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第47节
这可不是提前准备能够说得通的,只是看电路图就能预言到这次失败。
我们花半年时间来回检查都无法发现的问题,对方只是扫一眼就能看到,并且做出如此精确又大胆的预言。
这是在告诉我们,他在航天领域的造诣不亚于数学,别把他当外行。
在管理上有詹姆斯·韦伯,在技术上有伦道夫·林。
NASA要迎来一场动荡了,我们还没有任何反对的理由。”
输了就得认。
把柄被人找到更得认。
除了航天事务特别助理外,林燃还增加了一个新的职位:NASA载人航天办公室主任。
这是一个新成立的内部办公室,负责集中管理NASA的载人航天计划,其中也包括了载人登月。
可以说这是阿波罗计划中实权最大的内部机构。
自由7号出事后,无论詹姆斯·韦伯还是白宫,大家都感觉在技术上只有林燃可以信任。
另外林燃还进入了NASA事故调查委员会,担任调查委员,负责协助詹姆斯·韦伯把NASA内部的问题人员给纠出来。
红石基地会议室,GS-9以上级别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齐聚一堂,林燃坐在阶梯会议室的正中间。
面对着台下一众NASA工作人员,台下第一排和他对视的正是冯·布莱恩。
“大家好,这是我就职航天事务特别助理后第一次和NASA的各位在这样的正式场合见面。
我不是说谁,我是说在座各位,都是垃圾。”
第81章 上架感言
明天中午十二点上架
十更
上架后的爆更规则:上架之后首订多少,首订除以一千取整后乘以十,就是鸦日万的天数,比如首订三千,日万30天这样。
特殊规则,如果首订能过五千,那日万一百天。
(首订是指收费的
然后来讲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构思好了,包括门的设定,最开始的剧情比现在大家要看到的要狂暴的多。不过在点娘这很多内容都得收着写。
另外这本书最开始的名字叫:科技入侵现代,文化入侵过去。名字砍一半不代表内容会砍一半。
主角在60时空的剧情也绝不仅仅局限在NASA,而是点燃整个世界,无论是拜在霍克海默名下,还是集装箱攻略都是在做铺垫。
在20时空则会着重在黑科技上。
总之无论在60时空还是在20时空,它都会是一个足够有意思的故事,鸦也绝对不会写什么降智桥段,大家敬请期待好吧。
最后新人新书求订阅喵!
PS:推荐两本作者群里的书,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这个顶流他神经病》
《军旅?怎么是民国1932》
第82章 立威
“各位,你们知道我在翻开NASA的报告后,看到最多的单词是什么吗?
是宝贵!
没错,是宝贵!
Vanguard TV3虽然失败了,但积累了宝贵经验。
Pioneer 1失败了,未能按照预期设计抵达月球,但积累了宝贵经验。
Pioneer 4失败了,未能按照预期设计抵达月球,但积累了宝贵经验。
我很好奇,为什么我们要积累宝贵的经验,苏俄却不用。
既然这经验如此宝贵,他们也该失败才对呀。”
如果说一开始说所有人都是垃圾的话让在座NASA高层内心燃起火焰的话,那现在林燃把他们和苏俄对比就是赤裸裸在扎心了。
而且以这种戏谑的口吻在往所有人伤口上撒盐。
他们也有理由争辩,因为苏俄的月球系列探测器同样没实现着陆,苏俄方面只是拍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
“抱歉,我很难理解,白宫很难理解,阿美莉卡民众更难理解!
整个NASA有超过一万名雇员,加上配合我们工作的供应商团队,这么多人,要靠不断的失败积累宝贵经验。”
林燃猛地拍了下黑色北美橡木桌面,在宝贵这个单词上加重语气,整个阶梯会议室的气氛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起来。
“詹姆斯·韦伯局长在就任后,他就一直在和我沟通,说我们要为NASA争取更多的预算,扩张NASA的规模,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太空竞赛。
但当我们看到NASA的历史报告后,我们都怀疑拿这样的历史战绩去给国会汇报,国会的议员们能通过吗?如果我是议员,我会觉得NASA争取更多的预算不是为了赢得这场太空竞赛,而是为了吸取更多‘宝贵’的经验!
冯·布莱恩主任,我在去年年初的时候和NASA的GS-6级工程师海恩斯交流过,我告诉了他地球引力摄动模型的第4项和第5项,告诉了他月球同样存在引力摄动。
在此基础上,NASA是否能够保证下一次的Pioneer,能够让飞行器成功撞击月球,实现着陆?”
冯·布莱恩面无表情,他内心在把眼前这位年轻的华裔男子和自己印象中已经回华国的同行在做对比,和他印象中的同行比起来,对方的侵略性要强得多。
他实在无法想象,在座都是垃圾,这是一位华裔说出来的话,他赶紧把思绪带回到林燃的问题本身:
“林教授,抱歉,我们内部进行过估计,哪怕把引力摄动因素考虑进去,它的精度仍然无法实现登陆月球的效果,仍然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这样的回答林燃显然不满意,更何况他这次来是来立威来的:“所以具体数字是多少,和实际情况比。
以及你们到底有没有测算过,如果把引力摄动因素纳入考虑,Pioneer4离进入月球着陆轨道有多少距离的偏差,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规避这样的偏差?”
冯·布莱恩说:“我们已经有计划了。
在肯尼迪总统宣布要载人登月后,我们就摈弃了Pioneer登月的技术路线,因为这一路线只能实现硬着陆,无法实现软着陆。
我们计划采用全新的技术路线,给飞行器增加可以控制的推进器和固体火箭减速系统,来实现一个软着陆。
另外会对无线电系统进行改进,减少延迟,让我们在地球的指挥中心能够对登录舱进行实时的指令调整。
至于具体偏差,这得问亚瑟·鲁道夫,他是推进系统的具体负责人。”
冯·布莱恩很清楚林燃是来立威来了,对方携自由7号坠毁之势前来,问的也是阳谋。
而且冯·布莱恩敢肯定,这个数字肯定不好算,而作为顶级数学家的林燃,已经把答案算出来了。
这种时候就该让鲁道夫去抗雷,谁让你得罪了林燃呢。
不但林燃的目光转向鲁道夫·亚瑟,在座的高层们齐刷刷目光投向他。
鲁道夫一下汗就出来了:“林主任,抱歉,因为Pioneer是废弃的技术路线,所以我们没有对它在引入新参数后的偏离度进行计算。”
鲁道夫也不傻,知道矛头对着他呢,这种时候得称职务,语气要多谄媚有多谄媚,道歉要多诚恳有多诚恳。
“所以宝贵经验宝贵在哪了?
Pioneer的失败经验用不上,也宝贵吗?我们的飞行模型团队,连最基本的计算都不做。
如果计算发现,我们仅仅可以通过引入更多参数的方式就让Pioneer实现硬着陆,我们至少先从探测器登月上追赶上苏俄方面吧?
亚瑟·鲁道夫,如果说这就是你的工作态度,那么我想你被解雇了!”
林燃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终于知道为什么老特喜欢在学徒节目上说这句话,因为是真爽啊。
林燃挥了挥手,站在他两侧的军方人员就往前把亚瑟·鲁道夫带走。
亚瑟·鲁道夫的挣扎在事先准备好的人员面前没有半点作用。
他在60年试图这样把林燃带走,现在被林燃用同样的方式送走。
亚瑟·鲁道夫再不甘心也无可奈何,林燃大权在握之下,捏死他简直不要太容易。
他一旦离开红石基地,外面多的是鱿鱼在等着要他命。
林燃眼皮都没有抬起来给鲁道夫哪怕半个眼神,他接着说:“如果说这就是NASA的工作态度,那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赶上苏俄,经验宝贵就只停留在报告中,实际上你们压根不把烧掉大量预算的结果当回事。
今天我来给各位上一课,如何引入摄动模型,通过地面的多场景模拟和优化输入,加上发射窗口的进一步精确,通过Pioneer就能够实现月球表面的硬着陆。”
林燃起身,军方人员把早已准备好的黑板从林燃背后拖到正中央。
“你们在做轨迹计算仅仅基于经典开普勒轨道模型,未充分考虑月球引力摄动和地球非均匀引力场。
在这里通过拉普拉斯方法引入摄动理论,手动计算月球引力对轨迹的偏转效应,然后使用更高阶泰勒展开,提高初始速度和角度的预测精度”
除了一开始的立威外,整整半天林燃都在讲难懂的数学模型和公式,不过在座的工程师们没有一个不耐烦,大家反而听的津津有味。
第83章 点燃华人群体(210)
“采取上述方法对轨迹预测算法进行优化后,它的偏差距离能够从原本的六万公里减少到6000公里左右。”
林燃放下粉笔,对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说道。
在座先是最前排,然后从前到后,响起了一阵礼貌的掌声。
林燃的公式非常漂亮,让大家感慨不愧是数学大师,这微积分应用的恰到好处。
虽然在座的NASA高层里,并不是所有人都精通微积分,但起码也是接受过现代数学训练的高级人才,林燃构建的模型好不好,大家还是有眼力见的。
结合林燃对自由7号的预测,和詹姆斯·韦伯比起来,大家至少对林燃是服气的。
等掌声停下来之后,林燃接着说:“还不够。
这样还不够。
我们还要对它做第二步的优化。
算法没有办法做到完美的预测初始轨迹,因为火箭的飞行轨迹总是会发生各种意外。
不管是火箭发射过程中本身的振动,还是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均匀现象,这些都会导致误差的累积。
这种时候我们需要增强地面计算的效率。
我们现在在用的是IBM 704,花数小时时间才能做一次轨迹的模拟。
我们应该事先对不同发射角度和速度进行多场景的组合模拟,把计算结果做成轨迹查找表,减少实时计算的流程.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