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43节
……
集团会议室里。
包括常浩南在内的七名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在会议桌两边坐定。
自从航空动力集团自从正式成立以后,这还是第一次如此阵容齐整地开会。
“同志们。”
坐在首位的朱霖育率先开口:
“这次召集大家开会,除了对集团成立这几个月以来,各自的工作情况进行一个汇总以外,就是要讨论一下,我们和法国斯奈克玛集团之间的合作事宜。”
朱霖育毕竟是集团一把手。
常浩南找人调查也好,让人和法方进行接触也好,虽然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但肯定是要向他报备的。
包括这次会议,也是前两天常浩南拿到章亮平给出的调查结果之后,建议朱霖育组织的。
因此,后者虽然不清楚具体细节,但也早就知道斯奈克玛找上来要求合作的事情。
但另外五个人听过之后纷纷面面相觑,显然有些惊讶。
不过,倒也没人在这种场合打断领导的话,只是静静地等待下文。
“浩南同志,你来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吧。”
朱霖育的声音把众人的注意力引到了常浩南身上。
“好。”
常浩南从公文包里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材料。
“这件事情的起因,是大约半个月前,华夏航技集团那边收到了一封来自达索集团华夏大区的合作邀请函,希望能航空工业集团一起,研发一款航程更长的公务机,而我们,还有斯奈克玛集团,也在合作名单当中。”
“当然,这件事情听起来就有些奇怪,毕竟咱们国家的公务机需求目前还以个位数论,达索就算有提前布局蓝海市场,也没必要搞这么大的动作。”
“所以,我就先派了几名有经验的同志,跟对方进行试探性的接触,看看他们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然后很快就发现,公务机合作只是个不太高明的幌子,法国人在整个谈判过程中,始终在旁敲侧击地打探我们对于CFM56核心机的理解程度。”
说到这里,常浩南把一张纸放在投影仪的置物台上。
是一份会议纪要。
“CFM56?”
林左明茫然地看了看常浩南:
“我们集团好像没有以这个核心机为基础发展的型号?”
“确实没有。”
后者笑了笑:
“但法国人未必这么认为。”
常浩南说著换上了另外一张纸。
就是之前看过的那份英文报纸:
“目前,西方对于涡扇10发动机的了解,还停留在我们重新立项之前,也就是对标F110GE100发动机的那个状态,所以自然而然地认为,是在CFM56核心机基础上研发出来的。”
听到这里,其余几人都露出了忍俊不禁的表情。
“看来,是我们常总的动作太快,打了别人一个措手不及呦……”
朱霖育笑著打趣道。
会议室里顿时弥漫着快活的空气。
不过,毕竟正题还没有说完,因此很快恢复了严肃的气氛。
“我没记错的话,CFM56应该就是斯奈克玛集团和通用电气联合研发的。”
副总经理之一的邓世佑开口道:
“难道法国人是想找到证据,追究我们侵犯知识产权不成?”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
常浩南拿出了另外一份英文报导,放到投影仪上。
只不过看日期,应该已经是今年上半年的报纸了:
“因为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所以后面这些,都是我目前的推测。”
虽然他话是这么讲,但另外几人还是竖起了耳朵。
“上半年,其实就是巴尔干危机结束之后,大概是为了报复法国人率先宣布脱离盟军行动,通用电气宣布,对法国的新一代军用发动机项目展开合规性调查,虽然到现在也没给出个官方的调查结果,但从后续动作来看,相当于暂停了对法方目前在研的、计划用于阵风战斗机的M88涡扇发动机的技术支持。”
“这里要强调一下,CFM56的产权属于斯奈克玛和通用电气联合成立的CFM国际公司,而M88则是斯奈克玛单独研发的型号,在通用电气撤出支持之后,法方应当是遇到了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导致发动机,包括阵风战斗机的量产都出现了障碍。”
实际上,M88的核心机并不完全等同于CFM56,理论上算是“法国自研”,但有相当一部分设计参照了F404和F110两款经典型号,甚至有些零部件干脆就是通用的。
“所以……”
林左明觉得自己好像听懂了,但又觉得剧情实在有点魔幻,因此稍微犹豫了一下之后才继续道:
“法国人用自家的核心机结果被美国人卡了脖子,恰好这个时候看到涡扇10正常装机,就以为我们对CFM56有独到的理解,所以想要来找技术援助?”
颇有一种……
难以描述的美。
“至少,这是可能性最大的一种解释。”
常浩南点点头。
他当然不会把话说死,但大家心里清楚,基本是八九不离十了。
一时间,会议室里陷入寂静。
谁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感慨,就是十分感慨。
尤其是像朱霖育这样的老同志,还知道80年代末我们试图找斯奈克玛进行技术指导的事情。
结果十年功夫过去,老师和学生的身份竟然来了个180°的转变。
过去的我你爱答不理,如今的我……
咳咳。
“所以常总,我们……真的能在涡扇发动机这块,给到法国人需要的帮助么?”
最后还是林左明打破了沉默:
“毕竟涡扇10其实跟CFM56毫无关系……”
常浩南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
“技术上讲,涡扇10的核心机比CFM56领先了一代,所以虽然我们没有深入研究过CFM56,很难像法国人希望的那样,给他们提供立等可取的解决方案,但真要是合作的话,帮他们把M88给完善起来,至少先让阵风战斗机顺利量产,还是没问题的。”
“当然,得等到涡扇10至少设计定型之后,否则我们也没那么多人手。”
第779章 先把华夏航发的名声给打出去
在技术方面,只要常浩南开了口,基本就算是一锤定音了。
不过,对于刚刚成立的航空动力集团来说,对外合作,尤其还是以技术输出的形式搞对外合作,总归还是个新鲜事。
常浩南之前虽然也推动过像是NH90之类的项目,但那时候毕竟也只是出谋划策,真正负责落实的还是冰城飞机工业集团的同志。
至于其它几人……
就更没这方面经验了。
华夏能跟欧洲搞对等的技术交流,还是从新舟60那会开始的,到现在总共不到四年功夫,就那么几个招牌项目。
所以,大家考虑的还是比较多的。
“浩南同志,我们集团成立那会,不是定下了三个重点发展方向么。”
邓世佑说道:
“涡扇10结束之后,原本计划是把重点转移到那三个型号的预研和立项工作上去,如果突然加上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会不会影响到我们原本计划的时间表?”
这个担忧还是比较合理的。
对于一个新成立的企业来说,“大胆探索”和“盲目扩张”之间,有时候也就是隔了一层窗户纸。
贸然把摊子铺太大,未必就是好事。
不过,常浩南当即摆了摆手:
“CFM56,我还是比较熟悉的,M88的大致情况,我也已经了解过,潜力其实很足。”
“只是斯奈克玛过去一直钻研单转子发动机,现在突然搞一个双转子型号,欠缺经验才弄出这么个烂摊子,如果只是改进到可用状态的话,难度不会太大。”
“正好,我们之前一直都说,涡扇10对于咱们集团来说,是一次大练兵,那练兵结束,到下一次实战中间,总要来几次考核,或者是演习,M88这个项目,就可以当做是一次大考,看看咱们的技术人员水平究竟如何!”
实际上,在当年计划接手涡扇10项目之前,常浩南就专门考虑过,继续沿用CFM56核心机,搞一个风险和难度都比较低的方案。
只不过,研究了一圈之后发现,用别人家的核心机会把思路和上限给锁死,发挥不出他在设计方面的优势,而华夏的生产制造水平相比于这个年代的美国来说还是有一定差距,相当于最后只能造出一个青春版的F110来。
要是在CFM56的基础上搞缝缝补补,那又相当于带著镣铐跳舞,还不如另起炉灶。
这才有了现在这个“3.75代”的涡扇10。
而M88则正好是一个因为设计经验不足,而被迫带镣铐跳舞的型号。
最早,自认为拿到通用电气技术的法国人还是比较自信的。
第一个测试型号M88-1甚至敢标出8.3吨的海平面推力(相当于推重比10),结果最后发现寿命和可靠性同时爆炸,肯定是不敢装量产机的,导致前几架阵风原型机只能先装上F404顶一段时间。
目前正在测试并计划装机的,应该是提高涡轮前温度,并减推到7.5吨的M88-2。
但中间突然失去技术来源之后,这台原本已经进入研发周期尾声的发动机还是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当然,如果单论加工制造工艺,那么哪怕是经过了两年的提高,华夏想要跟法国这种欧洲老牌工业国相比也差点意思。
但常浩南之所以敢如此肯定地打包票,主要是因为早期的M88问题实在太多,拿著跟涡扇10一个水平,甚至还略高一点的涡轮前温度,却只能兑换7.5吨推力和8.5的推重比,完全是被设计所拖累。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