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37节

  “……”

  在她的身后,一辆被涂成通体白色的HY4330发射车正在一系列引导车的护送之下驶上刚刚服役不久的“昆仑山”号船坞登陆舰。

  当然,这是在昨天上午就已经提前拍摄好的画面,并不是真正的直播。

  但因为细节处理到位,虽然也不是完全没有破绽,但至少短时间内不可能被人察觉。

  车队在石板路上开了大约一个小时,终于在一处相对平坦的高地中间靠边停下。

  只有排在第三位的导弹(火箭)发射车绕开前车继续向前,来到了一处明显是刚刚才被清理出来的混凝土平台上。

  相比于发射前需要成百上千号人伺候的传统液体火箭,固体燃料的优势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尽管事前准备工作同样繁琐,但就发射任务本身而言,只需要很少的保障资源即可完成。

  而在这个略显简陋的发射场地周围,一系列媒体车辆早已经部署完成,只等著最终的主角进场——

  别的画面可以提前制作好再拼凑起来,但最后的实际发射无论如何都得真正直播才行。

  周平建从车队稍微靠后一些的另一辆指挥车上跳下来,以完全不符合年龄的敏捷性小跑到常浩南面前:

  “常院士,二炮的指战员们正在进行发射前最后的数据核查,您看入轨之后的信号中继传输工作……”

  因为确实是第一次在这种场合下发射纯固体火箭,正常情况下肯定是导弹旅长指挥全过程。

  但今天这又是媒体直播又是新闻通稿的,虽然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所谓“快舟一号”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但也不能真的一点都不演。

  所以,只好由贵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和太空渔船项目副总指挥的周平建担纲本次发射任务的负责人了。

  当然,真正下达具体指令的的,仍然会是杨光旅长。

  “放心吧……”

  常浩南反手关上车门,一马当先地走向位于高地另一边的临时指挥所:

  “我们今天启程之前,青鸾二号星座就已经完成了姿态调整,保证能提供持续时间不少于50分钟、清晰度不小于480P的稳定视频中继信号。”

  三年前年发射的青鸾一号星座早在2004年末就因为过于频繁地调整姿态而耗尽燃料停止了工作。

  好在低轨道中继中心卫星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因此规模更大、功能更强的青鸾二号星座也在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初陆续发射入轨。

  刚好赶上了这次任务。

  周平建连忙跟上,继续问道:

  “另外,在确认发射入轨之后、星载摄像头信号接入之前,还需要插入一段对项目负责人员的采访,这个您看……”

  常浩南脚步稍稍停顿,但很快就重新恢复了动作:

  “我明面上挂著的身份毕竟是航空动力集团的总规划师,这和航天有关的事情,还是不出镜为好……”

  “嘶……”

  听到这个回答的周平建一愣,旋即才苦笑著摇了摇头:

  “我还真就……把这档子事给忘了……”

  常浩南最近一两年来的主要工作都是导弹火箭相关,平时也都在跟航天口的人打交道,也不怪老周没想周全……

  ……

  随著计划发射时间的愈发临近,原本在发射车周围忙碌的二炮指战员和航天科工技术人员也都陆续撤离了阵位。

  只剩导弹号手等少数几名发射操作人员还留在控制舱内。

  此时此刻,世界,万籁俱寂。

  “各战位注意……设备解锁……火箭起竖!”

  杨光练了一辈子导弹发射,这会儿差点习惯性地脱口而出,好在最后时刻及时改口。

  指令通过无线电传输到控制舱,操作员同时拧动两把钥匙,等到三盏绿灯分别亮起之后,猛地按下面前的【起竖】按钮。

  伴随著液压阀工作时产生的嗡嗡声,修长的导弹发射筒在两侧液压臂的支撑下缓缓抬起,如同一条雄起的巨龙般,准备向天空发起冲击。

  30秒后,发射筒竖起至90°,接著桶体缓缓下沉,发出“吱吖”的一声,将最底部的四根支撑脚抵在了发射阵位的混凝土地面上。

  控制舱内,第四盏绿灯亮起,示意发射准备完成。

  “起竖完毕!”

  操作员清晰的口令声回荡在四面透风的空旷指挥所内。

  快舟一号直接参考导弹发射流程,因此一切以快速反应为主,并没有过于冗长的其它步骤。

  在确认准备完成之后,杨光直接开始倒计时:

  “10、9、8……”

  包括常浩南在内,现场,以及隔著电视屏幕正在观看直播的每个人,几乎都在这个时候屏住了呼吸。

  实际上,如果不是要给媒体营造足够的紧张氛围,那他们甚至都不会把倒数过程喊出来……

  “3、2、1……”

  这个时候,甚至连杨光自己的声音都带上了一丝丝颤抖。

  好在他的指令仍然清晰和准确:

  “发射!”

  随后的半秒钟时间,几乎比半个小时还要漫长。

  甚至,有些人都开始以为是不是发射失败了。

  “咚——”

  一阵沉闷的响声打破了发射现场的寂静。

  导弹发射筒的盖板向前抛出,飘落在了十几米外的杂草地中。

  只留下黑洞洞的发射筒口直刺苍穹,如同张开了血盆大口的地狱之门。

  只不过这一次,承载的却是期待与希望。

  “砰——”

  紧接著,伴随著一阵黑灰色的烟雾,白色的圆柱形弹体沿著发射筒被抛射而出,中间还伴随著几声火药燃气的炸响。

  那是固定环脱离时发出的声音。

  在整个火箭离开发射筒之后,一道耀眼的闪光从尾部瞬间亮起,并在上千万人直接或间接的注视之中缓缓向上爬升,并缓缓隐匿于天际之间……

  “点火成功!”

第1271章 梦安眠于九霄

  快舟一号裹挟著烈焰与浓烟,在发射现场的十几台摄像机以及上百道目光中、在全球电视观众满怀期待的目光中缓缓加速爬升。

  很快,便只剩下身后半空中留下的一道白色尾迹。

  芯一级的最主要功能是尽快将火箭提升到足够的高度和速度,因此这一段的尾迹并不会呈现出消耗额外能量时所产生的那种之字形特征。

  而相比于常规火箭发射后指挥中心内繁忙且热闹的气氛,此时的现场环境无疑要宁静很多——

  实际上,从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到第二阶段开始,华夏方面就一直有在低纬度沿海地区建设一个新航天发射场的需求。

  一方面是为了借助地球自转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可以解放铁路运输对于火箭直径的严格限制,便于为以后更高级别的火箭发射进行服务。

  不过,计划归计划。

  至少在2006年这个当口,在琼省进行过发射的还只有亚轨道水平的织女系列探空火箭,因此并没有什么专门服务于航天发射任务的基础设施。

  加之太空渔船的任务目标40396号太空碎片正处在一个角度非常奇特的轨道上,导致华夏过去建设好的几个遥测站点都无法很好地发挥作用。

  因此在发射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只能通过火箭自身安装的传感器来判断飞行情况。

  好在这本来也就是弹道导弹的正常工作环境,所以从旅长杨光到负责联络任务的普通士官,二炮这边的指战员们纷纷表示情绪稳定。

  但对于习惯了常规航天发射任务的周平建来说,这火箭发射之后万籁俱寂的场面,就实在是显得太压抑了。

  甚至还有些惊悚——

  过去一般只有在发射失败之后,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坐立不安地煎熬了大概半分钟之后,他实在还是忍不住,有点没话找话地来了一句:

  “这弹道导弹改出来的火箭,发射起来还真是方便……”

  常浩南这会儿正在盯著面前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的数据,但因为火箭此时还没有飞进第一个遥测区,以及固体火箭本身结构的限制,倒也没什么特别好看的。

  所以听到有人打破沉默之后,也没什么眷恋地转过身。

  不过,旁边来自航天科工九院的赵福元却反应更快:

  “这个么……我们产品的使用环境和普通火箭还是有些区别,从设计之初考虑的就是在极限环境下作战……呃……使用,所以执行这种小载荷、低轨道的发射任务会方便得多。”

  周平建虽然是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但在整个航天系统里都有著不弱的话语权。

  而且他所负责的发射任务也不只包括神舟飞船和天宫空间站,像是去年发射的青鸾二号星座,就因为计划将承担华夏第一次太空行走的中继通信任务,也被一并列入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当中。

  赵福元作为刚刚成立的运载火箭研究中心主任,自然要趁这个机会赶紧营销一下自家目前的主打,也是唯一一个可用型号。

  只不过,他以为老周刚才是在表达赞美。

  其实对方只是在排解情绪而已……

  甚至根本没反应过来赵福元刚才说了什么。

  一时间,发射现场的气氛不由得有些尴尬。

  好在这个时候,无线电通讯器中也终于传出了第一个声音:

  “长江三号,捕获目标!”

  长江,也就是远望号测量船在发射任务中的代号。

  为了本次需求特殊的发射任务,国家航天局专门调动了多达三艘海上测量船,以保障火箭发射过程中三个最关键节点的测控需求。

  而远望三号,则是位于琼省东北部的第一艘。

  随著这个声音落下,电脑屏幕上原本漆黑一片的几个窗口,也在同一时间出现了画面或是数据。

  常浩南简单扫了一眼。

首节 上一节 1137/11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