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技入侵现代

科技入侵现代 第56节

  “林爵士,你是如何看待苏俄在柏林的行动,以及是否会担心人类世界爆发核战争的风险?”

第95章 诺贝尔和平奖应该颁发给他!

  “让我们还是回到前面的逻辑上来。

  我相信两边有足够的理智,不会爆发核战争,因为这对谁来说都没有好处。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寻找人类的未来,而不是毁灭人类不是吗?

  和爱因斯坦比起来,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人类的智慧,相信人类不会走到灭亡的边缘。

  但现在的形势确实很紧张,我这次来伦敦,能够从英格兰的报纸上感受到这种紧张的气氛,包括刚才你提到的,每日邮报对我不友好的态度,我觉得也是这种紧张气氛的一种体现。

  因此我在这里呼吁,苏俄和阿美莉卡之间应该有一种机制,来避免走到人类毁灭的那一步。

  我建议双方建立一条直接从白宫到克里姆林宫的专线,两国的领导人能够有一个直接、快速的沟通渠道。

  你想要是这次柏林危机发生前,有这样的管道,肯尼迪总统先打个电话过去,嗨兄弟,我想我们能聊聊。

  我觉得事情未必会走到这一步。”

  林燃提出的想法在历史上叫“热线”(hotline),诞生在古巴危机之后的1963年。

  当然这条热线最开始也不是电话,而是基于电报的一套系统,连接华盛顿和莫斯科,通过北欧和跨大西洋电缆传输信息。

  首条消息从白宫发往克里姆林宫,内容是一句测试短语:“The quick brown fox jumped over the lazy dog’s back 1234567890”

  弗里曼听完后若有所思,“很棒的主意。”

  林燃补充道:“我们难得有一个和平的空间来进行竞争,核武器为我们创造了这样的空间,但它同时也是人类的威胁,我们应该要避免最坏的可能发生。

  这样的专线能够成为人类最后一道防火线。

  我想它是有必要的。”

  全球最怕战争的就是欧洲了。

  毕竟两次大战欧洲都是主战场。

  好不容易才享受了十来年和平时光的老欧洲,尽管笼罩在cold war的阴影下,但冷总比热要好太多。

  林燃的建议说完后,弗里曼为之叹服,在这个时代,这属于是划时代的建议了。

  虽然听上去好像只是一个紧急沟通管道,但这在有识之士眼里,确实是一条非常有效的建议。

  加上林燃还给它包装了一个人类最后一道防火线的概念。

  弗里曼说:“林爵士,我知道你除了数学家外还在和霍克海默教授学习哲学思想,在很多人看来,你是这个时代笛卡尔式的人物,我身边一直有同事这么说,我这回是真的相信了。”

  笛卡尔除了是解析几何的创始人,提出了笛卡尔坐标系奠定了现代数学基础外,他在哲学领域也有非常突出的贡献,其名言“我思故我在”从某种意义上也是近代哲学的起点。

  另外笛卡尔不仅仅是名言,同时在《第一哲学沉思录》中发展了方法论怀疑,试图为知识建立坚实基础,提出身心二元论。

  虽然林燃本人没有加入费边社,但因为笛卡尔的关系,他在费边社有着相当高的声望,很多费边社的成员对他有着特别的期待。

  这背后也有笛卡尔的原因存在,从历史脉络来看,笛卡尔强调理性和系统性思维,这是启蒙运动的核心理念。启蒙思想的影响范围就包括费边社的创始人。

  他们推崇通过教育和理性分析解决问题,而非诉诸暴力,这与笛卡尔的理性精神在广义上有相通之处。

  费边社的创始人深受边沁、穆勒的功利主义和孔德的实证主义的启发,而这些思想流派都间接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传统。

  所以弗里曼提到身边同事,大概率也是费边社成员。

  多少有点费边社从源头上能够追溯到笛卡尔,而现在又出现了一位有望横跨哲学和数学的大师级人物,说不定能够给费边社带来新的理论源泉,帮助他们进一步壮大,找到未来的路。

  另外和专注于理论研究的笛卡尔比起来,林燃亲自下场参与到政治中,当了白宫的高级官僚,从媒体报道来看斗争手段还不赖。

  这导致欧洲的知识分子们对他的期许就更高了。

  这在现代看来固然有些天方夜谭,但在那个时代,大量的知识分子是真的会这样想。

  这是最差的时代,同时这也是最好的时代。

  不过林燃听到弗里曼的话后知道这是夸赞,但没有多高兴,反而心想自己在人生进入到尽头的那一刻,千万不能在60时空死亡。

  因为笛卡尔死后坟墓遭盗墓贼挖掘,其头骨几经易手被放到博物馆了。林燃可不希望自己的头骨落得如此下场,华国人遵从的还是落叶归根、入土为安那一套。

  弗里曼的感慨没有停顿太久,他接着问:“林爵士,你觉得你的建议会被采纳吗?作为白宫的高级官僚,你回华盛顿之后会和肯尼迪总统提议吗?”

  林燃不假思索道:“当然。

  无论是猪湾事件还是现在的柏林危机,都证明了沟通不足是存在着巨大的危险。

  我想我们需要解决这样的危险。”

  和《面对面》节目比较常见的30分钟采访比起来,这次对于林燃的采访足足有一个小时之久。

  事后根据BBC观众调查部门的采访显示,估计有800万户家庭观看了此次电视采访。

  其中观众们对“热线”这一概念印象最为深刻。

  各大报纸和电视台对欧洲民众们的采访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林教授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不愧是数学大师级人物,我认为他提出的建议很好,希望克里姆林宫和白宫能够考虑。”

  “他除了是数学家、航天专家外,同时还是一位务实的技术官僚,他很清楚要避免什么发生,以及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

  白宫没有因为象党的压力和林教授的肤色而放弃让他进入白宫任职,也许是肯尼迪今年做出的唯一正确决定。”

  “如果白宫和克里姆林宫真的听从林教授的建议建立了直接沟通管道,那我认为明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应该颁发给他。”

第96章 提前出现的长和(28k)

  “林爵士,您在接受BBC的采访过程中讲的实在是太好了,我全程一分钟都不敢错过。”

  温菲尔德庄园内,此次被林燃点名要求邀请来参加他的授勋典礼的许爱周恭维道。

  林燃在离开伦敦前夕,终于抽出时间来见他了。

  “多谢夸奖,我只是说了点我内心的真实想法罢了。

  我希望和平,我相信大部分人也希望和平。”林燃笑道。

  许爱周连连摆手,继续恭维道:“爵士太谦虚了,我今天上午在来之前特意让秘书把伦敦大大小小的报纸都找来念给我听。

  无论他们过去是什么立场,但对于您昨晚在BBC上的回答都赞不绝口。

  大振华人之士气,对全球华裔都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

  林燃说:“谬赞了。

  像我提到的直接热线,其实去年哈佛大学教授托马斯·谢林在他的出版书籍《战略与冲突》里就提到了类似的概念,觉得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减少误解和误判的风险。

  我不过是在他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更具体的设计罢了。

  只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

  林燃没有给许爱周继续恭维的机会,接着说:“我们就不客气了,我马上要回华盛顿了,你们标准化海运试点报告提供给我一份,我回华盛顿之后会尽快安排这件事。”

  许爱周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报告递给林燃:“爵士,里面是详尽报告,是全体香江海运人这一年来的心血,绝对没有辜负爵士的期望。”

  林燃接过报告后,粗略扫了一遍:

  “1960-1961年香江-纽约航线集装箱运输试点项目报告

  日期:1960年9月1日

  报告编号:HKSC-1961-001

  呈报单位:香江海运公司(HongKong Shipping Corporation,HKSC)

  标准化集装箱运输试点项目成果及全球推广建议

  HKSC谨以此报告向全球海运业界展示1960年香港-纽约航线集装箱运输试点项目的成果。本项目通过引入标准化接口系统、锥形导柱定位装置及集装箱数据结构化,开辟了海运行业高效、低成本的新纪元。

  试点数据表明,该模式在成本节约、效率提升及货物安全等方面表现优异,充分验证了其变革潜力。本报告旨在详述项目成果,并呼吁全球同行采纳此标准,共同推动国际贸易繁荣”

  在这份报告中,标准化接口系统帮助确保集装箱与船舶、港口设备无缝兼容,锥形导柱定位装置提升装卸效率,极大程度降低了货物损耗,而集装箱数据结构化则帮助了统一数据格式,便于货物追踪与管理。

  整体海运成本降低了70.6%,货物的损坏率更是从原本的5%降低到了不足0.5%,下降超过了十倍。

  林燃看完后和他记忆中马士基的历史文件相对照,知道这条实验性质的航线已经实现了集装箱运输全球标准化十年后才实现的程度。

  “许老,你们确实已经尽力了。

  我向你保证我一定会为香江海运人争取到至少一个集装箱标准化委员会的席位,以及以这套标准成立的海运技术公司也会给香江海运对应的股份。”

  许爱周思索片刻还是决定要和对方充分沟通,自己没办法解决的问题,也许对林燃来说根本不算事:“爵士,怡和洋行和太古洋行都在向我们施压。

  希望香江海运把这条标准化航线卖给他们。

  目前香江海运还能抗住,但如果不尽快推动的话,恐怕抗不了太久,因为怡和洋行背后的汇丰银行已经放出话来,要是我们不卖,会考虑联合英格的银行对香江的海运公司抽贷。

  他们之所以还没这么做,完全是看在您的面子上。

  许家和董家哪怕面临抽贷,我们撑个三五年不成问题,但香江海运还有很多中小公司,他们面临抽贷未必能够撑住。”

  林燃听完后默默点头:“好,我知道了,你放心,英格兰的洋行抢不走你们的心血。”

  但凡是接受过华国现代义务教育的华国人,对怡和洋行和太古洋行这两个名字都不会陌生。

  其中太古还要好点,怡和洋行不但是yapian贸易的直接受益者,更是其主要推动方,属于是臭名昭著了。

  现在还想来抢蛋糕,林燃感到愤怒,但很快冷静的情绪压倒了愤怒。

  林燃也理解了,这次为什么授勋仪式搞的如此隆重,港督都从香江赶来参加,还亲自来接他,估计英格兰也盯上了这块蛋糕。

  只是因为科罗廖夫的意外,伦敦没有找到和他单独沟通此事的契机。

  香江半山别墅,偌大的客厅里只有两个人。

  许爱周的长子,许氏集团的实际负责人许世勋;另一位白人是休·巴顿,怡和洋行的大班。

  另外也说明此刻怡和洋行资本之雄厚。

  “许先生,你是否考虑好了,其实你答应与否都没有关系,我们有充分收购香江海运的意愿和能力。

  如果不是看在林爵士的面子上,我们早就要采取行动了。

  如果你不答应的话,那么我们的手段相信你很快能看到。

  别全球海运标准制定的蛋糕没有吃到,反而连带着整个许氏集团瓦解。”休·巴顿的态度非常之嚣张。

  不仅仅因为香江是英属管辖地,怡和洋行是老牌吸血鬼。

首节 上一节 56/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