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439节

  “大料难寻,听说就现在的料子,工部也是找了好久才找来的。”

  张居正或许是之前从徐阶那里听到过一些消息,所以解释道。

  “确实小的太多了。”

  殷士谵也是随口附和道。

  也就是时隔几年,第一次看到新建的奉天殿,几人感慨才多了一些,顺着这个话题不自觉又聊了一会儿。

  等殷士谵出去以后,魏广德就拿起自己书桌上的书翻开看起来。

  今儿没什么事儿,看看书,晚点直接去九江会馆,听听段孟贤殿试的情况。

  看看书,喝喝茶,没一会儿魏广德就觉得内急,起身就出了屋子。

  等从茅房回来的时候,看见李芳从内院出来,正要打声招呼,就看见外面跑进来个內侍,先一步到了李芳身前,低声说了几句,然后从怀中摸出一叠纸交到李芳手上。

  李芳接过来看了眼,又和那人说了几句,人这才离开。

  魏广德到这个时候也才迈步走过去,笑着和李芳打了个招呼。

  “李公公,刚才那是出什么事儿了?”

  这会儿李芳手里还拿着那叠纸,魏广德打了招呼随口就问了句。

  “嗨,殿下让买的。”

  李芳也不以为意,又不是见不得光的东西,所以丝毫没有防备,甚至递给魏广德看。

  魏广德接过那些纸看了眼,居然是赌票,买徐时行为状元。

  “殿下让买的?这是买了多少?”

  看着面上第一张赌票,一百两,这一叠怕不是有七八张,那不是下注好几百两银子。

  “张大人昨儿不说了吗?本来殿下就在王锡爵和徐时行之间摇摆,不知道该选谁。

  现在好了,知道了徐时行还有这么一段说法,昨儿晚给我下了命令,一大早就派人去买徐时行,下了八百两银子。”

  李芳苦笑道。

  虽然太监大多也好赌,不过这李芳还是个异类,不怎么喜欢赌钱。

  他这个性格,自然和裕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不过就是服侍人的,裕王要赌,他也不能说什么。

  魏广德把手里的赌票交还过去,又和李芳说了两句就往院里走,不经意看了眼天色,随即调转方向就往王府侧门走去。

第472章赌中

  魏广德没有直接回院子,被李芳一提醒,想起来今天殿试,这两天赌坊怕是就要封盘了。

  他调转方向,出了王府侧门,找到自己的车夫李三。

  “你这就回去找张吉,让他带一千两银子出去赌坊,就是这科殿试状元,让他下徐时行,分开投,别在一家赌坊下注。”

  魏广德快速对李三吩咐道。

  裕王都知道,下注赌状元要分开在京城几家赌坊下注,倒不是怕赌坊老板敢黑吃黑。

  敢吃裕王府的银子,那是不想活了。

  不过分开下注,赌赢了,也不至于让赌坊损失太大。

  轻轻松松赚银子,又何必节外生枝。

  因为王锡爵拿下会元,所以这次京城里貌似都很看好他再夺状元,听张居正说的,貌似买王锡爵是十赔六,买徐时行是十赔八,还有其他如余有丁、张廷臣等会试排名靠前的贡生。

  他们的赔率更高,不过拿下状元的概率自然也更低。

  至于其他的,或许都算是黑马,不过赌坊并没有开出盘口,毕竟贡生可是有三百人,赌坊也不可能把全部人都开出来赌。

  倒是有小道消息,要是有看中黑马的,可以和赌坊谈,也就是对赌了。

  魏广德当然不会去买黑马,可不像后世的世界杯和欧洲几大足球联赛,体彩中心也推出了好些玩法。

  魏广德那会儿也学着买过彩票,按照势力对比买输赢的话,往往是亏,就算赌中也没几个钱,专赌冷门黑马,往往还能赚点。

  不过这买彩票赌钱,也就是当做消遣还行,毕竟十赌九输,就算做慈善捐款,可要老是输玩多了也就没兴趣了。

  魏广德到了大明朝,也就是和那帮同窗、同年聚到一起的时候,被迫玩几把,他对那活动兴趣也不大了。

  只不过刚才遇到李芳,看了那些个赌票,心又痒痒了,这才叫张吉也去参与一下。

  重在参与,可不是为了挣那几个钱。

  在魏广德眼中,徐时行的概率略高一点,王锡爵概率也很高的,但显然没有徐时行高。

  把事儿吩咐好后,魏广德才溜溜达达回到裕王府里,进屋的时候屋里只剩下唐汝辑,没见到张居正。

  殷士谵还管着王府里的事儿,不在屋里倒不奇怪,可张居正也不在就有些奇怪。

  魏广德冲唐汝辑笑笑,这才回到自己位置上坐下,刚拿起书还没看就见到张居正进来。

  “善贷,你这是跑哪儿去了?”

  进来看见魏广德坐在那里,张居正就笑道:“我去茅厕可没看到你,还在嘀咕伱是不是跑哪儿去办好事儿了。”

  “呵呵.”

  魏广德笑笑,屋里也没外人,当即就把遇到李芳的事儿说了下。

  “你出去通知人买徐时行,赌他中状元?”

  张居正好奇的问道。

  “是啊,昨儿你不说徐时行的传闻嘛,那么有意思,赌一把他高中,看运气如何。”

  魏广德笑道。

  都是读书人,有些什么习气大家都心知肚明。

  别看满嘴之乎者也,可要说到赌,魏广德敏感的察觉到张居正和唐汝辑明显也心动了,两眼放光。

  “昨儿就随便一说,今儿你这一提我也想起来,我还没让人去买。”

  张居正站住身形,想了想就道,说着就要转身,而那边位置上的唐汝辑这时候也站起来,嘴里说道:“同去,我也没买,不是善贷提醒倒是忘了这茬。”

  随即,魏广德就看见两人匆匆出门而去。

  特么的,这就是大明朝的读书人,这就是大明朝的官儿。

  不过想想当初自己科举之时,不也时常和同窗好友一起耍钱,也就释然了,估摸着就是那会儿养成的习惯。

  魏广德在心里嘀咕两句,随即认真看起书来了。

  下午,离开裕王府后,魏广德就先去了九江会馆,段孟贤还没回来,应该要捱到太阳下山才会交卷。

  不管怎么说,殿试都是科举的最后一关,殿试的名次是真的很重要,能不能从三甲提升到二甲,就这最后一次的机会了,任谁也不会掉以轻心。

  也没交酒菜,就是让人泡了壶茶,魏广德就在会馆大堂里坐着等。

  没多久,劳堪等人也都来了,都是要打听下段孟贤殿试情况的。

  朱衮、张道这些个会试落榜生,在朱世隆朱大公子的带领下已经游京城去了,即便是段孟贤殿试日也没有留在会馆里,闹心啊。

  今儿只是参加殿试,黄榜还要些日子才会张贴出来,所以京城里那些商贾也没有来,到是张贴黄榜出了排名后,众人又会齐聚于此,再热热闹闹庆贺一番。

  “听说曾伯父也过了会试?”劳堪坐在魏广德身旁问道。

  魏广德点点头,苦笑道:“孟贤以后见到曾伯父就要以同年相称了。”

  他们口中的曾伯父自然就是曾璠,曾省吾的老爹。

  说起来,曾省吾和他们都是同年,他老爹反而成了官场的后辈,以后见面还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呵呵呵”

  劳堪笑道:“等授职,他们父子要是在衙门里遇到,该怎么个说法?”

  “你问我我问谁去,呵呵。”

  魏广德只能笑笑,还真不知道曾省吾见到后进老爹,会是怎么一个态度。

  欧阳一敬听他们说话,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时候笑着插话道:“估摸着,吏部会考虑到这层关系,应该会分在不同地方授职,不大可能见到面。”

  曾璠的成绩也是三甲的命,很大概率会调任地方,但是也说不准就留在京师了。

  等曾省吾在地方上考满,说不好就要调回京城衙门里做官,到时候才是最麻烦的。

  欧阳一敬的话有道理,不过也就是这几年,毕竟曾省吾离九年考满还差三年时间,三年后是只要考评不错,是必须要升迁的。

  “要是他们父子真在京城聚会,我想曾老大人应该会请辞致仕,免得耽误儿子的前程才是。”

  接着,欧阳一敬又分析道。

  老子和儿子,谁更有前途当然是一目了然的事儿,只要曾璠不是官迷,就必然要给儿子让路。

  魏广德和劳堪等人都是微微点头。

  欧阳一敬对魏广德给他谋的刑部给事中的位置那是相当满意,所以平日里也是跟着魏广德,一举一动马首是瞻,倒是让他很满意。

  而对于欧阳一敬,虽然魏广德年岁比他小得多,可人家背靠着裕王府,明摆着将来前途无量,科举一途上,他和劳堪都比他早一科,算起来他也是后辈。

  闲聊了半个多时辰,才看到会馆的马车会来,段孟贤从车上下来就被店家迎了进来。

  闲话几句就说起段孟贤的殿试,听他大概说了说答题,魏广德等人就知道,段孟贤要想二甲的名次,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妥妥的三甲名次,要想留京就得看朝考的运气了,不过大概率是奔着外放去了。

  在九江会馆里吃过晚饭,众人这才散场,各自回家。

  而此时紫禁城里东阁,读卷官们看卷工作也是如火如荼进行着。

  段孟贤当然没有魏广德的运气,当初他可是得了嘉靖皇帝的青睐,又被严嵩猜出端倪,才会在最后读卷过程中被选出,否则连让皇帝看卷子的资格都没有。

  段孟贤当然是不会有这样的待遇,所以早早就被落到后面,基本都是参照会试排名定下的殿试名次。

  至于会试成绩不好,又没有贵人相助的情况下,要想单靠殿试答卷博得好名次,好出身,那只会出现在小说情节里。

  “徐阁老,请。”

  坐在徐阶旁边的袁炜把自己刚刚看过的卷子转到徐阶身前,嘴里轻声道。

  “好好。”

首节 上一节 439/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