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763节

  “善贷,你说说,这高拱是不是真要回来?”

  思绪被打断,魏广德抬头看了眼欧阳一敬,这才点点头,“陛下月前确实询问过内阁阁臣的意见。”

  “那你们就没有反对?现在朝政运行平稳,完全没必要召回高拱才是。”

  欧阳一敬一听说皇帝真有此意,顿时就急了。

  “设身处地想想,你觉得我们能反对吗?”

  魏广德面露苦笑说道,随后摆摆手让张吉下去。

  没有吩咐他严守秘密,毕竟虽然消息传开,可毕竟都是小道消息,真正的朝廷大员都没有说过此事,都是下面的小官在瞎传。

  没有官面的消息,各家大员府邸里的下人对此也是讳莫如深,或许不知道,或许知道但不敢说。

  张吉就是这样的人,他知道什么话能在外面说,什么话就不能说。

  等张吉出门后,魏广德才开口道:“这流言倒是有几分道理,就高拱的性格,还真不会轻易放过当初弹劾过他的人。”

  到这会儿,魏广德感觉隐隐有些明白隆庆皇帝把此事拖延这么久的原因了,而不是在他咨询过阁臣后就马上下旨。

  当初那些起哄弹劾高拱的人,不管说他们是因为徐阶的暗中支持,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最起码都是胆子比较大的一些人,敢说话,特别是敢对深受皇帝信任的大臣开炮。

  这些人,不管黑还是白,都是朝廷需要的人。

  想到这里,隆庆皇帝的想法就呼之欲出了。

  “司直兄,可有想过外放地方。”

  魏广德言外之意很明显了,先离开京城,他给安排个地方官继续做着,避一避风头,看高拱回朝后到底如何。

  不管怎么说,江西老乡他都要护着,只要不是通敌叛国的罪。

  “留在官场上,早晚都跑不掉,只要高拱存心不良的话。”

  欧阳一敬确实看得开道。

  “嗯?那你是什么意思?”

  魏广德不解问道。

  “等陛下下旨以后,我就先辞官回乡,到时候还请善待多多照应。”

  欧阳一敬开口道,见魏广德张嘴他又继续说道:“若是无事,将来复起还有赖善待。”

第735章普法

  “等陛下下旨以后,我就先辞官回乡,到时候还请善待多多照应。”

  欧阳一敬开口道,见魏广德张嘴他又继续说道:“若是无事,将来复起还有赖善待周旋一二。”

  “司直兄,这就是你来我这里的目的吗?”

  魏广德一皱眉,有些不悦的问道。

  是的,魏广德觉得欧阳一敬在小看的,觉得他护不住人。

  虽然高拱很的隆庆皇帝信任,可也不代表高拱回到朝堂上就可以为所欲为。

  看到魏广德脸色不善,欧阳一敬也明白魏广德的想法,苦笑道:“善贷,我知道你的想法,可在这事儿上,我不想连累你。

  高拱是什么样的人,伱应该明白,他一定会找机会对弹劾过他的人动手报复。

  高拱和陛下的情分终究比你深,他比你早进裕王府。

  和他碰上,也只会伤了你在陛下那里的情分。

  不若我退让一步,先辞官回乡去,等上几年风平浪静了,再谋求复出。”

  听到欧阳一敬这么说,魏广德的脸色才稍微好看点。

  诚然,他嘴上可以说不怕高拱,毕竟现在不比当年。

  自己还只是翰林院了一个小人物,而高拱已经入仕为官,更是凭借裕王府的威势拉拢了不少人。

  现在的高拱回朝也就是入阁成为阁臣之一,而自己也是内阁阁臣,虽然排名或许暂时会比他高一点,但不会持续太久。

  毕竟,隆庆皇帝相对来说应该更信任高拱。

  毕竟上次徐阶搞出来的事儿,满朝倾拱,看上去似乎显得高拱不得人心,可魏广德心里清楚,这也代表着高拱成为孤臣。

  对于高高在上的那位来说,当然更加喜欢这样的孤臣,因为这意味着他没有机会,对皇权不会构成威胁。

  所以,如果魏广德真的因为保全一些人和高拱怼上,他是占不到多少机会的,只会处于劣势,即便有陈以勤、殷士谵的支持,最多也就是让他们在内阁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可是最终的决策并不是内阁作出,而是要提交到乾清宫,那里才是这个帝国的主宰。

  在隆庆皇帝那里,很大概率会因为皇帝的信任而选择支持高拱,而不是他们。

  内阁,说到底终究只是一个给皇帝提供咨询的机构,不是丞相府。

  君主立宪。

  就在这一瞬间,魏广德第一次产生了限制皇权的想法。

  帝国权利移交内阁,由内阁里阁臣商议着决定帝国命运,皇帝只有拍板的权利。

  “善贷,我说的,你觉得是否可行?”

  就在魏广德又陷入沉思的时候,欧阳一敬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考。

  “既然你主意已定,打算回乡那就做吧,估计陛下短期内还不会下旨意召回高拱,你也可以再想想。

  如果愿意继续为官,你随时可以找我,我可以安排你去南方,比如广东、福建等地为官。”

  虽然心里也比较赞同欧阳一敬的话,可魏广德也没有直接答应下来,而是把先前考虑的让他外放的事儿再次提了提。

  当然,决定权还是在欧阳一敬手里。

  “我已经思考了两天,为了避免你和高拱斗上,我还是先退避一下为好。”

  欧阳一敬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来的,可不是先前表现的那么焦急的样子。

  这一晚,欧阳一敬在魏府里喝醉了,是魏府家丁搀扶着他上的轿子,魏广德只是站在府门口看着小轿远去。

  而就在这一晚,无数的官员也失眠了。

  当初满朝倾拱,有近半的官员上奏弹劾高拱。

  那时候笑的有多得意,此时他们内心就有多惶恐。

  一开始听说高拱要被召回京城,许多人只是本能的感觉不妥,但并未深想。

  可现在不同了,有人提起,终于还是让他们想到了那位的可怕,小肚鸡肠,他们不淡定了。

  回到府里的时候,张吉悄悄在他耳边说了几句,魏广德就有些不耐烦的低语道:“他们怎么还没走?”

  走了几步,思考片刻后才回头对张吉说道:“就说我连日操劳很累,已经睡下了,他们的事儿我已经知道。”

  是的,已经很晚了,可还有人登门拜访魏广德,而这些人不出意外都是在京的官员,平时和他走的比较拢的人。

  魏广德倒也不是卸磨杀驴,用人时朝前,不用人朝后,而是现在就担心高拱会对他们进行报复太过杞人忧天。

  当初弹劾高拱的人那么多,高拱报复的过来吗?

  无非就是对其中出头鸟出出气,或许会狠狠报复一下,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其实也不会有多大的事儿。

  法不责众,任何时代都适用。

  而且,有现在的流言在,高拱对他们出手报复也会慎重很多。

  一个不好,又会激起满朝官员的惶恐和愤慨,再次联合起来弹劾他。

  对于欧阳一敬,是有可能被高拱报复的人之一,因为他是六科里最早表态支持胡应嘉的人,而胡应嘉恰恰是隆庆元年政治风波爆发的导火索。

  在那次斗争里,六科可谓火力全开,对着高拱从上到下喷了个遍。

  这也是魏广德默认欧阳一敬离开朝堂的缘故,而其他的人,即便那时候跟风上了奏疏,其实也不是多大的事儿。

  更何况,魏广德也对此早有准备,那就是安排海瑞去应天。

  等应天府闹起来,高拱和张居正在内阁里再斗起来,短时间内应该是抽不出手对付那些政敌。

  魏广德今晚只见了欧阳一敬,没再去理会其他人,而陈以勤、李春芳等人就没那么好命了。

  一群人进出他们的府邸,只为打探确实的消息,还有就是控诉高拱小人,要他们为他们做主。

  可以说高拱虽然还没有回到京城的,按高拱这个名字带来的威压已经让他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

  回到后院的魏广德并没有如他所说直接休息,而是让张吉派人去南京找徐邦瑞,让他安排家丁每隔几天就把应天府发生的事儿及时报到京城去。

  虽然这样会迟滞一些时间,可现在的通讯条件就是如此,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至少能及时掌握江南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应天巡抚和华亭县那位的动向。

  等张吉离开书房后,魏广德一个人静静坐了一会儿,就在思考这次闹得满城风雨的传言事件。

  越想,魏广德越觉得不简单。

  流言蜚语的影响是什么,他能够猜测出来一二,本着谁受益谁就是主使的观点,魏广德把散布流言的人锁定在当初得罪高拱最狠的一批人头上。

  毫无疑问,张居正被放到第一的位置。

  虽然张居正没有和高拱直接撕破脸,可毕竟他和徐阶的关系摆在那里。

  明摆着自家老师可能遭到高拱的报复,张居正不会无动于衷,派人在京城散布流言就是当有之意。

  这是徐阶的应对手段,魏广德还真没往他身上想,毕竟已经致仕老臣,隔着京城十万八千里。

  就算是他出的主意,也会写信让张居正去做才合适。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到最后,魏广德也只能用不知是从哪部电影还是电视剧里的台词念叨了一句。

  拦不住高拱回京,那是天意如此。

  而现在看来,徐张一派也开始出手保全了,那就坐山观虎斗好了。

  第二日,魏广德进内阁值房不久,就被陈以勤派人请了过去。

  听了陈以勤的叙述,魏广德只觉得好笑,问道:“逸甫兄是向他们拍胸脯答应保全他们了吗?”

  陈以勤找魏广德,说的自然就是流言的事儿,还有就是他那条线上的官员造访府邸寻求庇护的事儿。

  “高肃卿是什么人,善贷又不会不知道。”

  陈以勤话说到这里,就看见值房大门前人影一晃,一道身影已经走了进来。

首节 上一节 763/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