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507节
因为一旦停下来,损失就会非常的大。
双方谈着,最终在20%这个数字上面谈妥。
等到所有的事情都谈好以后,已经是很晚了。
哈桑没有在刘韬这边住着,而是前往钓鱼台国宾馆,他来华后被安排住在钓鱼台国宾馆。
钓鱼台国宾馆,也是华夏对于重要外宾的主要安排住宿地方。
刘韬在送走哈桑后,又泡了一会茶。
他愿意加大对塔桑尼亚的投资,除了要将塔桑尼亚打造成在非洲合作的模板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这种投资稳赚不赔,利益巨大。
建成之后,顶多几年功夫,便能收回投资,往后都是赚的。
毕竟在塔桑尼亚,可不是像在华夏,电价、水价都是有指导价,是不能太高的。
在塔桑尼亚,这些价格都是交给市场调控。
而盘山集团,几乎拥有着整个塔桑尼亚的市场,处于垄断地位,怎么定价其实是自己说的算。
这也是为何,哈桑他们想要从中分一杯羹,便是因为这里面盈利空间很大。
除了盈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影响力。
铁路、公路、水库水电站等都是拥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这是确保自身在塔桑尼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除了有雇佣兵作为武力保护,最重要的就是这种各行各业的影响力。
像塔桑尼亚这样,拥有着94.51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海岸线长达840公里,人口接近3000万人,又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具有非常大的市场。
这些年,盘山集团便是通过塔桑尼亚作为在非洲的大本营,从而往其他方面去发展,去开拓。
塔桑尼亚发展得越好,越有利于盘山集团在非洲的发展。
塔桑尼亚和吉布提,是盘山集团在非洲的两大战略支撑点。
塔桑尼亚,事关着非洲中部和非洲南部的利益。
而吉布提则是因为重要的地理位置,直接处于红海的咽喉地位,可以为军舰提供补给。
至于其他的,属于开拓,但是重要性是不如塔桑尼亚和吉布提的。
至于中东,现在盘山集团在中东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了,可以说差不多各方多多少少会卖一些面子,在经贸方面双方的合作更是越来越紧密。
盘山集团现在的武器装备的最大客户,也是来自于中东。民用领域方面,中东同样是一大市场。
对于华夏而言,中东更是事关着能源安全,重要性不言而喻。
反而是欧洲、北美,更多的是经贸以及教育、文化交流。
第814章 两大后院
2024-09-12
当然,东南亚和南亚才是最重要的。
远交近攻,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
整个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华夏以南而得名,马来群岛则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广阔海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共有两万多个岛屿,面积243万平方公里。
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这个路口的‘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马六甲海峡地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之间,全长900公里,最窄处仅有37公里,可通行载重25万吨的巨轮。
整个东南亚资源非常丰富。
比如农业资源,这里农作物特别是热带作物资源丰富,这里是世界生产稻米最多的地区,每年可以出口大米超过2000万吨。除此之外,棕榈油、橡胶、咖啡、椰子等的生产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每年棕榈油产量可以达到五六千万吨,同时东南亚也是世界上天然橡胶的最大生产地,仅仅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橡胶产量之和便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
在渔业资源方面,也是非常丰富。
石油、矿场资源同样也很丰富!
这里既是华夏发展的重要原材料来源地,同样也是商品出口的重要市场之一。
除了东南亚,南亚同样也是值得投入精力和财力的。
整个南亚区域,囊括了喜马拉雅南中、西段以南及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南北和东西距离各约3100公里,目前共有18个国家。
目前华夏与这些国家联系,邻国都是通过公路作为主要交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条铁路。
有时候刘韬也不由得脑洞大开,那就是在喜马拉雅山脉炸出一道口子,将印度洋暖流引进青藏高原,从而让西北变得湿润。
当然,这只是一种想法,可行与否,还得经过科学严谨的论证。
而哪怕是可行,这里面的投资将是海量。
刘韬喝了会茶,将茶具清洗一下,然后进行消毒。
随后,他在院子里散步。
此时夜已深,大部分的人已经睡了,显得夜深人静。
他母亲已经正式退休了,平常都是住在四合院这里,而他大姐刘红英替朱淋经营着店,平常也都是住在这里。
随着社会发展,京城这里的发展也是很快,书店、花店、咖啡店、茶店生意都还算不错,一年下来扣除了人工成本、水电费等成本,还是有不错的盈利的。
这些盈利,足以让大家过上不错的生活。
晚上多喝了不少茶,以至于散步半小时,都依旧没有半点睡意。
直到凌晨一点多,刘韬这才上床睡觉。
翌日,刘韬去参加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乃是关于四合院保护工作会议。
从几年前,开始认识到京城四合院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关于采取措施加强对四合院及其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工作一直在进行着。
只是可惜了,前面因为城市开发建设对胡同四合院的破坏已经是定局,足以让后来者为之心疼和痛心疾首。
这几年,京城市及有关部门出台了若干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虽然在四合院及其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些成绩与预期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在保护理念和保护的政策、方法定位方面存在若干问题,从而影响了四合院保护工作科学健康地开展。
说实在的,到了现在四合院的价值,已经非常清楚显现出来了。
不少人宁愿买四合院,也不愿意买商品房。
至少对于像刘韬这样的人,他就认为住四合院要比住商品房来得舒服,四合院是真正的冬暖夏凉,冬天不会太冷,夏天也不会热得让人受不了。
此次他也是属于受邀的,本着出一份力而参加。
这一次工作会议相当隆重,有着古建筑里面的行家,有文物保护单位,也有历史研究方面的学者。
显然京城这次花了不少心思。
“对京城四合院及其历史文化的保护,其根本点是保护它的传统风貌、建筑特点和文化特色,这种保护应当与城市发展、历史进步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相适应,保护应当是积极保护而不是消极保护。”刘韬发言的时候强调道,“除已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以外,对没有文物保护价值或仅有残存价值却已经十分危险,已经丧失使用价值的破旧房屋,应当进行翻建改建。”
“翻建改建不是去建多层楼房也不是完全原样不动的就地翻建,而是应当按照传统四合院的格局和模式去建造符合当代使用功能和规范要求的四合院。”刘韬说道,“我认为关于四合院保护的最大误区有两点:一是认为‘凡是老的都是好的,都不能动’,反对将老房子进行大修或翻建。”
“二是认为‘大杂院’就是四合院,会保护四合院就是保护大杂院。”刘韬说道。
这两种误区,目前都是存在的,而且很突出。
房子老了,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那该翻建就得翻建,该大修就得大修。
哪里有什么一成不变的道理。
再说了,以前这些四合院,哪里会想到现在的生活,设施难免缺乏,一些小修小动作是很正常的。
刘韬现在住的四合院,也不是什么都没变,内部同样进行了修葺。
还有大杂院,这是老大难题。
而这个难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不进行大力整治是不行的。
刘韬就提出,建设一批商品房,然后将大杂院那些住户全部安置到商品房那里,然后将大杂院恢复成四合院。
这里面,就得花重资了。
建设商品房作为安置房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将大杂院恢复成四合院,同样也需要砸入大量的资金。
这不是几亿人民币就可以搞定,也不是十亿人民币就可以搞定,而是需要上百亿资金才能做成的事。
而且是越到后面,花费的代价就越大。
越早解决,付出的代价就越少。
而早解决比晚解决要好!
因为越到后面,大家不缺钱,同时欲望也变大,想要的更多,再加上人工成本、材料等等上涨,代价是呈现几何倍数增长的。
第815章 四合院保护与开发?
2024-09-12
京城到底有多少四合院?
没有人说得清。
根据清乾隆时期绘制的《乾隆京城全图》看,当时共有大小四合院26000多座。
斗转星移,到了20世纪80年代,据京城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统计,京城约有6000多处四合院,其中保存较完整的有3000多处。
作为有800多年历史的古都,京城历史文化的构成有两个方面:帝王文化和市井文化。
帝王文化的载体是故宫和众多坛、庙、陵、园、府。
而市井文化的载体就是胡同、四合院。
可以说,京城的胡同、四合院和故宫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四合院肇始于元代,发展成熟于明清两代,清中期渐臻完善、步入巅峰。元朝定都京城后,开创了京城城市建设的新纪元。作为当时举世闻名的大都市,元大都的建设包含有大规模的民居,胡同和居住的院落成为元大都的基本内涵。
当时有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
这‘百万家’便是京城四合院。
清末、民国和共和国成立后,伴随巨大的社会变革,特别是当代城市现代化建设,四合院的物质形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刘韬觉得,四合院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不管是研究古建筑,还是研究历史,亦或者是从京城的文化而言,这里面的价值都是巨大的。
他认为,这里面不但要保护,同样也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