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425节
比较要真是刺骨寒风凛冽,清军也没法攻城不是。
就是不知道那会儿的毛子用的是火绳枪还是燧发枪,清军应该是用火绳枪吧。
在魏广德记忆里,好像都只说清军使用了上百门大炮,倒真没提到使用多少鸟铳作战。
不过对于戚继光的请求,魏广德自然不会拒绝。
毕竟他在辽东,对北方肯定更加了解,没听到曾省吾说戚继光还找过跑北边山林里挖野山参的人询问吗。
“这轮换改为三年没有问题,提前预支两年军饷也没有问题,我觉得兵部可以答应他,并按时足额拨付军饷。
不过,去奴儿干的兵马,还是得扩充到一个千户所,否则只有七百人的话,苦夷岛怕是就没法驻军了。”
奴儿干距离明军控制的辽东距离可不近,沿途在黑龙江沿岸是必须建立若干个军堡的。
奴儿干城里还要驻军,要是兵力太少,那就只能减少苦夷岛的驻军数量。
保证当地驻军,魏广德也有防备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来自西方俄罗斯的意思。
好吧,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只知道俄罗斯东进,扩张了数倍领土,但是却不知道具体什么时间开始的。
魏广德也不知道,但是他还是能大致推算一下。
康熙时就和俄罗斯打起来了,而时间大概是往后一百年。
那时候,俄罗斯的军队可是已经渗透进来了,是在清朝版图里打的仗。
俄罗斯东进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肯定也是经历不短的时间,或许有个几十年吧。
魏广德也只能这么猜测,毕竟从西往东打,中间遇到的国家不可能不抵抗,也不可能打完就走,总还得消化下胜利果实吧。
估摸着,之后一、二十年,沙皇就该考虑往东扩张领土了。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沙俄,貌似在欧洲就是个偏安一隅的小弟弟,国家非常小,还经常遭遇周边强国的欺负。
别觉得沙俄历史上就很强大,实际上早期沙俄就是个人见人欺的小角色。
西面和沙俄接壤的是立陶宛和波兰,这两个国家都曾经异常强大,甚至合并起来成为欧洲一霸。
至于现在和俄罗斯打的热闹的乌克兰,历史上就从未出现国家概念,一直不是被波兰、立陶宛统治,就是被沙俄统治。
乌克兰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全托了苏联的福,是苏联让这个地方建立了一个共和国。
当然,目的也是为了成立联邦。
而在沙俄的南面更不得了,土耳其奥斯曼帝国那是更加惹不起的国家。
也就是沙俄完成扩张后,才逐渐有实力和土耳其掰掰手腕。
西边和南边都被堵住了,沙俄要想扩张就只能选择向东寻找领土扩张的机会。
当然,据说沙俄东进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受到欧洲国家掀起的大航海热潮,他们也想向东寻找到中国的道路,没有海船没关系,走陆路也能把中国的商品运到西方去。
那个时代,只要能够和中国建立起商业联系,那绝对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好吧,强大的大明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眼中的肥羊,想着合作共荣了。
“善贷,你在想什么?”
看到魏广德发愣,曾省吾倒是出声提醒道。
“没什么,就这么定下吧,按照戚继光的办法来。
明年过去,除了那个千户所外,另外加派兵马,帮忙把军堡都修修,都废弃不知道多少年了。
多去点人,也壮大声势,让当地人不敢轻易触及。”
魏广德只说道。
“让他带一个步营和一个骑营过去,因为是水路,就不带车营了。”
曾省吾提议道。
“我看可行,要是缺船,叫他们尽快报上来,朝廷好及早从登莱水师调拨,若是不够就调江南的船只。”
魏广德吩咐道。
一个步营和一个骑营,这就是五千多人,再有个常驻的千户所,一行就是六千多人,在那地方也足够骇人了。
就算是大部落,怕也没几千人可以凑的,完全可以剿灭一切不臣。
等送走曾省吾,魏广德坐下又思考起俄罗斯来。
现在的大明,对于俄罗斯东扩可以说是毫无办法的,无他,地儿不归大明管。
好吧,在北方蒙古都没有搞定前就去想独霸北方辽阔的西伯利亚,实在有些得陇望蜀。
不过魏广德也知道,若是想要阻止俄罗斯东进,现在大明毕竟尽快控制北方蒙古,把疆土扩展过去。
否则,等上十数年,怕是老毛子的人就出现在西北那边了。
拍拍额头,魏广德觉得好麻烦。
是的,现在锦衣卫的密探,还有兵部派出去的人,连蒙古都没有搞定,就想着草原以北的广袤地区,他完全都插不上手。
不过,虽然暂时顾不过来,但对北方那片地区,还是要尽量刺探清楚情况,包括基本地形的了解,最好绘制一份地图出来。
这个事儿,还是得请锦衣卫出手。
利用在蒙古的人,收集北方的情报,然后统一发回来。
让戚继光专门挑选一批适应北方极寒环境的士兵,组成一支专门的探索小队貌似也势在必行。
俄罗斯应该是利用哥萨克人为主力向东扩张,那让戚继光在辽东招募敢死队由东向西探索,貌似也行得通。
魏广德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舍得砸钱,就能把事儿办起来。
就是这个钱得朝廷出,还得想好用什么理由来做。
魏广德深知大明文官的尿性,看不到好处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没必要做。
多做还多错,少做才不会错。
更何况是花银子,砸在看不到什么利益的地方去。
那里面积虽大,可却没法耕种,要让只知道之乎者也的文官看到那里的价值,难道要用皮毛引诱?
把西伯利亚变成猎场,为京城的达官显贵们提供上等毛皮?
魏广德在思考怎么说服朝廷参与到对北方的探索中,而在此时的沙俄,也确实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考虑东进策略。
沙俄面对东面的波兰立陶宛,是完全没什么机会。
向南怼上阿斯玛土耳其,沙皇也没那个胆子,他的目光也只能看向东边,他也确实想实现和中国的贸易,从中补充干瘪的国库。
此时在位的是沙皇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1547年加冕沙皇后就对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法律、财政、军队、宗教等方面进行改革。
四十多岁的年纪,正值当打之年,他也正在为东进寻找人手。
“斯特洛甘诺夫,你的家族真愿意招募战士出征西伯利亚汗国?”
莫斯科皇宫里,伊凡四世正在接见贵族斯特洛甘诺夫,因为他表示愿意招募哥萨克人去征服西伯利亚汗国。
“是的陛下,斯特洛甘诺夫家族愿意成为陛下之鞭,向东征服这群鞑靼人。”
斯特洛甘诺夫急忙回答道。
第1263章十六世纪真实的欧洲
西伯利亚汗国又称失必儿汗国,是十六世纪时位于亚洲北部西伯利亚草原上的一个汗国,由蒙古-鞑靼人及突厥人所建立。
它是从大蒙古帝国之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这四个汗国之一。
占有托博尔河、额尔齐斯河与鄂毕河之间的广大地区。
但国土多为苦寒之地,人口希少全国总人口不过二十万左右,且除了蒙古人及突厥人外其余民族大都停留在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
西伯利亚汗国于沙俄接壤,成为沙俄东扩的第一道屏障。
而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则是征服西伯利亚汗国的主要组织者,这次征服的成功也使这个家族成为16~20世纪俄国最大富商、实业家。
是的,参与沙俄东进的家族,都能分到新获得的领土,成为沙俄大贵族。
1515年是,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的族长安尼卡·斯特罗加诺夫在索里维切哥茨克开办盐矿。
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时,斯特罗加诺夫家族为其提供巨大的财富支持,于是在1558年把卡马河和楚索瓦亚河上游的大片土地划给斯特罗加诺夫家族。
他的家族在那里建立新居民点和城市,发展盐铁矿、木材和皮毛贸易,并有权招募哥萨克“志愿兵”,“保护”占领的土地。
1574年,占领托博尔河一带土地,建立寨堡,如果继续向东扩张,自然就要进入西伯利亚汗国的领土。
这也成为斯特罗加诺夫家族愿意出钱出人参与征服西伯利亚汗国的原因,因为一旦成功,家族将再次获得一块广袤的领地。
“西伯利亚汗国虽然人少,可是毕竟是金帐汗国,他们的战力也是不弱。”
伊凡四世并没有因为斯特罗加诺夫家族愿意为此出钱出力就积极参与进去,而是看着他说道。
“陛下,请放心,此事家族已经商讨过了,一定会为了帝国倾尽全力,向东打开一条通道。”
斯特罗加诺夫恭敬说道。
现在的沙俄,国家实力其实很弱,沙皇的军队还要防备波兰立陶宛,两国时常因为乌克兰地区爆发冲突。
也就是南边的奥斯曼土耳其似乎对北方没什么兴趣,或许是因为北方气候的原因,他们更加热衷于向西,希望能够在欧洲获得更多的土地。
不过,欧洲各国也对他们非常提防,所以奥斯曼军队稍微有西进的迹象,各国就会组成联军进行抵抗,不给他们丝毫机会。
甚至那时候,沙皇也会收到他那些欧洲亲戚的书信,希望他带来沙俄军队南下夹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分散他们的兵力。
这种情况下,伊凡四世傻了才会主动挑起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战争。
奥斯曼帝国实在太大了,拥有大半中东土地,还因为成功占领土耳其让其势力影响进入欧洲。
因为向欧洲扩张遇到欧洲各国的强力抵制,所以这个时期他们的扩张路线向非洲延伸,正在沿着地中海和红海继续扩张土地。
虽然此时正是大航海时代,在后世人看来,似乎光芒全部都被西班牙和葡萄牙夺走,但实际上此时的欧洲及周边,最强大的国家无疑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是可以让所有欧洲国家瑟瑟发抖的存在。
奥斯曼帝国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因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而得名。
统治者为起源于中亚突厥游牧部落的奥斯曼人,穆罕默德二世时定都君士坦丁堡。
奥斯曼人原为一个突厥小部族,初居中亚,迁至小亚细亚,后来日渐兴盛。
奥斯曼帝国自1453年消灭拜占廷帝国后,定都君士坦丁堡,且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故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其得以统合。
16世纪苏莱曼大帝在位之时,奥斯曼帝国日趋鼎盛,其领土在17世纪更达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