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830节
俺答汗用深邃的目光盯着鲍崇德半晌,这才开口说道:“缓和和大明的关系,也不是不行,但是得先放我孙子回来,做为交换,我会下令,部族里那些奴隶,愿意返回大明的不得阻拦。”
鲍崇德眼角抽了抽,这才说道:“尊敬的阿勒坦汗,那些不是奴隶,是你们强掳的大明百姓,还有就是被白莲教徒裹挟的无知平民。
他们都是我大明天子的子民,所以他们都要回到大明生活。
而那些叛逃的反贼,相信阿勒坦汗也应该明白,他们的身份就是明人,这点不可能改变,也都是要回大明的。”
“那些人不是我们掳来的,是他们自己来的。”
俺答汗马上就回应道。
“他们是反贼,朝廷要抓他们治罪。”
鲍崇德说道:“尊敬的阿勒坦汗,关于板升赵全等人,是总督大人交代的第一件事儿。
其实百姓为了糊口,愿意到草原来耕种,朝廷也不是不允许,但是反贼不行。
而且若只是交出那些反贼和百姓,陛下那里未必能感受到大汗的诚意,所以才建议大汗向天子讨封为王。
这样,不管是陛下还是朝廷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大汗罢兵,缓和两边关系的诚意。
两下关系缓和,王子自然就可以送归大汗帐中。”
“可是,我却没有感到你们有罢兵,缓和关系的诚意。”
俺答汗在鲍崇德说完话后,马上就开口说道。
“大汗如何才觉得我大明有缓和关系的诚意?”
鲍崇德客气的问道。
“准许互市。”
俺答汗直接说出他期待许久的要求,只要互市,蒙古人就只需向大明提供一些驽马,就可以换到他们急需的粮食、盐茶和铁锅等等。
就好像大明一直防备蒙古人一样,蒙古人当然也时刻提防这大明,所以大明真正需要的如战马这样的战略资源,蒙古人也不会轻易拿出来交换。
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而是战马给多了,反而会埋下隐患,哪怕是马驹都不行。
他们能够拿出来交易的,也就是一些差得多的驽马,这些驽马干活,托东西可以,但是要拉出来打仗肯定不行。
鲍崇德心里一惊,忽然感觉他貌似发现了一件不得了的事儿。
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促成明蒙两边罢兵的谈判,仿佛也不是一件不能完成的差事儿。
来之前,他是真没想到此事有可能成功,只是因为被王崇古逼迫,又用升官和发财利诱,他才来的。
想到就是保住命回去交差,混点赏赐就算完了。
可是,俺答汗居然在缓和两国关系的时候,提出了互市的要求。
这算要求吗?
王崇古一开始就打算和蒙古人互市,现在看来他也知道单凭手里的把汉那吉,是很难促成明蒙和解的。
装作很为难的样子,鲍崇德想了想才试探着问道:“尊敬的阿勒坦汗,我是否可以这么理解。
为了两国罢兵和解,边境不再发生战争,大汗同意将板升城内的赵全等反贼交给大明,同时准许明人回国而不加阻拦。
同时,大明会劝解把汉那吉王子,促成他归国。
为此,大汗愿意上奏大明天子,请大明天子封王,永镇北疆,保证不与大明交恶,还请大明天子准许明蒙互市。”
鲍崇德几乎就是把王崇古告诉他的底限一股脑说了出来,这些条件是缺一不可的,来之前王总督就已经给他说的明白。
对于鲍崇德的话,说实话,俺答汗除了对向大明皇帝请封王还有些不愿意,其他的也不是不行。
实际上,就在昨晚,他的夫人一克哈屯因为听说有明国使者前来,所以专门找到他和他说起此事。
无论如何,都先把把汉那吉要回来,至于答应明国人的话,事后反悔就是了。
这不是他这个大汗带头反悔,而是当初他们就被明国皇帝骗过。
当初嘉靖皇帝是准许互市的,但是没持续两年明国就反悔,再次断绝了互市。
同时,一克哈屯还在他面前对赵全等人一通抱怨,指责他们是别有用心。
说什么武力救出把汉那吉,那是在把他逼死
第793章朝廷纷乱
“如此举动,恐反为害,且三十年前无汉人,我亦无所亡失,今有汉人,而亡失甚多,兵主子亦亡去,是为吾祸者汉人也。若将汉人与汉人易把汉,即两家安矣”。
这是一克哈屯昨晚对他所说,此时浮现在俺答汗脑海中。
俺答汗身边的亲属,许多人都对板升城赵全等人不时拾掇着蒙古出兵攻打明国感到不满。
不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眼看着赵全等人在板升城汇聚大量汉人而坐大,他们不去攻打明国,而是只让蒙古出兵。
蒙古出兵,打生打死可都是他们部族的勇士。
看看现在的板升城,里面已经生活了数万汉人,长此以往,草原到底是蒙古人的草原还是板升汉人的草原。
这些道理,俺答汗哪里会不懂,只不过有时候他必须沉默。
不过现在,鲍崇德刚才说出的条件,倒是让他有些心动。
用板升那些汉人叛贼去交换孙子,他当然是愿意的。
至于各部族里那些抓回来的汉人奴隶,其实还不还回去他也不关心,部族里的奴隶可不止有汉人,还有西域其他部族的人。
所以用这么多人交换把汉那吉归来,看似吃亏,但他俺答汗还真不在乎,谁叫把汉那吉身上流淌的是黄金家族的血脉,比这些人高贵无数倍。
但是向大明皇帝封贡,那就是要他向明人皇帝低头,用低头来换取互市,这个交换值不值得?
他倒不担心明人反悔,说实在的,就算他请求封贡后,明人不给互市,他自然也不会承认什么请封的事儿,而且孙子回来了。
损失的,其实就是那些汉人。
不过今天可以放他们回去,明天还可以重新抓回来。
只是,俺答汗还是想再争取一下,不能这么容易就低头。
念及此,俺答汗开口说道:“我是蒙古大汗,明国皇帝是明国皇帝,自然应该平等相交,为何要请封。
其他的条件,本汗都可以考虑,只要你们送回把汉那吉和开放互市。”
“大汗,若是不请封,鄙国皇帝陛下很难答应你们互市的要求,只有大汗承认我大明皇帝陛下天下之主的地位,陛下才会同意互市,给你们提供生存所需要的物资。
说句不好听的,若是大汗不向陛下请封,草原上蒙古人的生死和我陛下有什么关系?
完全没有。
只有请封,蒙古人也就算是我大明天子的臣民,他们生活在草原上,生存需要盐、茶等物资,陛下才会同意提供。”
鲍崇德这会儿快速思索着。
做为生活在这里多年的土著,当然知道蒙古人对明国物资的需求有多迫切。
没看到无数的商队,为了赚钱,大把银子送给边境守将,就只为了放他们进入大草原做生意。
这生意的利润很高,因为蒙古人对这些东西愿意给出高价。
为什么要互市,其实就是为了蒙古能够大批量从大明获得物资。
在那里,价格未必就比商队送到草原的价格便宜,但数量上肯定不是商队可比的。
知道蒙古人的需要,那鲍崇德自然就要无限放大这些物资的重要性,让俺答汗动心。
其实,俺答汗答不答应已经不重要,他已经感觉到自己这趟行程应该很安全,他不会被蒙古人扣下来交换把汉那吉,那就够了。
如果能够成功促成王总督的计策,他回到大明以后,得到的奖赏怕会更多。
所以,鲍崇德这会儿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反而是想要得到更多。
“容本汗考虑考虑。”
俺答汗开口说道。
正如先前鲍崇德所言,蒙古人的生死关他明国皇帝什么事儿?
而且现在主动权并不在他俺答汗手里,而是在明人手中。
可以说,他的软肋全部都在明国人掌握着,如果他不答应刚才鲍崇德提出来的要求,双方无非就是继续维持现状,继续敌对下去。
但是孙子,和他苦苦期待的互市就会变成泡影。
实际上,当初他就有向嘉靖皇帝请封的形式换取互市,只不过那是在庚戌之变以前。
在遭遇到明国皇帝欺骗后,他才彻底死了此心。
而且,战场上的胜利,也让他对明国人产生了轻视。
若不是这些年自己年岁渐长,很多时候都感觉有心无力,他依旧会觉得蒙古人的战力比明国更强。
但是回到现实,这些年明国边军的实力确实有所提高,他已经很难找到机会,随意攻破边墙进行掠夺。
而且,明将马芳还时不时偷袭草原腹地,给他制造麻烦。
鲍崇德被人带下去,找了个单独的帐篷给他们居住。
鲍崇德回到手下身边,大家先前在外面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一言不合就被蒙古人抓起来或者斩杀。
“大人,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离开这里?”
“是啊,在蒙古人地盘上,心总是放不下。”
来到帐篷里,鲍崇德就被手下围住,七嘴八舌说起来。
目的其实也只有一个,想要尽快回去,回到长城内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安全。
“好了,都别担心。”
鲍崇德看了眼手下,开口安抚他们不安的情绪。
“这次我们应该是可以平安回去的,别忘了,总督大人手里可是控制着阿勒坦汗的亲孙子。
真要对我们不利,他就不担心他孙子在大同受苦?”
鲍崇德说道这里就停顿片刻,想了想才继续说道:“这次来,你们也知道目的,总督大人是想和阿勒坦汗讲和的,让他们用板升那边的白莲教徒和那些被他们抓走的汉人交换把汉那吉。
同时还要阿勒坦汗向皇帝封贡,换取互市。
你们应该都知道,鞑子跑过来抢东西抓人,其实就是因为朝廷不跟他们交易,买不到需要的东西,所以就跑来抢。
只要朝廷答应互市,两边再打大仗的可能性就会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