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创业在晚唐

创业在晚唐 第175节

  当然,他让张龟年写了一份措辞极为卑谦的回信,这个功夫肯定是要做的,然后以境内山棚下山作乱为由,表示要先将境内匪情平息了,才好去扬州叙职。

  可除了这原因,还有几个原因是不能放在台面上讲的。

  赵怀安自那日在木楼里见过高骈的手段后,就晓得这帮搞权力斗争的,最惯用的,就是骗过去,杀!

  他赵怀安在光州,那刘邺能奈他何?可要是他离开光州去叙职,他能带几个人去扬州啊,到了那地方,生死不还是看刘邺的底线?

  可赵怀安早就从李师泰、庞从这些人口中得知了刘邺的人品,那是连武夫都自残形愧,他之前在寿州刚动了这人在地方上的利益代表,他过去了,能有好果子吃?

  所以你刘邺越是“纡尊降贵”,越是礼下于人,他赵怀安就越不敢去。

  什么时候他可以去呢?

  带精兵一万,直上扬州,如此才稳当!没有?那就先苟在光州吧!

  至于刘邺生气,后果会不会很严重?他赵大管你许多!

  信都回你了,理由也给了,还想咋样?

  真当他这个刺史不跋扈啊!

  ……

  与此同时,赵怀安这边因梅雨而在小厅快活时,远在东南九百里外的扬州,节度使刘邺却在风雨中奔波。

  扬州是大唐的第一经济重镇,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它绝佳的地理优势。

  它的北面是堪比中原的淮东大平原,这里自徐州以来就是天下粮仓,民丰物饶。而它的南面,则是吴越太湖平原,这里是天下经济重地,丝绢、茶叶为天下之富。

  但这还只是扬州得天独厚的一部分,它最重要的地理优势,就是在它南面的长江和西面的那条大运河。

  自隋炀帝挖掘大运河后,他将帝国最后的体面留在了扬州,就是因为扬州这里为长江和大运河的枢纽,他坐镇在这里,就可以用江南的物资来支援洛阳,当年王世充能在洛阳和占据中原的瓦岗军战成那样,来自江淮的物资占了绝大作用。

  而此时的大唐也是如此,作为运河和长江的枢纽,整个南方的物资都在扬州这里中转集中,然后从扬州这边出发,经运河转往长安。

  而且不仅是内河水运,扬州还有海运,当时江穿都是停瓜洲北面的扬子津码头,然后船队直接可以航行进入城区,而海运则是停在扬州东面的海陵,在这里再换船进入内港。

  所以如果赵怀安来了扬州后,他会感觉很熟悉,因为这里就是大唐的魔都!

  一座通达江海的巨型工商业城市。

  可成也江海,失也江海,当梅雨季节到来时,这座城市也要比别的城市承受更多的考验。

  此时,在一众武夫中底细甚低的淮南节度使刘邺,刚刚结束了堤坝、仓库的巡查,在风雨中赶回城中的衙署,准备在那里办理剩下的公务。

  任谁看到这么一位沐雨栉风的节度使,都要感叹一句:

  “真是好官啊!”

  ……

  刘邺一进来,刚换好干爽衣服,幕僚萧公瑾就走了进来。

  此人一进来,就见刘邺穿着件黑色长袍子,头上随意用额带绑着,尽显世家潇洒,忍不住赞叹句:

  “使君,咱们去光州的人回来了。”

  刘邺笑道:

  “如何?见到那赵大了吗?”

  萧公瑾点头:

  “嗯,他们送完信后在偏厢等了一会,那赵怀安就来了,之后就是吃酒,临走时,又每人送了一贯钱,他们都把钱交上了。”

  刘邺摇头:

  “钱就让他们收下吧,不然让下面人说我刘邺不能容下面人挣钱呢。”

  然后他就意味莫名道:

  “这赵大果然会做人,据说此人在西川的时候就善拉拢人心,临走时,不晓得多少西川将去渡口送他,这人不简单。”

  想了想,他便对萧公瑾道:

  “那赵大能来扬州吗?”

  萧公瑾想了下,判断道:

  “应该是托辞不来,高使相的书信也说了,此人外恭顺,实桀骜,不是能久居人下之辈,而越是这样的人,越会多想。当年安禄山居渔阳十余年不敢入朝,为何?不就是担心自己虎兕困于柙,身不由己?依在下看,赵刺史其心亦不远矣啊。”

  可刘邺听了这句话后,凝重道:

  “楚瑜是说赵大这人类安禄山?”

  萧公瑾一听刘邺应激,暗道坏了,忙摇头解释:

  “那赵大如何能做安禄山呢?其不过是一介小小刺史而已。”

  却不想萧公瑾的一番话,打开了刘邺的想象。

  那赵怀安为国立功,那安禄山也是如此,那赵怀安善拉拢人心,那安禄山更是如此,那安禄山麾下胡汉杂之,这赵怀安据说来光州的时候,船上羌人、夷人、党项一堆。

  那安禄山貌忠实奸,这赵怀安也是外恭顺,实桀骜,如此一样样,不都对得上?

  想到这里,刘邺连忙在桌上挥笔写了一封信,喊外面的门子进来,让他速送往西川高骈处。

  不过此时高骈已经深入南诏,一时联络不上,那就在成都等候,务必要将这信送到高骈手里。

  吩咐完后,刘邺有点不放心,踱步走了两步,对萧公瑾道:

  “你觉得一旦光州叛,以我淮南实力,能定否?”

  此时萧公瑾后背一身汗,他真恨自己乱比喻,这不是给自己招祸吗?

  于是连忙道:

  “使君,此前颜刺史汇报,说赵怀安此人麾下精兵至少千人,义从数千,尤其是有一支人数五百多的马队,这在淮南绝无仅有,以我幕府的兵力,要想擒住此人也是有点力有不逮。”

  说完萧公瑾又补了一句:

  “那赵怀安虽桀骜了些,但高使相也说了,此人需善加引导,能成为社稷干城,如果此时使君就以赵怀安为敌,恐会将此人越推越远。”

  刘邺琢磨了下,点头,承认萧公瑾说的是这么个道理。

  他想了想,就对萧公瑾叹道:

  “如今天下骚然,我淮南也需整经备武,中原草寇已有坐大风险,那王仙芝竟然打下了濮州、曹州,如今兵众数万。又有数支草寇聚啸呼应,有一寇为黄巣,你可听过。”

  萧公瑾心中一紧,黄巢这人他们扬州人如何能没听过,他们本道黑下来的盐,都是通过中原的土豪们贩出去的,这黄巢就是其中一员啊。

  他不露声色,对刘邺道:

  “许是哪家土盗之流,不足为虑。”

  刘邺也是这么想的,但还是表明态度:

  “中原草寇蜂起,我淮南也好不了哪,庞勋溃卒遍地,浙西叛军至今还不能剿平,这会极大影响漕运,你去料一料本藩兵马,到时候都用的上。”

  刘邺三言两语给萧公瑾安排了个苦活,虽不情愿,但还是领了。

  然后就听刘邺自己笑道:

  “现在有个赵大也好,来不来扬州都行,但这匪他得剿!就从他光山开始,那帮江匪、山棚,本使早就想诛之!”

  萧公瑾这才舒了一口气,正要问给其人多少军饷,却见刘邺自己说道:

  “至于军饷和开拔?之前这人不是托霍山县令要黄金四百两嘛,给他,这就是他的军饷了。”

  萧公瑾抬头看了一眼,忙唱喏。

  然后就在刘邺的示意中退下了。

  出了厅,萧公瑾就叹了一口气:

  “使相对赵大算计如此,未知祸福啊!”

第150章 严峻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赵怀安既定了征剿南面大别山,却不是直接带兵杀进山的,那是拿自己的事业和兄弟们的性命开玩笑。

  在五月到六月的梅雨中,赵怀安频繁召见州院、幕僚,从全方位了解光州的现存实力。

  也是这些过程中,光州原有州吏频繁和赵怀安奏对。优者,赵大录姓名于手簿,劣者,直接发了一份裁汰钱让他回去。

  掌握绝对武力,赵怀安可没有什么闲心和州吏那些人玩什么权力游戏,上来就是大刀阔斧。

  短短月余,赵怀安对州院进行人员精简,老而颟顸、尸位禄餐者全部裁汰,留下的都是精于吏事,作风强干之辈。

  也是得益于这支队伍,赵怀安首先就开始厘清光州的税源,这事关赵怀安第一次扩军的军额和待遇问题。

  这里面那位录事参军洪晏实立下很大功,因他的存在,州吏中的一些实干之才,纷纷向赵怀安靠拢。

  自古官面从来是两本账,一本账给上面看的,一本账是给自己人看的,而这些实干之才就是接触光州真实数字的一线人员。

  赵怀安要想了解光州真实的情况,就需要这些人的帮助。

  现在,经洪晏实的推荐,州内的司户参军杜宗器就决定向杀伐决断的刺史靠拢。

  此人作为主管户籍、土地、赋税征收及仓储管理的州吏,是光州财政的核心官员。

  此时,杜宗器就抱着几摞税账在正厅外的廊庑等候,随时准备向赵怀安献上他炽热的忠诚!

  而现在,小厅内,赵怀安正和刚回来的赵六说话。

  ……

  外面大雨纷纷,丝毫没有见弱的时候,赵怀安看着正喝姜汤的赵六,问道:

  “淮水水线到了哪里。”

  赵六连忙将汤碗放下,认真汇报:

  “额和牛礼、王离几个小子去看过了,地方州员没有欺瞒咱们,现在水线依旧在石头的下面,还没有过警线,现在已经六月了,雨季很快就结束了,按这个看,今年是不会泛水灾了。”

  说完,赵六叹了口气,和赵怀安说了一事:

  “哎,额最近认识一寡妇,是许州那边,前两年逃难来的光州,她男人就是死在当年水灾的,说两年前中原水旱相交,到处都是死人,也就是额们光州在淮南这片,才好些,像她这样从北面逃难来的还有不少,都是无家可归,也是可怜啊。”

  赵怀安深深哦了下,忽然来了句:

  “你和那寡妇睡了?”

  那赵六羞得满脸涨红,辩解道:

首节 上一节 175/3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寒霜千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