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在晚唐 第37节
不过,这也是现在想的事情,他反而开始好奇颜师会出现这川西的目的了,他老子都是川东节度使了,还跑来川西受人气?
所以,赵怀安当即问了句:
“这颜氏有想法?”
这下子鲜于岳愣了一下,他举起大拇指,夸了一句二弟,然后点头:
“没错,那颜氏野心不小,要染指川西。所以这才是节度使和监军使结盟的原因。”
这一句话,赵怀安听明白了。
其实在赵怀安看来,鲜于岳说得错综复杂的,但在他这个权力场中滚过的人看来,事情非常简单。
那就是颜氏父子要做两川的土皇帝,而那个牛丛和周从寓那个太监呢,虽然因为派系不同有矛盾,但那个算是人民内部矛盾。
但颜氏父子要图谋川西了,对他们来说就是敌我矛盾,所以这两人是又合作又对抗。
而中意自己的宋使君,应该算是比较中立的一派,因为他的根基是当年他叔父宋威留下的千人忠武军,本来谁都要拉拢的。
但因为他叔父和颜氏的矛盾,又被那颜师会卖了一次,这就只能和节度使结盟了。
懂了,不就这样嘛,那老岳还一副瞧不起自己的样子!咱老赵遇到的诡计多端,说出来吓死你,哼!
……
要不说赵怀安敏锐呢?
因为这回鲜于岳真的在小觑赵怀安,倒不是针对赵怀安,而是针对像他一样的所有下层子弟。
刚刚赵怀安表现出了一点政治嗅觉,但在鲜于岳的内心中,也就是这样了。
因为权力斗争中,信息的掌握才是真正核心的。
但像赵怀安这样的底层出身的,去都没去过长安,也没个朋友混在两司,如果不是有鲜于岳这样一个结拜大兄,这些藩镇最上层的争斗完全就是两眼一抹黑。
也只有鲜于岳这样根结西川的豪门子弟,才得以知道这些上层的人际网络,所以他们才能在关键时刻站好队,跟对人。
其实鲜于岳并没有和赵怀安说,那就是为什么他会投到宋建的一派。
正是因为他从家中得到消息,长安北司内部的权力斗争已经分出胜负,最后的胜利者正是那位阿父田令孜,而那位老牌出身的杨复恭已经被夺了枢密使的职位,被贬去蓝田养马去了。
而这反映到成都三巨头的斗争中,监军使周从寓直接出局,而剩下的牛丛和颜师会,对于本土出身的鲜于岳等人来说,并不是好选择。
相反,有兵力,但又中立的宋建更合适,他们这些成都豪族子弟正需要宋建顶上去。
鲜于岳的确把赵怀安当自己人,但他们这些豪族子弟,不论到什么时候,都不会对任何人彻底敞开心扉,因为他们肩上背负的是整个家族。
……
鲜于岳将整个军中的情况说给赵怀安后,就是告诉他,以赵怀安现在的实力,进了军中,人家颜六郎有一百种方法弄死你赵大。
反而是在较为独立的土团中,赵怀安才更有发展。
土团虽然没编制,也地位低,但有一点特殊,那就是这是直属于节度使的武装,换言之,除了节度使牛丛,他们这些土团不需要听命军中其他人。
这下子赵怀安算理解鲜于岳的良苦用心了,但他还是颇为忧伤道:
“哎,这入了土团,即便不被颜老六弄死,也要被南诏人弄死。不过这样也好,等死,死国可乎!”
说着,赵怀安又站了起来,一副要为大唐为国死难的悲壮样子。
鲜于岳被逗乐了,也不理会这句话的大逆不道,笑着告诉赵怀安:
“宋使君花了那么大力气,可不是让你去填线的,放心吧,明日你就知道了。”
说完,鲜于岳打了个哈欠,碰到木塌就睡着了。
看着老岳睡得香甜,赵怀安恨不得一脚踢醒他,喊他起来尿尿。
但想了想老岳为自己的事也忙前忙后的,也真不忍心,只能留下自己一个人辗转反侧。
这是赵怀安来大唐的第一个不眠夜。
第36章 告身
赵怀安醒来的时候,鲜于岳已经回去了。
对此,赵怀安也轻松地吐了一口气,其实他知道很多,在铜山关的时候,他就知道鲜于岳没和自己全交心。
之前鲜于岳审讯那个吐蕃贵族的时候,孙泰就在帐篷里,他听得懂吐蕃话,所以知道这个吐蕃贵族告诉鲜于岳,这成都有南诏人的内奸,而且地位非常高。
但这一点,鲜于岳就没和赵怀安说过。
这一次也是一样的,虽然鲜于岳说了很多,但依旧没说为什么他会加入到宋建的军中,他是和自己一起救的宋建,但鲜于岳靠近宋建也太快了。
据老六和他说的,鲜于岳已经做到突将都将了,手底下五百多精锐,在突将系统中已经是中高级军将了。
但这些消息,他竟然还是从老六那边知道的,而老六是和任通吃酒的时候听到的。
而且还有一点,也是赵怀安一直弄不明白的,那就是宋建为什么会看上自己。别说什么救过命,对于他们这样人,这种东西最虚了。
非得是有什么事情,一定是他赵大来办,而且是要作为土团这个身份来办。
昨夜他失眠正是因为这,他真的很想问鲜于岳一句:
“老岳,我赵大何德何能能得宋使君看重,能得闻这些节度使、监军使、川东大将的权力秘辛,这和我赵大有什么关系?”
但赵怀安忍住了,因为他怕问了,最后连兄弟都没得做了。
虽然鲜于岳对自己有很多隐瞒,但赵大很清楚的知道一点,那就是他这位结义大哥没害过他一点,反而是为了他费心费力。
就只说一点吧,鲜于岳已经升到突将都将了,管个五百人,平日得多忙?他赵大就管个营地百余人,都累得不轻,更不用说老岳了。
但就这么忙,他一喊老岳来喝酒,甚至都不是亲自去喊的,人老岳就来了,还和他睡一个榻上,这是真把他当兄弟。
赵怀安在后世历练那么久,待人处事就学会了一句话:
“小事要糊涂,大事不糊涂。”
鲜于岳的部分隐瞒是小事,所以赵怀安选择了糊涂。
哎,咱赵大来到大唐当真是如履薄冰啊,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到对岸。
就在赵怀安想着时,外头忽然传来赵六的喊叫:
“赵大,快出来啊,大营的赏赐下来了。哈哈,咱们发财了!”
这个时候,赵怀安才想起来,昨夜老岳说了,他的赏赐是今天下来,没成想是来得这么快。
随着老六在外头一声大喊,外头顿时喧闹起来,赵怀安连忙穿好衣服,随意用毛巾洗了把脸就掀帐出来了。
……
赵怀安一出来,就看到赵六正指挥着五寸丁们和铜山众搬运一辆辎车的物资,后头还有十几辆大车,一路排到了营地外。
看到赵怀安出来后,赵六指了指赵大,然后和旁边的两个两个黄圆袍说话。
然后那两人就径直走向赵怀安,其中一个头戴黑色幞头的,腰间带了个铁制小印,走的时候一颠一颠。
此人走来后,微笑着对赵怀安抱拳:
“见过赵郎君。在下仓曹吏王铎,特来送辎重、甲仗二十车,这是册薄,赵郎君你这边清点一下,没问题就画押。”
这王铎说完,另外一个戴武弁的圆袍武人,也抱拳说道:
“赵郎君,不,赵都将,这是你的告身。”
听到王铎介绍自己的时候,赵怀安难免多看了两眼,只觉得有眼缘。
但更多的,他还是看向了那圆袍武人递过来的四尺大小,厚如钱币的麻纸。
这个就是朝廷的告身?
喜不自禁的赵怀安接过那团麻纸,展开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写了一段字:
“维乾符元年,岁次甲午,十二月甲午朔,十日癸卯。皇帝若曰:于戏!夫旌贤表善,盛朝之令范;酬勋奖绩,明主之隆规。咨尔赵怀安,世传忠义,家积仁风。性禀刚方,材兼勇毅。当此四方多事,南诏纷扰之际,尔能奋身而起,纠集义旅,保境安民,屡建殊勋。每临战阵,奋勇无前,其志可嘉,其行可尚。今特授尔为土团校尉,赐号“保义都”。望尔益加勤勉,统御有方,抚麾下之众如臂使指,御贼寇之扰保境宁民。克展长才,以副朕望。可土团校尉,主者施行。”
然后下面是各中书、门下、吏部、各经办人的姓名,在当中,赵怀安清晰的看到了川西节度使牛丛和先锋游奕使宋建的姓名。
黄麻告身上的字,赵怀安大部分都认识,即便不认识的,也和后世的简化字差不多,稍微琢磨也能看懂。
所以当他看到这封告身上竟然还有皇帝若曰,一激动,忍不住问那圆袍武人:
“哈,这是圣上特赐吗?”
这下子圆袍武人和王铎都忍不住大笑,不过他们两人的家门也是寒微,第一次拿告身的时候也是这样受宠若惊,所以也大哥不笑二哥。
他们告诉赵怀安,这种告身上的话都是统一格式的,只是表明这份告身是朝廷允许的,这里面其他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节度使牛丛的花押印,有了这个,这告身才有用。
听了这话,赵怀安就明白了,合着这告身就是个标准模版,就换了个他的名字。
赵怀安看这圆袍武人壮硕,抱拳:
“不知这位大兄如何称呼?”
这圆袍武人笑吟吟的,抱拳介绍:
“某家川西牙外军虞候判官任从海。”
赵怀安也不是白丁了,这段时间也对军中的各品军将都有了解,知道虞候是军中管军纪的,和后世军法官一样,位高权重。
虽然虞候判官只是虞候下面做事的,但也不容小觑,于是赵怀安拱手称赞:
“任虞候有为了。”
任从海听了这话,忙笑道:
“可不敢称虞候,就叫咱任大吧,真说有为的,还是赵大你啊,你可是宋使君特进给节度使的,就这份告身,不知道多少人眼红呢。”
赵怀安听了这话,心里一动,嘴上依旧捧道:
“任虞候有为,做那虞候不是迟早的吗?这样,任君,王君,你我一见如故,不如且一起吃酒,咱们好好联络联络。”
花花轿子人人抬,任从海听得高兴,也有心要和宋使君的红人搞搞关系,所以欣然同意,但边上的王铎却摇头,说还是把军械、辎重都清点好,再说吧。
任从海撇撇嘴,不再说话,而赵怀安也自无不可,看着那边王铎清点辎重,暗道:
“这位王君是个做事认真的。”
……
在王铎和赵六那边点算辎重时,任从海正和赵怀安说话。
任从海告诉赵怀安,这些装备、辎重大概就是百人左右,虽然赵怀安这个军号有五百人的编制,但剩下的需要自己想办法。
赵怀安刚刚也看到了告身上给他下的“保义都”的军号,心里正不解,忙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