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291节
还好,没两天,传来消息才让他彻底安心。
实际上,景王自己也清楚,在储位之争中,自己出生时间是天然的劣势,不管怎么说裕王都是哥,他是弟,完全不对等。
他之所以产生这非分之想,其实也是源自裕王母妃的不得宠和自己母妃卢氏的受宠。
嘉靖皇帝在太子薨后迟迟不作表态,而在和严世番接触和言语刺激下,他才逐渐有了竞争皇位的想法。
到现在,他已经回不了头了。
不用说,得到了好消息,景王府里自然是大摆宴席,宴请了他的铁杆支持者严世番等人前来赴宴,他要好好庆祝一下。
郭希颜的鲜血看似并没有白流,他的奏疏不仅没有让景王惊醒,反而进一步助涨了他争夺皇位的信心。
父皇都下旨杀了公开支持裕王的官员,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此刻,酒宴上的景王意气风发,他觉得在父皇嘉靖皇帝心目中,应该已经把他内定为储君了。
实际上在郭希颜被杀消息传出后,景王府就收到一些京官的拜帖,这些都是以前对景王府避之不及的官员,但是他们似乎也和景王一样的想法。
不过很奇怪,今日的严世番虽然也是面带笑容和其他人吃吃喝喝,目光却是不时瞧向景王。
宴席尾声,严世番也没有急着离开去寻乐子,而是就静静的坐在那里,丝毫没有离开的打算。
景王虽然多喝了几杯,可是此时还保持着头脑的清醒,今日严世番的举动透露出的显然是要和他单独说点什么。
酒席上不时严家的心腹之人就是景王府的属官,大家可以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是严世番却没有在席间说话,这自然代表着严世番要和他说的事儿怕是很机密,很重要。
“好了,大家今天喝的都不少了,散了吧。”
作为此间的主人,看到不少客人已经喝的东倒西歪,适时发话结束了这场酒宴。
随后有內侍进来把客人们扶出去,只有景王和严世番依旧坐在那里纹丝不动。
严世番和景王本身酒量就大,毕竟生在他们那样的家庭,酒量早就已经练出来了。
严世番则是有意少喝了些酒,自然是有备而来。
景王则是开头多喝了些,在发现严世番举动异常后也减少了饮酒,所以此时还保持着清醒。
“东楼兄可是有话说?”
人都已经离开,屋里只剩下几个他贴心的內侍,景王发问道。
“殿下,找个安静的地方吧。”
严世番依旧面带笑容,缓缓开口说道。
很快,二人就进入景王府的一间密室,室内蜡烛已经点亮,在这里,除了屋顶留下一个小窗外,四面都是墙,可以有效防范被人在屋外偷听屋里人的谈话。
“可是郭希颜的事儿还有变数?”
一路上,景王心中想的还是皇位,严世番的举动实在怪异,联想到严阁老在父皇那里的地位,不得不让景王由此想法。
“郭希颜的事儿已经了结,我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儿。”
在和景王坐下后,面对景王的提问,严世番回答道。
“这一个月里,我一直在思考,在这京城里,除了陛下,还有谁能够对殿下不利.”
严世番开口就说道。
“应该没有吧,就算是我兄长,那怕也侥幸赢了我,那也至多给我安排一地就藩,只是就眼下的局势,他怕是没机会了。”
严世番话没说完,就被景王打断道。
这本身是有些失礼的,但这时候的景王酒意有点上头,也没注意这些。
严世番却是摇头笑笑,“殿下,其实我们要防备的敌人还是很多的,比如陆炳”
第340章试药
严世番自从上次被陆炳拿出王直口供威胁后,心里就一直隐隐的不安。
是的,他心底有点怕了。
以前,锦衣卫威压百官的时候,严世番却是丝毫不放在眼里的,因为他很清楚,雷霆雨露皆看西苑,可不是他陆大都督能左右的了。
可是当陆炳拿出王直口供,直言胡宗宪曾经伪造赦免诏书一事,更是指出严府管家拿走王直处查封的银两后,让严世番心里第一次产生了恐惧。
时隔一年多的事儿,都能被陆炳查出来。
那份诏书的事儿,胡宗宪曾经在写给严嵩的信中提到过,所以严世番丝毫不怀疑此口供有假,锦衣卫从牢里重犯手里拿到一份口供,那不要太简单。
更因为王直已经伏法,现在死无对证,要想让王直翻供都没可能,提到这事儿只能被说成杀人灭口。
即便,杀王直是朝廷的决定,是皇帝做出的最后裁决,但是到了他们口中也绝对会变成他们父子推动了此事。
关键,银子他们确实拿了,这事儿能让锦衣卫去查吗?
经过一个多月的深思,严世番终于还是做了一个危险的决定,杀死陆炳。
这事儿,他曾经和严嵩私下商议过,不过等来的确实连番斥责。
陆炳和天子之间的关系极其微妙,若是陆炳被人害死,天知道嘉靖皇帝会做出甚么来。
严嵩深知其中厉害,对于儿子提出来的这个想法自然选择用斥责应对,要他彻底打消掉这个念头。
可惜,他却是忘记了,现在的他已经和十多年前大不相同。
那时候的严嵩虽然年迈,可精气神还在,做事自然有板有眼很有章法,而现在的他却是处处需要他这个儿子帮助出谋划策,早没有了当年的威严。
甚至在严世番心里,若不是自己在给老爹出主意想办法,怕是老爹早就被徐阶从首辅宝座上拉下来了。
当然,这些想法也只能停留在他脑海里。
所以对于严嵩的拒绝和训斥,严世番丝毫没有放在心上,而是秘密开始寻找盟友,想办法怎么神不知鬼不觉的杀死陆炳。
陆炳毕竟是后军都督府左都督,锦衣卫指挥同知掌锦衣卫事的大佬,想要秘密杀死他谈何容易。
杀死这样的大佬,不仅需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地点,还需要恰当的人来处理好这事儿,这些都是不容易办到的。
不过,严世番作为被嘉靖皇帝都赞誉的鬼才,这最难的一关居然还是没有拦住他,只是在那里,他的手不大好伸进去。
他在那里找不到帮手,可不代表别人也没有。
自然,严世番的目光就转移到他的天然盟友景王这里,也只有景王殿下才有可能在其中做手脚,达成他的目的。
严世番可不认为景王殿下是只小白兔,宫里出来的,还是嘉靖朝宫里出来的,对于宫斗自然是很清楚的。
嘉靖皇帝的后宫,关系可是相当复杂。
嘉靖皇帝册封了三位皇后,但是各个都死于非命。
到现在,嘉靖皇帝都不再册封皇后了,由文贵妃执掌后宫。
景王的生母卢靖妃,是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在生下景王后晋靖妃,是宫里少有几个得嘉靖皇帝欢心的妃嫔,在宫里的地位仅次于文贵妃。
而裕王之母康妃,早在嘉靖三十三年就已经不在了,也正是因为没有宫里的奥援,使裕王在和景王的暗斗中吃亏不小。
密室中的谈话还在继续,在严世番娓娓道来的话语中,陆炳已经从一个对嘉靖皇帝“忠心耿耿”的近臣变成了早已秘密倒向裕王的弄臣。
景王自然也不是好糊弄的,陆炳在嘉靖皇帝的关系很特殊,对于严世番的话,景王自然而然就生起了不信任的感觉。
虽然喝酒有点上头,可不代表景王就好糊弄,脸上也仅仅是片刻的怀疑,随即就被他伪装起来。
不过严世番在述说陆炳对景王的威胁时,目光一刻不停的盯在景王身上,那片刻的神色变化自然被他看在眼里。
“据我查到,陆炳投入裕王门下,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徐阶,他一直在追查夏言的死因,当初给夏言致命一击的,正是陆大都督。
他编造了曾铣战败不报、贪墨军饷,并行贿夏言的事儿,更是在夏言罢职离京后散布流言蜚语,说夏言临走时埋怨、诬蔑世宗,然后他再秘密上报皇上,最终让皇上动了杀心。”
看到景王脸色出现震惊的神色,这才又继续说道:“皇上是最容不得被人欺瞒的,若是皇上知道了此事,会做出什么来还真不好说,即便是一奶同胞,陆炳怕也没个好过。”
“所以,他找我王兄庇护,让徐阶罢手?或者说,这根本就是王兄和徐阶的目的?”
景王听到陆炳倒向裕王的原由,不由得警惕起来。
以前他对陆炳还算放心,认为那是父皇手中的一把刀,可要是拿刀的人换了,那就另当别论。
不待严世番开口回答,景王心中忽又警惕起来,随即开口继续说道:“东楼兄从何处知道此事,既知道原由,何不直接和陆炳摊牌,让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为孤出力。”
“没有可信的证据,消息是我的人私下偷听到的,徐阶手里有东西可以证明陆炳之罪,而我们手里没有,能威胁得了谁?空口无凭的。”
严世番很是遗憾的表情回答道。
景王虽然没有完全相信严世番的话,可是他却是深深知道锦衣卫的能力,其实整个朝堂都畏惧锦衣卫如虎。
厂卫厂卫,东厂在前锦衣卫在后,只是现在黄锦带领的东厂蛰伏,而陆炳掌管的锦衣卫重新崛起,成为文官老爷们谈虎色变的存在。
陆炳手里到底掌握了多少官员的罪证,这个还真不好说。
那些罪证有没有秘密交到嘉靖皇帝手里,景王自然是不知道的,但是稍微想想也能大致猜出来,十有八九还在陆炳手里,或许会等到关键时候使用。
“嘶”
想到这里,景王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太吓人了。
如果陆炳依旧忠于嘉靖皇帝,那一切都还好说,不管是对裕王还是对他,都无所谓。
可是严世番刚才却是告诉他,陆炳已经倒向了裕王,他那个王兄自然也不是懵懂无知的小白兔,有陆炳这个大杀器在手,说不好就是打算什么时候突然发难,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景王离宫多年,对于官场也早已看透。
烂透了。
就投靠他的那些个官员,除了贪图从龙之功外,还不是有各自的小算盘,私下里没少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只希望关键时候他能够出面说情,帮助转圜一二。
那些人要是有证据落在陆炳手里,不仅可能泄露他和严家之间的一些秘密,更有可能在关键的时刻反戈一击,毕竟自己的身家性命在陆炳手里操持着。
这个人不能留。
此时,景王和严世番想法一致,只有陆炳死掉他们才能安心。
景王当然不笨,这个时候他已经知道严世番找他密谈的目的了,应该就是要对付陆炳,至于想要的结果,除了让他死之外,还能有其他的吗?
政治斗争都是激烈的,文官之间的争斗,大家还会适可而止,也就是在一方下野后一般还会留些情面,不会赶尽杀绝。
可是,现在他们已经不是政治斗争,而是夺嫡之争,那就要惨烈许多了,输的一方不仅是仕途尽毁,丢掉性命也是很正常的。
实际上,这也是很多老牌政治家族不愿意轻易涉足夺嫡之争的原因。
保持现状,他们就可以一直享受优渥的生活,而一旦被卷入其中,赢了还好,或许可以更上一层楼,而一旦失败,则是整个家族被彻底打入无尽深渊。
大明朝那些与国同休的勋贵家族,就是很好的把握了这个分寸,在没有得到皇帝旨意前都不会轻易涉身其中,所以才能得以保存,即便他们的势力扩张到让皇帝都有几分忌惮的程度,也依旧能够保证家族长盛不衰。
他们只听皇帝的,而且日常也给外人一种混吃等死的痞气,让人认为他们没有什么大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