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第67节
其中除和平奖外的四个奖,对应的诺贝尔委员会都只能提出建议,不能最终决定。
物理学奖、化学奖和文学奖的得主需要由整个学院决定,生理或医学奖则由学院的50人大会决定。
只有诺贝尔和平奖是特殊的,挪威自己就能决定。
这次这样搞,不就等于挪威诺奖委员会的独特性不复存在了吗。
“类似的事情应该不太可能有下次了。
再者我们这次变了之后下次再打补丁不允许不就好了。”卡尔说。
主要还是因为196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太特殊了,原本定下来的得奖者在公布前一个月因飞机失事而死亡,林燃又太过于特殊,天天不在太空竞赛版面出现,天天在国际政治版面出现。
最后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妥协,决定要颁发给林燃,还是因为柏林发生了坦克对峙。
在柏林的查理检查站,东德试图限制西方外交官进入东柏林,阿美莉卡通过坦克护送人员表示抗议,随后苏俄方面也派部署坦克。
双方仅仅相隔数百米,对峙时间足足有16个小时之久。
冲突的进一步发展,导致挪威议会觉得他们应该要把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林燃,以表示对欧洲和平的呼吁。
“日内瓦谈判:阿美莉卡和苏俄将就热线进行磋商,应对柏林危机
(日内瓦,1961年11月)随着柏林危机继续为欧洲投下阴影,阿美莉卡和苏俄即将在日内瓦举行谈判,商讨建立从克里姆林宫到白宫的直接沟通热线。
这一由白宫高级官僚伦道夫·林提出的史无前例举措旨在避免因误解或误判而在全球紧张局势加剧时引发核冲突。
1961年,围绕柏林的紧张局势达到危险顶峰,欧洲成为全球焦点。苏俄的尼基塔要求西方国家撤出西柏林,而阿美莉卡总统肯尼迪坚决承诺捍卫该市的自由。
为表达支持,阿美莉卡副总统林登·约翰逊于8月19日访问西柏林,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凸显了阿美莉卡对其盟友的坚定立场。
在这一动荡背景下,日内瓦谈判成为超级大国间罕见的务实之举,双方寻求建立危机管理机制,以防局势失控。
谈判的核心是提议中的热线和当下柏林的紧张局势。这一直接沟通渠道旨在为两国领导人提供迅速可靠的对话方式。该倡议源于伦道夫·林在接受BBC专访时的提议。
柏林对峙加剧数月来的互不信任,这次双方谈判的成行反映了双方对核时代误判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的共同认识。
根据白宫方面最新消息,阿美莉卡代表团由副总统林登·约翰逊率领,热线概念的缔造者伦道夫·林也将随行。
苏俄则派出了阿纳斯塔斯·米高扬,这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家以其高超手腕著称,体现了双方的对等姿态。两人将共同监督谈判,敲定热线的技术和运营细节。
同时PRC方面将派出代表作为中间方全程参与,由独立自主第三方的华国外交家为紧张局势进行降温。
这一举措的意义远超通信技术本身。热线的建立标志着缓和冷战紧张局势的一个初步但关键的步骤。
尽管华盛顿与莫斯科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依然深重,这一协议凸显了双方在避免核灾难上的共同利益。观察家认为,热线可能成为一项关键保障,降低因错误或误判引发冲突的可能性。
来自唐宁街10号的高级官员表示:这条热线并非万能解药,但它提供了一种实用手段,在关键时刻为决策争取时间和清晰度。
若谈判成功,热线或将为进一步的军备控制对话铺平道路,为处于紧张状态的世界带来一丝谨慎的希望。
本报认为此次谈判是冷战中的一个决定性时刻。柏林危机暴露了分裂欧洲和平的脆弱性,而超级大国在日内瓦的接触表明,务实态度或许能压倒边缘政策。约翰逊和米高扬代表各自国家,肩负着全球的期望,力图在不确定性中打造一个稳定的工具。
若协议达成,热线预计将在数月内投入使用。日内瓦谈判可能成为一个转折点——并非冷战的终结,而是确保人类能够承受其风险的一种方式。”
10月27日,日内瓦谈判开始前夕,挪威奥斯陆,诺贝尔研究所大厅,台下留了数十个座位提供给受邀参加的记者、外交官和挪威官员及学者。
现场气氛严肃。
11点整,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五名成员步入大厅,由主席冈纳尔·扬带领,其他四位成员紧随其后,他们身着正式西装,表情严肃,因为当下欧洲的紧张局势。
冈纳尔·扬走上讲台,用挪威语简单问候现场人士:“各位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来到挪威诺贝尔研究所。今天,我们将宣布1961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
“经过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艰难探讨,诺贝尔基金会全体委员的一致投票,最终决定将196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伦道夫·林,以表彰他为世界局势稳定做出的卓越贡献。
这位数学大师用创造性的思维找出了使世界不至于失衡的办法,为人类不回到火把和石头的时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宣布仪式和颁奖典礼不同,宣布首先用挪威语进行,随后用英语重复,以方便国际媒体记录。
宣布后,现场先是一片寂静,随即响起轻微的掌声。
记者们迅速低头记录,讨论这一追授决定的意义。
来自法兰克福报的记者汉斯·穆勒问道:“主席,我想请问颁发给林教授是否违背诺贝尔奖的传统?”
“我们不这么认为,这是诺贝尔奖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我们会关注当下对世界和平做出最大贡献的个体。”冈纳尔·扬回答道,“这也得到了诺贝尔基金会的一致同意。”
纽约时报的记者汤姆·威克问道:“主席,诺贝尔和平奖之所以颁发给林教授,是否表示诺贝尔委员会方面看好11月1号在日内瓦举办的谈判能够达成有成效的结果?”
“是的,我们非常看好双方为和平做出的努力。”
林燃还在红石基地,等出发前他才会乘坐专机去华盛顿和林登·约翰逊会合,然后一起直飞日内瓦。
他也接到了来自挪威的电话,通知他获奖,并且邀请他12月底去参加颁奖典礼和庆祝晚宴。
和即将到来的日内瓦谈判比起来,挪威的诺奖可以说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毕竟日内瓦谈判可是能够亲自见到华国最重要的几位大佬之一。
林燃满脑子都在为这次见面做准备。
要是不亲自给对方点东西,那这趟日内瓦就白去了。
林燃也已经想的非常清楚,要给对方什么东西。
借51区之名,把来自未来的科技造物直接送到对方手里。
第106章 这玩意刚刚好
“教授,恭喜!”
“主任,恭喜你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林燃走进红石基地的办公大厅,所有人都起立为其鼓掌。
这是NASA的第一位诺奖得主。
别说NASA内部,把外部为NASA间接工作的科学家算上,都没有几个诺奖得主。
林燃获得的是诺贝尔和平奖,但这也是诺奖,也是一种荣耀。
当下,诺贝尔和平奖还没有被人认为没有含金量,更没有被认为是政治操纵的结果。
反倒是因为林燃提出的热线以及推动白宫和克里姆林宫进行谈判,他获奖符合了大家的预期。
推动白宫和克里姆林宫围绕热线和柏林危机进行谈判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对外界民众来说,会觉得这是诺奖与时俱进、确实是在追求和平的一种体现。
对在座经常和林燃一起共事的NASA工作人员们,更会这样认为了。
其中金发碧眼的工作人员还专门为其献上鲜花。
不过林燃完全没有心思在这方面,他一直在想要把什么给当下的华国会比较合适。
加上此次前去日内瓦,太大的东西肯定不合适。
给U盘,里面装技术资料这种,恐怕等他回去,华国方面都没有打开。
思来想去之下,林燃决定提供没有任何标识的单板计算机给华国。
也就是所谓简陋版的树莓派。
最小的树莓派只有信用卡大小,靠micorSD卡作为主要存储介质。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里面再内置一个用于流体力学模拟的仿真软件,加上U-2高空侦察机已经解密的技术资料,用于刺激华国方面加大资源投入,对他提供的单板计算机进行解密。
毕竟他提供的标准化接口,尚且需要开发对应的显示器、输入设备才能用得上。
要是里面没有点干货,华国方面投入的不够怎么办。
而U-2一直到2024年,依然在阿美莉卡服役,可见价值。
因此U-2作为50年代才研发成功的侦察机,在当下来说这样的技术刚刚好。
适合华国进行追赶仿制和研究。
明年华国会击落一架U-2,正好两相映照之下,他提供的资料也会更受重视。
另外别认为当下华国的专家们看不出单板计算机是什么玩意。
虽说现在华国的电子技术主要点在了电子管上面,毛子提供的就是电子管生产工艺,58年研发的第一款国产计算机103也是基于电子管。
但华国是知道晶体管的,跟着钱院长回国的吴锡九等人回国前在伯克利攻读电子电信,以电子系第一名毕业,随后到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成为第一批参加晶体管设计和制造的科技人员。
吴锡九1956年回国后当年就带领华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研发成功了华国第一支晶体管。
包括负责晶体管计算机研发的设计组也会在明年成立。
在林燃看来这玩意刚刚好,让华国知道未来计算机发展方向是晶体管的同时,让他们意识到为什么阿美莉卡要发展晶体管计算机。
单板计算机除了本身之外的最大价值就是指明了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阿美莉卡是获得了外星技术残骸,所以才敢肯定晶体管是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冷战时期大家是非常相信外星人存在,以及51区在媒体上被报道就开始于50年代。
林燃作为白宫内负责航天的高级官僚,把单板计算机包装成自己从51区获得的产物,不管它是外星原版还是阿美莉卡复刻版,都不重要,反正华国不可能来问。
里面装的还正好是51区负责研发的U-2高空侦察机资料。
另外林燃还思考了要不要往里面塞杂交水稻技术,但左思右想之下,倒不是担心所谓蝴蝶效应之类的东西,而是担心提供杂交水稻给华国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们的农作物之所以亩产不够,不是农作物不能做到,而是因为我们没能挖掘出农作物的潜力。”
毕竟杂交水稻是一种完全
为了避免这样的可能,林燃在2020年的纽约,最终还是没有把杂交水稻给加进去。
在前往日内瓦的飞机上,除了副总统林登·约翰逊之外还包括国务卿迪安·鲁斯科。
如果说林登·约翰逊和林燃是直属上下级关系的话,迪安·鲁斯科就是林燃的赞助商了,因为他除了国务卿身份外,还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主席。
迪安从1950年开始担任董事会成员,1952年开始担任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
迪安其人很有意思的一点还在于从肯尼迪到约翰逊,他曾经多次提出要辞职,最后一次在1967年的时候提出要辞职是因为他女儿佩吉计划与黑人结婚,他担心给白宫造成政治负担。
毕竟在当时很多白人无法接受这一点,有可能成为被象党攻讦的理由。
从此事也能看出,迪安作为驴党成员,没有太多种族歧视的观念。
“伦道夫,说不定科罗廖夫又在日内瓦等着你。”在飞往日内瓦的专机上,迪安调侃道。
之前大家不知道科罗廖夫何许人也的时候,给他冠上首席设计师的外号,现在对方真名已经暴露,自然就直接叫其名字。
林燃微笑着说道:“他要是再惊吓我,那就别怪我对老人不友好了。”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