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第68节
林登·约翰逊没有聊这个话题,他一直在想谈判的事情:“伦道夫,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白宫提出要建立热线,在欧洲引起一片叫好声,大家都认为这是负责任的表现,是对世界和平的一种表态。
但在阿美莉卡,这被部分人视为是软弱的表现,毕竟柏林危机又没发生在美洲大陆。
阿美莉卡人觉得这是白宫在主动求和。
因此林登·约翰逊希望能够在谈判过程中,以某种形式来反应自己的强硬。
林燃从边上的桌子上拿起一张白宫信纸,慢慢折叠成纸飞机的形状。
(1961年白宫总统办公室信纸,来自肯尼迪总统图书馆)
“在谈判的最后,把我们的诉求折成纸飞机,飞给米高扬。”林燃把纸飞机递给林登·约翰逊说道。
这也是未来阿美莉卡和霓虹签订广场协议的时候,莱特希泽对霓虹人干的事情。
“然后再让白宫雇员把该事件传给媒体,这将是对苏俄的羞辱。”林燃说。
林登·约翰逊接过纸飞机之后眼睛都亮了,因为很简单,软弱是肯尼迪软弱,这和他关系不大。
副总统总不能因为这种事给总统背锅吧。
但强硬,那可就是他强硬了。
这会形成鲜明对比。
林登·约翰逊不认为三年后的总统选举能轮到他,至少在驴党内部他就不可能赢肯尼迪,但七年后呢?七年后驴党几乎可以说只有他合适。
当然他不知道两年后机会就来了。
为了七年后的选举,林登·约翰逊希望给自己尽一切可能积累资本。
不过他还是有所迟疑:“这样的态度会不会不太好?
万一没谈成,让苏俄人觉得自己被羞辱,导致柏林危机进一步爆发怎么办?”
“所以在最后的时候,当条款都谈妥之后,对方会因为沉没成本而有所顾忌,我们羞辱的是米高扬,但最后拍板决定的是尼基塔。”林燃解释道。
沉没成本不是什么新鲜词,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有类似概念,后续在保罗·萨缪尔森1948年出版的《经济学》更是明确了sunk cost这一概念。
“好,这个主意不错,我会认真考虑的。”林登·约翰逊在专机客舱里把纸飞机往前轻轻一扔,幻想这是在谈判现场。
显然林登·约翰逊被林燃的建议所打动,毕竟谈不成是肯尼迪的锅,如果谈成这为他获得了民间的认可度。
这笔生意不亏。
再者,就算对方不同意,自己这边再退两步,也不是不可以。
相当于用面子换里子了,面子是自己的,里子是阿美莉卡的,林登·约翰逊如是想到。
迪安已经听傻了,倒不是因为林燃的建议有多牛逼,纸飞机羞辱确实很有创意,但迪安想的是,虽然林燃说的有道理,但你就不怕万一苏俄真翻脸啊。
他进而联想到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对方,可对方的行为可不像是为了和平。
这也是信息差的一种,站在上帝视角来看,林燃深知毛子高层面对阿美莉卡软弱、装腔作势、一戳就破的本性,所以会提出这样肆无忌惮的建议。
谈判在日内瓦和平大道14号的万国宫举办,这也是联合国欧洲总部的所在地,过去有太多的国际会议在这里举办了。
这次谈判在主会议厅举办,会议中央是一张长方形木质会议桌,桌上摆放着三国国旗,旁边还有文件、水杯和钢笔。
墙上则悬挂着一幅世界地图和联合国标志。
林燃作为阿美莉卡代表,颇为热切地看着华国代表。
好在树莓派足够的小,哪怕在开始前需要确定身上没有携带危险物,针对他这种级别的人物,检查不会太严格,确定没有枪支就可以。
第107章 心情大好
林燃在一众代表中显得格外年轻。
才二十岁出头的年龄,已经享誉全球了。
华国代表团的代表们在来的专机上没人敢公开讨论林燃。
毕竟林燃在为白宫工作。
这放在当下的时间点,可不是什么值得肯定的事情。
加上你又不能违心说对方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吗?不就是把探测器发射到月球上了吗?不就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吗?
无论是其大数学家的头衔,还是NASA影子局长的实际权力,又或者是诺贝尔和平奖的光环加持,这些普通人终其一生难忘项背的成就,林燃都已经集于一身了。
但大家在私下和交好同事谈到林燃的时候,那都是赞不绝口:
“林教授放古代就是十二岁拜相的甘罗。”
“虽然我也不希望看到林教授为白宫工作,如此杰出的华人为白宫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损失,但林教授在各方面展现出来的能力那是毋庸置疑的。”
“你们说林教授有没有可能当选总统?毕竟对方才二十三岁,这还有几十年时间呢。”
林燃当之无愧成为华国代表团私下最热门的话题。
林燃也是当下阿美莉卡代表团里,唯一穿黑色中山装的。
华国代表团的代表们看着身穿黑色中山装的林燃坐在一众西装的白人里面,联想到林燃提出的文化华国概念,颇有种五味杂陈的感觉。
林燃表情自信但略带谨慎,坐姿挺拔,手中拿着文件,和他对坐的是安德烈·葛罗米柯,对方穿着灰色套装,表情坚定而有所保留,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锐利。
林燃说:“葛罗米柯外长,***,感谢你们今天来到日内瓦。
最近发生的柏林危机让我们都深刻认识到,一个直接、快速的沟通渠道有多么重要。我希望我们能就建立一条热线达成共识,避免误解升级为不可挽回的冲突。”
在这次谈判过程中,林燃的身份是总统特别代表。
葛罗米柯语气低沉,略带警惕:“伦道夫,我们同意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议题。但苏俄的立场很明确:这条热线绝不能成为阿美莉卡进行违规活动或干涉我们内政的工具。”
华国代表则补充道:“两位,我理解双方的关切。作为一个中立方,华国希望协助你们找到共识。
热线的建立确实能减少误判的风险,但前提是建立互信和透明的机制。”
谈判场合一开始显得很平和。
至少关于热线大家很快达成了共识。
需要有热线这样的东西存在,防止世界走入到核战争的不可控危机中。
热线这一概念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当天就开始迈向实质性细节的沟通。
“我的建议是需要有两条线路,一条是通过电传打字机,通过电报生成打印文本。
确保有准确的书面记录,避免口头对话产生误解或者事后争议。
电报的书面形式也更加冷静客观,毕竟肯尼迪总统不会俄语,而尼基塔先生不会英语,双方通过口头对话还需要实时翻译。
翻译传递的信息可能失真。
另外电传系统通过加密设备在技术上更不容易被窃取,而电话的语音加密技术没有那么可靠。
加上阿美莉卡和苏俄之间已经有跨大西洋电缆,只需稍作改装即可用于电传打字机传递信息。
但我不认为我们之间就不能有一条电话线路了。
在一些双方都不肯妥协的时候,有可能电话能够让双方之间的情绪缓和下来。
在这种时候,也许电话会是一个更好的主意。”
“按照ITT公司生产的型号为Model 28 ASR的电传打字机,主线路设置从华盛顿到伦敦再到哥本哈根,途径斯德哥尔摩和赫尔辛基,最终抵达莫斯科。
按照这个路线,每分钟能够发送66个单词,足够应对紧急情况下的通信了。”
“关于电话方面,我建议我们通过卫星通信的方式取代海底电缆。
虽然现在我们不具备对应技术,但正好以此为契机,开启新的太空竞赛内容不是很有趣吗?”
历史上在1971年的时候,对之前的热线方式进行了升级,阿美莉卡用到的是Intelsat,而苏俄方面用到的则是Molniya卫星,用于取代部分海底电缆,
后续一直要到1986年,才从电传打字机引进了电话功能。
中途休息的时候,在外面走道上获得和华国代表碰面打招呼的机会,就这一点点时间就足够了。
华国代表和林燃客套了两句,在对方回会议室,林燃继续去洗手间,就侧身而过的一个功夫,华国代表感觉到自己中山装下半部分的口袋里突然多了点重量。
他除了华国代表外,经历的大风大浪多了去了,他也清楚林燃和华国之间若有若无的关系,不认为对方会害他。
即便遭遇意外,华国代表也依然面不改色,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回到会场。
只是在推开会议室的门之前,装作不经意地用手拂过中山装口袋,把口袋无意间露出的一丝缝隙遮住。
“米高扬副主席,我认为阿美莉卡代表的提议相当务实且实际,是基于.”
华国代表回到会场后第一时间就是和苏俄方面的代表米高扬进行间隙对话,对于林燃在他口袋里塞了什么东西一点都不好奇。
作为热线这一概念的提出者,他围绕热线具体设计的提议得到了三方的认同。
几乎第一天双方在日内瓦就围绕热线在很多领域达成了一致。
不过对林燃而言,谈的怎么样不重要,自己想要做的目的已经实现了。
这次来日内瓦,要不是华国代表团要来,他压根不想接这个活。
因为12月底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时候又要跑一趟欧洲。
在2020年没享受过的空中飞人待遇,没想到在1961年提前享受到了。
为当前世界上最大组织干活是这样的。
在万国宫外等候已久的记者们看到各方代表陆续离场后,跟疯了一样往前挤,试图从代表们口中得到最新的谈判结果。
“我是美联社的记者珍妮,林教授,想请问你们第一天谈得如何?”
金发碧眼的女记者挤在最前面,她的外表显然要比问题更加吸引人的眼球。
林燃面带笑容的凑到她递过来的话筒前面,说道:“我们今天谈的棒极了。
我们之间围绕热线达成了一些很美妙的共识,这些美妙的共识有助于我们尽快为欧洲带来和平。
我相信热线会成为人类追求和平的一个历史性标志。
同时今天的共识也是为后续柏林危机谈判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林燃很有耐心,比其他代表们接受采访说了很多,珍妮还以为是自己的魅力发挥了作用,迷倒了眼前这位年轻华人。
她有些恨这该死的天气,害她只能穿羊绒大衣,而不是低领短袖更好的展现自己的魅力。
林燃回答完见对方迟迟不问下一个问题,以为问完了准备转身离开,谁能想到对方这么多心理活动啊。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