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947节

  草原上,一向是以强者为尊,大部族吞并小部族。

  “就是让他们打,打的越激烈越好,把明廷的目光吸引到察哈尔人身上。”

  董狐狸冷笑道。

  魏广德出了首辅值房,回到自己屋里,就提笔给兵部写了张条子。

  刚才张居正说起野战,让魏广德也来了兴趣。

  既然戚继光的车营配合骑兵作战可以压制蒙古骑兵,那九边其他军镇也应该可以效仿。

  给兵部的条子,自然就是让各镇派人前往蓟镇,学习仿效戚继光练兵之法,组建独立的车营和骑兵营建制。

  以后出关进入大草原的明军,就以车营和骑兵营为骨干,保证即便野战也能占到上风。

  在魏广德看来,只有逐渐训练出一支强大的明军部队,才能逐渐削弱现在将官们打仗所依仗的家丁队伍。

  将官豢养家丁,其实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手里有一支尖刀部队,可以冲得上去。

  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还是因为明军战力的下滑。

  如果明军战力恢复,将官们自然也不需要大量豢养家丁。

  戚继光练的兵是募兵,拿朝廷的军饷和奖赏,和那些家丁可不是一回事儿。

  既然这样的兵能打胜仗,那就把这一套推开,推广到九边各军镇去,那些将官也就没有必要继续掏大把银子豢养家丁,也就是养点亲兵护卫就够了。

  只不过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不是短时期内能完成的,必然需要十数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让那些边镇军将自己想明白其中道理。

  要知道,威胁大明的蒙古部族主力俺答汗已经和大明议和。

  边境虽偶有战事,但主要还是马贼肆掠所致,并不是两边要重燃战火。

  那些将官再养上几年家丁,就会发现他们豢养的私兵其实已经没有用武之地,自然就会考虑将其解散,从而把注意力转移到新式步营、车营和骑营上。

  不过此战最开心的,莫过于戚继光重创朵颜部,在魏广德看来,最近两三年里,朵颜部应该是不敢再和大明为敌才是。

  有了这层保障,魏广德调戚继光大军进入辽东作战就更有底气了。

  只是之前谭纶的提醒还言犹在耳,蓟镇大军进入辽东后,不仅要面对女真敌人,还要防备来自友军辽东军的掣肘,这才是魏广德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难题。

  指挥上问题不大,届时以兵部派出一名侍郎坐镇即可,统御全军作战,不担心蓟镇军受到针对。

  只是蓟镇军马的后勤,才是辽东军最有可能拖后腿的地方。

  戚继光训练的军队,大量使用火器,是冷兵器和热兵器混杂的一支部队,对后勤辎重的要求极高。

  “看来,回头还得找谭纶商量下,看能不能解决辎重问题。”

  魏广德嘴里不由得念叨一句,干脆就晚上过去转转好了。

  现在朱衡离京,在京城的江西籍高官少了个,魏广德平时的走动自然就灵活多了。

  当晚,魏广德在家里吃过晚饭后,就和夫人说了声,自己坐着轿子前往谭纶府邸。

  在谭府相见,闲聊一阵后,魏广德就把此事说了出来。

  调戚继光北上辽东参与对女真的犁庭扫穴是两人早就商量过的,听到魏广德担心辽东军掣肘,谭纶并不奇怪,这还是他提醒的。

  但是在听到魏广德提出想办法解决蓟镇大军在辽东的后勤时,谭纶却是瞪大眼睛,有些惊讶的看着魏广德。

  “怎么了?难道我的担忧不对?”

  魏广德有些奇怪的问道。

  “不不不。”

  谭纶急忙摆手道,“你所思倒是和元敬一样,他也有此想法。”

  谁知,谭纶却是答道。

  “你把北上辽东之事和元敬说了?”

  魏广德疑惑问道。

  “没有。”

  谭纶摆手失笑道:“此次出关追击朵颜部,大军奔袭百余里,元敬回来就深感大军后勤不足之困,有意在现有步、车、营三军之基础上,新编辎营,用来解决大军后勤辎重运输的难题。”

  “辎营?”

  魏广德闻言有些疑惑。

  明朝军制有战兵和辅兵,每遇战事,战兵当然是出动的第一支部队,之后就会抽调剩余军卒组成辎重兵,筹集粮草随战兵之后出发。

  若是准备充足,战兵和辎兵当然可以同行,但若遇突发战事,往往就是战兵出动两三日后,辎兵才装上粮草往前追。

  在明军军制中,军队一日行军规定是四十里,两日就是八十里,也就是辎兵出动的时候,已经和战兵相距八十里。

  和草原骑兵作战,蒙古人可是很会专打明军辎兵队伍的。

  而明军出兵,标准是携带三日口粮,由此可见,只要辎兵遭到敌人阻截,很容易就导致前方战兵出现粮草断绝的情况,只能饥肠辘辘和敌人作战。

  “他要怎么建辎营?”

  魏广德好奇问道。

  “我也正在发愁这个事儿。”

  谭纶苦笑道,“他一开口就找我要三千匹骡马,我上哪儿给他找去。”

  魏广德闻言也是咂舌,不过他更感兴趣的是戚继光的辎营到底打算怎么个配置。

第890章蓟镇军

  “他要怎么建辎营?”

  魏广德好奇问道。

  “我也正在发愁这个事儿。”

  谭纶苦笑道,“他一开口就找我要三千匹骡马,我上哪儿给他找去。”

  魏广德闻言也是咂舌,不过他更感兴趣的是戚继光的辎营到底打算怎么个配置。

  “他这个辎营,其实就是缩小版的车营,依旧是偏厢车布置,只是因为车上装载大量粮草弹药,所以单车需要八匹挽马,八匹啊,可比车营费多了。

  而且,他的辎重车每车也要配备两尊佛朗机炮和六枝鸟铳,完全就是战车的放大版。

  据他的奏报,辎重营出发往前线运输辎重,还要加,每车配步营一队,完全就是把辎重营当做战车营来用。

  对了,他也说了,战场如果需要,可以直接把辎重营编入战车营作战,增加营盘的宽度。

  为了那两个战车营,蓟镇和兵部已经把武库搬空了,现在还要建三个辎重营.”

  谭纶很是苦恼的说道。

  不过魏广德没有去管谭纶的表情,而是对此很有兴趣的样子,还在思索戚继光辎重营建成后是个什么样子。

  戚继光的战车营装备的偏厢车,最初只是由车兵轮流推动,没有使用挽马。

  之后为了保证车兵战力,不把力气浪费在推车上,所以每车配挽马两匹。

  戚继光给辎营准备的挽马,一车就要八匹挽马,魏广德也大致能够想到这所谓的辎重车是个什么样子了,活脱脱就是个重型装甲车。

  这意味着什么?

  辎重营肯定也有自己的探马,发现敌袭后可以快速把辎重车相连,就如同战车营一样投入作战。

  在前线,如果遭遇强大的敌人,辎重营的战车不仅可以拓展军阵的大小,让军阵布置更加从容,甚至在内部也可以进行布置,也就是建立军阵的第二道防线,增加军阵的厚度。

  即便敌军突破一层战车堡垒,还可以用辎重车组建第二道防线,保持战阵的防线。

  偏厢车的布置,意味着遭到敌袭或者扎营时,也是仿照车营惯例。

  这样的辎营,说实话,只要物资供应充足,倒是很快就可以组建完成,并且投入到战场上。

  不过魏广德最高兴的还是,如果戚继光真把这样的辎重营组建出来,那么将来在辽东投入戚继光的部队,可就不怕辽东军掣肘。

  以戚继光的一个车营,配一定的步营和骑营,凑出一万人马,再有三个辎重营伴随后勤保障的话,足够支撑一场高强度的战争半个月了。

  女真人有能力和明军打一场高强度战争吗?

  魏广德可不信,即便纠集女真所有部族,凑出数万人,也是不惧的。

  这样的明军军阵配置近千门佛朗机炮,还有骑营和步营携带大量的虎蹲炮和鸟铳,就算对上十万蒙古骑兵都可以保持战阵岿然不动。

  魏广德这时候低头思索了一阵,忽然又意识到一个问题。

  他来到大明后,特别是进入朝堂以来,一直都很迷信他后世听到的那些人。

  这其中不仅有俞大猷,还有戚继光,也只有马芳是个例外,他之前并不知道这个人,马芳完全是靠战场功劳赢得他的尊重。

  而事实上,马芳也是为他捞取最大功劳的一个人,在宣大对蒙古人战争中获得巨大的战果。

  但是毕竟马芳年龄大了,魏广德深知马芳继续坐镇大同的时间不会太久。

  不是说要调动他,而是他已经干不动了,年龄到了一定时候就要退居二线,不能继续在边镇风餐露宿。

  而俞大猷应该还能再撑十来年前,而戚继光则应该可以再干二十年,毕竟俞大猷的年纪可比戚继光大了十多岁。

  魏广德现在对军队的掌控,更多的还是选择押宝在戚继光身上。

  做为在后世也被广泛传颂的武将,自然是有可取之处的。

  只是,就是因为自己对两人的迷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魏广德都只是对他们是放养状态。

  通过私下里和马芳、俞大猷通信,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他在朝堂就尽力帮他们调配,满足他们的需要。

  自己有要求,也会书信中说明,要他们协助。

  其中要求最多的,自然还是在俞大猷那边,毕竟现在俞大猷掌管着南方水师,而魏广德最赚钱的生意现在就是海贸。

  和戚继光的关系,因为有谭纶这层关系,所以魏广德并没有和他直接通信,一般都是选择通过谭纶进行。

  戚继光这次野战击败朵颜部确实很不错,可是魏广德更关心的还是蓟镇军实际战力,到底能不能实现自己的想法。

  当初戚继光训练京营,魏广德倒是看过,对他操练水平很是赞赏。

  但是京营毕竟是京营,戚继光没法按照他的想法进行改造。

  可现在蓟镇军不同,改编的几营都是按照他的想法进行的,兵部配齐所需要的火器和马匹。

  具体配置,魏广德看到过纸面数据,但实际怎么练的并不清楚。

  “子理兄,年初你去蓟镇巡阅,元敬编练的军队到底如何?”

首节 上一节 947/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