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429节
“山贼犯福建怀安县,提督都御史游震得檄坐营指挥,王亳帅三卫军福州府,通判彭登瀛帅乡兵剿之,登瀛兵先尝贼失利,归罪于亳,震得执亳笞之,斩队长以下四人,三卫军不服有怨言,会副使汪道昆至教场阅,操格杀乡兵数人,求杀登瀛不得,屯城南久之乃散。”
“福建同安倭寇夜袭,破永宁卫城,胁指挥王国瑞、钟埙,千户蔡朝阳降之出。”
张琏反贼攻打怀安县,击败官军外更是搅得官军内部分裂,相互倾轧,这实在让京城官员感到不解。
外敌环伺之下,居然还窝里斗,难道他们不知道战败了大家都要被处置?
至于倭寇夜袭破永宁卫城,胁迫指挥、千户投降,更是让朝中官员大感失望,试问这样环境下,福建何时才能恢复秩序。
看到这样的战报,嘉靖皇帝已经下定决心,必须对福建官场进行一次大换血,否则还不知道何时才能挽回局势。
同时,对坐镇浙江的胡宗宪也有了看法。
早已命令胡宗宪统帅大军剿灭反贼,可是胡宗宪一直以倭寇不靖为理由推三阻四,拒发大军进入福建。
朝中官员自然也不是傻子,暗地里已经开始流传胡宗宪养寇自重的传言。
这类传言看似隐蔽,可又怎么可能逃过厂卫的监视,很自然也流入进西苑,出现在嘉靖皇帝案头上。
不两日,都察院递上巡按福建御史李廷龙弹劾奏疏,“去年十月中,海寇破宁德县,参将王梦麒知县李尧卿自城上御之,皆死,因参巡抚刘焘及指挥张铨等十人各失事罪。”
“福建巡抚刘焘不易留任,让他先去南京听候差遣,内阁会同吏部尽快报上人选。”
西苑玉熙宫中,嘉靖皇帝对内阁三位阁臣大声吩咐道。
今日收到都察院送来的奏疏,嘉靖皇帝就命人叫来内阁三位大学士,其目的自然就是要拿下福建巡抚刘焘。
自张琏起事以来,刘焘在福建一系列作为让皇帝非常失望,他已经不想继续给他机会。
严嵩本想要再保一下刘焘,毕竟之前胡宗宪来信也说希望刘焘不要被罢职。
这倒不是说刘焘和严府有什么往来,而是纯粹不想搅合进福建之事,那个烂摊子,还是让刘焘自己解决好了,但是眼下情形,显然嘉靖皇帝已经不打算继续忍受。
严嵩选择了沉默,而徐阶和袁炜自然也没什么好说的,三人都躬身接旨。
“兵部可曾商议,两广、江西、福建何时会兵进剿反贼。”
去年,杨博上疏欲用兵偷袭张琏巢穴,这么多日子了,用兵的准备工作进行的怎样,嘉靖皇帝现在很是关心。
这样调动大军的行动,自然需要得到内阁、户部等的协助,所以今日既然内阁三位阁臣皆在,正好问问此事。
严嵩这时候开口说道:“两广总督侍郎张臬之前有奏,逆贼张琏势甚猖獗,已按兵部令调集狼兵十万剿贼,只是人马尚未到位。
江西大军已经云集南赣,只等两广大军至即可发兵剿贼。”
“浙江呢?朕让胡宗宪派兵南下,可曾奉旨办事,谭纶还未到军中吗?”
嘉靖皇帝又继续追问道。
“陛下,时已一月,待两月后倭寇将至,此时若抽调大军南下闽地,浙江.”
“够了够了够了。”
严嵩话未说完就被嘉靖皇帝粗暴打断。
“朕知道了。”
之后,嘉靖皇帝只淡淡说了句,随即看了眼严嵩身后的徐阶和袁炜,这才向一边的黄锦挥挥手,吩咐道:“宣吧。”
“遵旨。”
身侧的黄锦躬身答道,随即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圣谕念道:“升司经局洗马,翰林侍读殷士谵为右春坊右庶子,升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翰林侍读魏广德为司经局洗马,掌府事。”
这道旨意发布很是突然,内阁那边行动也甚为迅速,下午的时候,传旨天使就已经到了裕王府。
殷士谵和魏广德接过旨意,虽然心中欣喜,可是眼睛不自觉看向的却是一旁的张居正。
以往,这样的消息可都会事先从他口中传出来,但这次却在此前没有得到半点征兆,委实奇怪。
不过裕王还是很高兴,派人赏赐了天使,又命李芳把人送出门,这才一手拉着殷士谵,一手拉着魏广德回屋。
“今日双喜临门,王府设宴庆贺。”
等李芳回来后,裕王就吩咐李芳下去安排酒席。
“叔大兄,此事到底为何?”
不过,魏广德自知不对,裕王府里还有位该升迁之人,可怎么好事就落到自己头上了。
第463章边策
魏广德的好奇,自然是不可能在张居正这里得到答案。
此事隐秘,徐阶并没有告诉张居正对他的安排,所以这时候的张居正虽然脸上带笑,其实心里也是纳闷的很,尽管还不至于忌恨。
有老师徐阶在阁,张居正当然不会怀疑是魏广德抢了他的机缘,只能说这其中可能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儿,也只能偷空问问老师。
之后两日,魏广德在家里又宴请同年和同乡,毕竟是升迁的喜事。
同乡凑到一块,谈的最多的自然还是老家江西的事儿。
“昨日我看到通政司那边递过来的本子,巡抚胡松胡大人上疏,江西为闽广流贼蔓延,一省相距动余千里,近虽奉夹剿之命,然联鸡斗鼠势自不齐,而漳南、武平、建宁各道推诿尤甚,也不知道这帮外地官怎么想的,这时候还不同仇敌忾剿贼。”
“那奏疏我看了,主要奏的还是自今有功者请视闽浙捕倭例一体行赏,不赏罚分明,江西官军怕都不肯用心剿贼。”
“那是自然,闽浙剿贼按捕倭例行赏,而江西官军即便剿灭贼人能分到的赏金也是不多,肯定会心生不满。”
“我看,主要还是赏金发放的争斗,现在江西剿贼,赏金来自江西布政使司,而闽浙军则是出自胡总督行辕,江西之前请示暂扣加派赋役用以剿贼,遭到胡总督反对,还限期缴运。”
这里的都是江西籍官员,自然言谈中多事向着江西。
江西也在胡宗宪剿倭加派之列,可现在闽贼流窜到江西,生灵涂炭,江西一边要自己讨腰包出钱剿贼,还要交钱给胡宗宪剿倭,众人心中自是不甘。
即便是外放江西的巡抚胡松也觉得甚是不平,所以一边汇报江西实情,一边也再次请求有胡宗宪行辕支付这笔剿贼赏金。
“善贷,你怎么说?”
这时候,劳堪开口对魏广德问道。
魏广德看了眼劳堪,又看了看同乡们,他心里清楚,这些人进门前怕是就串联过了,或许还想着一起联名上奏,声援胡松的奏疏。
“此事虽未听闻宫中是和态度,不过我想应该会叫兵部详议,拟出章程再由陛下御览批红。”
魏广德想想才说道:“所以,我们能做的其实不少,可以多和兵部的大人们说说其中的不公,兵部在考虑时自然会有所照顾。”
不两日,魏广德就在裕王府里听到消息,奏疏却是被转到兵部,而兵部商议后由杨博上奏处理方式。
“兵部尚书杨博等覆江西抚按官奏四省会兵剿寇事宜,一请严捕首恶贳一从者,听其自相擒斩来降,给空名告身三百道于军门充赏;二汀邵建宁等处乃贼入江西要路,宜令各守臣遇贼合击使无奔逸;三御史叚顾言差虽已满,而知兵任事请留之,纪功赞画;四请借支南雄、湖州盐税及留两广南赣军饷佐费.”
“杨尚书这份奏疏,应该很快就会批红。”
在魏广德仔细看杨博奏疏的时候,一边的张居正笑着说道。
“是,不过杨尚书似乎也可以入钦天监做监正。”
魏广德也是笑着答道,在张居正和裕王等人奇怪的眼神中,魏广德又道:“杨尚书言,近日南北风沙地震相继告灾,以为此皆兵象,呵呵.”
“善贷,杨尚书的意思不过是提醒朝廷,不要把目光都集中到东南,西北之虏危害更大。”
张居正笑着对魏广德道:“宣大蓟镇有俺答辛爱把都儿土蛮,辽东有虎剌哈赤狭西吉能及诸小酋老撒秃脱等,而山西延固三镇边墙倾圯,宜以时修缮,哎”
在魏广德和张居正对话时,裕王坐在上首却是沉默不语,只是静静聆听他们的对话。
下午,魏广德忽然被李芳请到一处厢房,进屋看到裕王已经在房里等待。
“善贷,坐下聊一会儿。”
裕王起身迎过来,让魏广德坐下后他也坐在旁边,又开口说道:“之前你曾说过,若要彻底根除东南倭寇,宜釜底抽薪,给海民出海谋生之途,从根本上杜绝我大明之民成为海盗,孤深以为然。
今西北之敌虎视眈眈,我大明虽建九边军镇,但相隔千万里,呼应当有不及,可有一劳永逸之法根除边患?”
听到裕王所说,魏广德才明白叫自己来做什么。
想到上午和张居正讨论之事,杨博奏疏中一边布局东南,但兵部侧重以及在西北,在对付鞑靼上,想来引起裕王的共鸣,想要问问有无解决之法。
不过,对北方草原,魏广德其实还真没太好办法。
实际上,千百年来,北方草原民族就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这可不是轻易能够解决的。
而且,魏广德家里就是军户,若是真把军户搞得太惨,貌似就是自己给自己脖子上套上枷锁。
要说魏广德不明白现在明军的情况,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明朝现在遇到的问题,其实本质上,朝中大人们都心知肚明,吏治不正。
明朝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吏治出现了问题,只是导致吏治出现问题的原因则是五花八门。
高拱是老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也是最旗帜鲜明要整顿吏治的官员,他的思想甚至都深刻的影响到裕王。
陈以勤、殷士谵等人也意识到了,只不过他们或还有顾虑,或认为整顿吏治只是其一,消除弊政才是当务之急。
至于张居正,他和高拱类似,意识到吏治问题,不过或许因为看到许多弊政的原因,他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张居正此时的思想和高拱最大的差别就在于,高拱坚持要严刑峻法的方式进行打击,杜绝官员贪腐,而张居正则深知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想要用更加温和的方式解决此事,这或许就是后世他弄出“考成法”的缘故。
至于消除弊端,张居正此前认识到最大的弊政还是官府征收赋役的复杂,甚至许多官吏自己都搞不清楚按国法该怎么收,完全就是想当然的向百姓收取。
在和魏广德讨论中,魏广德也渐渐意识到,张居正其实只是想要找出一套浅显易懂的征缴方式,让官府知道该收多少,让缴税百姓知道该缴多少,而不是听下面的吏员说要收多少。
只是,到现在为止,他和张居正只想到合并量化赋役,却始终未找到如何收取,因为此时大明朝南北各地,实行钱币和实物征缴,还有徭役,实在难以找到统一的办法解决。
想到当初张居正说的,“百姓苦徭役”,魏广德是深有同感。
实际上,逼迫大明百姓破家的,很多不是赋税而是徭役。
需要说明的是,其实不是魏广德不知道改革大明征税模式,直接把过去实物和货币,劳务统一调整为白银征收这样的方式,实在是现在的大明朝,别说白银,就连铜钱其实都缺。
想想当初,他舅舅和父亲一番操作下来,把九江卫在明初发下来的铜炮换成铁炮,搞到的铜料都直接铸钱就可想而知。
官府都没有足够的铜料铸钱,此时民间流通的货币会是什么货色。
至于白银,那更是紧缺,平常要讨几百几千两没问题,可要变成收税那就是另一回事。
大明朝现在每年征收的税金大约是三百万两,其中不少是铜钱,白银只是为了押解方便而换的,可不是朝廷认可的货币,属于贵金属的范畴。
蒙元时期,白银曾被官府作为货币征收使用过,可是在大明不是。
魏广德想了很多,思想不自觉就飘了。
不过这一切看在裕王眼中,那就是魏广德在思考,在深思熟虑,所以他很安静的坐在一边等待着。
明军军力的衰败不是一朝两朝的事儿,虽然都说英宗在土木堡败光了明军精锐,可真实情况是在此之前,明军军力已经不断下滑。
在被包围在土木堡之前,英宗派出几路兵马,特别是京营的骑兵,在和瓦剌交战中都吃了败仗,才不得已收缩兵力聚在一起,最后被人一锅端。
而到了现在,大明边镇的情况就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