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创业在晚唐

创业在晚唐 第160节

  郎幼复还是非常羡慕这位刺史的,他人生的模版也不过就是活成人家现在这样。

  出自五姓七望,年少中第,没太多钱,但也不为没钱而烦恼,前期一直在中枢清贵,外放地方了,就是大州的刺史。

  然后平日无案牍劳形,整日就是和州内那些和尚、道士游山玩水,写一写歪诗,然后随随便便赢得别人的赞美。

  所以今日迎接这位光州刺史的时候,这位庐州刺史郑綮,就将传驿往郎幼复手里一扔,把这种迎来送往的活交给了他,然后就又带着小队人出城游山玩水了。

  以前,郎幼复一定会羡慕自家刺史的潇洒,可在今日,当他看着前后望不到头的船队出现在眼前,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使君哎,你闯祸矣!”

  然后,郎幼复再不敢耽搁,在对方船队下锚的那一刻,就带着队伍上前迎接。

  ……

  最先下船的是一众川康骑士,这些人这段时间可是受老罪了,自打上船后就开始晕,要不是赵怀安一直给他们补充新鲜蔬菜和盐水,他们这些人非得晕死在长江上。

  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这些来自高原的川康骑士却习惯了,他们也会走到甲板上眺望那万里长河,以及那沿岸的风光。

  他们这些人中实际上有不少是唐人,不是从平原逃税到的高原,就是被吐蕃掳掠过去的。

  可不论怎么来的,他们这些人实际已经对大唐没有太多的情感,甚至印象都很模糊,唯有高原翠绿的草场,以及唱着山歌的情妹才是他们的心头好。

  直到他们贪那几十贯的安家费,直到他们听了赵怀安说的事少钱多的许诺,他们登上了那些船,向着东南顺流而下。

  也正是这一路,他们知道了大唐的广阔,也见识了高原之外还有这么广大的世界。

  他们一直觉得世界只是高原、雪山和群岭,而闯入到这些地方后,他们还隐约明白,可能他们才是被抛下的一群人,没有人在乎是不是存在过这样一些人。

  那一刻这些川康骑士是惶恐的,但很快在那位唐人军将的身上,他们却看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既然天下不识得我们川康骑士,那我们就去名扬天下!

  于是,这些川康骑士们越发重视起派头和仪表,此番下船后,明明也是五月天了,淮南这里开始出现湿热,但这些人依旧腰缠着羚羊皮毛,腰间系着貂尾,头顶插着翎羽,纵马驰骋,尽显武风。

  而在川康骑士之后的,则是保义都的老三营,他们并没有着甲,而是穿着束身圆袍,抹着绛色额巾,扛着一面面旗帜就下了船,并自然地在庐州城外列阵。

  然后就是党项、青羌、以及沿江各州的义从,他们统一穿着绛色军袍,扛着一面面军号旗,下了船,就在保义都旁边列阵。

  可即便队伍中有保义都武士帮忙调整,这些人还是站得歪歪扭扭的,时不时地左右张望着。

  然后直到这个时候,赵怀安的伞盖、仪仗、告身旗才下到岸边,随赵怀安陆续下船的,正是中军下面直属的八个军号队。

  其中左右背嵬是直接披甲,后面跟着一名名义从扛着旗帜,护着赵怀安的旗帜向前。

  今天,赵怀安一改往日的便袍,穿戴起了一身亮银色的明光大铠,驱马上前,直到距离庐州文武不过五六步,才停了下来。

  此时,赵怀安执着马鞭,环视下面的一众庐州州、军两院从属,黑着脸问了句:

  “你们庐州好没待客之道,我赵大特地老远跑一趟,就是要来庐州见识见识的,可没想到我来了后,你们刺史竟然那么拿大,也不来迎一迎,莫非是瞧不上咱赵大?嗯?”

  赵怀安并不知道他板起脸来有多凶,再加上后面一众列阵好的军兵,这些庐州文武是吓得汗如雨下,本来还有一堆话解释的郎幼复竟然连嘴都张不开了。

  却不想,这个时候,一个头戴进贤冠的中老年站了出来,手指着马上的赵怀安,怒斥:

  “郎长史携刺史仪仗便为刺史亲临,你为朝廷命将,光州刺史,难道也要带头犯禁?如只以力称强,而不知用礼来约束众人,未知昔日你不会受此羞辱?”

  赵怀安听了这话,心里一突,看到左右背嵬嘲弄的眼神,心中悚然,连忙下马给这老儿行礼:

  “不知是庐州哪位尊贤老?”

  旁边赔笑的郎幼复正要说话,赵怀安咳嗽了声,哼道:

  “你站着别动,一会再问你。”

  一句话,郎幼复的脸僵住了,他觑了下旁边的中老年,见他没为自己说话,心中一苦,就退了下来。

  而那边,进贤冠的中老年也没想到赵怀安前倨后恭做得那么自然,愣了一下,才回礼哼道:

  “在下寿州司功参军王勖,见过赵光州。”

  赵怀安对措大是没有多少好感的,可此人刚刚一句话确实让赵怀安惊醒了。

  那就是如果他对人只有威,而不知礼,对系统内部的同僚不尊重。那上有行,下必效,他后面到光州也要开幕了,到时候下面人也互相瞧不上,对章程礼仪完全不屑一顾,认为有刀就是一切,那他赵怀安不完蛋了?

  所以赵怀安就是对这一句,才下马给这个叫王勖的行礼。

  不过这人不冷不热的样子,赵怀安也懒得碰,忽然看到旁边一个持旗杆的小吏,问了句:

  “你叫甚名字?看你两膀子有点气力,是个好汉。”

  原来,赵怀安之前就注意到了,随这些文武出来的还有一群执旗和仪仗的小吏,可其他人都是扛在肩上歪歪扭扭,唯有此人是用手臂端着的,而且站那么长时间,也是纹丝不动。

  而那小吏下意识看了一眼后面的长史,见其人没反应,便依旧执着旗,朗声回道:

  “回刺史,咱是州里的手力刘威,在使君面前,不敢称好汉。”

  说着,他忍不住瞧了一眼身高八尺,披着铁铠都行动自如的赵怀安,内心感叹:

  “这位光州刺史才是真好汉啊!而自己,哎,不过一个小小的手力罢了。”

  赵怀安哈哈一笑,拍了拍这个叫刘威的肩膀,然后才扭头对眼前的郎幼复道:

  “你很怕我?”

  那郎幼复连忙回道:

  “赵使君虎威,谁人不怕,谁能不敬呢?”

  赵怀安啧啧两声,环视了一圈低头鸭子,也无趣,对郎幼复训斥了句:

  “你家刺史不在,这城我就不进去了,你去备点饭食给我麾下义从、吏士,但凡有不上心的,你就看我捶不捶你吧。”

  此时的郎幼复心里委屈极了,这赵怀安对老王也不这样啊,甚至对一个扛旗的手力,都笑吟吟的,偏就对自己,怎么这样啊!

  他好歹也是一州刺史的长史啊!

  可一看到赵怀安身后精悍的披甲武士们,其中一个脸上有个大刀疤的,还看了一眼自己,于是忙点头唱喏,再不敢抬头了。

  ……

  当夜,赵怀安宿营于淝水河畔,正要洗个热水澡去去燥气,那边赵六就奔过来喊道:

  “大郎,有乡党来找你。”

  赵怀安愣了一会,经赵六又解释了一番,才狐疑道:

  “你说我的乡党来找我了?叫什么?丁会?”

  然后赵怀安死去的记忆一下子跳了出来。

  半天他才记起来,这不是他的小老弟丁大胆嘛!

第140章 丁会

  军帐内,灯火斑驳,穿着葛衣的丁会局促地坐在马扎上,双脚不自觉地笼着,下意识将身躯蜷在一起。

  在他的对面,老墨正给他上茶,这些茶是按照赵怀安的口味做的,就是将茶叶炒干后,然后用热水冲泡,简简单单,却口齿留香。

  但很显然,当丁会接过茶的时候,下意识吞了下去,然后在嘴里咕嘟咕咚,最后又吐进了茶盏里。

  这把老墨弄傻了,但还是没吱声,就带着茶盘下去了。

  然后丁会嘴一咧,暗道自己猜得果然是对的,他以前和班子也去一些大土豪家号丧,听过那些大人物、土豪们,饭前都是不喝水,直接漱口的。

  所以那老叟一端汤水过来,他就猜多半是后面有宴,现在来看,自己果然聪明。

  这边丁会在丢人现眼,对面陪坐的陆仲元、豆胖子、费扬古、郭琪几人是面面相觑,暗道这是哪来的土冒,不过他们一想到自家都将偶尔的土气,心下更觉得此人没准真的是咱都将的乡党了。

  陪坐的几人中,豆胖子雅言最好,所以喊了句:

  “兄弟是寿州哪里人?和咱都将怎么认识的呢?”

  此时丁会心中已经大定,刚刚那杯水上来,就说明后面有宴,后面有宴,不就说明那位光州刺史赵怀安不就是他们那位老大哥赵大?

  乖乖,老大兄出去逃难四年,回来就是光州刺史了?

  心下是又羡慕又高兴,顿觉得他们这班兄弟的好日子是来了。

  赵大郎最是讲义气,又孝顺,在他们圈子里是有名的“孝义赵大郎”,他看到咱,肯定是不会亏待的。

  这会豆胖子用雅言问话,丁会也高兴,他自己就常随吹打班子去周边几个州吹打号丧,所以也说得一口好雅言,这会大声回道:

  “咱们和大郎都是兄弟,最早就是吃酒的时候认识的。不过咱们寿州那片谁不认识咱大郎,有名的‘孝义’,当年……。“

  丁会顿了一下,换了个话:

  “当年,我两性情相投,都约为兄弟,除了我之外,还有好些个兄弟,只不过他们各都有活。就咱刚刚在附近做活,遇到了咱们这保义都,然后看牌子上写着咱赵大郎的名字,就来试试。”

  说完,丁会自己都忍不住嘿嘿笑,也就是他素来胆大,寻常人看到这般军势扎营,唯恐避之不及,哪还会主动凑上来问?

  毕竟,你一号丧的上来就和这些武士说,你和你们刺史是乡党兄弟,你就看这些武士抽不抽你得了。

  可丁会是真赶巧,因为他遇到的赵怀安真是他的乡党兄弟,而保义都的一众军将武士们也都知道这点,晓得他们都将老家就是寿州,所以到了这片地后,听有乡党上来求见,就是再不信,也得先当信的来。

  不过这些保义将也不都是傻的,万一揽了个刺客进帐,那不是黄汤掉在裤裆里?所以豆胖子几个能言善辩的就齐齐入帐陪着,言语试探,但凡有一句不对,就先拿下。

  而这会一听丁会说,那赵大郎爱吃酒,爱交兄弟,还孝义无双,那没跑了,定然是咱们刺史。

  于是,豆胖子几个换了个眼神,然后语气更加热情了。

  刚刚陆仲元有心,听到这叫丁会的在附近做活,就顺嘴谈了这个话题:

  “丁兄弟在这附近做什么活?”

  丁会听了这话后,倒是一点不介意,还相当骄傲:

  “也没甚,就是附近庐州一个押官的别业,他家有娘子去世了,然后就请了咱们班子去那里唱唱,我有点口舌,也就一并去了。”

  这下子,包括郭琪在内,一众保义将再无人对丁会的身份起疑了,只因为他们刺史真的就是爱交这样的人做兄弟。

  现在可好了,军中已有了个六哥,平日最怕他吹一唢呐,现在又来了个号丧的,全是手艺人啊!

  一时间,素来会侃的豆胖子和陆仲元都沉默了,气氛忽然陷入到了某种尴尬。

  也就是这个时候,未见其人,便已听到赵大那标志的大笑声。

  只听帐外豪迈大笑:

  “我丁兄弟在哪?快,带我过去。”

  只是一瞬间,本来还坐在马扎上的保义军将们全部从马扎上弹起,然后转向帐门处。

  丁会被对面齐刷刷的举动骇了一跳,也连忙站了起来,看向帐门口。

  然后,他就见到一个身高八尺,只是简单穿着袍服,额头上用额带扎着的大汉走了进来,雄威之气,扑面而来。

  真的是赵大!真的是他!

首节 上一节 160/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寒霜千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