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6节

  这个时候,看着家里人都在,魏老爹才开始讲述他们这次出去的经历。

  “我们连夜出发到了千户所,就被带到码头上等船,下午船到了就直接出发。”

  魏老爹又喝了口酒才说道。

  “这么简单,我不是听说,出去打仗要发开拔银,之前的军饷也要发下来。”

  魏文才听到这里,忽然插口说道。

  “你听李二他们说的吧,是有这么个规矩。”

  魏老爹点点头,“当时说了,银子在应天府,到了就发,还要补充兵器铠甲,咱们南兵披甲比边军少多了,说了是要了应天兵器局补充,到时候银子也补上。”

  “那后来发没有?”

  魏文才这会儿听到银子,自然就来了精神。

  魏老爹这会儿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叹口气,抬头四十五度望着房顶,好半天才开口说道:“知道为什么这次出征搞的这么匆忙?

  我也是到船上才知道的,南京兵部来了人,几乎可以说是押着指挥使大人上的船,根本就不给我们半点耽搁的时间。

  上了船,听到大舅哥说这个事儿,当时就把我吓尿了,你们别笑啊。”

  魏老爹说道这里,除了他自己,一屋子人都笑的合不拢嘴。

  “这有什么好笑的,就这消息,我都没敢跟下面的人说。上面催得这么急,你们就可以想象北京那边打成什么样了?”

  说到这里,魏老爹又是一阵摇头。

  “后来呢?我哥吓尿没有?”

  魏吴氏这个时候听到他哥哥的消息,马上也开起玩笑来。

  “他之前已经吓尿了,到那会儿已经没有尿意了。”

  魏老爹这个时候也开起玩笑的语气继续说道,“后来过了应天,也没说补充甲胄兵器和发银子的事儿,有几船兵就在那里闹起来了,都被弹压下来了。

  知道不?这次走水路,晚上都没停船,抹黑往前走的,也把我们吓得够呛。

  还好,到了镇江才上岸修整下,在那里发了银子,也补充了些兵器,说好的铠甲,我是一件都没看到。”

  “发了多少银子?”

  魏文才又抢着问道。

  “五百两。”

  魏老爹伸出一个巴掌说道。

  “就这么点?”

  魏文才听到才发五百两银子,马上就放高了音量说道,自然是嫌少的。

  “怎么着,还嫌少了啊。”

  对大儿子的话,魏老爹自然不爱听。

  “我这五百两,还是所有百户所里拿的最多的了,因为我这卫所出的人可都是青壮。

  那些兵部的老爷们也贼的很,就在镇江码头那里现场检点,后军千户所那边还被责打了几个百户。

  要不是这次出动,我都没想到,卫所被他们糟蹋成什么样了。

  后军和左军那边,有几个卫所人逃的太多了,都把十三四岁的娃子和五六十的老头都拉上船,唉……”

  “那些人拉去干嘛?不是送死吗?”

  魏吴氏这会儿也皱起眉来。

  明朝这个时代,人均寿命比较低,工作生活也很是劳累,基本是人快到五十就已经没啥劳力了,六十岁还上战场就真和送死没什么区别。

  “按说我们九江卫,满员可是五千多人啊,就这样,上船也只有三千多点,青壮也就两千多,员额的一半都不到。”

  说到这里,魏老爹才看着大儿子,“像这次的事儿,你要记住了,下面那些军户啊,其实要求也不多,只要有口吃的就行。

  稍微少拿点,他们就能活下来,像遇到这次的事儿,就算到了战场上,保命的几率也大点不是,至少你手底下还有人呐。”

  魏文才点点头,也理解这些年为什么每年魏老爹都要给一些军户粮食,那些粮食至少能保住他们不饿死。

  而对他们来说,给出去的这点,不过就是少赚些银子而已。

  不过到这个时候,魏老爹也是撇撇嘴,又看向魏广德,语重心长的说道:“广德啊,你哥是废了,当初孙夫子还说他聪明,有机会考到功名的,哎.”

  “爹,好好的,怎么说到这儿了。”

  魏广德一头雾水,不清楚魏老爹怎么忽然把话头引到自己这儿来了,自己哥怎么就废了,好好的。

  “知道我领着五百两银子,签字画押是多少吗?”

  魏老爹也没耽搁,直接就说道:“条子上打的银子是一千二百两,可是到手只有五百两,还有战甲五十套,我是一件都没看到。”

  “啥?那七百了银子,就被他们给吃了?”

  魏文才这会儿惊讶的说道,以往都是能拿到五成,按说也应该给六百两银子才对,“战甲也被他们吃了?”

  “你以为呢?要不我为什么指望你们当初能出人头地,考个功名回来”

  魏老爹悠悠说道。

第11章亲事

  听到自家老爷子说,打一千二百两的条子,就拿到五百两,魏文才惊讶的说道:“啥?那七百了银子,就被他们给吃了?

  这可是买命银子,也能拿走这么多。

  以往饷银也都是能拿到五成,按说也应该给六百两银子才对。

  还有战甲,也被他们吃了?”

  “你以为呢?要不我为什么指望你们当初能出人头地,考个功名回来,还是要做文官才行啊。”

  魏老爹悠悠说道:“在镇江,指挥使大人,三品武官都要给南京兵部郎中行大礼,一个五品官而已。

  当初听人说起,还以为是以讹传讹,没想到是真的。

  就是六品的主事,都能给指挥使大人甩脸子,武将是真的一点脸面都没有了。”

  “说的好像你经常见到指挥使大人一样,你说说,以前你见过咱九江卫的指挥使大人吗?”

  魏吴氏这会儿好像故意给魏老爹拆台,直接就说出来道。

  “是是是,咱级别低,以前没见到过。”

  魏老爹也不想和老婆扯这些,随口就敷衍几句。

  “对了,银子呢?”

  魏文才这会儿也发觉不对,好像没抓住重点,那五百两银子才是最重要的。

  “你以为这笔银子我能一个人吃了?”

  魏老爹白了儿子一眼,“当时不是不知道会不会北上打仗吗?为了安定军心,我给每人发了二两银子,又给你李叔他们分了一百两,我这儿还剩二百两。

  听你舅舅说,估计今年的兵饷是不会再给了,就算有,八成也会被上面扣掉。”

  “这算什么事儿,开拔银子变成了饷银。”

  魏文才听到还有这一节,立马就不爽了。

  “行了,算不错了,你出去问问,下面的人,他们愿意要银子还是去打仗。”

  魏老爹没好气的说道,不过随即又立马变了脸色看着魏广德,“儿呐,你看看,那些文官,啥都不做,就把银子挣了,你自己好好想想。

  要不是这次运气,你想想,拼死拼活赚的那点银子,还没人家拿得多,你心里服不服?”

  话说到这里,魏老爹也没等魏广德接话就自顾自的说道:“只要你考取功名,那怕就是考个秀才,到你哥俩分家的时候,爹爹也给你置办几十亩田地。

  可要是你没考到功名,那你就只能留在百户所里,给你哥打下手了,当个大头兵,最多做到总旗,这还得看你表现。”

  魏广德闻言微微点头,他到不是觉得那几十亩地有多好。

  其实穿过来以后,他也想过了,留在军队里,肯定是没出头之日的。

  要想出头,那就只能拿命去博,风险太大划不来。

  以前的小魏广德也是吃不了这个苦,所以都是在一边看着他哥和那些家丁一起练习武艺。

  当然,小魏广德也不是什么都不练,百户所里有两匹马,都是老了的战马,不经用了,才调配到他们这里。

  之前,小魏广德也常和他哥一人一匹马骑出去转转。

  但是马力不行了,所以没法疾跑,魏广德感觉自己的骑术估计也只能是一般,算不得好。

  而且啊,他也没学过马上交战的本事儿,地上的都没练呢。

  其实在那个时候,小魏广德想的是骑马好玩,根本就不是去练什么骑术的。

  考功名,这也是现在魏广德唯一的出路了。

  要是前世的自己,魏广德肯定是不敢去想的,应该会心甘情愿的选择给他哥打个下手。

  但是继承了这具身体后,魏广德发现前身记忆力真不是盖的,孙老夫子讲的那些学问,还有那些复杂的文章,他看上几遍就能背下来,当然要想流利就再多看两遍就行了。

  有了这么好的记忆力,他才在放弃造反打算后选择主攻科举之路。

  跪就跪吧,这个时代都这样,皇帝都要给黄天厚土下跪,还要跪父母祖宗。

  要想过的好,那就要当官,要当官那就要学会跪,至少在你没做到大大大官以前。

  不过现在的魏广德,连跪的资格都没有,还只是个蒙生,童子试都没考过,他也不知道考什么。

  看到自己一席话让二儿子陷入思考,知道自己说的话他算是听进去了,魏老爹也不打算继续多说什么,而是把话头又转到大儿子身上,不过这次是对着老婆魏吴氏说的。

  “对了,这次回程的时候,我和大舅哥说了下,请他帮忙在上面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家,我打算把文才的事办了。”

  “谁家的?我哥他有说吗?”

  魏吴氏这会儿来了精神,之前那些话,她就是竖起耳朵听一听就好,也不需要她多说什么。

  但是现在,自家男人说的是儿子的婚事了,那就得她这个当娘的上心才行。

  “大舅哥的意思,大概是两家还比较合适,家里都有适龄女儿,最好的就是指挥佥事李启光家的,能够在指挥使衙门里有人,又说得上话,以后这个位置也就稳当了。”

  魏老爹又摸着胡子说道。

  而这会儿一项比较豪爽的魏文才魏大哥却腼腆起来,脸也红了。

首节 上一节 6/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