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56节
下午休息了一会儿,口中默念“心静自然凉”不知道多少遍,总算感觉安心下来。
在狭窄考棚憋了半天,出去放风总算让身体得到了一点放松,现在心也静下来了,自然就要做最后的事儿,那就是誊抄。
誊抄前,照例检查上午的默写,小心驶得万年船,魏广德可不想出现万一。
确认无误后,这才开始抄写自己的八股文。
全部抄写完毕后,魏广德还是觉得有点不安心,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
到这个时候,就算他想修改其中一些措辞也已经没可能。
剩下的时间,魏广德只能坐在位置上,想要重新搭一下木板,直接在这里躺会儿,又不确定时间,担心一躺下又敲板让交卷。
不知道捱了多久时间,终于看到有考生出现在走道上,这是交卷的考生。
不过考棚两边都有官吏和差役守着,那些交卷考生都老老实实的目不斜视,径直往外走。
看外面的天色,估摸着还有至少一个时辰以上才会结束这次的考试,魏广德自然不想继续待了,太难熬。
起身,魏广德向外面巡查的差役示意自己要交卷,没一会儿收卷官就过来,看魏广德从考卷上揭下浮签收好,这是可以和试卷合拢的,确认考卷没有被掉包的一道程序。
当着收卷官的面完成了最后一道程序,这才交出手里的答卷,又领到一个出考场的木牌,这才在旁边差役的监视下离开了考棚,顺着来时的道路往外走。
在龙门这里,已经站了不少交卷考生。
这里可不是县试,考完直接出县衙大门,而是一批一批的放考生出去。
基本上就是送交多少份考卷,就放多少考生离开,每个考生的考卷都是有定数的,不能带走。
魏广德在人群里看了看,有几个认识的,不过大家也只是点头一笑,都没有热情的走到一起来攀谈,聊聊这科考试的心得,那是出了贡院大门才敢干的事儿。
虽然不知道这次自己能不能从众多考生中冲出来,但是魏广德心底深处还是觉得过关的可能性很大的。
他现在对于自己的运气是越来越有底气了,上天还是眷顾他的。
至于其他交卷的考生,大多脸色都不轻松,想来也是,魏广德这么有底气的人心里也是有点七上八下,他们就更没底气了。
大概一刻钟后,二门那边打开,众考生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一个个走出考场,然后依旧是沉默的往前走,直到走出贡院大门,周围的空气才仿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不再像考场内一样,显得那么压抑。
四周看了一眼,没有看到表哥吴栋和曾元睿,随即就和身旁的几个九江考生攀谈起来。
不过大家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是很谦恭的,都说只是来长见识,为下科院试做准备云云。
有点假。
魏广德在心里这么评定,到了这里,谁不想跃过那道龙门,何况今年还有乡试。
要说魏广德对自己这次院试的感觉,能不能过?
其实他心里也是没底,只不过心底深处似乎在告诉他,没问题的。
可惜了,穿越过来这么两年了,也没个系统外挂现身,也不知道是迟到了还是怎滴。
不会和自己看的某些小说写的那样,不是到死或者什么时候,那玩意就不出来。
好吧,临死突破可以续命。
想法很好,可是绝对不受穿越人士的欢迎。
出来的考生中没有曾元述的身影,这说明这位老兄应该还在考场里鏖战吧。
自己表哥和曾元睿也没过来,估计以为自己会等到收卷的时候才会出来,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就是个快枪手。
想想唱名后进考场那一刻,表哥还在身后喊自己多检查,魏广德心里就知道,他们肯定这会儿还在那里休息,等着晚点再过来接考。
“现在能去哪?”
看看日头,离考试结束还早,魏广德往外走了几步,看到前面牌坊外桥头那里摆摊的商贩,摊子上琳琅满目的吃食,心里叹口气,没带钱。
第99章心态
魏广德结束了自己院试的第一场考试,这会儿口有点渴了,可惜身上没有带钱。
想到住的客栈就在桥头那边,过去也没几步路,魏广德就选择直接先回客栈去,毕竟也不知道曾元述要什么时候才会出来,也许要等到考试收卷也说不定。
只是没走几步路,魏广德就被人叫住。
“劳兄,邹兄,杨兄,三位兄长有礼。”
魏广德听到有人叫他,立马站定,随后看见三位他认识的书生,都是之前认识的,只是不熟,但是还是知道名字,随即马上拱手。
“元述应该还在里面吧,你不等他出来吗?”
说话的是劳堪,九江府城的人,今年23岁,不仅比他大,比他表哥和曾元述都要大一些。
“曾兄那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我这有点口渴,身上又忘记带钱了,所以打算回客栈去先休息一会儿,等晚点再过来。”
魏广德笑着答道。
“哦,吴栋没过来,看来你出来的比较早了。”
劳堪笑笑,随即吩咐书童去前面买点水果来,又对魏广德说道:“这次考得不错吧,听说你习惯性提前交卷,早上我还听到吴栋喊你多多检查来着。”
看到杨标、邹善都在一边笑,魏广德立马说道:“三个哥哥就别取笑我了,这科的考题也就那样,做是做出来了,好不好那也是考官说了好才算。”
“看天色,估计还有一个时辰就都该出来了,我们就在一边等等吧。”
杨标这个时候开口说道,他是清江人,属于临江府,是前两天在桃林那会儿认识的。
不过也不知道是第几次来南昌考院试了,似乎和曾元述、劳堪都熟悉。
其实这三个人都是前些天认识的,劳堪虽说是德化人,可是他也是魏广德的前辈,因为人家早几年就已经是童生了,只不过和曾元述差不多,考了几次院试都没有过。
所以魏广德前俩月在九江府逗留的时候,可没见过他,朱世隆邀请的不是应届童生,就是秀才,也许他也和本地的童生们熟悉,只不过在那个时候,肯定不可能把九江府城的所有读书人都喊来。
旁边的杨标也是,只不过他是吉安府安福县人。
生在吉安府的和生在南昌的差不多,竞争那是异常激烈,本地考员都太厉害了,院试考几次都正常,非常讲运气。
虽然外省的都说江西考生厉害,但是本地人都知道,厉害的还是吉安和南昌的考生。
当然,这么说的原因其实还有一层,那就是嘉靖朝到现在已经三十一年了,连续两任内阁首辅都被江西人拿下,自然给人一种江西学子厉害的感觉。
从前任首辅夏言,到现任首辅严嵩,好吧,外省人怎么看这两位,魏广德这会儿也不清楚,他只知道后世对严嵩颇多看轻,毕竟是公认的贪官,还特别有名那种,几乎是和南宋秦桧齐名的人物。
在贡院门外寻了处地方,几个人就那么站着在一边等。
好在劳堪带来的书童买回来不少水果,几个人随意说笑几句。
等到吴栋带着曾元睿过来的时候,魏广德这边已经站了二十来个考生了,都是相互熟识的,而更多熟识的同窗还在里面考试呢。
天色渐晚的时候,贡院大门里面又传出钟响,随着贡院大门的打开,学子们这会儿才从贡院内蜂拥而出。
果然,曾元述一直等到考试结束才出来。
正场考试结束了,大家其实都是松了口气,只需要等上几日,院试榜单张贴出来,就知道结果了。
而在此之前,当然就是要喂饱自己的五脏庙。
此时这会人已经膨胀到五十多人,呼啦啦走过贡院街,跨过状元桥,就近寻了处酒肆,开了六桌才坐下。
之后几日,魏广德和曾元述都是无事一身轻,已经考过了,中不中都在考官笔下,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几个人就在南昌城和周边游玩一圈。
对于魏广德和曾元睿来说,都是第一次来南昌,自然是瞪大眼睛好好看看这府城,这可是江西的政治中心。
一晃几天就过去,这天魏广德起床下楼,正坐在饭桌上吃着早饭,和吴栋、曾元述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刚考试结束那几天,是真的完全没有考虑院试中还是不中。
可是几天时间过去了,眼看着第一场考试的结果就要出来了,心思没来由的还是会往那边跑,开始有点患得患失起来。
好在院试结束后那两天,南昌城和周边的景点他们就已经去看过了,滕王阁看水,佑民寺上香。
其实这两天,曾元述也和魏广德差不多,都有点心不在焉的,索性这两日他们都干脆呆在客栈里,也懒得出去走了。
“这几日也没人来邀请咱们去赴宴了,怕是都在等着贡院那边的消息。”
吴栋自然知道这个时候曾元述和魏广德的状态是怎么回事,自然也就不会去提那边,都是过来人,不过曾元睿年纪小,自然就没有注意到这点,看着三个兄长都很沉闷,不知怎么嘴上就嘟囔了这么一句。
“快发榜了吧。”
曾元述随口就接了句。
“就这两天的事儿了,不用急,这科你必过。”
吴栋急忙接话道,同时也安慰安慰自己这个好兄弟。
“希望如此。”
曾元述轻笑着摇摇头。
当初走出贡院的时候,他还是信心满满的。
可是这几天下来,或许是因为结束了考试心情放松下来,这才又重新审视自己的答卷,总感觉这不好那不对的,陷入自我怀疑当中了。
或许,参加院试的考生中也就魏广德才没有这样的心态。
老早就准备好了文章,在他看来,该改的都改了,只要没有记错,那就这样了。
香也烧了,庙也拜了,坐等结果就好。
看了眼客栈外面的街道,街上来往的没见到一个学子,想来现在都窝在住的客栈里等消息吧,也没心思出来逛街。
就在这个时候,从门外跑进一个书童,这人魏广德认识,是二楼一个考生的书童,看他着急忙慌的进了客栈,咚咚咚踩着楼梯就往楼上跑。
“榜单出来了?”
曾元述看到这幅画面,没来由的冒出一句。
第100章要不要考进士
“还是来晚了,都这么多人堵这里了。”
等魏广德他们确认消息,贡院那边真的发榜了,急急忙忙往贡院赶,不过这会儿贡院街上已经人满为患,大多都是书生打扮的考生已经站了大半条街,最关键的当然就是贡院大门那里已经是水泄不通。
他们来南昌,可没带孔武有力的家丁,这会儿要说硬挤也是能挤进去,可那就有点有辱斯文了。
只能顺着人流慢慢往里走,还要不时左右抱拳行礼。
好吧,读书人太多,认识的也不少。
已经有看完榜单的学子出来了,都是垂头丧气的,还有个头发胡子全白的老翁被人搀扶着往外走,一边走一边抹着眼泪,不用问就知道,肯定是又落了孙山。
慢慢的,他们终于靠近了贡院大门,大门两侧的照壁周围围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