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0节

  这在某种程度上不是坏事,因为比较容易闷声发大财,做成一些在二十多年后年反而做不到的事情。

  比如通过与意大利进行合作,打通EASA适航认定的关节。

  甚至更进一步,推动即将诞生的CAAC适航审定标准与EASA标准之间的互认。

  如果这件事情能够成功,那么一个机型只要得到华夏这边的认证,就自动被视为通过了欧洲方面的认证。

  几乎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毕竟俗话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

  国家之间其实也是这么回事。

  从华夏产品,到华夏品牌再到华夏标准,在原来的时间在线花了差不多40年的时间。

  而现在,常浩南希望能在自己的帮助下,加快这个流程的速度。

  这些东西,作为老航空人的易元和自然也能想到。

  但兹事体大,他虽然是新舟60的总工程师,但并不能决定项目以外的事情。

  “这件事情,我需要去跟周永航同志商量一下。”

  易元和停下了脚步:“不过,无论结果如何,常浩南同志,我认为你的建议都很有价值。”

  说完之后,转过身朝著另外一个方向走去。

  他努力控制著自己的表情,以避免在这些年轻晚辈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喜悦和迫切。

  但脚下比刚刚轻快很多的步伐还是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

  并排走著的只剩下了常浩南和刘洪波两个人。

  易元和离开之后,二人竟一时间不知道该谈些什么话题。

  新舟60的事情刚刚已经说的差不多了,而八三工程的性质不同,显然是不能这么随便聊的。

  最后还是刘洪波率先打破了沉默。

  “我有时候就会觉得,你简直是个怪物。”

  他抬头看著常浩南,缓缓摇了摇头:“前年我在杜老师那见到姚师妹的时候,就觉得那差不多是极限了,结果……”

  “这个么……”常浩南微微笑了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刘洪波的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或许我下个学期应该申请多开一门课?”

  他这样想道。

  ……

  常浩南并未在阎良呆上太长时间,检查01号原型机的同志们动作很快,动力联合攻关组在第二天一早便乘飞机再次飞回了盛京,只留下了几个人处理一些不太重要的后续工作。

  杨奉畑这一次没有再召开大规模的会议,只是把包括常浩南和阎忠诚在内的几个人集中在了一间小会议室里面。

  “问题查明了么?”

  “查明了。”阎忠诚点了点头:

  “发动机在跨音速区间范围的大流量流道情况下,由于快速收回油门杆,发动机加力供油急剧减速,导致发动机落压比变大。”

  “发动机将髙速压缩气体在压气机处剧烈节流,瞬时压缩气体以激波形式上串,拥塞进气流道和发动机压缩机流道,从二级高压转子开始出现异常的流动分离,然后扩展到整个压气机,导致压气机效率迅速降低,发生喘振。”

  “所以……确定是设计问题?”

  “是的。”阎忠诚面色凝重点了点头。

  没能在地面进行完整高空台测试终究会带来隐患。

  而如今,隐患变成了事故。

  随后是一段长久的沉默。

  “接下来的这个问题,我需要一个严肃的答案。”杨奉畑目光如箭地扫过面前的几人:

  “涡喷14,是否还有机会赶上八三工程设计定型的进度?”

  又是一阵沉默。

  “虽然我们已经找到了喘振发生的位置,也就是下一步进行设计优化的起点,但按照常理来算,恐怕至少得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除非……”

  阎忠诚的声音有些干涩,然后抬起头看了一眼旁边的常浩南:

  “我认为小常同志应该能提供很大的帮助。”

  舵主的加更照例在下午

第91章 我们全部归你指挥!(为舵主fhtvbn加

  更)

  杨奉畑看向了刚刚一直在低头沉思的常浩南。

  后者从刚刚在飞机上的时候就一直在看从01号验证机下面取回来的原始数据。

  他很想说,其实涡喷14面对的应该不只是设计问题。

  因为他昨天晚上的时候简单计算了一下,又通过刚刚跟飞行记录数据的对比,发现涡喷14的压气机结构虽然拼凑痕迹很重,但设计者显然也知道这一点,因此当初还是留下了足够的喘振裕度。

  在压气机的通用特性曲在线,共同工作线与喘振边界线之间的距离就是压气机的喘振裕度,它体现了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

  或许是由于选择了比较保守的共同工作线,因此涡喷14在这方面并不算差。

  但01号原型机在快速收油的时候,工作状态的不稳定程度还是超出了当初的设计阈值,于是才诱发了喘振。

  当然,从喘振控制的角度来讲,只要把喘振裕度拉到足够大,终究可以避免喘振现象的发生。

  只是喘振裕度这东西就像人体的免疫力,而那个所有人都尚未知晓的、导致发动机工作状态极度不稳定的原因则相当于病原体。

  提高免疫力当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生病,但绝非治本之策,如果不能消灭病原体,风险总归还是在的。

  而且这样解决问题不够通透。

  不过还没等他想出个头绪,就听到了杨奉畑的问题:

  “小常同志,你对涡喷14的改进有没有什么看法?”

  常浩南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被如此直白地点到,看来阎忠诚确实是相当著急了。

  于是他只好暂时放下更远的事情,先把火烧眉毛的问题解决掉。

  当一个人已经发烧到43℃快要见他太奶的时候,最要紧的事情自然是先降温,治本的事情可以后面慢慢来。

  “这个么,杜老师之前应该跟您说过,我确实研究过叶轮机械内部流动分离的控制问题。”

  “我看过冰城工业大学王忠奇教授的研究,叶片周向弯曲能很好的控制叶片通道内的二次流,从而控制流动分离,所以我准备从这个方面入手,不过……还需要一些更充分的试验数据才行。”

  刚刚还围坐在一张小会议桌边上的众人听到常浩南这种表态哪还能坐得住,几乎是同时“蹭”地站了起来。

  “具体实验内容呢,以及……需要我们做什么准备?”

  如果是别人说出刚刚那句话,应该不会带来这种反应,毕竟跟压气机有关的实验周期长成本高,“充分”的数据这种说法一般意味著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获得。

  但常浩南不一样。

  他在过去两个月时间里创造出的奇迹已经太多了,以至于大家在他身上都差不多已经忘了实验周期这回事。

  突然林立起来的几个人反而吓了一只手撑在桌子上的常浩南一跳,短暂的犹豫之后,他也只好跟著站了起来。

  于是小会议室里就出现了一群人站著开会的奇特场面。

  “目前关于弯掠叶片对于提高压气机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都是比较定性的,而跨声速和超声速压气机的流动状况又存在区别,所以我需要以涡喷14的原始设计为基础,对弯和掠的叶片积叠规律分别进行研究。”

  “在得到规律性的结果之后,进行顶部前掠改型和底部正弯改型,改变掠高和掠角、弯高和弯角得到不同掠和弯的设计方案,再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选取最优的综合改进结果,应用到高压压气机的叶片上。”

  其实这个思路跟常浩南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做歼7改进型设计方案差不多,都是先寻找规律,然后再根据规律做方案,最后在方案中寻优。

  只不过这一次无论从工作量还是工作的重要性上都远远超过之前。

  所以他需要更多资源的帮助。

  “第一步进行规律研究,可以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同步进行的方式来加快进度,第三步也一样,但中间出设计方案的这一步没有什么捷径好走,需要相当大的人力,并且测试过程也需要生产出实物来进行,这方面,就需要606所和410厂的同志们分工配合了。”

  实际上就是让一大群工程师来完成之前由周书万和张漫二人完成的工作。

  杨奉畑重新看向了另一边的阎忠诚,以及410厂的技术部部长钟世宏。

  “如果按照小常同志的方案进行,那就需要你们从各自的单位里面调集一些人来接受他的指挥。”

  阎忠诚和钟世宏对视了一眼。

  二人在这个领域已经工作多年,自然知道厂所分工配合其实是一件不太容易完成的工作,更何况常浩南恐怕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606所的工程师还好说,基本上也都已经听说过常浩南的大名了。

  但410厂的技术工人完全是另外一个体系,他们可未必认识常浩南是谁。

  “杨总,如果只是把人调给这位小常同志,恐怕效果不会很好。”

  于是在短暂的思索过后,钟世宏首先开口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主要他自己之前就是从外面空降到的410厂,很多管理方面的难题都是亲身经历。

  工厂这种地方有点像是部队,工人和战士一样,未必有多高的文化水平,但有自己内部的一套鄙视链。

  好在钟世宏学焊接出身,最后靠著几手绝活才逐渐让整个厂子对他心服口服。

  但他看著常浩南这个白白净净的样子,大概不像是会车铣磨镗、锻造电焊这些手艺活的。

  “那钟部长的意思是……”

  “我想,在生产制造这方面,不如由您牵头直接成立一个攻关小组,由您担任组长,小常同志来担任副组长,我跟阎总工作为小组成员,直接归小常同志指挥!”

  “这……”

  饶是常浩南也被这个提议惊到了。

  他确实是想要在管理能力方面有所突破,但这次的突破似乎有点太大了。

  从管林示宽那一个小组的6个人,直接一步跨越到管著606所和410厂?

  虽然只是暂时的。

首节 上一节 60/11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