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7节

  魏勐闻言沉默片刻,心里盘算后才说道:“要是按照战兵的要求,我那边有十来个人,另外身体强壮,反应灵活的,勉强有一战之力的,大概还能有二三十个人。

  剩下的那几十个人,装装样子还行,真打,不行,都已经只会种地了。”

  “三四十个啊,也算好的了。”

  吴占魁听了魏勐的话,微微点头,好像对这个结果很满意的样子。

  而这幅表情和动作落到魏勐眼中,那就只能继续拉低现在卫所军的下限了。

  “我说大舅哥,北边打仗,还要使唤我们吗?北边边军不少了。”

  魏勐知道九江卫貌似就是空架子了,但是他还是不怎么担心,只要自己手底下有人就行。

  但是,就算有那么些人,要是真被派去了北边,那还不是羊入虎口,他可不想去北边打仗,那是要命的差事。

  “湖广、江西调拨军粮,可能要我们派人护送,直接到前线。”

  吴占魁回答道,不过也看出魏勐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面上显出浓浓的担忧神情,又安慰道:“只是有这个可能,八字还没一撇儿。

  再说了,就算边军能打,那也是依托城池作战,我听到的消息,边军现在野战能力也不行,出了城也和送菜差不多。

  我估摸着,做这些准备,也就是给皇上看的,打起来的概率很小。”

  “那就好,那就好,能不打就不打。”

  魏勐听到后面几句,心里的担忧也就去了大半。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军队战力不行,那就防守。

  想来京城那帮大佬,也不愿意军队派出去吃了败仗,到时候追究起来,他们怕也落不到好。

  到现在,大明的官军都已经不想打仗了,好好的呆在地方上捞银子,早已失去了开疆拓土,马上封爵的锐气。

  也就是北方边镇的军户,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当然也是为了赏金,还愿意和鞑子交战,内地卫所战力早已衰败不堪。

  也正是自家人知自家事,知道手底下人打仗不行,当官的也就更不敢往那个方向上去想。

  “明天我把刘千户请过来吃顿酒,你们也都是认识的,顺便探探口风。”

  听到吴占魁说起大儿子的亲事儿,魏勐马上就来了精神,这次出来这就是主要要办的大事儿。

  “以前我也试探过几次,老刘说你家小子还不错,我觉得有戏。”

  “那就好,全劳大舅哥帮忙了。”

  魏勐听到这话,心里自然乐开了花。

  这年头,说实话,普通军户真不好找人家。

  军户的女儿,有机会就往外嫁,那怕穷点,也不愿意继续留在军中。

  所以,基层军卒大多是相互之间联姻。

  当然,这是说的比较委婉的话,实际就是换媳妇儿。

  军官的还好一点,百户,怎么也是朝廷认命的正式武职。

  除非家里的闺女真的非常优秀,生的标致,还有可能和民籍的其他人联姻,但目标一般也是士绅,绝不可能是平头老百姓。

  “亲事儿定下来,我们过几天去趟府城,我岳丈那边还有话说。”

  吴占魁接着又说道。

  “张大人那里有什么吩咐,舅哥直接传话就好了。”

  魏勐听到说还要去九江府,微微皱眉,心里有点纳闷。

  “也是要准备万全的法子,岳丈关系在京城都督府,那边传的消息,北伐的事儿不管最后成不成,咱们都得当成真的来准备。

  万一上面抽调了我岳丈过去,我肯定只能跟着去的,手里不准备好人手,心里还是不踏实。

  这两天你就好好合计下,看需要什么装备,到时候直接从卫所库房里先给你调拨一批。”

  魏勐刚刚稍安的心又被提起来了,虽然说的只是做一个准备,可是听在耳朵里还是有点吓人。

  不过这个时候,他肯定不能摇头的。

  真要点兵点下来,自己肯定跑不脱,只能下来想想要点什么装备。

  大明朝,每年在军费上的开支是不少的,只是大多没有落到实处。

  每年军器局生产的武器装备根本不能保证部队的需要,只能是大量生产劣质装备凑数。

  对于这些事儿,官场上下都是心知肚明的,只是没人去揭开这个盖子。

  但是,每个卫所多多少少还是预备了一些堪用的,只是不下拨,都是留在关键时候装备亲信部队的。

  战场上,只有自己的人马战力有保证,才是保命的本钱。

  而在隔壁房里,魏广德和吴栋、魏文才也在聊着文章学问。

  魏文才虽然不读书了,可是当年也是看过书的,这年头读过书的人,谁还没有个“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想法。

  其实这里面真正感兴趣的是吴栋和魏广德,魏文才插科打诨只是不想自己干坐在那里。

  “对了,后天,我约了曾元述,还有马祥他们喝酒,都是我的同年,还有几个是同窗,到时候你们也一起去吧,小表弟是要走科举的,说不好什么时候就和我那几个同窗也成同年了。”

  吴栋喝着茶,忽然想起后面几天的安排,于是就开口说道。

  “文人聚会啊,好好好。”

  魏广德心里那个高兴啊,以前知道古代读书人经常聚会,穿过来半年,自己还一直呆在穷乡僻壤,都没有参与过。

  “算不上,就是本地的几个朋友,一起喝喝酒,听听曲儿。”

  吴栋笑着说道,他看出来了,自己这个小表弟貌似对这些社交很感兴趣的,于是又接着说道:“要不以后你干脆搬过来住,县城里也有先生的,不耽误你用功读书,将来县试府试也方便。

  最关键的是,每年县试前后,周边的文人士子汇集,自然会有各种聚会活动。”

  “这样啊。”

  魏广德低头想想,随即还是摇头说道:“算了,离家太久我也不习惯,反正家离县城也不远,以后县试的时候过来也是一样的。

  表哥,说说这次聚会的详情吧,免得到时候什么都不知道,丢了表哥的面子。”

  “这次聚会其实是曾元述做东,他有个远宗亲戚回来祭祖,湖广承天人,今年刚考取了秀才,叫曾省吾”

第30章考试法宝(除夕到了愿你合家团圆幸福安康)

  “这次聚会其实是曾元述做东,他有个远宗亲戚回来祭祖,湖广承天人,今年刚考取了秀才,叫曾省吾,年龄和我们相仿,好像大两岁,不到二十,也算出了个人才了。”

  吴栋开始介绍起来,其实这次聚会,一方面是曾家介绍自己子弟和其他的读书人认识认识,另一方面也是显摆一下,虽然曾家小的一辈中还没人考取秀才功名,可是人家的亲戚里可是有能人了。

  二十不到就考取秀才功名,这在古代是很厉害的了,要是运气好,未来几年再考个举人进士还是比较靠谱的。

  明清两代是科举制度完善的时期,从最初级的县试开始,到最后的殿试,其实少有二十岁以下中进士的。

  有,但非常少。

  大部分进士都是三、四十岁的时候上榜的,二十岁的时候好多还在撸起袖子考秀才。

  “对了表哥,你那里有没有最近几年优秀考生的范文卷子?”

  这次出门,魏广德很清楚,父母和大哥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打个的亲事敲定,而到了他自己这里,自然就是找更多的优秀八股文。

  虽然只写了两个月的八股文,但是魏广德还是认识到了,多看多记多写是真的很重要。

  多看别人的优秀文章,记住其中的观点和遣词造句,在自己写作八股文的时候运用进去,这就是现在魏广德要做的。

  八股文,说起来难,其实也不难。

  对于有卓越的记忆力的人来说,你看到考官给出的题目,知道题目的意思和出处,那么后面的就好办了。

  按照八股文的架构,还有已经出现过的破题,自己对题目的看法就是干。

  之所以魏广德还要多写,其实主要还是对现在的文化极度的不适应。

  虽然已经融合了小魏广德的灵魂,但是后世的魏广德才是占据支配地位的。

  而在后世,魏广德从小学到中学的作文,全部都是白话文,谁特么的会写那些文绉绉的语句。

  既然不会写,那就只能多写,通过多写丰富自己头脑中的那些语言,形成一种记忆。

  其实八股文中,大多数都是假大空的废话,因为大家基本上都是类似的观点,唯一的区别就是怎么用词,让人看起来感觉到新颖。

  明朝考官大多标榜求实尚正,只许考生做浑厚老成的死板文章,不得用诗赋式的华丽词藻,不得引用经典以外的其它任何书籍。

  最后那条到是真的,魏广德看了不少八股文都很少引用其他的书籍内容。

  当然,也许是他现在看的大多是县试府试卷子有关,毕竟层次就在那里摆着。

  但是华丽辞藻这个,在孙夫子口中,那就得看考官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不是所有八股文都要做成死水一潭才好。

  要是考官喜欢诗赋式的文字,那就要用词华丽。

  孙夫子教魏广德的,更多的还是应试教育那一套,想方设法考中。

  当然,对于这些,也算是投机取巧的的东西,魏广德是不反感的。

  好吧,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魏广德需要找更多的优秀八股文来背,至少要搞清楚大部分题目,怎么破题,还有就是了解这个时代读书人的观点。

  毕竟,现在的魏广德,其实对于很多问题的思考,和这个时代的人是格格不入的,他不想表现出来,还是和光同尘吧。

  至于解决方式,那就是抄,抄别人的观点,换个说法写出来,不突兀,先拿到功名再说。

  这个时候的魏广德,一心想的其实只有功名利禄,好容易到了古代,娇妻美妾,纸醉金迷才是他这个时候想要得到的。

  但是魏广德现在的家世就那样,要想得到这些还得靠自己去拼。

  后世想要过上好的生活,还要从小学一直拼到高中,只有进入一所好大学才有机会享受几十年。

  而今到了明朝,要想过好日子,魏广德也打算辛苦十二年,争取拿下功名。

  现在魏广德的目标,最低要求是秀才,到时候自己窝在马当这里,还是可以作威作福一辈子的。

  第二目标当然就是举人了,当然还有终极目标,那就是会试过关参加殿试,弄个进士出来,当官。

  要是只考到举人,魏广德不打算出仕,毕竟官太小了。

  前两月,魏广德有记起明朝有这么个牛人了,那就是海瑞,不过海大人的生活,肯定不是他想要的。

  但是魏广德确实记得,海瑞貌似就不是进士,只是个举人为官。

  举人出来做官,自然障碍也很大,好在海大人坚持自己的特点,而且一直坚持到晚年,从不入流小官杀到三品还是几品,不过似乎官途并不顺。

  魏广德即不想做贪官,也不想做清官,自然就呆在老家最好。

首节 上一节 17/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