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809节

  “只是奏疏副本到了吏部,听说他对下面堂官说的却是,我侵犯了他的职权,这些事儿应该是由他来上奏,所以直接让吏部把我的奏疏弃之一旁,还要求吏部以后都不用管我的奏疏。”

  “什么?贼子安敢如此。”

  魏广德惊讶的张大了嘴,而殷士谵已经气得起身,摩拳擦掌就要去找高拱理论。

  看到殷士谵要离席,魏广德一把把他抱住。

  “正甫兄,冷静,冷静点。”

  等把殷士谵按回座位后,魏广德才皱眉说道:“我在吏部也有人,可没说此事。”

  魏广德的话让殷士谵也回过神来,也是惊讶道:“我也没听说这事儿,否则早就知道了。”

  “吏部里面有一些变动,外面人不知道。”

  陈以勤这时候脸上没有愤怒之色,只是淡淡的说道。

  魏广德不说话了,最近一段时间里,貌似真没收到吏部那边有消息传来,看来自己原来收纳的那些人,要么已经投靠到高拱那头,要么就是被调整职位边缘化了,不了解内情。

  “你们想过没有,高拱回来,还会继续安稳的做一个内阁阁臣吗?

  你们难道也是,成为阁老就满足了吗?”

  陈以勤这时候发问道。

  “高拱想取代你做次辅,等李春芳退了就可以做首辅。”

  魏广德猜测道。

  “只要我在朝堂上,高拱就算撵走李首辅,首辅之位也落不到他头上,他就会折腾,朝局就会有大波折,朝廷经不起折腾。”

  陈以勤说道。

  “你想回乡养老,把次辅位让出来,这样他就只会把李春芳当做对手?”

  魏广德试探着说道。

  陈以勤这次点点头,“你们在内阁的地位比他低,针对你们,或者说在内阁太过霸道,虽然会拉拢一些官员,但得到更多的还是嫉贤妒能的骂名,就如当初那般。

  所以,只要我把次辅让出来,他就不会再对你们出手,而是把争斗的目标转移到首辅那里。

  只有斗垮首辅,他才能取而代之。”

  “原来如此。”

  魏广德点点头,已经明白陈以勤的顾虑了。

  他坐稳次辅位置,为了打击他,高拱就会不断对他,还有殷士谵和自己使出小动作,因为现在在内阁里,三个人关系很是紧密。

  单纯只是打击陈以勤,势必都会遭到殷士谵和魏广德的联手反击。

  所以他现在只是耍小动作,其实就是让陈以勤知道厉害,选择知难而退。

  若是他继续坚持下来,为了前途,高拱很有可能会对殷士谵和魏广德动手,先剪除陈以勤的臂膀。

  至于先动谁,那就看谁的把柄落到他手里。

  “逸甫兄,我们若联手反击,是否有胜算?”

  魏广德沉默一阵后忽然开口问道。

  他已经在心里想了想,其实早前他就思考过这个问题,那就是他们三个一起,能不能和高拱扳手腕。

  不过思考的结果非常不乐观,隆庆皇帝那里或许最后还是会听高拱的话,虽然不至于对他们降罪。

  所以在魏广德心里,三个人只有绑一块自保才是最好的状态。

  但是今天听陈以勤分析,他明白了,高拱容不下陈以勤,所以不是他们三个人联合对付他,而是高拱想什么时候出手对付他们。

  “你想借刘体乾之事触怒陛下,然后上奏乞归?”

  魏广德又问道。

  陈以勤点点头,“如此是最体面的离开之法,与其被人挤走,还不如自己离开。”

  说道这里,陈以勤看看殷士谵,又看看魏广德,才继续说道:“正甫进裕王府都稍晚,不知道他对陛下的影响之大。

  陛下虽然不至于完全听他的,可许多事儿,大抵是拗不过他的,只要高拱不染指京营。”

  三个人都沉默下来,在高拱回归前,他们还设计想要把高拱的注意力转移到报复徐阶那里,谁能想到人家根本就不打算和徐阶斗,撤换海瑞就是明确的证据。

  这一手用出,他们知道,这是高拱为了缓和与张居正之间的关系,因为此时高拱的打击目标已经转移到陈以勤这里,他要先巩固在内阁的地位。

  至于徐阶那里,他高拱只要还在内阁,想什么时候出手报复都来得及,只要赶在徐阶断气以前出手,就能出了那口恶气。

  政治斗争的本质,其实还是对皇权的影响力,就好像玄幻小说里说的高端战力。

  “明哲保身.”

  魏广德不由得重复了先前陈以勤的话,若是真遭到高拱打击,怕也只有选择退避才是正途。

  现在有次辅陈以勤在内的三人小团体都觉得斗不过高拱,等陈以勤离开后,难道剩下的两个人就斗得过他?

  本来是想商议三个人联名上奏保刘体乾,没想到却是一盆冷水当头浇下。

  魏广德当然不会不顾一切和高拱斗,完全没有意义,做官是为了权势,为了享受,可不是树敌,让自己寝食难安。

  第二天,隆庆皇帝批复户部尚书刘体乾致仕奏疏,夺官。

  他很清楚的向朝堂百官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对忤逆他的臣子,他会用什么手段进行惩罚。

  刘体乾不是退休,而是被罢职,他不能享受驿道,也不能享受官员退休的福利,他只是个因错被罢免的官员。

  同时,乾清宫派出太监到了内阁,丢还了陈以勤昨日的奏疏,并进行了申敕。

  隆庆皇帝没有叫陈以勤去乾清宫,而是派人来内阁处置。

  毫无疑问,这对陈以勤打击很大,完全没有留丝毫情分的样子,这让魏广德不得不怀疑隆庆皇帝似乎也有让高拱坐上次辅之位的意思。

  实际上,现在的高拱就算没有次辅位,单单是阁臣加实授吏部尚书,在朝廷的影响力都大于首辅李春芳。

  至于之后给事中光懋、御史凌琯等上奏,请求皇帝收回成命的奏疏,也都遭到乾清宫太监的当面申敕。

  魏广德知道,这其实是隆庆皇帝在隐隐暗示,就是要陈以勤致仕。

第775章败胡堡外

  刘体乾被夺官,虽然朝野议论汹汹,但是在陈以勤、光懋、凌琯等人遭到申敕后,也就没有后续了。

  没看到皇帝连陈以勤的情面都不给,继续上奏此事只会徒惹皇帝不喜。

  所谓仕途要想升迁,首先你得让你的领导满意,领导对你印象不好,就算你能力出众也没用。

  后世段子“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其实就是把官场升降写的入木三分,非常的形象。

  在朝为官的,哪个不想进步?

  混吃等死的早就谋求南调南京,用京城的官职换取去南京的品级升迁。

  权利小了,但品级上来了,外水少了,可退休后的福利也多了。

  而对户部尚书职位的竞争,也和魏广德预料的不同,不管是他这边还是殷士谵,亦或者张居正,都没有想要推荐的人选。

  因为内阁之前的争议,消息已经扩散到外朝,所以高拱为了避嫌,这次也不打算推荐。

  毕竟就现在的财政,户部尚书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到处都缺钱,坐上这个位置,就意味着所有的矛盾都会汇聚到这点上,根本没法摆脱。

  而李春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一副与世无争的架式。

  李春芳已经很久没有参与到朝廷官职的瓜分了,这次也不例外。

  皇帝还在等内阁举荐人,而内阁诸人却都不想举荐,结果就这样耗起来。

  不过户部不可能一直没有尚书,接下来就只好是户部左侍郎张守直临时充任户部堂官,暂时接掌了户部大印。

  毕竟户部掌握天下钱粮,每日需要处理的文书也是不少,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如果因为没有尚书人选,户部就停摆,那整个朝廷怕是都瘫痪了。

  做什么不要银子?

  紫禁城,乾清宫。

  “户部尚书职位一直空悬,你们内阁讨论这么久,难道还没有个名单报上来吗?”

  隆庆皇帝坐在御座上,看着下方几位阁臣,语气很不好的说道。

  内阁几次讨论的结果,其实他也通过內侍听说了一些,可这也是他没有想到的,居然对二品尚书高位,满朝文武会没有人跃跃欲试,而是都选择了后退。

  特别是内阁几位阁臣,连个最起码推荐的人都没有。

  原本,还想用户部尚书位置进行平衡的他也有些坐蜡,不知该如何是好。

  首辅李春芳侧头看了眼身后的人,貌似都没人愿意出列说话,他也不可能一直保持沉默,只好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户部乃掌管天下钱粮资财,需要的是善理财之人。

  而当今朝野有此能力者乏善可陈,臣等这些日子也为此煞费苦心,只是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才。

  辜负陛下托付了,是臣等的过失。”

  以前,这个位置是严嵩出来缓和,之后是徐阶,现在轮到他李春芳,他也只能学着用前辈们的办法,先自承失职,以退为进。

  魏广德在后面听到李春芳这么说,只是低头翻个白眼,一套太极拳打下来,结果什么也没有,说了等于没说。

  其实,内阁议论也不是没有人,而是被提出来,大家都反对。

  提出人选的是高拱,他举荐的是刚回朝的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因为他在隆庆元年时曾短暂担任过户部尚书。

  好吧,在高拱口中,葛守礼是有户部尚书经验的,这样的人平调到户部,可以很快上手。

  可是这样的解释,当然不能得到魏广德的认同。

  须知,当初葛守礼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和下属的关系被推下台的。

  还有是否有理财能力先不说,就他临退休前还强推停罢一条鞭法,光是这个就不能让魏广德支持。

  和他抱有同样看法的还有张居正,因为魏广德的表态,自然殷士谵和陈以勤也选择了支持他们。

  一下子,内阁除了一贯是最后表态的首辅李春芳外,其他人除了高拱全部反对,自然也就没法继续讨论下去了。

  另外一个让魏广德不得不说话的原因就是,都察院在他心中的地位可远远超过户部。

  户部对朝廷很重要,可都察院对他魏广德更重要。

  没了葛守礼,高拱一定会再次把触手伸向那里,而他却想不到合适的继任者。

首节 上一节 809/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