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技入侵现代

科技入侵现代 第13节

  林燃沉吟片刻后说:“潜力无穷,希望祖国能够一切都好。”

  黄运基显然不满意这样的回答:“林先生有没有考虑回祖国走走看看?”

  林燃摇头:“条件还不成熟。”

  黄运基没有再提,又寒暄两句后离开了林燃的住处。

  林燃知道对方不会这么容易放弃,他也没打算这么快就交底。

  因为黄运基其人在历史上的资料太少,他压根不清楚是否靠谱。

  尤其自己即将加入NASA,这就更敏感了。

  华国劝杨振宁回国,来来回回劝了三次,还安排了他父母去日内瓦相见。

  对于林燃这种人才,显然对方也不会这么容易放弃。

  林燃站在二楼窗户上看着黄运基远去的背影,长叹一声,“现在确实还不是时候。”

  第二天早上,印有林燃、李政道、杨振宁三人的最新一期《美洲华侨日报》发售,三天时间内在全阿美莉卡足足卖出了二十万份。

  要知道此时全阿美莉卡的华人家庭数都不超过10万户,但却卖出了两倍于华人家庭数字的报纸。

  很多华人家庭都一买买好几份,一来劝小孩好好念书,二来作为纪念,三来则是寄给阿美莉卡外的亲朋好友看。

  头版头条的标题为:“阿美莉卡的华人之光们”

第21章 飞鸟和青蛙

  “我认为数学应该是美的,它当然不会无聊,它蕴含着独特的美感。”

  “我不太喜欢媒体把我称呼为隐士一样的角色,我只是碰巧第一个大的论文做的就是关于费马大定理的,不代表说我只会做大问题。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我这样幸运,能够把大的课题做出结果来。

  我认为年轻学者们还是要考虑生存,得先做一些容易的课题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样才好找好的教职,等稳定下来再尝试着做一些困难的问题,做一些大的课题,这样更能兼顾生活和学术理想。”

  “我很喜欢我教授关于数学家的比喻,他把数学家比作两类,一类是青蛙,一类是鸟。

  鸟翱翔在高高的天空,俯瞰延伸至遥远地平线的广袤的数学远景。他们喜欢那些统一我们思想、并将不同领域的诸多问题整合起来的概念。青蛙生活在天空下的泥地里,只看到周围生长的花儿。他们乐于探索特定问题的细节,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

  “不,鸟和青蛙没有高低之分,数学既需要鸟也需要青蛙。

  数学丰富又美丽,因为鸟赋予它辽阔壮观的远景,青蛙则澄清了它错综复杂的细节。鸟看的更远而青蛙看的更深。

  数学的世界既辽阔又深刻,我们需要鸟们和青蛙们协同努力来探索。”

  林燃的采访大部分都围绕数学本身展开,该采访中关于鸟和青蛙的定义,因为其寓意深刻在被翻译成了英文后在数学家群体里广为流传。

  消息传回欧洲后,霍克海默为林燃找的名义上的导师不得不面对同僚们的诘问,问他是鸟还是青蛙,之前有这么深刻的理解,为什么不告诉他们。

  而年轻的数学家们都在思考自己是青蛙还是鸟,以及有没有做鸟的天赋。

  在回李政道住处的路上,杨振宁感慨道:“说的真好,物理学家同样可以分为鸟和青蛙,像爱因斯坦这样的给我们指明方向,划分范围,告诉大家可以研究什么,而做具体问题的物理学家则像青蛙,深埋在一个领域不断挖掘其潜力。”

  李政道点头道:“伦道夫完全不像是一个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他给我的感觉是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我一直到现在都有种被问题推着走,被物理世界不断给我带来的惊喜推着走。

  而他在这个年龄就已经有了一张完整的数学地图,清楚地描绘了他对数学世界的理解,这实在是太难得了。”

  两位三十多岁就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大佬在年轻的后浪面前,居然有种被拍在沙滩上的错觉。

  “谷山君,看到了吗?我们当年的猜想果然是正确的,所有Q上的椭圆曲线是模的,这一猜想在数学领域真的如同我们当年所料,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惜你已经看不到了。

  真的无法理解,你为什么会忽然去世,如果林君能够提前两年证明谷山猜想,是否你现在还能和我一起在东京大学的研讨室里畅谈数学问题呢?

  林君真是了不起的人物,他提出的伦道夫纲领给整个数学界带来了一次震撼,很多领域的问题都能和纲领本身联系在一起,而完成纲领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更是让所有数学家都感到兴奋。

  真希望你也能看到这一幕啊。”

  霓虹埼玉县北琦玉郡西南五公里一处寺庙,一位西装革履的年轻男子拿着一本最新的《数学新进展》杂志,站在墓地前呢喃道。

  墓地前站着的是谷山-志村猜想中的志村五郎,墓地里躺着的是他的挚友,也是谷山-志村猜想中的谷山丰。

  在谷山生前,二者同为东京大学的老师,前者为准教授,后者为讲师,双方在谷山的猜想基础下共同完成了谷山-志村猜想。

  这一猜想因为是霓虹数学家提出的,50年代霓虹数学家属于名不见经传,在国际数学界没啥地位,所以谷山-志村猜想也被埋葬在故纸堆中。

  除了谷山和志村这两家伙外,没人觉得这猜想有什么了不起,原本一直要等到70年代被大神安德鲁·韦伊给挖出来说觉得很重要然后才被推广,等到80年代被德意志数学家格哈德·弗雷提出,认为谷山-志村猜想应该和费马猜想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画等号。

  最后由安德鲁·怀尔斯在前人基础上完成特殊形式下的谷山-志村猜想进而完成费马猜想,而让谷山-志村猜想跟着费马大定理名声大噪。

  其中谷山在1958年自杀身亡,从谷山遗书内容来看,他自杀是因为疲倦、对未来失去信心,在战后霓虹的环境下,谷山的想法被批评毫无根据、有时甚至也被批评行事特异,这在霓虹意味着不合群。

  多说一句,谷山的未婚妻在谷山自杀后也跟着自杀,其遗书上写着:“我们约定好不论在哪里,都要在一起、永远不分开。既然他死了,那我也要追随他而去。”

  原本怀尔斯关于费马大定理的证明属于有迹可循,是数代数学家接续的结果,最后由他完成。而现在在林燃手中得以证明,颇有晴天霹雳之感。

  对所有了解、研究过费马猜想,不对现在应该要叫费马大定理,的人来说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因为他所用的办法,之前从来没有数学家这么思考过,谷山-志村猜想?这两数学家听都没听过。

  而在志村看来,颇有种高山流水遇知音之感,自己做的猜想居然被用在了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中,不但意味着名气,也意味着现实待遇的好转。本来他拿不到东大的教职被迫搬去了大阪大学,后来对大阪大学不满意又跑去普林斯顿。

  现在因为费马定理中谷山-志村猜想是核心,所以东京大学连夜联系他,让他赶紧过来上班,要给他一个正教授的职位。

  志村除了高兴外,就是感伤,仅仅晚了两年,挚友就无法看到这一幕。

  “东京大学数学系已经向林君送去了客座教授的邀请函,希望今年夏天能够在东京大学接受他的教导。”

第22章 被看穿的小小小摩根

  “抱歉,我已经接受了香江大学的邀请,我今年夏天会去香江大学讲课,东大这边只能恕难从命。”

  林燃很客气,但语气无比坚定。

  哪怕没有香江大学的邀请,他也不打算去霓虹担任客座教授。

  他回到1960之后,在查资料了解这个时代的过程中,发现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无论杨振宁还是李政道,都没有去霓虹讲学过。

  杨振宁的话,除非是学术会议,不然连普通讲座之类的都不去,其一直要到2010年才在霓虹学士院担任客座教授一职。

  (杨振宁教授2011年霓虹学士院演讲宣传海报,2010年起担任霓虹学士院客座教授)

  而李政道同样没去霓虹。

  他获得过霓虹颁发的旭日重光奖章,但这都是07年的事情了,获奖原因也不是什么推动学术交流,对霓虹学术做出贡献,单纯是因为2007年是他获得诺奖50周年,霓虹方面给亚洲杰出人士颁发的荣誉。

  所以林燃很好奇,是没有邀请还是什么原因,采访结束后的闲聊过程中,林燃特意问了下,二人的解释都是国仇家恨,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无法做到为霓虹培养人才。

  两位前辈尚且如此,林燃就更做不到所谓华日友好,去霓虹讲学了,哪怕霓虹开的两个月薪酬已经和哥伦比亚大学一年的薪酬一样。

  “黄社长,我去香江只谈学术,不谈别的,我会在香江呆两个月时间,有时间教一些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我想我在数学领域的学术造诣应该能够解决不少难题。”

  在得知林燃接受香江邀请后,黄运基嗅觉非常之敏锐,没过几天就以送特产为由找上门来。

  林燃从对方手中接过申海特产赤豆糕,这才明白对方在采访过程中问他籍贯的含义,问籍贯告诉读者是假,他问了之后好准备家乡特产送上门是真。

  双方都是聪明人的前提下,林燃的意思黄运基自然懂。

  “学术上的问题我可以提供帮助,其他的免谈。”

  各色人士的纷至沓来外,数学家、华裔科学家、记者等等,这些他都能猜到,但也有他猜不到的。

  这位他猜不到的来客就是约翰·亚当斯·摩根,摩根家族成员,其母亲来自亚当斯家族。

  摩根家族在简中互联网大名鼎鼎,因为有大小摩根在。

  可亚当斯家家族是阿美莉卡首个产生父子总统的家族,手上握着军工复合体雷神公司,也是妥妥的老牌家族。

  作为双方联姻的产物,约翰·亚当斯·摩根在摩根家族内部绝对的实权人物,他此时才三十岁,在纽约一家老牌投行当合伙人。

  而约翰·摩根显然不甘心只当一个合伙人,他希望能够在摩根家族内部攫取更多的权力,所以他才特意找上了林燃。

  “教授,我知道你,你在数学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可你对航天更感兴趣,霍克海默教授希望我们能够给你机会,说你有着与常人不同的天赋。

  家族里的老家伙们不信,但我信。

  我愿意给你机会,让你获得你想要的。”

  约翰·摩根长相属于老牌白人,但特别壮,后来林燃才知道对方是前奥运冠军。

  在特意订的高档餐厅里,林燃有种感觉,对方极力想证明自己,想要把整个谈判节奏掌握在自己手上。

  可怎么可能让你如愿,哪怕要借助犹太群体的力量,哪怕面对摩根这样的庞然大物,未来六十年的信息差也不是吃干饭的。

  “艾森豪威尔坐不住了?

  看来是媒体把象党和艾森豪威尔给激怒了。”

  (苏俄发射卫星后阿美莉卡媒体的讽刺漫画,嘲讽艾森豪威尔面对苏俄的卫星发射只知道打高尔夫。)

  “让我猜猜,要超过苏俄,显然登月是最好的选择。

  苏俄的斯普特尼克1号已经上天了,他们的斯普特尼克2号更是把小狗送上天了。

  如果只是把人送上天,白宫没有把握比苏俄的进度更快。

  只有像登月这样的项目,周期足够长,中间的技术难点足够多,才有追赶的价值以及追赶的可能性。

  所以白宫打算要登月了?”

  没等约翰·摩根说话,林燃用手敲桌子示意对方别急着回答,自己还没说完:

  “登月的话,肯定要先进行可行性的论证,这可是一个大项目,大到不能再大的项目。

  需要缜密的前期论证。

  不是谁都能接的。

  以摩根在白宫的势力,应该提前得到了消息,白宫要组织可行性论证,需要各个公司出方案,最后获胜的方案将获得阿美莉卡登月的订单。

  具有这种能力的公司也就那么几家。

  1892年,在摩根的主导下,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与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合并为通用电气公司,爱迪生黯然出局。

  通用电气虽然名字叫电气,但横跨的领域太多了,其中就有航天领域。

  但在航天领域中,通用不具备优势,甚至航天相关的部门在通用内部也不是什么具有影响力的部门,多少有些边缘化的意味在。

  所以先生,你是想让我参与到通用电气关于登月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中,帮助通用电气争取到NASA的订单。

  而要是能争取到订单,以你在摩根家族内部的势力,恐怕通用电气会把航天板块拆分出来,成为一家新的公司通用航天。

  通用航天未必不能成为像通用电气一样的庞然大物,和你的祖父吞并通用电气一样,而你也能借着再造和通用电气一样的庞然大物,进而成为摩根家族的族长。”

首节 上一节 13/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