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353节
智能时代的无知者
搬自己上楼下不来
天山隐者梦幻
蓝爵Q吧
PGX2
书友20190129171106402
@狼啸
书友20191011092901775
沛国紫阳
眭唐演义
张胖
凡尘信者
书友20210301106507294514
飞翔的灰熊猫
世田二郎三郎
darink
书友20180925211410150
身材有点肥
书友20181031213519500
慢品书海
e十年e
书友20200216171706441
书友20210301106514400156
cby酃
书友160729132427475
百合超正义
旧日梦回清虚
无用老沉
暗黑炫
sdbzhlf
本来※是猪
Tom3397197
书友20200409222439625
就是一个书友
书友20201120203919256
书友20201227192408000
xmzenv
流萤似火正当年
第396章福建御史
徐阶看到嘉靖皇帝的目光,心里也清楚该自己发表意见了,不管怎么说自己都是当朝次辅。
于是急忙走出半步躬身答道:“近一年浙江、福建、广东倭患频发,各地官府首要精力都应该是放在剿倭上,可能对治下略有松懈。
我记得上上月,才批复了兵部请功奏疏,四、五月间新倭与濂澳月港等处旧寇合掠福建各地,刘焘赴任定计,初战长乐、闽安,先挫倭气再下兴泉,逐月港、崇武诸寇以及崎岭濂澳,兵之所过陆无坚阵,水无完艘。
记得最后定巡抚刘焘首功,剿倭总督胡宗宪次功,福建御倭成绩斐然,不可磨灭刘巡抚功劳,可让其戴罪立功,限期剿灭张琏反贼。”
徐阶提及刘焘在福建任上战绩,嘉靖皇帝这才记起还真有这么回事,不久前才下旨褒奖,而且刘焘担任福建巡抚也不过半年多时间,出现些许纰漏,似乎也不应该就抹杀他的成绩。
思考片刻,嘉靖皇帝才看向严嵩,开口问道:“惟中,你觉得如何?”
“陛下。”
严嵩躬身行礼后才道:“内阁没有收到福建、广东之前关于张琏之人的奏报,都察院也没有奏章上来,直接下旨略有不妥。
福建发生这么大的事儿,刘巡抚因剿倭分身乏术,可福建巡按御史不该知情不报,应先下文让其上报此事,细说详情。”
“周延还没有到吗?”
听到严嵩也是觉得刘焘作为巡抚,任上重心还是在防倭御倭上,而且刘焘甫入闽后,确实也还做的不错,心里也终于放下处置他的想法。
不过被严嵩提及的福建巡按御史,嘉靖皇帝心里就有了几分不喜。
巡按御史,号称“代天子巡狩”,职权很大,凡是地方政事得失,军民利病,都直接上报皇帝,对地方官的监察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福建有人犯上作乱,巡抚还可以说专心剿倭,那福建道御史对此秘不上报就显得很说不过去了。
看到天子不悦,黄锦急忙急走上前道:“臣这就派人催催。”
看到嘉靖皇帝点头,立马退出大殿,安排殿门外的內侍马上去找左都御史周延,催他赶紧的过来。
约摸一刻钟后,周延终于进了永寿宫,进门就看见几道目光向自己看来,气氛有点不对。
周延在左都御史的位置上已经坐了五年,早已不是官场初哥,马上就意识到有点不对。
“现在福建巡按御史是谁?”
带周延行礼平身后,嘉靖皇帝开口就问道。
“是吉澄。”
对于外派出去的御史,周延自然是清楚的很,所以当即答道。
“他在福建任上做了多久?”
嘉靖皇帝继续问道。
“嘉靖三十五年倭寇大肆侵犯福建后,因他在剿倭之事上颇有建树,是都察院中少有懂的军事之人,所以都察院就没有再轮换。”
此时,就算周延再傻也猜到,福建那边怕是出了大事儿。
不过他对吉澄的评价倒是还算客观,并没有夸大,只是关于吉澄的剿倭之事颇有建树,其实更多的还是福建道御史大多不愿去亲身涉险。
现在看来,各道巡按御史还是应该坚持定期更换才行。
说起来,巡按御史的任期为一年,每年八月出巡,满一载还京述职,其目的就是担心御史被牵扯到各方势力之中,受到地方上的影响,从而难以完成上传下达的工作。
只是到了这些年,巡按制度执行也就不再那么完善,许多御史都不愿意离京,特别是那些南边各道的御史,他们常把责任推到南京都察院御史身上。
此刻,周延已经怀疑,是不是这个吉澄在福建犯了事儿。
“近期可有福建公文到都察院?”
听到嘉靖皇帝问起来,周延思索片刻才摇摇头,答道:“部院没有收到福建的奏报。”
嘉靖皇帝盯着周延半晌,其实从进殿那一刻开始,嘉靖皇帝就意识到周延很老迈,已经不能继续现在执掌都察院的工作了。
别看周延现在才六十一,可是他身体的保养比起严嵩、徐阶这些人差远了。
嘉靖皇帝不知道的是,此时殿里的徐阶看到周延进殿后的样子,心里也是在思索着此事。
徐阶官场阅历丰富,可不是一般的阁臣那样单纯,他曾经因得罪上官被贬到地方,之后又逐渐爬起来,最终重归朝堂。
对大明朝廷的政治格局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的,对于都察院巨大的权利,他看的比当朝任何人都深。
当然,他这个意识最终也会影响到他的学生张居正,并因此导致未来数十年里,明朝党争的急先锋都察院监察御史更加肆无忌惮。
是的,他通过周延进殿来的动作也看出了他身体似乎大不如前,只是他默默记下,打算回去后再好好盘算,筹划此事。
只是,此时的嘉靖皇帝却是有些郁闷的。
对这些官员问罪,一个个都说剿倭有功劳,好像参与剿倭其他什么事儿都不用做了似的。
沿海地方上,难道就只有剿倭一件事儿可做?
不过顾忌到大局,嘉靖皇帝这个时候也不能做出什么处罚决定,最起码在地方上报详情前不能。
“给他看看吧。”
嘉靖皇帝挥挥手,示意道。
随即,成国公朱希忠几步走到周延身前,把广东报来的情报递给了他。
等周延看过后,脸色就更加难看了。
做盗匪就做盗匪,特么的还称帝,还改元,真的是怕自己死的不够快吗?
“下去,都察院叫福建御史尽快上报此事,内阁也让福建巡抚上报详情,不准合奏,让他们单独上奏。”
“遵旨。”
殿里几人不约而同躬身答道。
“福建道其他御史还有谁?”
这会儿,殿里所有人都心里清楚,吉澄的仕途虽不能说完了,但是福建那边肯定是呆不下去了,要还京述职。
问起御史,自然只能是左都御史周延来回答。
上前一步,周延才开口说道:“福建道御史定额七人,实有六人,除出巡的吉澄外,还有王询、方源、闫幼瑜、焦霖,还有魏广德。”
“知道了,都下去吧。”
为了福建的事儿,嘉靖皇帝已经忙了很久了,耽误他不少时间,原本这个时候应该打坐修炼的。
现在政务算是处理完,是否要处置吉澄,还得看下面送上来的奏报怎么说,也不急在一时。
挥挥手,让众人退下,嘉靖皇帝又要继续自己修炼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