然谁都不愿意去。

  “三年.”

  魏广德看到戚继光推翻了原来他定下的两年轮回制,建议改成三年一轮换的防守。

  不过关键在于,士卒起程去奴儿干前,一次性发放两年军饷作为安家费,三年轮换回来后,再一次性补齐一年军饷到士卒手里。

  “嘁这搞得跟打仗似的,出兵就发安家银子。”

  魏广德看到这里,嘴里嘟囔一句。

  “善贷,北行可不简单,我问过去过辽东的人,在那边天寒地冻的,稍不注意还真有可能就没了小命。”

  听到魏广德的嘟囔,曾省吾马上就说道,“后面还有,戚元敬询问过一些去那边挖野山参的人,知道那边的情况,打算派过去的卫所还要全面换装。

  利用这个冬季,好好操练他们冷兵器实战,说是到了那边,火器、箭矢效果似乎都不大,特别是那边漫长的冬季。

  若是在军堡里还行,可要是外面,火器和弓弩其实和摆设差不多,都没法正常使用。

  现在我官军,特别是辽东军,最重火器,火器在那边不能发挥效果,官军战力可不就大打折扣了。”

  曾省吾继续说道。

  “哦?”

  魏广德之前可没想那么多,现在知道明军进入奴儿干以后会遇到这么多麻烦,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虽然在极北不存在明显的敌人,可当地部族也很多,他们已经习惯了没有朝廷管理的生活,朝廷忽然派出大军进驻,也不知道会不会闹出矛盾。

  最麻烦的还是,现在的情况大家都相安无事。

  可若是官军进驻以后闹出事端来,这是镇压还是放纵?

  镇压,那也得火器打得响才行。

  指望现在的官军拿着大刀片子和野女真血战,魏广德也觉得有些不现实。

  毕竟,都是辽东汉子,对奴儿干那里的气候环境适应性肯定不如土生土长的当地人。

  “火器怎么会打不响?”

  魏广德迟疑着问道。

  “那里天寒地冻的,就说鸟铳,那火绳点燃没两下就熄了。

  这我也是听下面一个郎中说的,他说辽东在极寒天气下,火绳就点不然。

  就算是火盆,也得有人专门看着,不然大炮都不好打。”

  曾省吾解释道。

  魏广德想了想才说道:“那是大风吹的吧,应该只是在极端天气情况下才会这样,正常天气或许会很冷,影响士兵使用火器,但不至于打不响。”

  “大风和寒冷,如果是收在军堡里还好些,野外就很难。

  弓弩在那边也是,弓弦也会因此减少寿命,弹性也会下降。”

  曾省吾继续解释道。

  不过大明已经许久不在奴儿干驻军,所以对当地气候条件所知也不多,大多参考辽东的温度,只以为就是比辽东更冷很多。

  实际上,因为太平洋暖流影响,奴儿干冬季的气温至少比同纬度地区高上许多。

  在那些地方,冬季气温普遍低于零下40度,但是在奴儿干一般是零下20度左右。

  但即便如此,对于习惯南方生活的汉人来说依旧是难以忍受的严寒。

  魏广德只以为奴儿干也和那些毛子城市一样,冬季怕是低于零下40度,甚至更低温度。

  想到后世,在极寒环境下普通枪械都没法使用,于是也就信了在奴儿干火器怕是不好使的话。

  “戚继光打算在冬天,对那些士卒进行战阵训练?”

  魏广德皱眉问道。

  “是,按照鸳鸯阵为基础,训练他们以组队格杀为主的操练。

  不过火器也会带去,最起码军堡里还是可以用的。”

  曾省吾继续说,魏广德就不断点头。

  他依稀记得,好像清朝那会儿遭遇俄罗斯人的侵扰,在北方也是和他们动了刀兵的,当时火器好像还是能用。

  双方投入了大量的火炮,鸟铳应该也使用过,或许是寻找天气比较良好的时候交战吧。

首节 上一节 1424/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