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57节
到了这里,总算看到几个一脸兴奋的考生了,不过这些人都聚在一起就在榜单旁边说说笑笑。
不用说,肯定是看到自己的座号在榜上的。
是的,不管是县试还是府试,或者院试,在最后的榜单没有出来前,都只会写上榜考生的座号,而不会直接书写名字在上面。
好容易挤到榜下四个人开始寻找曾元述和魏广德的座位号。
曾元述的座号是“成”字四十六号,而魏广德是“文”字十七号,四双眼睛盯着榜单寻觅,很快魏广德的文字十七号就被吴栋看到了。
“外圈左上,广德,你过了,要参加复试了。”
吴栋在那里大声喊叫,迎来的只有周围一群羡慕和嫉妒的眼神,随着他们确定了广德是指的哪个,很多人选择扭头就走。
魏广德才十三岁的年纪,依旧还是个小孩子的模样,自然很好辨认。
这么小的家伙都上了榜单,他们这些没找到自己座位号的年轻人自然没脸继续呆在这里,选择先走为妙。
吴栋这会儿高兴的拍着魏广德的肩膀,很是兴奋,不过很快就恢复过来,旁边的好友曾元述还在眼巴巴的望着那张榜单,寻找自己的座号。
随即,吴栋冲魏广德笑笑,又抬头看着榜单,帮着寻找曾元述的座号。
或许是吴栋的眼神真的不错,没多大一会儿,他就发现了曾元述的座位号。
“内圈右下,元述,你过了。”
随着吴栋的话,本来一脸焦急脸色的曾元述瞬间脸色潮红起来。
“在哪?在哪?给我指指。”
曾元述焦急的问道。
“内圈右边偏下一点,就是第九个座位号,看到没,成字四十六号,嘿,厉害了,比广德的名次高多了。”
吴栋急忙尽量把位置说的更加准确一点。
而这个时候,曾元睿先一步看到了二哥的座位号,立时就欢快的跳起来。
“真的,我看到了。”
或许是看书看多了,有点伤了眼睛,曾元述这会儿还没有看到自己的座号,虽然吴栋和自己三弟都说看到了,可是他依旧按照吴栋给的位置仔细的寻觅过去,还是要亲眼看到才行。
终于,曾元述看到了自己的座号,这才长出一口气,之前紧张的压力也为之一松,脚步竟然有点踉跄,好在一边的曾元睿手疾眼快一把扶住才没有摔倒。
对于考了几次的曾元述来说,上一次榜是真的太不容易了。
虽然这个时候的榜单还不是最后的结果,但是现在终于有机会参加第二场考试了,不容易。
第一场考试,那是大浪淘沙,几十个人里面只留下一个人来,竞争程度可见一斑。
而对于复试来说,虽然依旧会刷人下去,可是这次却是二选一,至多是三选一,难度还是略有下降的。
至于某些人说的,水平在那里,不增不减的话,其实那只是笑话。
竞争对手少了,上榜的几率自然大。
至于谁的水平高,水平低,还有一句老话怎么说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如果是比武,第一第二很好分辨,站着的就是第一,躺下的就是第二。
但是对于文考,呵呵
冲过了院试第一关,剩下的第二关机会就大了很多,剩下的就靠天意了。
所有的考生都不知道复试考题,自然就只能靠自己平时的积累,厚积薄发。
曾元述已经为院试准备了数年,他有信心在这次院试中顺利过关,考中生员。
此刻,刚刚还摇摇欲坠的信心又蓬勃而发起来。
魏广德在确认自己上榜,过了正场考试后,除了感叹自己穿越者得天眷顾外还能有什么。
此时,他已经无比确信,这次院试必过,年底的乡试干脆也来一发,直接吃个“四喜丸子”得嘞。
到是的会试要不要也去考考?
魏广德这会儿早就没去想后面还有的复试,已经思考的是明年的春闱,自己到底要不要去参加了。
十三岁,不对,明年我就十四了,可是依旧年纪还小。
这跨越大半个中国去京城参加会试,是不是也太小了点?
魏广德当然不知道大明朝最年轻的进士是谁,中进士的时候是多少岁,但是他觉得自己要是真的在十四岁中了进士,怕在史书上也要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吧。
想出名,又有点不想出名,魏广德有点患得患失。
是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话他可是知道的。
太年轻了,中了进士的话,风头一时无两,可是最后会怎么样?
毕竟才十四岁,朝廷会给我个什么官职?
大点,官职才好安排。
想想,进士大多是三十好几四十来岁的,二十多岁的进士都算年轻人了,猛一下子自己十四岁就参加殿试,会不会让他们臊得慌?
到时候别同年做不成,反而害了自己就麻烦了,少不得还要找严嵩这个后世的奸相帮忙。
还有啊,太小了,要是入了严嵩的眼,会不会把自己和自己一家也被绑在那条船上,那船可没几年就要沉了。
魏广德在想自己要不要参加明年的会试,那边曾元述总算是激动完了,也恢复了一惯的样子,向着吴栋拱手,然后又朝向魏广德,这才发现这位这会儿有点神思不属。
吴栋也发现魏广德有点不对,眼神有点呆滞。
好吧,习惯了,好像几次魏广德考完都这样,吴栋见怪不怪,直接伸手在他眼前晃晃,没两下魏广德就回过神来。
“上榜了,要不要过去和他们叙叙。”
看到魏广德回神,吴栋就笑着打趣魏广德,指指那边一伙说笑的书生学子。
第101章小小院试
发榜三日后,本次院试的覆试就要在南昌贡院举行,魏广德和曾元述自然不会耽误时间,在确认通过正场考试后,立马就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客栈开始看书。
好吧,其实魏广德这么表现也就是装的。
书,他是真的看不进去。
后世不是流行这么一段话,大考大耍,小考小耍,不考不耍。
但是这会儿大部分有想法的学子,都把精力由之前对院试正场结果的患得患失转向用心攻读,覆试才是决定这次院试成绩的关键。
魏广德不想特立独行,自然也要有样学样。
实际上,在他们离开没有多久,那伙之前还围在榜单下方的书生学子都纷纷告辞离开,为三日后的覆试做准备。
考试前一天,魏广德在客栈里憋慌了。
是的,被憋的发慌。
书,是没什么看头的,所以他只是拿出以前的文章再次阅读,又背了一次,包括之前考过的题目,他选择的备用文章,这都是之前因为被孙夫子认为稍次了点而放在一旁的。
在县试和院试中已经用过好的了,现在就只能从中选择出一篇稍微好点的,为接下来的覆试做准备。
魏广德去看了曾元述一眼,那边还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看书。
找到表哥吴栋,他这会儿也没出去,正和曾元睿探讨学问。
虽然熄了科举的念头,可是到了南昌府,现在又是院试的时候,手痒之下还是端起书本,随便翻翻,就和曾元睿聊上了。
“表哥,元睿,要不要出去走走,我在屋里憋得慌,想出门散散心。”
魏广德进屋看见两人都端着书看,边看还边聊,也不知道这么做到底能不能把书看进去。
“好。”
吴栋听到魏广德这么说,他也知道几次临考前,魏广德都看不进书的,前两天去叫他下楼吃饭,都只看到他在翻以前的卷子,可不像曾元述那边,是真的抱着书在啃。
“那我也去逛逛,这两天都没出过客栈大门,也是憋得慌。”
曾元睿听到魏广德、吴栋都说出去走走,没多想也表示想出去。
“元述那边要不要问问?”
吴栋起身就说道,边说边整理衣服。
“我先去看了,他那还在看书,问了句,他说不去。”
魏广德回道。
三个人收拾好就一起出门,顺着大道往南昌城繁华的街市走。
这会儿路上书生打扮的也不多,之前参加考试的,又没有通过正场考试的学子大多已经结伴离开了,还留在南昌城的,要么是上榜的学子,要么就是他们的好友,还等着一起结伴回家。
没走过几条街道,魏广德忽然就说道:“这南昌府城里这么多赌馆,那门口挂的那一块白布是做什么的?”
“那是等着你们进考场后开盘用的。”
吴栋笑着解释道,“每年院试、乡试这样的官府考试,南昌城的赌馆都会参与一波,让赌客下注赌科举的案首。”
说完看了眼魏广德就继续说道:“你放心,这名单里肯定没你的名字。”
“哈哈.”
一边的曾元睿听到吴栋调侃魏广德,就在一边抚掌大笑。
“案首,我还真没做过。”
魏广德可从没想过做什么案首,想那玩意做什么,梦里啥都有。
虽然偶尔也畅想下进士、状元什么的,可那都是白日梦,自己都知道不现实,也许命运早已注定,进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名次可能未必多好。
不行就走走严阁老的门路,谋个好点的官职,到时候再和他划清界限,免得船沉的时候殃及自己。
至于说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不地道,走门路不花钱的吗?
都是交易而已,交易完成也就完成了。
人家赌的是案首,那肯定是根据进场考生的名录定下的赔率。
虽然现在还是糊名,按理说应该还不知道哪些考生会参加覆试,可是没看到人家还没把下注的信息放出来吗?
这说明到现在,赌场那边似乎也不确定哪些人过了正场考试。
想想明天他们就要进场了,到时候只要有一些熟悉各府考生的学子在一边认人,就能大致摸清楚进去的人都有谁,再根据之前的风评,赔率也就出来了。
魏广德是这么想的,不过自己反正是没希望拿下案首之位,否则就真想重注压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是真这么做了,天道会不会让自己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