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创业在晚唐

创业在晚唐 第130节

  可咱们知道汉源城的重要性,南诏军会不知吗?所以,一旦汉源城的战斗打响,敌军必会派兵增援,而到时候,杨庆复也需要加码兵力。

  如此,两方各来一回,决战也就因此而爆发了。

  但问题来了,保义都原先被部署在垭口坡,是要肩负抄击南诏军后路的任务的,现在赵怀安都不清楚,自己这边的调度,那边杨庆复知不知道,更不用说在这里消耗时间了。

  所以,赵怀安很急,他必须在短时间内就拿下此山敌军,然后快速回援垭口坡。

  所以这山肯定是要打的,但从哪个方向打,却需要好好想了。

  首先就要排除南面的陈法海,因为他们前方有一片野稻田,其余并无遮挡。

  一旦从这里主攻,敌军可居高临下,随意射杀冲山的保义都吏士,从此方攻山,损失太大。

  此外,从北面攻山也不行,因为这一面的山坡更加陡峭,保义都攻山时都披甲,本身就灵活不足,一旦从这里攻山,连坡都上不去。

  这样,最合适的攻击方向就是山坡的东面,那里不仅截面更长,利于部队展开,坡度也非常适合,唯一可虑的是,敌军也考虑到了这个,所以专门在此面山的腰间设了两处兵站。

  如此,直接从这里进攻的话,战术意图太明显了。

  于是,赵怀安想了一下,便做如下调度:

  “以陈法海所部八队分三番,前后交替进攻以牵制南诏军注意,同时北面的王进依旧摇旗呐喊,而暗地里抽调部分精锐迂回到东部,与那里的韩通一并,攻击敌军在山腰的两处兵站,必要同时发起进攻。”

  赵怀安的军略很快就送到了韩通和对面的陈法海处,在让他们对传令的背嵬复述了一遍军令后,背嵬们告诉两将一旦听到北面的唢呐声,各部便齐头发起攻势。

  就这样,赵怀安耐心地等着,可忽然,他隐隐然听到北面有动静。

  再凝神一听,只闻淡淡的鼓角声时隐时现,继而越来越清晰。

  赵怀安大吃一惊,他没想到北面谷地的战斗这么快就爆发了。

  于是,他再不迟疑,拔出“藏锋”,剑指前方的印版山,在其身后,牛礼带着一众军乐班子,奋力吹起了唢呐。

  精锐苍茫的唢呐声直惊得山上无数飞鸟盘旋,然后北、东、南三面保义军,皆同时向着印版山发起攻势。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而这是保义都的第二次攻山!

  ……

  印版山,南麓。

  当营将陈法海告诉徐瑶、华洪二人,他们这边只是作为佯攻的时候,二人内心皆是愤愤然。

  倒不是他们对赵怀安有意见,而是一种武人的自重。

  都是善战武士,谁又比谁高贵,凭什么给别人抬步辇?

  所以,当陈法海下令徐瑶、华洪二部先发佯攻的时候,二将不约而同都有这样一个念头:

  “哼,什么主攻、佯攻的,先攻上山的就是主攻!”

  徐瑶、华洪二人都不是一般武士,他们一个为忠武军斗将,满面纹身,作战最是悍不畏死。

  而另一个华洪,别看年纪稍小,但已有豪杰气量,不仅自身有膂力又骁果,还轻财好施,为下所戴。

  他们八个忠武将中,华洪是第一个压住下面那些东川牙兵的。

  此时,华洪左手举着牌盾,右执横刀,披双层甲,跃如奔雷,为众人首,率先冲上前方的野道田地。

  幸亏这几天太阳都大,这处野稻田被晒得梆硬,所以华洪此刻赤脚奔在稻田上,迅捷如风,一点都没有迟滞。

  这位年轻的忠武将,竟然选择光脚冲此石头山,真是一副铁脚板!

  在华洪的身后,三十多名川东武士紧随其后,他们也如华洪一样,左排右刀,毫无畏惧地冲山进攻。

  这些川东军大部分都来自巴中一带、或者是西南的戎州、泸州的山蛮,自小就生在山中,人人都是攀天大圣,此刻奔行起来,比华洪更要迅捷。

  山上的南诏军并不确定唐军是主攻哪面,看见这边的唐军攻势如此猛,丝毫不敢大意,上来就将滚木、落石、箭矢砸了下来。

  华洪是第一批冲出稻田攻上山的。

  他带着十来名川东武士,更翻过一道山坎,上面兜头就滚下来一片原木、石块。

  然后华洪毫不犹豫,原路跳了回来,将将把石块躲开了。

  可旁边有两个川东武士就没有这么敏捷了,一个小腿被滚木撞折倒在地上,一个被石块直接砸在了脑袋上,就是精铁兜鍪都没能救得了他的命,当场就委顿在地。

  就在这个时候,后面奔上来一队长弓手,他们在队将胡弘略带领下,仰射那些冒头的南诏军。

  一下子,滚木、落石就少了不少,华洪当机立断,趁着这个空隙,一口气冲上了半腰坡,然后与这里的南诏军厮杀了起来。

  而有了华洪的先登阻敌,后面的徐瑶、陆仲元都带着所队锐兵冲了上来。

  而下面的营将陈法海看见上头这么猛,大喜,亲自夺过木槌,开始猛敲牛皮鼓。

  兄弟们不愿做佯攻的,难道他陈法海就甘心吗?

  机会从来都是自己挣的,这是都将说的!

  于是,陈法海敲得更用力了,他大吼:

  “诸君进发,奋武扬威!”

  越来越多的保义都吏士冲了上去,然后南诏军一步步往后撤,最后终于撤到了山顶,再无可撤。

  就在华洪、徐瑶、陆仲元、胡弘略几人以为大功即将在手,忽然就听得山顶上一阵呼喊,再然后,他们就见到众多南诏兵纷纷溃散下来。

  此时,望着敌军主将的首级被一个昂臧大汉提在手里,大喊大叫,那华洪、徐瑶是又气又急,大骂那南诏将是个废物。

  可要是他们知道,那位南诏王族蒙昭罗年轻时,也曾铁枪连挑十三名武士,可能就不会这么鄙夷此人了。

  而实际上,这一次要不是那位昂臧汉子太有绝活,一把夺走了蒙昭罗手里的铁枪,此人就是再年老体衰,也绝不会死得这么快!

  只能说,那位昂臧汉子委实过于厉害了。

  很快,华洪、徐瑶他们也杀上了山顶,本来他们以为荡绝威猛如此者,不是军中的韩鹞子,就是那位弓、骑、槊无不超绝的王进。

  可谁成想,他们看到的竟然是霍彦超?那个下山的和尚?

  此时,华洪、徐瑶这两个昔日的忠武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天下豪杰有十斗,保义都独占八斗!”

  至此,二将再不敢骄矜,只觉保义都藏龙卧虎。

  而这个时候,当保义都攻下印板山阵地,北面汉源谷地,更加密集沉重的鼓声响起。

  这一次,鼓声更加急促了!

第120章 突阵

  乾符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垭口坡阵地。

  晨时,就在赵怀安带着主力南下印版山不久,从杨庆复的佛进山本阵就奔来两名令骑,告诉这里的保义都,黄头军已经出阵了。

  自赵怀安走后,留在哑口坡阵地的,就是郭从云、丁怀义、刘知俊、刘信四队二百突骑,还有就是山行章、徐耕领的八百眉州兵,张造领的八百茂州羌兵,他们都分立在垭口坡两侧。

  当令骑过来汇报情况时,郭从云等人已经知道了。

  因为,就在他们的眼前,一支列阵严整,头戴黄锦帽,高举丈八马槊,左右猎骑不断在阵列两侧驰奔,将战场上游弋的一些南诏游奕驱逐走。

  只看此军服饰样貌,郭从云就知道是川西精锐黄头军出阵了。

  这黄头军本不是西川藩土生,最早实际是由淮西藩建立的,元和年间,此军打出了赫赫威名,后来朝廷平淮西后,不少军将都吸收原黄头军的武士,扩建牙兵。

  其中最出名的一次,就是十六年前,大中十二年,朝廷以泾源节度使李承勋为岭南节度使,统兵讨平岭南之乱,他就以黄头军百人平定岭南,至此,黄头军名声大噪。

  后来忠武军常入蜀抵御南诏,作为继承淮西衣钵的忠武军,他们有着最正宗的黄头军,他们中很多人在入蜀后就被西川幕府延揽,如此,川西也建立了自己的黄头军。

  现在,出阵的黄头军虽然只有千人,但两侧都有数部西川兵遮护,他们在汉源谷地一字排开,向着不远处的汉源城压迫过去。

  此刻,垭口坡上的保义骑将们看此雄壮军势,皆振奋欢呼,这些稍还单纯的武人依旧可以单纯为袍泽的雄壮而高兴。

  骑着一匹白马,刘知俊顶着山风,激动地对旁边的郭从云大喊:

  “营将,咱们什么时候出击?”

  此时的两百保义都突骑和其他队一样,也完成了编制的升级,赵怀安将郭从云升为突骑营将,领四队二百突骑。

  同时,因为赵怀安特壮骑兵威势,赐紫布五十匹,专门给这些突骑们做背旗。

  这些背旗上除了写所属番号,还可以将自己的姓名录在其中,这可是出尽风头的时候,意味着你也是一个有名有号的武士了,不是什么杂兵。

  所以此刻牵马立在垭口坡上的二百突骑,皆背紫色小旗,各衣铁甲兜鍪,望之就精悍勇鸷。

  郭从云瞥了下刘知俊坐下的白马,不知道是不是这小子也听了赵子龙的故事,也来个白马白甲白披风,有够显眼的。

  可这就让郭从云不舒服了,不知道他郭从云人称为“郭子龙”吗?他都没敢骑白马,这小子倒是拿起劲了。

  听刘知俊还在叫,郭从云淡淡地回了句:

  “等到将来,什么时候出击,不是你我能决定的!”

  一般情商低的,真不知道自己情商低,反而特别觉得自己懂人情世故,咱们这位刘知俊就是这样的人。

  这会他一点没听出郭从云的不舒服,反而笑嘻嘻大声喊道:

  “出击自然是要等都将来了,但咱们可以先去战场奔一圈,也好将谷地形势了解清楚呀!”

  但素来和刘知俊别苗头的刘信,听了这话后,直接就笑了出来,戳穿道:

  “刘开道,你这话哄鬼呢?谁不知道你就是要耀武阵前?但你忘记了?都将临行前,千叮万嘱,凡事等他回来再说,你也想违令?”

  刘知俊瞪了一下刘信,这老小子一副蠢笨样,倒没想到还有这份机灵劲,索性不理他,对郭从云就要继续说服。

  但郭从云直接连说话的机会都没给他,努努嘴,看向坡下谷地:

  “好好看,南诏军的突骑从汉源城里冲出来了!”

  于是,刘知俊几人再不卖嘴,连忙向着谷地张望。

  而此时,周围山岭坡上,也不知道有多少眼睛同样张望过去,那里正爆发着谷地的第一次交锋。

  ……

  谷地上,数千西川军曳甲持矛前进着,滚滚灰尘漫卷,无数面各色旗帜猎猎作响。

  忽然从前头奔来十余骑,沿着队列直奔后头的黄色大旗下,那里是黄头军兵马使李铤的大旗所在。

  军中的黄头兵们都是善战老卒,马上就意识到,敌军出击了。

  果然,很快后方就传来一阵阵号角声,然后就有专门的旗官开始摇动各色旗,此时行进中都不断引颈回顾的旗手们看见后,纷纷向所属的领兵将们下达中军令。

  而此番李铤所下军令,即为:

首节 上一节 130/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寒霜千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