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第28节
双方在57年签署的技术协定,约定的是要转让R-2导弹技术,结果最后专门给你整了个名为P-2的阉割版。
R-2的射程是550公里,阉割版的P-2理论射程都只有270公里。
如果不是毛子不做人,给的东西实在用不了,也不至于57年拿到图纸,一直到60年才试射。
钱老带领的五院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对P-2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对燃料进行了改进、发动机进行了再设计、结构材料进行了调整、尾流整流罩做了改进。
即便没有林燃传回来的蒙特卡洛方法和变分法优化,钱院长他们也会对P-2的弹道进行优化。
所以从一开始,毛子就没安好心,给的东西就是阉割中的阉割版。
“军事工业委员会接受编号KT-0124/1960
发送单位:****
日期:1960年7月31日 4:30莫斯科时间
致****
并抄送
******
紧急报告:关于华国导弹技术的非正常发展及应对建议
关键事实确认
根据第7观测站(张家口)雷达数据和冰城实验记录解析(详见证件KT-0124-1至KT-0124-5),华国于1960年7月30日进行的1059工程第四次全弹试射中:
射程:591公里(超过我方移交R-2原始技术档案理论极限值的219%)圆概率误差(CEP):483米(苏方规范要求为1.8公里)突防速度:2.2马赫
技术溯源异常
燃料系统确认使用改性乙醇-液氧组合,热力学效率超出设计图纸21%;涡轮泵装置出现三室并联专利结构;制导陀螺仪漂移率降至0.08°/h,惯性制导算法已超过我方从未公布过的Globus-3型核心算法。
风险评估
(1)华国已掌握对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进行直接导弹打击的投送能力;
(2)中立国可能与华国达成交易,若华国出售导弹技术,我方在部分区域将失去战略筹码;
(3)若华国将改良技术进行逆向输出,将引发华约技术体系整体失控。
行动建议”
7月的冰城一点都不冷,波克罗夫斯基却感到一丝寒意,华国同行们给他的震撼让他感到不安。
他把传真写好后坐在KROT传真机面前,看着消息一点一点传回莫斯科,内心则在感慨:“华国同行们太能折腾了。”
毛子没少向其他国家进行技术转让,也就华国坚持能在他们转让的技术基础上做出点不一样的东西。
以三哥为例,60年代末转让的米格21生产线,一直到2019年,五十年时间过去,当年转让什么样,后续就还是什么样,压根没变过。
哪怕期间因为发动机推力不足与航电耦合故障一共坠毁了四百多架,坠毁的比能服役完一个完整周期的还要多,也没见他们改进成功过。
“要是华国也能像其他国家一样不折腾就好了。”波克罗夫斯基心想。
第48章 这你都能算到吗?
波克罗夫斯基的思绪飘到了印度的班加罗尔,和他比起来,那边的同行们可要轻松得多。
同样是57年,他们允许阿三自己组装制造米格-17,并且约定在未来三年时间内实现50%的零部件印度本土自己生产。
结果印度方面连最基本的组装都做不好,印度本土组装的36架米格17,有27架出现气道震颤故障。三年时间过去,零部件国产程度连10%都没有。
波克罗夫斯基在班加罗尔的同行们已经做好要大砍三哥们一刀的准备了。你自己造不出来总不能怪我吧?我的零部件可是很贵的。
波克罗夫斯基之所以在华国呆到今天,也是抱着差不多的目的,等着华国方面自己搞不定,求到他们头上,然后再根据莫斯科方面的命令,要么提出新的要求,要么狠狠羞辱华国同行一番。
只是没想到被羞辱的是他自己,波克罗夫斯基觉得华国同行有些过于友好了,换他是对方,肯定要骂的更脏。
燕京,7月底的天气有些灼热,西山脚下的科委已经收到了来自冰城一线的报告。
连夜赶来的白色衬衫男子连连鼓掌:
“好,好,一定要在内部好好通报嘉奖钱院长和五院,另外把这份喜报该通知的人一定要通知到位。
我们华国有属于自己的弹道导弹,好!太好了!
另外喊钱院长那边回来开会,我们有很多事情还需要沟通。
万主任,你帮我记一下,第一个是组织专家讨论DF-1的实用性,一定要尽快确认,确认后组织尽快量产。
第二是量产后,哪些地方要配备,相关训练如何推进。
第三是钱院长在电报里写了这项技术世界领先,苏俄那边觊觎的话,我们如果要卖,要换什么东西回来。
主要就这三点,尽快安排下去。”
对此时的国防工业而言,DF-1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至少能够保住一些人,保住一些队伍,保住一些工业。
部署到一线,一些工业配套的厂也能保住了。
对于DF-1弹道导弹精度达到全球一流这件事,钱院长在短暂的激动过后,在回燕京的专机上冷静下来,反而觉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未必是一件好事。
因为技术突破证明了华国具备自力更生能力,减缓安全上的焦虑,反而会为学术开放形成一种阻力。
不需要学术开放也能实现技术突破,那就失去了学术开放的动力。
他又不可能把功劳全部归结于林燃给的蒙特卡洛方法和变分法。
钱院长在专机上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推动学术交流上的松绑。
苏俄专家全面撤走的当下,学术开放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天向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钱院长问道:“张秘书,最新一期的《国际科学文摘》呢?”
他在自己的书桌上怎么找都没找到,往常一般每个月月中就会翻译成中文,摆在他的书桌上。
张可文走进办公室低声道:“钱院长,我还没来得及和您说,科委的同志来通知过了,苏俄已经停止了《国际科学文摘》的供应。
包括《苏俄科学院报告》和《苏联科学院消息》也全部停止供应了。
科委那边让我们先别急,莫斯科的同志正在想办法看能否运一些回来。”
钱院长猛的敲了一下桌子:“该死的俄国佬!”
下午去西山开会的时候,钱院长满脑子待会如何在和科委主任单独聊的时候,获得对方的支持。
不过会议室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的时候,对方挥了挥手,示意秘书出去,顺便守住门口,别让其他人进来。
然后他从抽屉里掏出一份资料递给钱院长:“老钱,你看。”
该表扬的话在会上都已经说过了。
现在就剩他们两,对方要和钱院长谈一些实质性的内容。
钱院长看完后感觉在和远在香江的林燃隔空对话,对方所说的正是他所想的,华国终归得靠自己。
“说得好。”
中年男子挥了挥手,接着又掏出一张纸:“这是对方在香江前不久才发表的歌曲,你可以看看。”
钱院长接过来一看,光是看到壁上观三个字就脸色骤变,看完全文后连忙解释道:“林教授会告诉我们蒙特卡洛方法,他就不可能做壁上观。
在我看来,他这是为了打消自己的嫌疑,故意做出来的姿态。”
中年男子点头:“当然,我当然知道。
光是他给我们传递的技术资料,要是我们主动暴露给阿美莉卡人知道,林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他对我们的善意我很清楚,但这首歌在燕京引起了非常坏的影响,加上现在的气候不对,林只能以保密项目的形式存在于内部文件里。
在公开场合我们需要尽可能淡化他的影响。
另外因为DF-1的成功,哪怕华罗庚带领的团队还没从林燃所说的三篇论文里破译蒙特卡洛方法,我也帮大家争取到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钱院长眼神中露出一丝期待:“什么条件?”
“林教授目前在内部代号费马,属于保密等级最高的长期项目。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华罗庚教授将一直呆在羊城组建团队,从外汇储备里拿一部分从香江进口学术期刊,翻译后传回燕京,来弥补苏俄停止供应学术期刊的缺口。
资料回到燕京后,以保密为由,只提供给少数科学家,这样也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中年男子这段时间不可谓没做事。
燕京气候不好,那就放到羊城。
和西方维持学术交流不行,那就用保密项目来包装,变成保密项目相关资讯的破译。
钱院长从回国之初私下就和他提过,能不能进口西方学术期刊,能不能想办法从华侨那进口。
苏俄方面恰到好处的断供,给了他最好的借口。
他一直把这件事记在心上,这回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理由和合适的契机。
林燃万万没想到,自己希望留下火种的念头会以这样的方式实现。
而钱院长听完后内心一凛,以为林燃算无遗策,不回来也能以这样的方式为华国和西方的学术交流留下一丝通道。
第49章 离谱新闻
“抱歉,我知道从我来香江开始,大家就很期待我在香江召开专业性质更强一点的学术讲座。
我一直都有所准备,这个学术讲座我之所以安排在今天,完全是因为我想着我研讨班的香江年轻人也能听懂其中的内容,能够从我介绍的课题中找到感兴趣的方向,做出有价值的内容。”
香江大学阶梯教室内,和前面一个月稀稀拉拉个位数人头比起来,这回坐满了人。
除了香江本地的数学家外,还有来自亚洲各地的数学家,其中来的最多的就是霓虹和印度了。
霓虹是因为他们战后经济快速复苏,小平邦彦在54年获得菲尔兹奖让霓虹有浓厚的数学氛围。
而小平邦彦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复代数几何,和伦道夫纲领存在大量重叠之处。
导致霓虹方面由小平邦彦带队,一帮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和大阪大学的数学家来到香江大学,希望能直接和林燃交流。
你不来霓虹,那我们来香江。
印度则是因为拉马努金的存在,印度的数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数论和统计学领域,而费马大定理属于是数论王冠上的明珠了。
他们也迫切希望和林燃直接交流。
香江大学的阶梯教室里全是人,闻讯前来的香江记者站在后面拍照,都想好了标题:华人之光香江首讲,竟引得亚洲各国数学家前来朝圣。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