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946节

  魏广德闻言失笑道。

  “自嘉靖四十五年完工新渠后,我就再未去过,没亲眼见到,我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能行。”

  朱衡苦笑道。

  他算是明白了,迦运河能不能行,貌似已经涉及到魏广德和张居正之间私下里一次斗法。

  魏广德不想输给张居正,条件就是迦运河可行。

  否则,以后张居正和魏广德关于朝政,但凡有纷争,今日之事都可能成为张居正攻击魏广德的理由。

  那就是有前车之鉴,你魏广德反对他的意见,但你的办法也行不通,不比他张居正的办法好。

  于是第二日,朱衡就以工部部议上奏,欲前往南直隶,实地查勘迦运河走向。

  奏疏到了内阁,魏广德很快批“可”,随后送入宫中批红。

  小半月后,魏广德又请假一日,前往通州码头接回妻儿。

  魏广德自隆庆六年受急旨赶回京城到现在,夫妻已经一年未见,此番想见自有千言万语难诉思念之情。

  带着俩孩子上了马车回京城,一路讲述近年过往,不知不觉就到了家门口。

  次日回到内阁办差,就收到兵部公文。

  上次戚继光的战报只是讲述战果,并未把整场战事详细汇报,而这次的公文则比较详细,不仅讲述了战斗经过,最后还上奏,朵颜部首领董狐狸率部众二百余人叩关求降,请朝廷定夺如何处置。

  即万历元年春,董狐狸亲率侄子长昂集中朵颜部几乎全部家底,数万部众骚扰蓟镇未果后,在秋高马肥之际,再次由其弟董长秃率部饶边。

  朵颜部先在喜峰口外借口“邀赏”,在周边大肆烧杀抢掠,企图诱明军出塞。

  可他们显然低估了明军战力,戚继光闻讯后立刻出兵,在喜峰口外重创朵颜部前哨。

  一计不成,朵颜部索性重兵攻打董家山要塞,这次戚继光也集中重兵,命令董家山守军主动出击,又让北面榆木要塞守军从后路夹击,硬碰硬的和朵颜骑兵打一场野战。

  明军先以战车阻遏蒙古骑兵,再以火炮轰击,朵颜骑兵在明军炮火下大乱,明军步兵趁势冲锋,骑兵两翼包抄,迅速冲乱了蒙古骑兵军阵。

  朵颜部苦心筹谋的“引出来打”,很快就成了崩溃屠杀,明军一路追杀一百五十多里,不但重创敌人,更活捉了朵颜部首领董长秃。

  董狐狸主动求降,其实也是被明军凶猛的炮火打服了。

  要知道,这次戚继光获得的胜利可是一场硬生生的野战,在蒙古人心里,他们是野战无敌的。

  可是这次他们踢到戚继光这块铁板,直接用车营正面应战,用骑兵追杀的战术,让朵颜部自知和明军交战再无胜算。

  没了交战的底气,自然只能请降一条路。

  不过或许是因为和明人交道打得多的缘故,他们请降的同时也请求恢复封贡。

  之前是战报,自然早送晚送倒是无所谓,可是这次请降和请封,情况就不同了,魏广德当即拿着兵部奏疏就去找了张居正。

  “善贷以为如何?”

  首辅值房,张居正看完奏报后问道。

  “大同都认了,若拒绝所求,难免让蒙古诸部死心,和朝廷死磕到底。”

  魏广德苦笑道。

  张居正知道魏广德的态度和他一样,随即点头道:“那就按朵颜旧例行事。”

第889章辎营

  “善贷以为如何?”

  首辅值房,张居正看完兵部奏报后问道。

  “大同都认了,若拒绝所求,难免让蒙古诸部死心,和朝廷死磕到底。”

  魏广德苦笑道,他虽然对王崇古谈的大同和议有很大的意见,开始这时候也不能把之前朝廷的政策推翻。

  张居正知道魏广德的态度和他一样,随即点头道:“那就按朵颜旧例行事。”

  所谓旧例,自然就是恢复当初明朝给朵颜部的封赐。

  元朝灭亡以后,漠北蒙古分为三部,其中兀良哈部居于西辽河、老哈河一带。

  洪武年间,朱元璋多次出兵北伐,随着纳哈楚被迫投降,蒙古大汗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大败,大兴安岭以的东蒙古诸部彻底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洪武二十二年,兀良哈部的原元辽王、惠宁王、朵颜元帅府相继请求内附,朱元璋遂于其地设置泰宁、朵颜、福余三卫指挥使司,隶属于大宁都司,并册封儿子朱权为宁王,统领诸卫,这便是“朵颜三卫”。

  建文三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为了对抗朝廷军队,朱棣在宁王朱权的支持下,收编了包括“朵颜三卫”在内的大宁军队,而朵颜三卫亦在之后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朱棣夺取天下后,鉴于“朵颜三卫”的战功,多次派人前去招抚赏赐,因而在永乐初年,“朵颜三卫”倒也和明朝度过了一段蜜月期。

  不过,当时“朵颜三卫”中却是以泰宁卫最强,福余卫次之,朵颜卫最弱。

  然而朱棣的册封却以朵颜卫为首,其中的用意自然不用多说。

  此后,朵颜卫在明朝支持下迅速崛起,逐渐吞并其他两卫,故这三卫被合称为“朵颜三卫”,又因朵颜卫主要以兀良哈部为主,因此也称“兀良哈三卫”。

  后来,随着蒙古鞑靼部的崛起,朵颜三卫时常受其侵扰,摄于兵威,遂暗中依附于鞑靼,甚至借助卖马替其打探明朝边境虚实。

  朱棣得知后下诏责问,结果弄巧成拙,部份朵颜三卫部落反而与鞑靼太师阿鲁台结为了儿女亲家,公然对抗明朝。

  为了化解蒙古对边境的威胁,朱棣从永乐八年开始,先后五次亲征漠北,于交战中发现有部分兀良哈人加入鞑靼军,遂再度降诏谴责,但收效甚微。

  于是,在永乐二十年七月第三次北伐班师途中,朱棣直接率军深入屈裂儿河流域,大败朵颜三卫,双方关系决裂。

  朱棣去世以后,鉴于永乐年间朝廷频繁对外出兵导致国力损耗,仁、宣年间明朝开始实行战略收缩,这使得朵颜三卫压力骤减。

  正统年间,瓦剌崛起于蒙古草原,朵颜三卫又被迫依附于瓦剌首领也先,并在也先的驱使下多次侵犯明朝辽东、大同、延安等地,结果不仅多次被明军所败,甚至接连遭遇也先的背刺,处境日益艰难。

  朵颜三卫不堪瓦剌肆虐,试图归附明朝,不仅秘密向明朝提供瓦剌情报,甚至请求屯驻于明朝边境地区,但由于其时叛时附、反复无常,遭到明代宗的拒绝。

  于是,朵颜三卫转而投靠了已经衰弱的鞑靼部,与其首领孛来暗中交往。

  直到也先去世,瓦剌部分崩离析,鞑靼部重新崛起,朵颜三卫的日子才算好过了一些。

  从成化年间开始,朵颜三卫仍然时常与明朝打打停停,其虽多次入关劫掠,却又往往因为天灾饥困,请求明廷恢复马市,以易粮食等物品。

  明朝虽始终未与朵颜三卫中断联系,却也常常因其南下侵扰而以中断交易为惩戒。

  显然,张居正说按照旧例对待朵颜部,其实就是依旧按照卫制册封官员,同时允许互市,并不像当初和俺答汗那样,重新签订什么协议,约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对此,魏广德也不反对。

  毕竟,朵颜部势力不强,但时叛时附、反复无常的作为很遭魏广德嫌弃。

  “也不知道此战过后,朵颜部会老实多久。”

  想到朵颜部这些年的作为,魏广德不由得感叹一句。

  “有戚元敬在蓟镇,你我倒是不用担心。”

  没想到张居正却是信心十足的说道,“我观此文,我明军野战败敌,当重赏,值得大书特书才是。

  不过正如善贷所言,朵颜部小人也,即便这次归降,蓟镇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让兵部知会戚总兵。”

  魏广德点点头,认可了张居正的提议。

  “顺便催催,让他们尽快把报功的奏疏送上来。”

  最后,张居正又提醒道。

  与此同时,蓟镇董家山军堡里,暂时安顿在此的朵颜部首领董狐狸和他的侄子长昂也在密探。

  “叔父,咱们这么进来,职儿还是觉得有些危险。”

  长昂低声对董狐狸说道。

  “放心,明廷不会对我们怎么样,就算他们不接受投降,也会把我们逐出城去,只是可惜长秃就危险了。”

  董狐狸对侄儿董长昂说道。

  “要是明人不放叔叔,我就会草原集合大军来讨人,不行咱们就去找土默特汗或者察哈尔,请他们借兵”

  长昂依旧不死心,小声对董狐狸建议道。

  长昂对大明有血仇,隆庆元年时,其父率朵颜骑兵袭扰大明,被明军火炮击杀,朵颜部首领的位置才落到董狐狸头上。

  “暂时不要轻举妄动,等长秃回来再说,现在土默特人都已经不和明人开战了,也就是察哈尔那边还在和辽东明军交战。

  若是此时我们行事太过急躁,倘若被明廷记恨,发大军围剿,我们怕是连最后的牧场都会丢失。

  现在我们的西面是土默特人,北边是察哈尔,势力都不容小觑。

  当初就是因为他们太过强大,我们才不得不迁徙到明境附近。

  一旦激怒明朝皇帝,我们就没有了放牧的草原,我们朵颜部也就距离土崩瓦解不远了。

  看看泰宁、福余现状,就是不愿意南附,已经被察哈尔彻底吞并。

  还是让察哈尔去激怒大明吧,让大明把怒火发泄到他们头上,我们朵颜部已经承受不起再次遭到明廷打击的后果。”

  董狐狸对侄子说道。

  “可我还是不甘心。”

  长昂愤愤说道。

  “这次作战你没有发现了,明军的车兵和骑兵配合,我们草原骑兵即便是野战,也已经占不到便宜。

  何必让部族的汉子凭白牺牲,还是让察哈尔人去试探明廷的虚实吧。”

  董狐狸被明廷翻译为狐狸,自然也是够狡猾。

  他已经看出现在草原上各方势力,就数他所在的朵颜部最弱。

  当初面对咄咄逼人的察哈尔人,他们不得不选择依附于俺答汗以求自保。

  可现在俺答汗都已经和明廷讲和,剩下他们和察哈尔人继续和明廷交战,殊为不智。

  柿子总要捡软的捏,在他们和察哈尔人之前,朵颜部无疑就是那个最软的柿子。

  真和明廷打起来,闹不好要灭族的。

  “察哈尔人好像也打不过明廷,最近一直都是和女真人联合行动。”

  长昂听到叔父提醒,也稍稍冷静下来。

  现在的朵颜部已经没有太多生存空间,一旦和明廷为敌,还真没有迂回的空间可以躲避明军的攻打。

  朵颜部到现在还能保持独立,就是因为他们始终不愿意和其他部族杂居,避免被人吞并。

  一旦被明军驱赶到土默特或者察哈尔地盘上,他们怕是也保不住自己最后的部众。

首节 上一节 946/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