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21节

  其实四书五经的问题,在之前先贤的注解中大多已经得到所谓完美的解决,只是一些先贤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那就看你信谁。

  而魏广德提出的问题却逐渐有了一点变化,一开始他的提问还算规矩,但是后面在发现曾省吾似乎非常善于思考,有自己的思想后,魏广德的提问就开始偏向他原来后世对一些事务的看法,这些和现在的看法差别也逐渐加大。

  魏广德在这里提出这些问题,主要还是因为曾省吾的年轻,年轻就意味着接受新思想比较快,不像老学究那样不容易说通。

  他当然不指望推广后世的观点,只是一个试探,这是他对未来乡试会试中答策论是需要考虑的。

  他不得不在这事上面上点心,有些东西到底能不能写,他现在心里没底,正好趁这个机会提出来,看看其他人的看法,何况还是位秀才。

第36章明朝叫夜禁

  从靖水楼回到吴家,天色也已经逐渐暗了下来。

  这一顿酒席持续到申时末方才结束,魏广德都不知道怎么时间过得这么快,只是在闹剧后,趁着众人雅兴渐淡他才开始和曾省吾讨教学问。

  随着酒宴继续,气氛也逐渐恢复过来。

  只是毕竟太还小,一开始他哥魏文才和吴栋还没有管他喝酒,可是后面他们两个都喝的有点微醺,这才反应过来,这是酒不是水。

  所以在后面,魏广德就没有再喝酒,离开靖水楼的时候一桌子人也就他还算清醒,能够自己走下楼,其他人都需要下人搀扶。

  回到家,洗了把脸,喝了碗醒酒汤,魏广德就在自己屋里深思起来,回忆下今天的收获。

  晚饭也没吃多少,大哥魏文才和表哥他们直接就没过来,他们已经醉了,正在呼呼大睡。

  第二天,大哥就跟着父母登门拜访刘千户,时候魏广德才知道,其实就是定下刘家踏门的时间。

  按照江西这里的风俗,长辈同意婚事后,还要先上门考察夫家的情况,满意了才下定,这才算是定下亲事,之后还有问名,就是双方生辰八字去和,之后还有送聘礼,也就是纳征,还有请期等等。

  刘成刘副千户对大哥的观感不错,对大哥魏文才来说,后面就是一步步完成习俗,就可以入洞房了。

  魏广德在第二天是央求表哥吴栋提着礼物拜访曾家,当然主要就是为了时文。

  在曾元述的书房里,魏广德看到不少书籍和时文,算是第一次见到了书香门第的传承底蕴,别说近几科的优秀时文,之前几十年的时文也被保存的很好。

  在书房里,魏广德还见到了曾省吾,他在彭泽这段时间,除了祭祖和一些应酬外,大多数时间也躲在这里土清净,也就是在这里看看书,写一些文章和曾元述等族中兄弟们探讨。

  在和屋里众人见礼后,魏广德挑了不少时文,因为都是手抄本,所以也只能接回家几日,找人进行抄录,他个人可是没法做完的。

  好在有表哥吴栋在,他知道县城附近那些穷书生,这两天已经雇人帮忙抄书了,看着魏广德又翻找出来的那些东西,他也知道回去还要多找点人手才行。

  简单分类,其中曾省吾带的湖广那边的时文,可是要优先抄写,毕竟过了十五人家就要回乡继续温习功课,准备湖广乡试了。

  在曾家呆到晚上吃过晚饭,魏广德才带着满满的战利品回家。

  吴栋第二天又帮魏广德找了不少人帮着抄书,他们做事儿到是麻利,毕竟有钱可拿,而且他们还都是抄两份,自己还要留下一份供自己参详。

  初八晚饭的时候,魏广德听到老爹说明天就动身去府城,这才想起之前父亲确实说过,等几天还要去趟九江府。

  好吧,那里是魏广德来到这里后进的第一座大城市了,魏广德还是很期待的。

  算了下时间,也不知道这次在九江府又会待上多长时间,魏广德只好和表哥商量一下,安排家人在文章抄好后送回曾家。

  “都上船吧。”

  舅舅吴占魁对站在码头上的家人吩咐道。

  泽彭县距离九江有百多里路,要是继续骑马坐车过去的话,时间也要花去大半天时间。

  关键还是距离太远,彭泽县可不是紧邻这九江府,中间还隔着湖口县,路上要是马车出点状况,那就有可能要在野外过夜。

  好在沿长江逆流而上就可以到达九江府,这么算起来虽然时间好像要多花一点的,但是不用承受车马的颠簸之苦。

  座船是张同知安排的卫所下属的船只,昨天才到的彭泽码头,就是为了接送吴占魁一行人。

  上船后,母亲就和嫂子,还有连个侄女进了船舱休息,魏广德他们先是在外面站了会儿,不过天气确实很冷,很快他们也都进了船舱避寒。

  船舶靠岸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下来了,好在之前早有联系,码头上还有张同知安排的下人正在等着他们的姑爷,下船上了马车就直接往城里去。

  马车到达九江府城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马车上也挂起了灯笼。

  九江府的城防是由九江卫驻府城的中军千户所负责,挂着卫指挥同知灯笼的马车一路畅通无阻,尽管此时九江府北城门早就该关闭了,但是当马车达到城门的时候,城门依旧是敞开着。

  “咦,大哥,九江府怎么没有宵禁?城门也没有关闭?”

  马车进入府城,魏广德很快就被街上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景吸引,不过脑海里也冒出以前看电视剧电影的情节,晚上的时候,城市里不是应该只有打更人出没,边走边敲锣鼓,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吗?

  “这个,我也没来过府城,不知道,彭泽那边晚上是要宵禁的,也许九江府不用。”

  话虽这么说,但是魏文才自己也觉得好像那里不对。

  “这不过节吗?二十过后才恢复宵禁。”

  这会儿一边的表哥吴栋笑道,“永乐年间就定下的规矩,自正月十一日为始,其赐元宵节假十日,百官朝参不奏事,听军民张灯饮酒为乐,弛夜禁,著为令。”

  说着表哥就背了一段法度,显然就是永乐大帝的时候颁下的旨意。

  “十一起,这不还没到?”

  魏广德也是细听了吴栋的话,还是有点诧异道。

  “天下承平已久,很多规矩就执行的不是那么严格了,特别是现在。”

  说道这里,吴栋看了眼马车上挂着的灯笼说道:“咱们这儿,天高皇帝远,说句不好听,挂着知府家的灯笼和卫所的灯笼,巡夜的官兵也不会怎么样。

  夜禁那是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对于有钱有势的人家,谁会在意那些。

  要是真禁了,妓院赌场还要不要开了,还有那些戏班子,得影响多少人生计。”

  魏广德一听,感觉真有道理。

  就算在崩山堡,其实也没有宵禁,只是晚上要关堡门,还有安排几个人巡夜,晚上堡内行动其实还是很自由的。

  “夜禁?”

  魏广德也注意到了,以前电视里说的是晚上宵禁,但是刚才表哥说的一直就是夜禁,意思应该差不多,但是明朝,应该就是叫夜禁。

第37章初入张府

  马车队进了城,七绕八拐很快就进了一处大宅子。

  众人下车后,魏广德跟着爹娘和大哥,随着舅舅进了一个院门。

  在院门口,两个衣着光鲜的中年人正在那里候着,听到舅舅和他们的寒暄,魏广德知道这两个就是九江卫指挥同知张庆的儿子张世贵和张富贵。

  他们是吴栋的舅舅,在吴栋见过礼后,魏文才和魏广德也紧跟着上前喊了声“叔伯”。

  “好好,吴霜的儿子,嘿,一表人才。”

  张世贵看着上前见礼的两兄弟,很亲切的拍拍他们的肩膀,表现的很热情。

  随即又对魏勐笑道:“魏老弟好福气,两个儿子一龙一虎,你就等着享福吧。”

  “对了,魏老弟,你老大的亲事定了没有?”

  这个时候一旁的张富贵也上前说道:“之前还只是听占魁提到过他两个侄子都不错,今天才得见,就小伙子的相貌,在九江府也是一等一的,要是没有定亲,回头我帮着看看。”

  “富贵,文才已经定下亲事了,就是刘千户的闺女。”

  吴占魁这个时候开口说道。

  “刘成?也不错,虽然没见过他闺女,不过刘成的长相,闺女应该也标致,倒是般配。”

  张富贵貌似一脸惋惜的说道,好像没有做成这个媒人很是可惜的样子。

  “好了,大家都进去吧,爹还在里面等你们。”

  随即又对旁边的小妹吴张氏说道:‘先去给爹磕个头,娘在后面也想你的紧。’

  随着众人进了屋,吴张氏带着女儿和儿子就给张庆张同知磕头,魏广德站在后面,看着前面一大伙人排队行礼,抽空大量了一下屋子。

  别看魏家是百户官身,舅舅吴占魁也是实职千户官,可毕竟就那样,家里比起这张家来说,真的就是寒酸了。

  天黑,外面魏广德并没有看仔细,可是这屋里就不一样了,周围点着不少烛火把房间照的灯火通明。

  房子明显在年前进行过修缮,四壁都重新粉刷过,显得墙面干净,而门窗似乎都重新上过漆,让整间房看起来就和新的一样,也只有从雕梁画栋的房梁上的一丝斑驳能看出这房子还是老屋。

  进屋魏广德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檀香,那是大堂两侧两个铜炉里散发出来的香味,闻了让人感觉很舒服。

  张同知坐的那正堂是放着两把太师椅,中间是一张大的八仙桌,下首则是摆放整齐的椅子和茶几,也不知道是紫檀还是黄花梨做的,想来应该都是上好的木材。

  靠墙的位置也是每隔一段距离放着一张小几,上面摆放着盆栽。

  屋里并没有放着各种彰显富贵的物事,很是简单和干净,到是体现出此间主人的为人之道。

  最后才轮到魏家两兄弟,跟着父亲向张同知行礼。

  魏广德并不想磕来磕去的,但是这个时代却又都是这样。

  没法子,魏广德还是跟着大哥他们给张同知磕个头拜年,说起来这张同知是他舅舅的岳丈,自然也是长辈。

  行礼完毕,魏广德也退到后面,这个时候他也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位张同知。

  六十多岁一个老头,干巴巴的,脸上皱纹也很深,和卫所里那些老头也差不多,就是看上去皮肤要白一些,毕竟不常日晒雨淋,可能保养的比较好吧。

  前头在说话,魏广德坐在靠门的位置有点无所事事。

  配角始终是配角,魏广德在下面坐了一会儿,就看见表哥从后面过来,给他外公行礼后说道:“外公,外婆让我带魏家兄弟进去见见。”

  “那你带他们去吧。”

  这会儿张同知正和吴占魁和魏勐说话,也不在意的挥挥手。

  于是魏广德又跟着表哥吴栋去了趟后院,给张老太太行礼,一道跟去的还有张家一个小子,大概是看外面爷爷和姨夫他们聊得正欢,自己也没个什么事儿,就只能在下面和魏家两兄弟说说话,可是毕竟不熟,第一次见到,所以干脆也跟进屋里去得了。

  之前在外屋的时候魏广德就看见张家貌似只有一个孙辈小子,看上去比大哥魏文才小点,约摸十五六的样子,叫张宏福。

  之前在外面也只是随便闲谈几句,这会儿到了后院魏广德才注意到,貌似张家两兄弟下面,似乎人丁不旺的样子。

  老娘和舅母这会儿都坐在老太太下面,自己两个表姐到是腻在老太太一边,旁边还有两个女孩,魏广德盲猜他么你应该是张家的女子。

  在张老太太这里,魏广德也只看见张宏福这一个孙子,剩下两个都是孙女,貌似这两兄弟的战斗力也只抵得上舅舅一个人,舅舅家可也是一儿两女。

  印象里,好像这两位都已经订了亲,都是九江府的士绅家族。

  行礼后,魏广德陪在下首看上面人说笑,只是这会儿主要的对象变成了大哥魏文才,说的就是他刚订下的亲事。

  好吧,后院的女人大概也就喜欢说这些东家长西家短。

  魏广德毛都没长齐,自然也没人说他什么,他也只是凑趣,有时候开口说上几句。

  等了一会儿,下人来报说酒席已经准备好了。

  总算是吃到一顿好饭菜了,今天早上在舅舅家也没吃多好,早饭,可没有大鱼大肉吃,午饭直接就是在船上吃的,也不怎么样。

首节 上一节 21/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