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829节
不过他仔细观察了鲍崇德言行,看上去也不似作假。
实际上,为了准备这次出行,在鲍崇德没有领到命令前,王崇古就已经开始做了准备。
在他和方逢时定下三策后,就已经把几个人选派到了把汉那吉身旁,让他们能够和他接触,这样才能知道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
于是,这次鲍崇德所讲把汉那吉在大明的生活过程,全部都是按照他亲眼所见来说。
虽然到了后面,他的讲述不时被俺答汗打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他只回答知道的,而对没有看到的则是直言“不清楚”。
等鲍崇德说完把汉那吉这段时间的生活情况后,俺答汗虽然心中依旧有些许怀疑,但确实从鲍崇德的话里找不出值得怀疑的地方,也就有些信了。
“那你们王总督打算什么时候把我孙子送回?”
等鲍崇德介绍完情况后,俺答汗就直接了当的问道。
“回禀阿勒坦汗,王子是自愿来到大明,所以王子的去留不是王总督可以做主的,而得看他自己的本意,还有本国皇帝陛下的意思。”
鲍崇德开口解释道。
到了现在这个层次,把汉那吉就算想走,在没有皇帝旨意的情况下,王崇古都不可能放任他离开。
“如何让明国皇帝同意他回到草原?”
俺答汗不是傻子,知道这是明国人想要提条件,于是索性放开来谈。
虽然鲍崇德说孙子在明国过的很好,可俺答汗却不会相信这些鬼话。
就算现在是真的,但那也是在把汉那吉还有价值的情况下才会如此,若是以后失去价值.
第792章鲍崇德的惊诧
“如何让明国皇帝同意他回到草原?”
俺答汗不是傻子,知道这是明国人想要提条件,于是索性放开来谈。
“大汗,就两边当下的关系,实际上很难让我国皇帝陛下同意放还把汉那吉王子。”
鲍崇德没有直接说王崇古交代的那些条件,而是先说起两边的关系还是敌对状态。
当然,目的也是想看看俺答汗是否有缓和的想法。
若是没有,那自己的任务几乎就可以说没法完成,因为所谓用赵全等叛贼交换把汉那吉并不是王总督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要让俺答汗封贡。
如果做不到,那大明就直接绝了谈下去的必要,直接等到俺答汗死了再出手。
而俺答汗在听到鲍崇德这么说后,只是看了眼他,良久无言。
其实草原上物产富饶,是蒙古人最合适的栖息之地。
只是近些年来,这里的气候愈发寒冷,冬天的时间越来越长,这让他们储存的过冬食物变得紧张起来。
前些年,已经因为冬季雪灾和食物储备不足死了好些人。
这样的情况其实不是这几年才这样,而是已经持续数十年。
俺答汗都不知道是否是上天在给他警示,让他换个栖息地。
也是因为蒙古人现在面对的灾难,所以他一度迫切的想要和南方的大明帝国和解,从大明获得粮食,帮助部下生存。
但是他多次努力都是无果,明国皇帝坚持不愿意和他们和解,不愿意向草原输送粮食和茶叶,这让他万分恼火。
既然不能交换,自然就只能自己去拿。
俺答汗是成吉思汗的十七世孙,苗红根正的“黄金家族”后裔,他生平最大的梦想就是重新统一蒙古各部,重现昔日蒙古帝国的辉煌。
不过在他掌权以后,他面临的最大问题却是部族的生存难题,面对部族内各种商品都严重短缺的现实,他想和大明和解,从大明得到物资。
就好像大明的皇帝嘉靖一样,他也曾经把希望寄托在神佛上,可是神佛却不能给他解决他需要的商品,让部族安稳度过冬日,而只能是瑟瑟发抖,凄凉度日。
在蒙古帝国第四位大汗蒙哥执政时期,佛教开始传入蒙古。
蒙哥死后,他的弟弟忽必烈自立为汗,并拜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为国师。
自此,佛教才在蒙古人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对于大部分普通蒙古民众来说,他们还是更加信奉萨满教,佛教虽然得到了少数蒙古贵族的支持,但并没有获得普及。
不过在俺答汗眼中,萨满教也好,佛教也罢,只有能帮他解决问题才是好的教派。
而萨满教不能帮他,他就选择藏传佛教。
虽然蒙古人在统治中原的时候也接触过道教,但是道教只得到少量贵族的信奉,退到长城外后,他们的接触也就断了。
虽然佛教也没能帮助他解决生存问题,但和佛教的接触中他还是发现了佛教比萨满教强的地方。
蒙古人普遍信仰的萨满教太过原始,没有组织,缺乏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而佛教礼仪盛大、组织复杂,佛经中浩瀚的经典又能起到感化众生的目的,非常有利于传播和凝聚人心。
信奉佛教虽然没能解决商品短缺的问题,但是毕竟让民众心情都稳定下来。
实际上,这也算解决了俺答汗因为商品短缺导致部族人心不稳的困境。
俺答汗思考了很多,但是在理想和现实面前,他还是选择了解决现实问题,那就是部族的生存难题。
“如果缓和两国关系,是否就可以让你们的皇帝答应让我孙子回来?”
俺答汗收回思绪,看着鲍崇德开口问道。
“如果关系缓和,皇帝陛下应该不会阻止王子归国在大汗面前敬孝,毕竟我大明以孝治天下。”
鲍崇德开口说道。
天地良心,这些话那里是他这个武夫能说出来的,都是出关前被王崇古逼着跟几个夫子学的这种话。
虽然他自小长大的环境也让他知道,儿孙应该对长辈好,但这些话他可是真说不出来。
“用你们汉人的话来说,我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你来到这里,到底是要带什么话?”
俺答汗也不想和鲍崇德继续这样云山雾罩的说话,他要知道大明到底开出了什么条件。
若是能达到他心中的底限,一切自然好说,否则
“尊敬的阿勒坦大汗,就这么说吗?”
鲍崇德没有如先前般直接把条件说出来,而是看了眼他四周环侍的侍卫。
“你们先出去,我和明使谈话,不叫你们都别进来。”
俺答汗只是皱皱眉,随即就对周围人吩咐道。
“大汗.”
身旁侍卫急忙焦急的喊道。
可是不等他话说完,俺答汗就摆摆手,示意他们离开。
这里是蒙古人大营,他可不信鲍崇德会借此机会行刺于他。
虽然已经老迈,可他心不老,自我感觉雄风仍在,自信鲍崇德想杀他也没那么容易。
等人都出了帐篷后,鲍崇德朝前走了两步,更加靠近俺答汗。
俺答汗装作不知道的样子,不过放在扶手上的右手也摸到了椅子下方暗藏的刀柄上。
鲍崇德当然没想过要行刺俺答汗,他要真这么做了,不仅差事儿黄了,自己的命也要搭在这里,这可不是他想要的。
走近俺答汗,只是下意识行为。
“大汗,我国总督王大人有三个条件,若是满足,他可代大汗上奏天子,解决两下纷争。”
鲍崇德感觉距离俺答汗已经足够近了,于是压低声音开口说道。
“说。”
三个条件,俺答汗心中冷笑,觉得这些明人是真的异想天开,真以为拿住自己孙子就抓住自己软肋似的。
俺答汗可不是只有把汉那吉一个孙子,虽然因为这孩子长期跟在他身旁,感情很深。
又因为自幼失去了父母,所以也更加让他们两夫妻疼爱。
但是在国家大事上,俺答汗可不会因为一个孙子就向大明做出妥协。
“将在板升的赵全等白莲教头目绑缚送至大同;交还掳掠人口,放其南归;誓永守北边,毋敢为患,请求天子幸封我为王。”
鲍崇德一口气把王崇古交代的话都一股脑说了出来,感觉像是心中大石放下般。
话传到了,虽然少说了一项对蒙古人的优惠政策,可他现在也打算一起抛出去。
两国之间的谈判,怎么着也得有来有回,讨价还价一番,到时候再提出互市。
如果俺答汗一开始对这三项都不答应,后面就算给出互市的条件,估计也不会让他妥协。
“呵呵.哈哈哈.”
俺答汗先是轻笑,随后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看来明人还真以为抓住了他的孙子就可以逼迫他妥协,若是他真的只有这一个孙子的话,或许还会考虑考虑。
“哗啦。”
帐篷门帘一掀,几个脑袋出现在门口往里张望。
俺答汗知道手下是紧张他的安危,随即挥挥手示意无事,门帘这才又放下。
收回手,俺答汗板起脸才说道:“你们王总督可真会打算盘,什么便宜都敢占,他就不怕我派兵日夜袭扰宣大,让他这个总督当不安稳,做不长久,呵呵”
是的,在这一刻,俺答汗已经有了计较,他要给贪心的王崇古一个教训。
正如他所说,只要派兵持续骚扰宣大,他这个官儿就当不长了,因为不管明人怎么防范,总有失误的时刻。
以明人的习惯,只要吃了败仗,王崇古就会受罚。
对俺答汗的威胁,鲍崇德当然不会放在心里,王崇古的官儿和他关系不大,就算换个总督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如果说两个人有关系的话,那就是自己平安回去,王总督就该履行诺言,给自己奖赏,然后就再无其他。
不过话说到这里,鲍崇德也听出来了,俺答汗未必没有和解的意思,主要还是在意条件。
因为先前全都是对大明有利的条件,甚至还让他请封,而对他来说,除了要回孙子就再无其他好处。
好处吗?
“不知阿勒坦大汗对此有什么条件?鄙人这次来,算是我们之间第一次接触,若是大汗有什么条件尽可提出,我一定代为转告我家总督大人。”
鲍崇德开口说道。
事情谈不谈的成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知道俺答汗的条件,然后以回去禀报的名义,就可以平安离开蒙古人大营,回到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