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技入侵现代

科技入侵现代 第78节

  原本给攀钢的基地被先拿来给他们用。

  整个基地灯火通明,肉眼可见的被围的水泄不通。

  几乎可以说三步一站岗了。

  要现在U-2高空侦察机从上面飞过,一眼就能看出这地方的不对劲来。

  好在这里是攀枝花,以当前U-2侦察机的续航飞不了这么远。

  各个领域的专家们在放了行李后就要到这里集合,整个节奏异常紧张。

  就好像有什么在背后催他们一样。

  吴锡九在走进这座工业厂房前,回头看了眼周边,内心的怪异感愈发明显。

  因为这地方很空旷,又很亮。

  他作为物理学家,对光是很敏感的。

  当下华国自主生产灯泡仅限于白炽灯,而且生产也集中在燕京、申海、羊城的国有工厂,生产设备要么是苏俄直接援助的,或者是自己仿造的。

  华国自己造的灯泡亮度不会超过1000流明。

  而现在整个基地上空的灯泡远不止这个亮度,很明显是用到的卤素灯。

  当下华国的卤素灯要么从苏俄进口,要么从东欧的东德意志或者捷克斯洛伐克进口,东德意志的Narva公司和匈牙利的Tungsram公司都能生产过高质量白炽灯和一些特种灯泡。

  吴锡九粗略估计了一下,如果是卤素灯的话,这里起码得用掉华国整整三年的进口量。

  光是灯泡就显示出了这里的不同寻常。

  从突然的安排,到不同寻常的基地,再到这里用到的设备,仿佛一切都在告诉他,这里的与众不同。

  等吴锡九和其他十余位科学家走进工厂厂房后,这种怪异感就更强了。

  因为整个工厂厂房里摆着一堆设备,包括了发电机、电池。电压调节器、转换器、电传打字机、示波器、多用表等一堆设备。

  怪异感来自两点,第一点是这些设备都摆在钱院长边上,尽管设备很多,但在这个偌大的厂房里还是显得格外的小。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期待看到哥斯拉怪兽,但却只看到了HelloKitty一样。

  另外就是这些设备连接在一块跟卡片差不多大小的绿色板子上,那板子一眼就是电路板。

  同样是大设备和小板子连在一起。

  这种感觉就更怪异了。

  钱院长已经提前在里面等候多时了,同时他边上还站着两位军人。

  他听到脚步声之后转身,“各位,我现在可以给你们透露更多信息了。

  我相信这次大家都会不虚此行的。

  你们眼前的这个设备,是我们最近才获得的设备,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晶体管计算机之一。

  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

  经过我们的初步验证,其运算能力是我们前不久研制成功的107型计算机的一万五千倍。”

  钱院长说完后,没有管他们一片哗然。

  他接着说:“为了比较树莓派和107型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差异。

  我构建了一个流体力学方面的标准问题,盖驱动腔流的计算,这涉及不可压缩流体的二维模拟。

  然后设置100x100网格,计算达到稳态所需时间。

  对于107型计算机需要多久时间,我相信大家都有一个大致的估计,至少也是三天起步甚至更久。

  而树莓派仅仅只需要五分钟就能得到结果,在计算能力上,它的计算精度也远超华国当下的技术水平。

  对于很多107无法处理的问题,比如火箭引擎燃烧室内的多相流问题,树莓派也能进行初步模拟。”

  本来就在讨论的专家们声音更大了。

  在座各位,最起码也是硕士,还不乏从阿美莉卡博士毕业回来。

  哪怕不能理解,也能从三天和五分钟的对比之下,了解到二者的差距。

  “这不可能”

  最不相信这一点的要属夏培肃,107机计算机就是她负责研制的。

  她在水木大学和华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持了这台基于真空管计算机的研发,这也标志着华国计算机工业的独立起步。

第117章 华国科学家们智慧的闪光

  因为这相当于告诉她,她带领同事们做的计算机毫无意义。

  不过大家很快都意识到了不对劲。

  因为这玩意压根就不是当下华国能造出来的。

  他们都是华国半导体和计算机的一线专家,华国不可能能绕开他们造出这玩意。

  至于苏俄或者其他国家进口,也不太可能。

  因为去年林燃的缘故,此时华国还能和外界的学术期刊接触,甚至比之前还要更放开了一些。

  前几年完全依赖苏俄的期刊,相当于苏俄把西方学术期刊咀嚼一遍之后,然后再分享给华国。

  这件事最经典的案例应该要属李森科。

  因为李森科的存在,当时苏俄的学术期刊压根不会刊登孟德尔遗传学和现代生物学研究内容,反对李森科的论文几乎无法发表。

  像《苏俄植物学杂志》和《农业科学进展》在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几乎只刊登支持李森科理论的文章。

  伊萨克·阿加波夫试图在《遗传学杂志》上发表反驳李森科的文章,但被编辑部拒绝。

  这同样影响到了华国,一直要到60年之后,华国的《遗传学报》(1978年创刊,但其前身研究在60年代已恢复)等刊物才开始刊登基于基因理论的论文。

  过去两年,虽然毛子不提供学术期刊了,但大家能接触到来自欧洲和阿美莉卡的一线学术期刊。

  尽管可能比出版时间晚那么四五个月甚至半年时间拿到手。

  但他们也没和国际一线的研究结果脱轨。

  实在很难想象,有什么计算机有如此威力。

  甚至它的体积只有一张卡片大小。

  钱院长叹了口气:“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也不会让你们在元旦这天离开燕京,千里迢迢来到西南边陲。

  我在看到的时候和你们一样震惊,甚至比你们还要震惊。

  但这就是事实,它就摆在我眼前。

  世界是唯物的,哪怕它再怎么离奇,再怎么超出我的认识,但它是真实存在的,那我们就要接受它的存在。

  把它给利用起来。

  后续会提供它的使用手册给各位,各位可以尽情的去检验它的性能,来验证我说过的话。

  各位,我们时间不多了。

  我不能跟你们解释着东西从哪里来,但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东西绝对不止我们有,其他国家也有。

  无论是它的应用还是它的复刻,我们都得抓紧时间摸索透。”

  夏培肃举手:“能不能让我先对它做个判断?”

  她实在是憋不住了。

  钱院长点头:“你暂时只能看,不能用手接触。

  我想要告诉各位,它比我们的命还更重要。

  你们明白吗?”

  大家内心有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在听到这玩意其他国家也有之后。

  虽然不知道国家为了获得这个名叫“树莓派”的小玩意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但光是脑补都知道一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不知道要牺牲多少隐秘zx的同志。

  老实讲,大家脑补都挺厉害的。

  钱院长等第一批接触到树莓派的人,脑补阿美莉卡肯定有树莓派,说不定苏俄也有。

  他们有了极度的危机感。

  而被带到这里来的华国科学家们则在脑补,脑补这玩意这么牛逼,华国想弄来肯定很不容易。

  大家已经想到和过去华国近代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传递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而献出生命。

  而这块叫做树莓派的计算机,显然比他们能够想象到的任何信息有价值的多。

  对应的代价肯定也不是他们所能猜到的。

  联想到这里之后,大家对于被强行安排到这里来工作的怨言几乎在一瞬间就烟消云散了。

  夏培肃贴的很近,观察了整个树莓派从开机到运行,再到钱院长用电传打字机操作的全过程。

  她说:“钱院长,我猜测这是基于晶体管打造的计算机,又或者是其他我所不知道的元件打造的计算机。

  但至少不是电子管。

  因为我没有上手碰,所以不谈体积和重量,单纯只谈它的开机速度和发热情况就不可能是电子管。

  一方面是这里的电源设备显示它用到的是12V的铅酸电池加电压调节器,靠5V的直流电为它供电。

  电子管起码都需要100V以上的高压电源,以我参与的107为例,它要用到的功耗高达数千瓦。

  另外电子管的底层运行逻辑与其温度密切相关。

  电子管的物理基础来源于理查森-杜什曼方程,热电子发射电流密度J与温度T的关系为: J=AT2e/kTJ。其底层运行逻辑依赖于热电子发射,通过加热阴极使电子获得足够能量逸出表面。

  也就是说温度越高,电子发射越多,电流越大。若温度不足,发射电子量减少,电子管无法正常工作。

  所以电子管需要预热,从启动到等待灯丝将阴极加热到工作温度,起码要等数秒钟时间。

  所以它的元器件应该不是电子管。”

  夏培肃说完后,钱院长内心感慨,专业人士就是专业人士,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这不是电子管,还是得把华国最专业的一批人集中在一起,才有可能研究出个所以然。

  他内心则又叹了一口气,如果有的选,他还真不想带大家离开燕京,带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

首节 上一节 7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