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886节

  至于李春芳和徐阶,还是算了,人都已经致仕,不在朝廷,就算他们反对也没用了,他们已经是过去式。

  张居正。

  这个名字一下子出现在魏广德心头。

  如果说现在能阻碍魏广德推动改革的人,怕也只有这个号称大明第一改革家了。

  回内阁的路上,魏广德就缓慢踱步,一边思考脑袋里不多的记忆。

  张居正是为大明做了许多事儿的,充盈了大明干涸的国库,那具体有哪些?

  记得当初和张居正闲聊的时候,貌似张居正和高拱对一条鞭法都是推崇的。

  严格说来,一条鞭法其实是简化大明朝复杂的赋税,把许多税混在一起征收,老百姓也觉得方便,朝廷也没有吃亏。

  对于地方官府,实际上也是减轻了工作,所以地方上大多支持此法。

  但是靠这个就像充盈国库,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税收就那么多,除非张居正找到增量,否则大明朝国库充盈不了。

  清查田亩?

  一个念头出现在魏广德脑海里,这个是张居正提出的,他这个提议其实风险很大,因为会得罪许多人。

  他自己貌似也知道好歹,这话也就是当初还在裕袛的时候和魏广德、高拱他们聊过,进入朝堂后就只字不提,显然他也不傻,知道一旦提出就是自绝于权贵集团。

  但是,魏广德想不到张居正弄钱的地方,貌似除了田地,张居正就再没其他可以出手的地儿了。

  对了,以前不敢提,那是因为上面有徐阶、李春芳和高拱压着,他提出来,人家顺水推舟采纳,但是黑锅却是让他来背。

  不采纳,他得罪权贵,而这些人则得到权贵的好感。

  这不就是自己把刀柄递到对手手里吗?

  张居正当然不会那么蠢。

  但是张居正改革那会儿,貌似他已经是权侵天下,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为过。

  不知不觉,魏广德已经走到了文华殿外,才猛然间惊醒。

  “应该去宏孝殿祭拜先帝了。”

  魏广德心里想到,他也是这么做的。

  于是转身就往回走,只是不是慈庆宫方向,而是向奉先殿那边走去。

  明朝紫禁城中轴线上,前面是三大殿,后面是乾清宫,做为皇帝居所。

  再往后,就是坤宁宫,这里则一直是皇后的起居之地。

  乾清宫和坤宁宫的东面,就是所谓的东六宫。

  东六宫前面建有神霄殿、宏孝殿和奉先殿。

  奉先殿,顾名思义,是皇室供奉祖先的礼制性建筑,为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

  而神霄殿,是供奉死去太后的道教宫殿。

  两殿之间的宏孝殿,则是皇帝大行后停放梓宫的地方,平时自然没什么人来,只有几个內侍负责洒扫。

  等魏广德祭拜先帝回到内阁的时候,进门就有中书过来躬身道:“魏阁老,首辅大人有请。”

  魏广德闻言点点头,随即就朝着张居正值房走去。

  张居正这里,魏广德也不陌生,以前也时常过来。

  只是这次走进这里,却有很大的变化,因为这里现在已经成为内阁的中心,首辅大人值房。

  看到魏广德过来,张居正的书吏只是恭谨站在一边向他行礼,却没有阻拦要通报的意思。

  魏广德直接就进了屋子,入眼就看到张居正蜡黄着一张脸,这脸色非常难看。

  “首辅大人,你这”

  魏广德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张居正现在的样子,是真不能继续办公了,弄不好直接就死在值房里。

  “嗨,善贷,你总算回来了。”

  看到魏广德进来,张居正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你要是再拖几天,老夫怕是就挺不住了。”

  “叔大兄,你现在的情况.还是先回府休息些时日吧,不是我要夺你权,你现在的样子太吓人了。”

  魏广德快步走到张居正身前,关心的说道。

  虽然他们以后可能是政敌,但是毕竟同僚多年,魏广德第一时间还是更关心对方的身体。

  “你不回来,我哪里敢休息。”

  张居正让魏广德坐在一边说道:‘本来补了高仪高阁老,可没想到高阁老的身体比我还差,这都在床上躺了好些天了,听太医说,怕是难以痊愈。’

  “什么?”

  魏广德大惊失色。

  他一直以为高仪是装病,担心被冯保、张居正报复,所以干脆闭门不出,可是听张居正话里的意思,貌似这位还真病了。

  “不说之前还好好的。”

  魏广德诧异问道。

  “那日病倒在值房后,就一直卧床不起。”

  张居正叹气道,“我叫人去看过,也问了去诊治的太医,都说情况很不好。”

  说到这里,张居正又指指自己,“我这样子你也看到了,是真不能撑下去了,你要是再迟两日,怕是我就该被抬回去了。”

  魏广德一阵默然,谁能想到事态会发展成这个样子。

  隆庆皇帝托孤三臣,一个被驱逐就不说了,两个就接连病倒,还都是撑不下去那种。

  “内阁是真没时间让你休息了,昨日派人给你递条子也是逼不得已。

  这些天,内阁就靠你先撑着了。”

  张居正对魏广德说道。

  “虽然远来,但是走的大运河,也不辛苦,几天还是能撑下去的。

  叔大兄,你还是要先把身子养好才行,要不然善贷可担不起这么重的责任。”

  魏广德开口道。

  就在两人寒暄时,门外忽然有中书跑进屋来,甚至都没有来得及让书吏通报,就这么直愣愣的闯了进来。

  “何事惊慌?”

  魏广德看到那人脸色,当即不悦问道。

  “首辅大人,魏阁老,刚刚高府家人来报丧,说高阁老没了。”

  那中书不敢怠慢,当即把消息说了出来。

  “什么?”

  魏广德和张居正不约而同问出相同的话。

  “高阁老没了。”

  那中书又重复一遍。

  “真真是多事之秋。”

  魏广德叹息一声。

  之前魏广德还觉得匆匆忙忙入阁有些尴尬,因为他和高仪,到底谁该是次辅。

  现在好了,又熬走了一位,他现在是无可争议的大明内阁次辅。

  “高仪那边我去走一趟,内阁这里就托付善贷,我得在家休息两日再回阁上值。”

  张居正这会儿努力起身,对魏广德说道。

  魏广德随即也站起来,对张居正说道:“我送你出去。”

第839章安排

  高仪死了,张居正还病着,还好这时候魏广德回来,倒不会让堂堂大明朝内阁无人。

  现在内阁里的奏疏,全部都被送到魏广德值房里,连续三天魏广德都在紧张的处理这些公务。

  当然,魏广德也不是光埋头苦干,他也在寻思着对朝廷官职进行一番调整。

  要知道,他离开朝堂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许多人的职位也有了变动,虽然不说物是人非,但却是他这边的人被排挤的有些厉害,他需要把自己人重新推起来。

  那时候,魏广德在朝堂的影响力在减弱,高拱乘机就拿下了一些位置。

  现在高拱败北,自然高拱那边的人就要把官职都交出来。

  高拱的离开,可不仅仅是让出一个内阁阁臣的位置,还有吏部尚书也是空悬,现在是吏部左侍郎在代掌部堂大印。

  昨日,张居正就已经在家里给魏广德来了一张条子,就是涉及朝堂尚书位置的打算。

  张居正打算把现任兵部尚书杨博改迁吏部,理由是杨博养病前就是吏部尚书,有吏部执政的经验,调往吏部可以很快把一摊子事儿抓起来。

  而且这两年的吏部,已经被高拱经营成了一言堂,需要杨博这样有威望的老臣去镇住场子。

  高拱当初提拔的那些人,需要慢慢换掉。

  若是其他人,资历和威望不够,张居正担心会出岔子。

  张居正推荐杨博出任吏部尚书,自然就空出一个兵部尚书的位置,他在条子里也询问魏广德的意见,看谁人合适担任这个职务。

  魏广德明白,这其实是张居正和自己在做交易。

  他要吏部,把兵部送给自己。

  只是,一个兵部尚书位置哪里够。

  魏广德离朝这段时间,江西籍官员可是丢掉不少官职。

  比如舒化,因为不满高拱的作为,被外放陕西参政,吴桂芳也被排挤,只好因疾归乡,其他的还有谭纶等人,都是如此。

  魏广德开始慢慢梳理他的人际关系,要把够资格的人都弄到一些重要官职上。

  就算资历不够,就算做不到尚书,那也要做到侍郎或者执政一方。

首节 上一节 886/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