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3节

  很无奈,但华夏航空工业的基础就是如此。

  “一步步来嘛,我们国家的基础相比起来确实是薄弱了一些,但只要不放弃追赶的步伐,就总有一天能把这些差距统统弥补起来。”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卢育英几乎是下意识地想到了在京航大学见到的常浩南。

  如果说之前还带著那么1%的将信将疑的话,那么现在看著手中的这份报告,他已经完全确信,对方就是那种能以一己之力推动技术进步的绝世天才了。

  “下一步就是制造原型机,然后准备试飞了。”

  卢育英志得意满地说道。

  “可是卢总,咱们这个项目的经费……已经快要用完了。”

  旁边的工程师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因为这个歼7新改型并没有找到启动用户,所以到目前为止的研发经费都是611所自己挤出来的,搞搞纸面设计和风洞试验还勉强够用,但要想真的造一架飞机出来就是杯水车薪了。

  “没关系,今天下午有一场咱们所和附近兄弟厂所各项目负责人的研讨会,钱的问题,我来解决。”

  卢育英说著把手中的报告装进公文包里,然后急匆匆地离开了风洞测试中心。

  ……

  当天下午,卢育英直接把歼7F的两版设计图、风洞模型和风洞测试结果一股脑地带到了会场。

  “目前对于歼7F改进型的先期设计一切顺利,风洞测试结果表明,其飞行性能相比目前的歼7E型提高明显……”

  “在去年,也就是1995年,以色列就为罗马尼亚升级了一批名为米格21枪骑兵的深度改进型,这证明仍然有很多国家需要一种成本低廉的二代改进型战斗机……”

  “考虑到市场前景,我们又专门设计了两种子型号,也就是雷达直径520mm,可以直接由米格21F或歼7M战斗机升级而来的歼7F1,和雷达直径600mm,但必须全新制造的歼7F2……”

  “在歼7F的研制过程中,我们与京航大学进行合作,第一次尝试采用了全数码化设计方式,大大加快了设计流程,同时也可以为今后其它型号的数码化设计积累经验……”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尽管歼7F型号没有启动客户,但拥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技术价值,可以考虑以自筹资金的形式进行研发。”

  卢育英的介绍结束之后,场下直接陷入了几秒钟的寂静。

  感谢书友【丹青墨子】的500起点币打赏

  感谢书友【小小真真】的100起点币打赏

第50章 抢人

  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由国企或科研院所自筹资金搞研发这种事情,在90年代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物。

  但对于航空工业系统来说确实还没有先例。

  毕竟研发一型飞机的所需要的花费动辄上亿元人民币,而战斗机又不像汽车家电这些商品一样可以进入民用市场流通,拿去外销还要考虑到国际关系的问题不能随便卖,回本的难度很大。

  因此普遍囊中羞涩的各厂所很难下决心拿出这么多钱来冒险。

  但是今天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是技术出身,他们知道卢育英刚刚拿出来的这个歼7F改进型,确实风险很小,又很有市场。

  实际上,后者刚刚提到的罗马尼亚米格21枪骑兵,其换装以色列制新雷达之后,配套的雷达罩还是华夏航空复合材料特种结构研究所设计制造的。

  而这家研究所的所长就坐在第一排的位置。

  就算是611所自己,也从近些年来歼7M的出口中尝到了不少甜头,否则也不会在歼7E服役之后,立即著手开发对应的出口型号歼7MG。

  “卢育英同志,你能否估计一下,完成你图纸上面这个型号大概需要多少经费和时间?”

  一名来自黎阳发动机公司的专家首先打破了沉默。

  “研究经费方面,估计在4000-5000万元之间,至于时间,我有信心在一年内实现原型机首飞!”

  卢育英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作为项目负责人,他早就已经思考过无数次这个问题。

  本来,在没有得到常浩南的帮助之前,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8000万元和2-3年时间。

  但在去了一次京航大学之后,卢育英的信心跟之前已经完全不同。

  这一次,场下安静的时间比刚才还要更长。

  足足十几秒钟之后,才有一个坐在第二排的人用有些干涩的声音问道。

  “是人民币?”

  这个有些无厘头的问题让本来严肃到有些压抑的会场气氛骤然变得轻松了不少。

  甚至从后面传出了几阵微弱的笑声。

  不过问出这个问题其实也有情可原,不管怎么说,4000-5000万元人民币设计一架新飞机,哪怕是已有型号的改进型,听上去也确实有些夸张了。

  “当然是人民币,而且这还是相对宽松的估计。”

  “我看这个型号的设计应该已经接近完成了,那么作为一种深度改进型,子系统方面有没有需要我们兄弟厂所攻关的技术?”

  这次开口的是那位复合材料特种结构研究所的所长。

  显然,他已经开始考虑原型机制造方面的问题了。

  而这个问题卢育英,或者说常浩南考虑的更早。

  “目前只有三处地方涉及到新技术应用,一是为了减重需要使用C型夹层结构的复合材料雷达罩,二是需要在1471G型雷达基础上,开发对应520mm和600mm口径的小型雷达,三是希望能够换装更新型号的座舱综合显示器。”

  都不是什么难以攻克的技术。

  或者说其实都可以依托现有技术。

  卢育英的这句话仿佛打开了开关一般,下面原本沉默的专家和领导们几乎同时开始了讨论。

  显然,已经有一部分人认为这个险值得冒。

  总体设计已经接近完成,又不存在太大的技术风险。

  至于成本……

  将近10家厂所,凑个四五千万人民币还是不难的。

  几分钟的时间过去,台下的讨论不仅没有结束,反而变得愈发激烈了。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对于台上的卢育英来说如同十几个小时一般漫长。

  最终,参与本次会议的厂所负责人达成了一致意见。

  同意以自筹资金的形式继续推进歼7F项目的研究!

  散会之后,611所的书记林毅春找上了因为没来得及吃午饭而想要到外面找两根香蕉填填肚子的卢育英。

  “老卢,你的这个歼7F项目,上个月咱们所里开会的时候完成度还很低,而这次伱拿出来的方案,就不说完成度突飞猛进的事情了,虽然和之前一样是下颌进气道,但是我也是搞技术出身,能看出来设计思路完全不一样,更不用说你之前都没怎么接触过的数码化设计。”

  说到这里,林毅春上下打量了一下面前的卢育英:

  “你刚才提到在设计方面找京航进行了合作,难不成从那边挖到了什么宝贝?”

  关于常浩南的事情,卢育英本来也没准备瞒著,只不过刚才在台上时间本来就紧张,不可能花太长篇幅去介绍京航那边的具体情况。

  “宝贝么……这个形容倒也没错。”

  卢育英把手中的香蕉皮丢进垃圾桶:

  “是杜义山院士的一个学生,这个下颌进气道和圆锥前体的一体化设计方式,还有做超音速流体力学仿真的程序,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一个人?”

  林毅春露出了卢育英意料之中的表情——他自己刚开始和常浩南交流的时候,脸上应该也是一样的难以置信。

  “我知道这件事听上去非常难以置信,但确实就是这样,这个叫常浩南的学生,一个人就解决了困扰了我们将近一年的难题。”

  卢育英叹了口气回答道:“说实话,我在刚见到他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挫败感。”

  “好吧,看来确实是个天才……”林毅春勉强消化了这个有些骇人的消息:“不过你是怎么和他取得联系的?杜义山院士……应该跟601还有603那边走的更近吧?”

  “他在航空进展上面投稿了一篇论文,我恰好审到了。”卢育英微微仰起头回忆道:“之前在接收歼7测绘资料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认识了。”

  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巧。

  如果常浩南不是投的航空学报,如果他没有碰巧成为审稿人,那等他看到正式发表见刊的文章最早也得三四个月以后了。

  而林毅春则轻轻摸著自己的下巴陷入了沉思,许久之后才抬头问道:

  “说起来,杜院士应该已经退居二线有几年了,他手里应该没有正在进行的总体设计了吧?”

  卢育英有些发懵地点了点头:“应该只有一些跟子系统相关的纵向课题。”

  “所以你说的这个天才,目前并没有一个足够广阔的舞台让他展示自己的能力,没错吧?”

  这个时候卢育英再怎么样也明白自家所长的意思了。

  这是想抢人呐。

  “您是说,咱们可以……”

  “你这个歼7F项目既然是咱们自筹资金进行的,那在人员安排和资金使用上面就要灵活很多,很多事情只需要知会一声就行,并不需要总公司那边的批准。”

  林毅春显然已经有了一些打算:

  “所以我们可以考虑给杜院士课题组一个大课题,50万甚至80万的那种,然后让他们深度参与到歼7F项目中来。只要有了这么一层关系,那等到后面毕业的时候,就不难把他弄到咱们所里来。”

  卢育英很想说一句你们搞行政的心都脏。

  但他没能说出口。

  倒不是因为林毅春是他的领导。

  主要是……

  他自己也很喜欢这个办法。

第51章 【求追读!】八三工程(上)

  另外一边,在答应了杜义山的请求之后,603所周永航那边的动作也很快,只用了不到十天时间就把“大展弦比平直翼的颤振模拟与主动控制”作为先进技术成果给申报了上去。

  而常浩南的名字赫然位列完成人中的第一位。

  这个宣传效果自然不必多说。

  因此在从601所返回京城之后,杜义山几乎是马不停蹄地找到了华夏航空工业总公司的董事长,梁卓平。

首节 上一节 33/11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