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771节

  “当初还在裕袛时,朕记得就有过让你想办法解决禄米问题,朕登基后也曾提过此事,现在可有章程?”

  既然知道宗室问题很拖累朝廷,隆庆皇帝还是想问问,看魏广德是否有办法解决此事。

  “陛下,宗室的事儿有《皇明祖训》约束,实在很难动,除非陛下有心更改其中规定,比如运行宗室行四业之事,让其能自食其力,朝廷不再发放禄米,否则很难。”

  之前朝廷官员也上了不少的奏疏,都涉及宗室改革,但是除了折色外,大多都被搁置,因为都触及朱元璋定下的政策。

  还有为了平息宗室不满,解决禄米不足,就是从周边各省输粮,总之就是哪里出事就想办法给那里送点禄米了事,无非就是在发放禄米的时候增加折色,用宝钞替换禄米。

  明朝可以改的东西太多了,魏广德有时候都觉得无从下手。

  但知道归知道,这些动作最终都绕不开朱元璋这个坑子孙的货。

第742章战报和小算盘

  魏广德走出乾清宫,一路回到内阁。

  今天和隆庆皇帝交流的时间有点长,耽误了不少功夫,他还要赶紧处理奏疏,不然今天未必能完成工作。

  魏广德迈步走进内阁的时候,就发现内阁里官员们气氛有些不对,许多中书和吏员都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在看到魏广德进来后急忙散开,各自忙碌起来。

  不过就在众人装模作样的时候,有一个中书却直接走到魏广德面前行礼道:“魏阁老,首辅大人那里有请。”

  听到首辅李春芳叫自己,再联想到先前看到的场景,魏广德就知道肯定是出事了,于是开口问道:“发生什么事儿了?”

  “魏阁老,刚刚收到紧急军情,俺答汗率部突袭大同,明军损失惨重。”

  那中书急忙答道。

  听到大同明军吃了败仗,魏广德急忙快步向李春芳值房走去,等进来后看到的就是几个人在那里愁眉不展。

  “回来了?”

  李春芳看到魏广德进门,只是开口说了句,随即就把面前的一封奏疏拿起递了过来。

  魏广德急忙过去,伸手接过,快速打开翻看起来。

  奏疏是宣大总督陈其学所上,上面倒是把整件事完整叙述了一遍。

  “隆庆三年十月初六日,俺答率数万骑入犯大同右卫镇川堡,东西分掠山阴、应州、怀仁、浑源等处。

  俺答将进犯,官军已侦知之,但总兵赵苛提兵远屯,参将方琦不予设备,游击施汝清畏缩不前,不发一矢,任其杀掠,致使俺答如入无人之境,攻陷堡寨九十三所,杀掠男女及创残数千人,掠马畜粮刍以万计。

  其能自保者唯副总兵麻锦、参将麻贵、葛奈三人,其余守备皆战死.”

  看完战报,魏广德就有些愤怒,“今秋兵部发了预警,告示各镇预防秋袭。

  这次俺答部进犯既已被侦知,赵苛为何远屯避战?

  大同的总督、巡抚在干什么?

  为什么没有提前发现不妥.”

  魏广德一连串发问,显然对这份战报所汇报情况是极度不满,任谁也会对大同战事感觉到愤怒。

  “善贷,先坐下说话。”

  李春芳开口说道。

  魏广德强压怒火坐在一张空椅子上,又重新看了下战报,越看越是难受。

  刚组织大阅提振明军士气,回头就被俺答汗率军破关打脸,任谁都不好受。

  这巴掌,打的那是“啪啪”的疼。

  “俺答汗学聪明了,知道抢完就走。”

  再次看完,魏广德不由得恨恨的道。

  是的,俺答汗这次突袭就抢掠了边境几十个堡寨人就跑了,根本不给明军反击的机会。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次被袭的损失,总兵赵苛等人都难逃其罪。

  “兵部那边是什么意思?”

  魏广德又开口问道。

  “先前兵部回了个话,赵苛率部靠向宣府是报备过的,说是协防俺答汗突袭宣府,赵苛的罪还真不好定。”

  身旁的殷士谵开口说道,“倒是参将方琦、游击施汝清等人罪责难逃。”

  “兵部的意思是处罚总兵等人,对畏敌怯战将官治罪。”

  张居正也开口说道。

  “总督陈其学、巡抚李秋也要处罚,他们也是有责任的,特别是陈其学,这次实在是疏忽大意,居然犯下如此大错。”

  陈以勤也是说道。

  虽然说了这么多,但是魏广德还是知道,估计出来方琦、施汝清等被点名的将官外,其他人的处罚都不会太重。

  将官大多就是降级,而总督巡抚应该是被罚俸,这就是大明官场的惯例,至于那些被治罪的倒霉蛋,魏广德也懒得去关心,只会有很少几个被杀头,其他大多都罚戍边。

  这个处罚对他们来说,其实没什么用。

  本来就是边将,而能混到官职的家里也是有关系的,不管罚到什么地方,小日子也会过得很好。

  边镇的将门此时早就已经成形,就麻锦、麻贵这些就能看出,就算其中某人犯错被罚,家族其他人也会帮忙安排。

  “另外让兵部再次告诫各镇,加强防范吧。”

  魏广德忽然道,虽然不知道打了大同以后,俺答汗还会不会攻击其他地方,可魏广德觉得还是多防备一手为好,毕竟虏骑机动性很强。

  从大同把战报送到京城的这几天时间,要是此时俺答汗已经在打延绥、蓟镇甚至辽东他都不会觉得奇怪。

  “兵部已经给其他各镇下了公文,这点倒是不用我们操心。”

  张居正开口说道,“不过我有个想法,那就是这次俺答汗出兵来去匆匆,这其中会不会有其他心思?”

  “其他心思?”

  魏广德疑惑问道,“什么意思?”

  “宣府马芳。”

  张居正开口道。

  魏广德先是惊诧,随后有点明白张居正的意思,那就是明军在大同吃了大亏,马芳会不会打着报复的旗号出关进草原偷袭。

  再想到刚才张居正的话,魏广德心里就是一惊。

  “你是说俺答汗回师设下陷阱,等待宣府军出关?”

  “是的,就前几次的情况看,马芳有这种冲动。”

  魏广德和张居正一问一答间,其他人的疑惑也解开了,知道了张居正担忧的原因。

  “让兵部强调下,让宣府军年内不准出关。”

  魏广德觉得张居正的想法貌似也没错,大好的局面,俺答汗说舍弃就舍弃,根本没有趁胜扩大战果的意思,确实让人费解。

  大同军被打,大明还能接受。

  要是宣府有失,那才叫大事儿,虏骑又可以抵达京畿周边威胁京城。

  “那逸甫给兵部写个条子,让他们马上给宣府下文。”

  李春芳知道轻重,立马就对身旁的陈以勤说道。

  “好,我这就去写。”

  说着,陈以勤就起身,直接在李春芳值房里的书案上提笔写了一张条子,然后唤人送往兵部。

  吃了败仗,大家的心情都不是很好,奏疏送进宫里也不知道皇帝会怎么样。

  要知道那位本来就打算召回高拱,在这节骨眼上出这样的事儿,那不是说明在座几人不称职吗?

  心情低落的走出值房,大家都没有了往日轻松的心情,都没说话。

  “对了,听说六部那边,最近许多人在私下议论厂卫密访部院政事,这个要不要给陛下提一提?”

  没走出多远,张居正忽然开口说道。

  “厂卫不是一直都在部院有人吗?这个有什么好说的?”

  魏广德回头看了眼张居正,有些不解道。

  “以往部院也都对这些厂卫无甚好感,不过撵也撵不走,都是奉皇命办差的,何苦相互为难。”

  殷士谵倒是接话道。

  明朝的厂卫一直都有向在京各衙门派出坐堂校尉的事儿,就是长期在各衙门里值班,明着说是维护平安,实际上就是监视各衙门里官员办差。

  至于他们到底监视什么,又怎么上报,上报了什么内容,官员们虽然好奇但也不好去问。

  这样持续多少年了,以往也有人提过这事儿,不过到了皇帝面前,大多不了了之,所以大家也就习惯了在自己身边有一双眼睛。

  不过张居正忽然提到这事,说部院里有人讨论这事儿,魏广德估计又是有人向老调重弹,奏请陛下撤回厂卫。

  “以往都有科道言官提过这事儿,撤回厂卫,不过根本没用,陛下需要这些人帮忙盯着,那怕t他们什么也不报,也是对下面人的一个警示。

  说实话,我不觉得有什么,只要行得正站得直,又怕什么厂卫。”

  魏广德大义凛然说道。

  “呵呵,也是。”

  张居正只是笑笑。

  对于在京官里的党羽,魏广德他们肯定是不如张居正的,毕竟徐阶做了多年阁臣,门下徒子徒孙可不少。

  之后又做了首辅,提拔了一批人起来,能够影响的官员自然最多,实力也就最强。

  不过相应的,这么多人,总有几个毛手毛脚的办差容易出事儿。

  以往徐阶在朝做首辅,自然可以压下来不少事儿,可现在张居正没有这样的权势,在内阁也处处受到魏广德等人钳制,有时候可就不顶用了。

  这么想下去,下面有人又想到让厂卫撤出部院,方便他们办事自然就可以理解。

  不过这种事连徐阶都不愿意提,张居正掺和什么劲?

  魏广德倒是有些好奇。

  厂卫本来就是皇帝的鹰犬,负责看着他们这些大臣的,你让皇帝撤回厂卫,无异于自断臂膀,估计除了大明的末代皇帝崇祯外,不会有皇帝答应。

  回到自己值房,魏广德就开始处理今天分过来的奏疏。

首节 上一节 771/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